天天看小說

第二一五章 熱鬧了

又過了四五天,期間有早朝也有奏對,卻沒人提及過水泥的事。

趙曦有些奇怪,就是連他老爹都有些著急了。趙禎也不想一直把這近百萬軍民,就靠著汴河的漕運活。

難不成相公看透自己的把戲了?問題是,趙曦不覺得看透了會影響他們出資呀。爲什麼會出現現在的境況?

“殿下,新幣與舊幣兌換,已經一對二了。”

錢監雖然完工了,朝廷也給了銅礦,就是錳礦也一直有運送過來的,甚至東川那邊已經開始運行了。

可太子殿下一直沒讓錢監正常運行,甚至還是壓著新幣的產量。

這不,新幣都已經一對二了,還是銅六的舊幣。

聽蘇頌這麼一說,趙曦明白了。原來是嫌水泥來錢慢呢,炒作新幣倒是來錢快。

也罷,這就真怪不得我了。

“著令呂教導延遲迴京,護衛營派一都軍卒趕往成都路,自成都路訓練一萬廂軍,成立長江航運及過蜀道至關中的陸路運輸隊伍。”

“長江航運到荊楚南路後,折道西北,走漢水,然後水陸並用。蜀道運輸,以滇馬爲主。所有銅礦運輸,全部避開漕運線路。”

“吾會在明日將所有章程做好,由西去護衛營軍卒攜帶,並交付呂教導。廂軍訓練,以章程條例爲準。”

“吾不管過程,告知呂教導,三月,最遲三月後,吾需要大批量的銅鐵礦及白鉛至京。”

“另,蘇教導,務必通知廣南,必須保證錳礦需求!且運送儘量不借用朝廷漕運,一律以商賈名義。”

“將近段兌換新幣所得錢糧,盡數使用,確保三月後,可鑄幣五百萬貫新幣之原料備齊。”

“明仲,汝需要加班加點,三月以內,完成銅鐵爐的施工。那怕加大賞賜,也務必完成。”

廂軍的處置權在地方,解決一萬廂軍的出路,不用朝廷負擔,想必朝堂很樂意,也作爲呂公弼主事成都府路的功績吧。

趙曦本來還想著跟軌道路線築路兵,以及護路兵一併向朝廷奏請呢。

現在嘛!

趙曦是真有點火了。明路指出來了,硬是不走,就喜歡在死衚衕裡閉著眼撞牆。也罷,讓你們知道疼也好。

新幣還一如既往的,每月照常是新舊幣搭配著發放,國朝各州雖然量少,但一樣會搭配一部分新幣。

整體的量,與朝廷提供的銅錠等同,也就是說,朝廷對汴梁錢監的鑄幣數量相當瞭解。

說實話,就這樣的鑄幣情況,新幣沒個三五年,根本不可能迴歸到所謂的價值上來……這是太子殿下的話。

太子殿下說了,錢幣的價值,就是面值,是朝廷賦予的,高低都應該是朝廷說了算。

現在可不是這樣,整個國朝,天下諸多州府郡縣,應該說找不到一處是太子殿下所說的那樣……一枚新幣一文錢。

就是太子殿下所說的新幣基準物……糧食,也一樣。舊幣三十文,而新幣十五文甚至十文一斗。

就連那些糧商,都感覺炒作新幣應該來錢快。

除了那些純粹的草民,所有稍微有點能耐的,都在關注著新幣。

這時候去樊樓,議論最多的話題,肯定是新幣,比那些頭牌的小娘子還吸引人。

倘若新幣剛出現那陣,四文銅錢兌換三枚新銅幣,還當作是圖新奇。

可就是因爲開始這種新奇的兌換,經過近半年的市井驗證,越來越多的新幣出現,不但沒有使這股兌換之風下降,反倒愈演愈烈。

因爲,相比於國朝舊幣,新幣的美觀、硬度、顏色、質地,以及儲藏和防仿製功能,遠遠要強於任何一版的舊幣,甚至於置於地下,再翻出來,只需要用水一衝,仍然光亮如新。

真有人這樣嘗試過,還不止一人。

所以,這就讓那些儲藏了不少銅錢的地主老財們,爭先恐後的搶購新幣。

原本國朝官員還是當一文錢花的,可隨著時間的推移,新幣越漲越高,幾乎到了有價無市的境況。

而從將作監,以及政事堂傳來的消息,任何人都知道了新幣的發行量……若想替換國朝的舊幣,沒個三五年是很難實現的。

如今國朝每年鑄幣二三百萬貫,拋去損耗,流散至外邦,以及草民擁有量外,怎麼說也得有四五百萬貫的舊幣存世。

想要達到太子殿下所言,一文即一文,談何容易?

