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一一章 新舊內閣

誰也不傻。就在《時論》刊登署名文章之後的幾天,那些在位的閣老,也開始署名讚頌官家減免農稅的英明瞭。

不知道這算不算道高一丈。不予爭論,直接將問題的指向,轉移到了官家的名頭上。

說白了,就是告訴黎民,內閣如何,臣工如何,都是官家的。

而做這事的第一人,是富弼,內閣首相。

富弼明白了,真正揣摩透官家心思了。他懷疑,這一次農稅之爭,就是官家精心設計的,然後由自己一步步的把臣工帶進去。

這齣戲,是基於官家對所有朝廷重臣熟悉的基礎上,官家導演的。把此事看做一副湯藥,他富弼就是那一味藥引······

果然,就在內閣大臣準備集中火力在輿論上爭取高點時,官家提名了新一屆內閣成員。

王安石、呂公著留任,新提名入閣的臣工有:蘇頌、薛向、韓縝、呂惠卿、章惇、蘇轍、王韶。

同時提名李誡入主工部,賈憲任戶部侍郎,蘇子元主工坊城,蘇軾輔助司馬光管理貢院。

同時,官家建議,皇家銀行從國營寺分離,暫由薛向兼任。

市易寺拆分,分爲工業寺、農貿寺、外貿寺……

範純仁留任監察衙門,曾布主內參兼任副總監察官。

在官家的提議末尾,有一句話,責令內閣大臣與提名入閣臣工,共同協商重要職位議政人員,務必在大朝會前倆月,提交官家審定。

屆時,朝廷會要求各地方州府郡縣,奏報這一屆參政名錄,以備朝廷審議。

自此,國朝的新一屆權利機構開始醞釀了……

官家此舉,看似在調停新舊內閣在輿論上的爭端,其實,卻是把雙方的怨氣積壓了。

而且,讓新舊內閣大臣商議議政人選,又給他們之間多了一次對撞……

太子是看著老爹這樣運作的,一步步,一環環,從微服私訪開始,就已經謀劃現在的朝廷現狀了。

太子有種感覺,似乎他爹爹即便是不出宮私訪,對於國朝的現狀也清楚。

好像微服私訪的目的,就是讓富老相公自然的進入一個引發事件的角色…~

儘管閣老致仕入閣老院已經是說定了的,可真正這個時候到來,人的心裡還是有些留戀。

這不是早年,早年所謂的出外,是爲了更好的回來。

這一屆內閣,哪一個不是幾起幾落?哪一個不是地方和朝堂轉任的?

可現在,一旦離開了內閣,就意味著是終生了。

國朝除了個別特有個性的,多數臣工都是在任到死……

不管是富弼,還是文彥博、韓琦,雖然七八十歲了,從身體狀況而言,還真有些不服老。

張方平認老,陳昇之認老,就是王珪也認老。

至於韓絳,人家無所謂,他韓家又有一個韓稹入閣了。別說還有個閣老院可去,即便是真的致仕回鄉,他韓絳也無所謂。

不得不說,官家做事地道。老六家,文武臣工,每每重要職位,都會有老六家的人。

可以說是信任,也可以說這是官家對他們老六家一如既往支持的一種彙報。

想當年,雖然官家是先帝的獨苗,在明面上確實是大統的唯一繼承人。

可事實上呢?汝南王兩代備胎,幾十年經營,幾乎整個大宋的朝廷,除了先帝不死心,幾乎所有的臣工都認可了汝南王世子繼承人的身份。

即便是官家都已經代父祭祖了,朝臣中一樣有汝南王世子的擁躉者……

當時的皇宮內,怪事連連,即便是心知肚明的臣工,也都睜眼閉眼的看熱鬧。

唯有老六家,一心一意的尊官家,爲官家。

最後再說司馬光,自從朝廷新政實行,他就僅僅是掛名頭了。

wWW ?tt kan ?¢o

或許,若沒有閣老院,官家還會繼續讓他掛名頭吧?

甚至懷疑這閣老院的說法,就是爲司馬光而專門設定的……這個不對了。

趙曦之所以設立閣老院,確實是從安置這些老臣。不僅僅是內閣大臣,還有那些聲名遠播的武將。

狄青、郭逵、種鄂、熊本,包括高遵裕,向太尉,折繼閔,種診等等。

倒不是趙曦要提防老將,不是擔心他們因爲長久領軍樹立的威信,而導致國朝大的動盪。

不是這樣,都不是。

趙曦這樣做,更多的是對武將的一種保護。

說真的,國朝南征北戰,這些年打下偌大的疆域,這對於這些領軍的老將而言,如何賞賜,加官進爵都不爲過。

但不能那樣做!

