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九九章 由職銜安排想到的

當抵報這陣風的不再發揮作用時,趙曦才下令皇城司對攪局者展開追查。

儘管攪局者沒有危害朝廷的意圖,可趙曦覺得還是有所瞭解合適……

對朝廷的掌控程度越來越大,趙曦也覺得自己有些膨脹了,已經容不得大宋還有讓自己無法掌握的存在。

不是不相信有什麼隱士,既然幾次攪局,幾次偏向於朝廷,這就是有貨於帝王家的心思。趙曦裝也得裝出一副在意,給攪局者搭個梯子。

“官家,已經可以斷定,吏部郎中羅凱曾撰文給《士林苑》,也曾撰文給《時論》以及其他抵報。從時間上,跟官家指出的那幾篇文章符合。”

這一次抵報之亂,同時往各類抵報撰稿的絕不僅僅是羅凱,有不少朝臣都在攪渾水。時間契合,也算是一個證據。

羅凱?趙曦不相信一個人可以突然展現出超過自己智慧的謀略水準來,除非是像他一樣的情況。

羅凱,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人物……

“可調查羅凱履歷?”

“回官家,有。”

趙曦看著王中正呈上來的幾頁紙,真的看不出有任何出彩的地方。

嘉佑二年的探花,也就這一點還說的過去。接下來從正八品的將作監開始,而後出外任下州推官、通判,直到知州。

歷年吏部考評爲中平,真的談不上優秀。去歲,不管是因爲資歷還是受探花的福廕,有幸回京任職,就任吏部郎中。

從升遷的速度上,別說比呂惠卿、王韶之流,就是比蘇轍以及嘉佑四年的蔡確也遠不如。

他如果有把握朝廷意圖的能力,並有如此謀略,絕不僅僅是個吏部郎中。更何況,這羅凱並沒有藏著掖著的必要。

“中正,此事繼續,不急於一時,一定要詳盡!很顯然,羅凱不是那個人……”

不管老六家能不能做好承包驛遞的策劃書,重新編戶的事也必須要提上議程了。

倘若國朝編戶了,並且有了後世那種投遞可以追溯的渠道,像這樣的撰稿人,很容易找得到。

趙曦不可能把心思全放在查找攪局者這點事上,畢竟並沒有表現出禍害國朝的意圖來。

役兵法的推行,驛遞改制,還有三級決策制和官制改革的大事,纔是眼下朝廷緊要的事。還有馬上就要開科的政和八年秋闈。

不知不覺,趙曦執政已經八年了。從先帝駕崩,次年改元,到現在又一年快過去了。

趙曦一直覺得自己有足夠的時間,可以來整飭大宋的內政。驀然回首,十年已經過去了,自己也三十多歲,奔四的人了。

在後世,或許這年齡還有未婚的男人,可他趙曦在這一世,已經有兩個孫子了。

由於皇家子嗣再一次興盛,君王正值當年,朝臣們倒也不再多摻合皇家的事了,最起碼明面上是這樣。

就比如太子出宮,要隱名考舉,以一個新的宗親法令就讓相公們認同了。

其實,對於政事堂的相公們而言,下一代君王跟他們基本不相干了。至於官家的心思,沒必要再去費心猜。

至於二皇子出宮還是遊歷,那更是沒人多嘴了。

國朝歷來重視科考,一切都爲考舉讓路。役兵法、三級決策制和官制改革再一次延後推動,老六家呈上來的驛站改制方案,就更不用說了。

從政和一年起,趙曦就把科考規定爲三年一大比,並將這一點著爲永例。

這是趙曦執政後的第三個大比之年,也是太子準備參加考舉的一年。

……

“派人去看榜去了?”

見滔娘坐立不安,還不停的張望,就知道滔娘在擔心兒子是不是考中了。

挺奇怪,皇家居然還憂心此事。

其實,趙曦也是操心這事,否則不會丟下公務來內苑了。

“三哥……”

“別擔心,相信自己的兒子!”

其實兒子去參加考舉,對於已經是太子的兒子,擔著很大的風險的。

之所以把科考稱爲大比,這名詞本身就說明很多問題了。是不是人才,在國朝的認知上,科考就是一個衡量標準。

太子考中好說,一旦落榜,對於他本人的打擊不說,就是知曉這件事的臣工,對於太子的認同也會有所變化。

從某些角度來評判,得不償失。

還有就是,既然太子開了這個頭,那接下來的皇子都這樣要求時,趙曦沒有拒絕的理由。那麼,一旦有其他皇子考中…~後患無窮呀!