這不,朝廷似乎也覺察這樣的情況了……這個月,明顯增加了銀幣和金幣的發放量,甚至有將新銅幣兌換回去的意向。

可惜,金銀幣出現時,大把的銅錢也出現了……

別以爲市面上只喜歡銅幣,只要是新幣,無論金銀銅,一律被人哄搶。

“陛下,諸位臣工,如今新幣兌換之風激烈,已然到了一對三四之程度。臣懇請朝廷,應將新幣鑄造配方廣而告之,使國朝九處錢監皆可鑄幣,以緩解國朝錢荒之亂。”

有人憋不住了,這應該是錢監的代言人吧?

“純屬胡言!何爲錢荒?朝廷並未回收舊幣,如今乃新舊幣同樣流通,實際是增加了錢幣數量。汝所言錢荒從何而來?”

嗯,這個應該是手裡新幣不少的主。

整個國朝,真正爲朝廷的有,比如包黑子哪類的,就是富弼、文彥博、曾公亮之流的,也能算半個。

能走到執宰這一步,多數人的操守還是過得去的。

就比如老包,趙曦就聽說,這老小子爲了省錢,盡拿新幣採買日常貨品了。

可現在張嘴扯淡的,趙曦不得不考慮他們的立場。

這樣也好,不用自己多嘴,就已經槓上了,自己只需要看戲即可。

“新幣不足,如此下去,勢必傷及國朝根本,黎民會因無錢可用而顛沛流離,導致民不聊生。”

危言聳聽者,光扯淡了,沒把目的說出來。

“一派胡言!如今新舊幣兌換之風,可曾有黎民參與?鬥米三十文,可與新幣發行之前有別?”

有道理,這是事實。從太子殿下錢幣與糧食掛鉤的說法看,糧食沒漲,傷不到農。

“既然國朝欲推行新幣,何不令九處錢監皆鑄幣?”

“秦皇一統,尚且制統一貨幣。國朝九處錢監鑄幣之緣由是何,想必諸公皆明。如今太子殿下於大理置下銅礦,國朝已無缺銅之憂,只需將銅礦開採,並交於漕運運輸,數日可達汴梁……”