國朝以文御武,並不是趙曦這十幾年就能讓整個風氣改變的……如今的朝堂,從內閣到議政參政,還都是在文武差異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

而文臣,乃至整個士族階層對於武將的提防,越是功高,越是會被關注。

別以爲取消了御史臺諫就沒有彈劾了。

若不是每到戰事結束,趙曦便把諸位老將收歸到講武堂,他敢肯定,到時候內參的彈章,能把諸位老將參加飲宴的儀態都撰文了……

或許,從這一屆內閣開始,國朝該有些改變了。

趙曦認爲,這一屆內閣是一個軍事、經濟和科技合力的內閣。用後世的話,這是一屆強勢的鷹派內閣。

可未必都這樣看。

“王介甫無祖宗,呂吉甫無底線,章子厚無規矩,薛師正有錢眼,蘇子容鑽技巧……彥國兄,官家這是組什麼樣的內閣呀?”

韓琦眼裡,王安石不尊祖宗,呂惠卿小人一個,薛向頂大了做個掌櫃,而蘇頌,韓琦看來就會點奇淫巧術。

他實在不理解官家如此提名的目的,真不知道這樣的內閣將把大宋帶到怎樣的境地。

多好的中興之相呀!難不成就這樣曇花一現的結束嗎?

“不是還有我等閣老院嗎?”

富弼真不知道怎樣跟韓琦說。

說實話,大宋中興,更多的是源自官家。而說到內閣,在富弼看來,大宋之所以能有中興之相,新內閣所起到的作用,要比他們更重。

王介甫的新法,是大宋改變的基礎,蘇子容的奇淫巧術,讓大宋軍備飆升,薛師正的攬財之道,讓朝廷無錢糧之憂,而呂吉甫則規範了大宋的易貨之道。

而章子厚、王子純都是率軍大勝過,並有滅國之功。

而呂誨叔、韓玉汝分別執掌講武堂和工坊城,於大宋之功也非他們這些老臣可比。

又有何資格論新內閣的是非?