還好,二皇子好像在迴避,在開科之前,就向趙曦辭行了,真正的去遊歷,去見識大宋的大好河山了。

“中了……中了……考中了!稟報官家,娘娘,太子考中了,放榜排第三十九名……”

內監的一聲嚎,就連趙曦也有些激動,沒忍住,站起身還揮了揮手……

接下來,太子像其他貢生一樣,在貢院參加了殿試,也同其他新科進士一樣,參加了瓊林宴……

出任宜州推官?趙曦沒想到吏部遞上來,對這一屆進士安排的奏本中,太子的職銜居然是宜州推官。

這…~趙曦又反過來想,或許是太子所願吧。

宜州,作爲大理礦城進入國朝的第一站,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而太子先後在講武堂和工坊城待過,自然知道大理礦城對國朝的作用。

此去宜州,怕也是有想法吧。

問題是太子不會親自去吏部要求,誰又會替太子想清楚呢?

李中師,吏部尚書,常年在州府任職,三年前因爲賈黯致仕才接任吏部。應該是不熟悉太子,或者說不一定連太子考舉都不知道。自然也不會想那麼遠。

當然,他如果知道太子考舉,在安排職銜時,肯定會先來自己這旁敲側擊的問一下。

所以,太子出外任職,應該沒吏部尚書的事。

只剩下主銓選的那個羅凱郎中了……難不成自己真的是有眼無珠,沒發現羅凱的潛力?

趙曦腦子裡閃過一個念頭,令他自己都有些頭皮發麻。硬是把自己內心的那種感覺驅散,用絕對平靜的口氣對王中正說:“中正,二皇子出宮後在何處居住,都是那些人,他們的來歷如何,以及二皇子往來的人,你都落實一下。這事要安排可靠的人!”

“連同太子出宮後的鄰里也落實一下。二皇子出京了,太子馬上也要出京了,有些事要做在前面,能避免的就盡力去避免。”