後面的不聽了。開始的話,趙曦還以爲是個明白人,聽到後面……原來人家是漕運立場。

第八章 甲子桃第一六零章 聲東擊西第九零七章 耶律乙辛的無恥第八六九章 逃民的大匠第九四七章第六十章 話語權第九三三章 帶個功勞進大宋第一五零章 多用用腦子第二零三章 不明白(第二更)第二五二章 誰來背鍋第二七四章 最後的問題第九四三章 首戰告捷第八零六章 工農優先的問題第六二八章 初步成型的模式第八七一章 適逢其會第七九八章 微服私訪(十二)第五八章 繁亂第五五四章 嚇著了第四二五章 爭吵 多吵吵第三三五章 趙曦論戰第九四零章 計劃周詳了第一六零章 聲東擊西第四零五章 這是鬧那般第四五六章 家賊第一八五章 徒木立信(第四更)第四八一章 閒不下的王安石第七七七章 一勞永逸的做法第四九零章 走一趟第七六六章第七二九章 執行第一零九章 一環扣一環第七一零章 註定的勝負第五八六章 撞槍口的蘇軾第七一四章 沙州張家第九零八章 要不要扶植(感謝雲哥的fans盟主打賞,加更)第八七九章 含糊第七六一章 火器線索第四九七章 事事煩心第七三九章 因無知而無畏第九零三章 我的大宋第三六七章 拒絕禪讓第二三九章 殺無赦第七五五章 太子遇襲第一四三章 廣南之脊樑第二一零章 精神宣揚(第四更)第六四八章 提留第七零一章 官家的風傳第九百章 另一種推演第七七三章 趙曦之意第六五二章 決斷第九五一章 意圖第一二三章 誰更無恥第一二一章 動員宣講第七二七章 不予增援第六七章 君子六藝第七四章 混亂元夜第三四一章 西夏人來了第五六八章 制衡第九三七章 舊事第十章 國事豈是兒戲第八四四章 拓海之謀第四一四章 投其所好第三五八章 求全責備了第八四八章 火油蒸餾作坊第七零七章 朕是要滅掉西夏第二二一章 都賺錢了第五四六章 開始了第九一三章 事情本來就該這樣第九五二章 以身爲主第九零三章 我的大宋第四九零章 走一趟第八一一章 新舊內閣第六八六章 誰也沒料到第四七六章 丟人現眼第九零九章 想法第七七四章第四六一章 憤怒第六二零章 心思第八六零章 宗澤的見解第二七五章 先利其器第八八九章 夾生第八五三章 胡蘿蔔的指引第六九八章 官家的推斷第五八八章 王安石也有昏招第十二章 魯班鎖第一三六章 太子殿下的詭異第九四四章 不讓遼帝專美於前第一一零章 這算是了結了第一五八章 老儂 你一定要逃走呀第九二四章 沒有真相第六零四章 三級制衡第四九四章 猝不及防第二五六章 變天了第三五七章 遍地狼煙第八六二章 立場和態度第一八八章 另起爐竈(第二更)第五八零章 心知肚明第五四七章 今夜 汴梁不眠第七五六章第三八零章 這就是矛盾轉移
第八章 甲子桃第一六零章 聲東擊西第九零七章 耶律乙辛的無恥第八六九章 逃民的大匠第九四七章第六十章 話語權第九三三章 帶個功勞進大宋第一五零章 多用用腦子第二零三章 不明白(第二更)第二五二章 誰來背鍋第二七四章 最後的問題第九四三章 首戰告捷第八零六章 工農優先的問題第六二八章 初步成型的模式第八七一章 適逢其會第七九八章 微服私訪(十二)第五八章 繁亂第五五四章 嚇著了第四二五章 爭吵 多吵吵第三三五章 趙曦論戰第九四零章 計劃周詳了第一六零章 聲東擊西第四零五章 這是鬧那般第四五六章 家賊第一八五章 徒木立信(第四更)第四八一章 閒不下的王安石第七七七章 一勞永逸的做法第四九零章 走一趟第七六六章第七二九章 執行第一零九章 一環扣一環第七一零章 註定的勝負第五八六章 撞槍口的蘇軾第七一四章 沙州張家第九零八章 要不要扶植(感謝雲哥的fans盟主打賞,加更)第八七九章 含糊第七六一章 火器線索第四九七章 事事煩心第七三九章 因無知而無畏第九零三章 我的大宋第三六七章 拒絕禪讓第二三九章 殺無赦第七五五章 太子遇襲第一四三章 廣南之脊樑第二一零章 精神宣揚(第四更)第六四八章 提留第七零一章 官家的風傳第九百章 另一種推演第七七三章 趙曦之意第六五二章 決斷第九五一章 意圖第一二三章 誰更無恥第一二一章 動員宣講第七二七章 不予增援第六七章 君子六藝第七四章 混亂元夜第三四一章 西夏人來了第五六八章 制衡第九三七章 舊事第十章 國事豈是兒戲第八四四章 拓海之謀第四一四章 投其所好第三五八章 求全責備了第八四八章 火油蒸餾作坊第七零七章 朕是要滅掉西夏第二二一章 都賺錢了第五四六章 開始了第九一三章 事情本來就該這樣第九五二章 以身爲主第九零三章 我的大宋第四九零章 走一趟第八一一章 新舊內閣第六八六章 誰也沒料到第四七六章 丟人現眼第九零九章 想法第七七四章第四六一章 憤怒第六二零章 心思第八六零章 宗澤的見解第二七五章 先利其器第八八九章 夾生第八五三章 胡蘿蔔的指引第六九八章 官家的推斷第五八八章 王安石也有昏招第十二章 魯班鎖第一三六章 太子殿下的詭異第九四四章 不讓遼帝專美於前第一一零章 這算是了結了第一五八章 老儂 你一定要逃走呀第九二四章 沒有真相第六零四章 三級制衡第四九四章 猝不及防第二五六章 變天了第三五七章 遍地狼煙第八六二章 立場和態度第一八八章 另起爐竈(第二更)第五八零章 心知肚明第五四七章 今夜 汴梁不眠第七五六章第三八零章 這就是矛盾轉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津南区| 洪雅县| 湾仔区| 南安市| 东平县| 鸡东县| 疏勒县| 阳曲县| 加查县| 平定县| 吉首市| 铜山县| 贡山| 饶平县| 百色市| 乌兰浩特市| 崇礼县| 营山县| 永年县| 弋阳县| 安乡县| 杂多县| 保德县| 姜堰市| 乌什县| 筠连县| 礼泉县| 伽师县| 康定县| 五华县| 察雅县| 措美县| 滕州市| 临邑县| 武平县| 汝南县| 黑山县| 邯郸县| 廉江市| 县级市| 淅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