第九零六章 邊境亂事第四六七章 很失望第一二四章 第一日第七章 成爲懸案的繩禍第四五一章 餘波第六四六章 揪心呀第三九七章 我想要大理第二九二章 那就備戰吧第一一零章 這算是了結了第一四四章 很爛的計謀第七六八章 都是做給人看的第三零五章 該結束了第七四三章 真這樣殺乾淨第五八章 繁亂第五九五章第四三六章 見識的差距第九四六章 話已至此第十六章 內苑不同版第八六一章 你見一下第五四章 有意無意的營生第五九九章 由職銜安排想到的第九百章 另一種推演第六三章 初臨朝堂第四二六章第五九四章 白熱化第一五六章 戰還是要打的第三四五章 不準備放走第六九一章 諸般罪孽皆歸於朕第六六三章 韓琦的危機感第八一五章 莫名其妙第五五二章 兵員第七七一章 趙曦教子第二二九章 改造第九三章 誠實是美德第八九九章 回撤第八五五章 南瓜的疑惑第四三九章 引導第一零一章 總有找茬的第四七章 交與不交第一六零章 聲東擊西第五七章 趙曦你幹嘛第三八九章 恐怖的朝堂第三九二章 我不接受要挾第五四九章 大不同第六六零章 不堪大用的韓琦第三八九章 恐怖的朝堂第四一九章 想不到第三一六章 令行禁止的造就第三九二章 我不接受要挾第九零二章 看熱鬧希望事大第四四一章 想一出是一出第六七八章 人選第三四零章 相公的憂和帝王的喜第一四七章 歸仁鋪第三二零章 第一槍第二五章 童英宴 (四)第二九二章 那就備戰吧第六一三章 徹查第七三九章 因無知而無畏第三一零章 全線寇邊第五五七章 蕭卓爾一口老血第六七五章 官家跟大家的不同第三一三章 出征和十殺令第四二四章 宋國大理王第九五九章 大清剿第六零六章 三級職能第七五五章 太子遇襲第七二零章 各方的反應第六三零章 新論語第三五九章 捷報的本質是宣傳第一二四章 第一日第二一零章 精神宣揚(第四更)第九四四章 不讓遼帝專美於前第四三五章 我玩的不一樣第八四零章 呂惠卿的才華第二九四章 戰爭與需求第四三一章 來一次辯經第九四九章 戰機第一九零章 格局決定做法(第四更)第三九六章第三九六章第五二六章 傾軋第三三六章 當盡力而爲第五八四章 他們有了信念第四零七章 有些意外第七六七章 朕就是通報第六零五章 三級遴選第三六一章 爹是兒子背後的山第七一二章 沙州第三五五章 潰散第二一九章 這纔是麻煩第七五零章 西夏又遣使了(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三更)第五八八章 王安石也有昏招第九二二章 真正的末路第五一五章 這算屁的大捷(下)第三九七章 我想要大理第五零二章 幌子第五八三章第四六章 資善堂族學
第九零六章 邊境亂事第四六七章 很失望第一二四章 第一日第七章 成爲懸案的繩禍第四五一章 餘波第六四六章 揪心呀第三九七章 我想要大理第二九二章 那就備戰吧第一一零章 這算是了結了第一四四章 很爛的計謀第七六八章 都是做給人看的第三零五章 該結束了第七四三章 真這樣殺乾淨第五八章 繁亂第五九五章第四三六章 見識的差距第九四六章 話已至此第十六章 內苑不同版第八六一章 你見一下第五四章 有意無意的營生第五九九章 由職銜安排想到的第九百章 另一種推演第六三章 初臨朝堂第四二六章第五九四章 白熱化第一五六章 戰還是要打的第三四五章 不準備放走第六九一章 諸般罪孽皆歸於朕第六六三章 韓琦的危機感第八一五章 莫名其妙第五五二章 兵員第七七一章 趙曦教子第二二九章 改造第九三章 誠實是美德第八九九章 回撤第八五五章 南瓜的疑惑第四三九章 引導第一零一章 總有找茬的第四七章 交與不交第一六零章 聲東擊西第五七章 趙曦你幹嘛第三八九章 恐怖的朝堂第三九二章 我不接受要挾第五四九章 大不同第六六零章 不堪大用的韓琦第三八九章 恐怖的朝堂第四一九章 想不到第三一六章 令行禁止的造就第三九二章 我不接受要挾第九零二章 看熱鬧希望事大第四四一章 想一出是一出第六七八章 人選第三四零章 相公的憂和帝王的喜第一四七章 歸仁鋪第三二零章 第一槍第二五章 童英宴 (四)第二九二章 那就備戰吧第六一三章 徹查第七三九章 因無知而無畏第三一零章 全線寇邊第五五七章 蕭卓爾一口老血第六七五章 官家跟大家的不同第三一三章 出征和十殺令第四二四章 宋國大理王第九五九章 大清剿第六零六章 三級職能第七五五章 太子遇襲第七二零章 各方的反應第六三零章 新論語第三五九章 捷報的本質是宣傳第一二四章 第一日第二一零章 精神宣揚(第四更)第九四四章 不讓遼帝專美於前第四三五章 我玩的不一樣第八四零章 呂惠卿的才華第二九四章 戰爭與需求第四三一章 來一次辯經第九四九章 戰機第一九零章 格局決定做法(第四更)第三九六章第三九六章第五二六章 傾軋第三三六章 當盡力而爲第五八四章 他們有了信念第四零七章 有些意外第七六七章 朕就是通報第六零五章 三級遴選第三六一章 爹是兒子背後的山第七一二章 沙州第三五五章 潰散第二一九章 這纔是麻煩第七五零章 西夏又遣使了(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三更)第五八八章 王安石也有昏招第九二二章 真正的末路第五一五章 這算屁的大捷(下)第三九七章 我想要大理第五零二章 幌子第五八三章第四六章 資善堂族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左市| 岳阳市| 石嘴山市| 台南县| 凉城县| 东阳市| 翁源县| 西峡县| 万山特区| 金阳县| 万年县| 瓦房店市| 勃利县| 桦南县| 邯郸市| 嵊州市| 高要市| 龙川县| 焦作市| 莱西市| 太湖县| 巴塘县| 阆中市| 高尔夫| 镇安县| 铜山县| 富平县| 察雅县| 德化县| 丰原市| 睢宁县| 德惠市| 商城县| 全椒县| 海盐县| 旬阳县| 上栗县| 德钦县| 巴林左旗| 芮城县| 平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