第六三一章 役兵之議第四二七章 大宋講武堂第二七六章 不是一人在戰鬥第五八九章 誰在攪局第一七六章 君子三省吾身(第五更)第三五六章 大圍剿開始第七八三章 官家大才第六三九章 先禮後兵的兵第六七八章 人選第二九六章 揚長避短第七百章第九三七章 舊事第七九九章 微服私訪(十三)第三三七章 扯遠了第六二八章 初步成型的模式第六十章 話語權第二零五章 謀劃深遠(第四更)第八五九章 一言定人生死的感覺不好第六章 繩之錯非人之過第五四七章 今夜 汴梁不眠第六八三章 朕的意思第五九零章 舉兵 選兵 役兵第九六二章 耶律洪基的無底線第三零六章 結束了第六五章 我就看著你第七六四章第一零七章 大發了第四零四章 大理接管原則第四四一章 想一出是一出第一九六章 算誰的幸運(第五更)第四五六章 家賊第五五九章 目的從來不單一第六零七章 人事(上)第二零二章 知我者彥國也(第一更)第八二一章 誰也威天命第二七四章 最後的問題第三八一章 大械鬥第一九七章 人不能太過分(繼續五更 第一更)第五八九章 誰在攪局第八四九章 石油引發的第七五九章 陷入死局的調查第一二七章 第二晚第五二八章 攪和第三四八章第一二一章 動員宣講第一九四章 管城李誡(第三更)第七三九章 因無知而無畏第一一八章 據理力爭爲出征第二八二章 果然不出所料第一七零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日更奉上,感謝書友打賞。)第一八五章 徒木立信(第四更)第三一章 飢餓營銷初探第三七三章 背鍋的人第一六九章 理應納貢(三更)第七三二章 最後的一環第九三六章 封樁庫第九三章 誠實是美德第一六九章 理應納貢(三更)第八九一章 出兵方略第七三九章 因無知而無畏第七四三章 真這樣殺乾淨第四三章 元夕夜 上第六二三章 熟悉又陌生的氛圍第六一七章 又一個驚人之舉第七六七章 朕就是通報第一六零章 聲東擊西第七一八章 官家曾說過第二零四章 先內後外(第三更)第二百章 就那麼回事(第四更)第三七四章 狠第九三八章 榮譽勳章第八三七章 窩囊的海戰第一四一章 坑人和哄人第四零二章 有些事沒必要第三七一章 翻了個底朝天第六五七章第六一九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一三四章 糜爛的廣南戰局第五三六章 凡議和者殺無赦第三四六章 時態和態勢第一三八章 絕不容忍第八三一章第八九五章 時機第七九五章 微服私訪(九)第六四七章 稅制第四七一章 宗親也是個事兒第六九六章 董氈跪了第二九零章 東宮偏門爲誰開第八百章 微服私訪(十四)第七一七章第二七零章 熱鬧了第二零九章 筒車可行(第三更)第八二四章 真相不重要第五一七章 借聖人手打臉第三一章 飢餓營銷初探第六零五章 三級遴選第三七六章 交換的籌碼第三四三章 與太子相關的事第三三九章 西夏的戰略統一第九五四章 突破防線的意外
第六三一章 役兵之議第四二七章 大宋講武堂第二七六章 不是一人在戰鬥第五八九章 誰在攪局第一七六章 君子三省吾身(第五更)第三五六章 大圍剿開始第七八三章 官家大才第六三九章 先禮後兵的兵第六七八章 人選第二九六章 揚長避短第七百章第九三七章 舊事第七九九章 微服私訪(十三)第三三七章 扯遠了第六二八章 初步成型的模式第六十章 話語權第二零五章 謀劃深遠(第四更)第八五九章 一言定人生死的感覺不好第六章 繩之錯非人之過第五四七章 今夜 汴梁不眠第六八三章 朕的意思第五九零章 舉兵 選兵 役兵第九六二章 耶律洪基的無底線第三零六章 結束了第六五章 我就看著你第七六四章第一零七章 大發了第四零四章 大理接管原則第四四一章 想一出是一出第一九六章 算誰的幸運(第五更)第四五六章 家賊第五五九章 目的從來不單一第六零七章 人事(上)第二零二章 知我者彥國也(第一更)第八二一章 誰也威天命第二七四章 最後的問題第三八一章 大械鬥第一九七章 人不能太過分(繼續五更 第一更)第五八九章 誰在攪局第八四九章 石油引發的第七五九章 陷入死局的調查第一二七章 第二晚第五二八章 攪和第三四八章第一二一章 動員宣講第一九四章 管城李誡(第三更)第七三九章 因無知而無畏第一一八章 據理力爭爲出征第二八二章 果然不出所料第一七零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日更奉上,感謝書友打賞。)第一八五章 徒木立信(第四更)第三一章 飢餓營銷初探第三七三章 背鍋的人第一六九章 理應納貢(三更)第七三二章 最後的一環第九三六章 封樁庫第九三章 誠實是美德第一六九章 理應納貢(三更)第八九一章 出兵方略第七三九章 因無知而無畏第七四三章 真這樣殺乾淨第四三章 元夕夜 上第六二三章 熟悉又陌生的氛圍第六一七章 又一個驚人之舉第七六七章 朕就是通報第一六零章 聲東擊西第七一八章 官家曾說過第二零四章 先內後外(第三更)第二百章 就那麼回事(第四更)第三七四章 狠第九三八章 榮譽勳章第八三七章 窩囊的海戰第一四一章 坑人和哄人第四零二章 有些事沒必要第三七一章 翻了個底朝天第六五七章第六一九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一三四章 糜爛的廣南戰局第五三六章 凡議和者殺無赦第三四六章 時態和態勢第一三八章 絕不容忍第八三一章第八九五章 時機第七九五章 微服私訪(九)第六四七章 稅制第四七一章 宗親也是個事兒第六九六章 董氈跪了第二九零章 東宮偏門爲誰開第八百章 微服私訪(十四)第七一七章第二七零章 熱鬧了第二零九章 筒車可行(第三更)第八二四章 真相不重要第五一七章 借聖人手打臉第三一章 飢餓營銷初探第六零五章 三級遴選第三七六章 交換的籌碼第三四三章 與太子相關的事第三三九章 西夏的戰略統一第九五四章 突破防線的意外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怀远县| 崇左市| 彭州市| 稻城县| 湖口县| 桃江县| 偃师市| 遵义县| 大方县| 桦南县| 潞西市| 抚松县| 靖西县| 石林| 亚东县| 石泉县| 山丹县| 民县| 湟源县| 莱芜市| 宣武区| 阜康市| 分宜县| 隆化县| 莒南县| 姚安县| 巴青县| 太谷县| 庆城县| 石河子市| 盈江县| 临城县| 霍州市| 瓮安县| 宁陕县| 青铜峡市| 井研县| 泊头市| 津市市| 监利县| 赣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