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零四章 大理接管原則

廣南、安南與大理邊境線的封鎖,導致高氏無法得到廣南那邊的任何信息。

也曾猶豫過,可事到臨頭,又不能停下來。

高氏現在顧不得把廣南那邊作爲重點,他在得到段氏部分的承認後,還需要進一步把王位穩定了。

重心還是放在大理內部的清剿上,不管是段氏王室的餘孽,還是段氏王室的支持者,甚至楊家和董家的不平,都需要高氏儘快平息了。

至於礦城,那是逃不掉的。雖然牽扯了一部分精力,至今還沒有像樣的突圍和反擊。

“宋軍自廣南入境,先後佔領了惠麼部和羅雄部,似乎有進一步西進意圖……”

不是應該從成都府過來嗎?已經封鎖了宋軍入境的通道。

不是有安南牽制嗎?怎麼沒一點音信就已經入境了!

不是宋國還在守孝期間嗎?不是段氏只留在礦城嗎?不是隻要尊宋國爲上國就行嗎?

太多的疑問了,一時間整個高氏都有點亂。

“放棄礦城,迅速回防,部署重兵阻止宋軍西行……”

若大宋這次像上次那樣,僅僅是從廣南入境,高氏的應對是絕對正確的。

集中優勢兵力,充分利用地形優勢,將宋軍阻擋在廣南與大理的邊境。

繼續扼守成都府自大理的通道,確保成都府路的宋軍不得入境。

只要能做到這兩點,那怕是段氏王室還活著,那怕是境內有個礦城,高氏也不用太擔心。

可惜,他錯誤的估計了礦城守衛兵的作戰能力。

圍困,象徵性的攻城,並沒有讓高氏真實的瞭解礦城守衛兵的實力。

在高氏隊伍放鬆礦城圍困的第一時間,礦城守衛兵就全力出擊了,並且迅速打通了與成都府的通道。

這時候,大批的國朝隊伍開進了大理……

“大理段氏王室想到汴梁來?”

這樣的奏報讓趙曦也一時轉不過彎來。

如今,國朝的南征軍已經將大理的東北大部連成一片。從礦城向東部進發的高氏隊伍,已經被兩面夾擊。

按說,這時候段氏應該是站出來,借國朝的隊伍,把大理境內支持自己的力量拉起來,配合國朝南征軍開始反擊高氏。

這時候要求進入國朝境內,還是要直接到汴梁。難不成看明白朝廷的意圖了?還是說已經無意管大理的亂象?

“諸位相公如何看待此事?”

說真的,這情況就是趙曦也沒料到。

“官家,大理王位,從開始就是一種共主的形式。之所以段氏稱王,只不過是大理各部落認同段氏而已,從本質上,段氏並沒有形成真正的王位權威。”

“大理段氏稱王百年,王位的幾次更迭,更是受高氏楊氏的制約,甚至到了皇令難出皇城的境地。”

“多年來,段氏執政,並沒有照顧到當初支持段氏即位的部落,甚至連段氏本來的領地,也逐漸式微。”

“這樣的結果,讓段氏對於大理的掌控越來越弱。如今,段氏留在大理,不忍看國朝大軍對大理的碾壓,又很難說服大理各部落對國朝臣服。”

“如其這樣,倒是逃避到國朝最恰當。無論最終是國朝直接佔據大理,還是最終需要段氏這個牌位,儘早來朝廷交涉,或許是他最恰當的做法。”

明白了,富弼這樣一分析,趙曦就徹底明白了。

這確實是最聰明的選擇。

段氏王室未滅,國朝出兵有一定的藉口是平息藩屬國內亂。

只要國朝還承認段氏大理王的一天,那段氏這個名頭就有一天的作用。

在大理如今戰亂的狀況下,任何事都有可能發生,若有必要,讓整個大理段氏王室消失也不是不可能。

別說是臨戰的將帥,就是趙曦也不是沒有過這念頭。

若不是因爲大理那地方勢力太複雜,要不要段氏,還真無所謂。

如今,大軍入境,目標是讓大理無軍,也就是說,大軍這次征戰,不會考慮大理各部落的立場,只考慮不得有軍伍這個結果。

還真說不定那天就讓大理段氏王室消失了。

在事件還沒有完全展開之前,直接來汴梁……不得不說這一步搶到了先機。

拒絕?不可能,畢竟大軍入大理還需要這麼個藉口。

殺掉?更不可能。國朝最不缺標榜聖賢王道的臣工。

“接進來?”

“官家,還是接進來吧。需要有個道義上的理由,也得給朝臣一個解釋,更需要留給大理各部落一個說法。”

韓琦這話,還真是體現了君臣一心,厚黑的一心。

“可以,接進來後,我見一見。但具體政事堂負責談。”

“有幾點原則我強調一下。第一,大理仍然以段氏爲王。二,大理除王室衛隊外,不再存在軍伍,國朝負責其防衛事務。”

“第三,大理有一定的自治權,大理的官員,由朝廷派遣和大理自主任命相結合。派遣官員和駐軍,均由大理供養,不得低於國朝對應的俸祿待遇,並實現三年輪換制度。”

“第四,針對大理的賦稅,實行結餘提溜制。也就是說,大理境內的稅收仍然由大理負責,每年根據開支結餘情況,國朝提溜部分納入朝廷稅入。”

“第五,放開大理子民參加國朝科考,容許大理士子入朝爲官,容許大理子民參加國朝軍伍,大理商賈在國朝一視同仁。”

“另外,也算是贈送項,朝廷可承諾不定期安排一些大儒,前往大理講學……”

說是對大理的處理原則,趙曦更是把大理作爲一個實驗田,嘗試軍政兩條線的模式。

如果直接在國朝推行,反對是肯定的,而在大理施行,慢慢讓朝廷接受這種模式,或許在將來施行時,就不會有太大的抗拒了。

政事堂也曾討論過處理大理的方式方法,基本集中在全面接管大理,讓段氏在汴梁做王,按照國朝封王的形式,封地與王位不相干的做法。

對待外族的分封,一直就是這樣的。

同樣,富弼等人也清楚,那樣做的結果,肯定會在很長時間裡,不能把隊伍撤回來,很可能還需要鎮壓,還是血腥的鎮壓。

可聽官家這麼一說……這纔是現階段,最符合實際情況的接管大理辦法。

時間久了,隨著國朝的教化深入,大理對國朝的認同會越來越深,最終即便大理還是段氏爲王,而大理的子民會逐漸認同朝廷。

第七零二章 官家昏聵了第一九二章 一鍋燴(繼續五更 第一更)第五一九章 總則第五零九章 官家的市易法第三六一章 爹是兒子背後的山第六八六章 誰也沒料到第六一三章 徹查第六七零章 說話的方式第一九三章 猜不透(第二更)第五九二章 暫時的平靜第四零三章 文武的認知第三三九章 西夏的戰略統一第一四一章 坑人和哄人第二二四章 爛人的未來第二一一章 摺子戲(第五更)第八五章 後續第五零四章 都是精英第三九七章 我想要大理第八五二章 期望成奢望了第七一九章 高遵裕部危險了第三四五章 不準備放走第二六五章 經不起繆贊第八八章 換個說法第四一八章 這事做的不好第七五一章 官家的文武觀(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四更)第六零一章 官制(上)第三九六章第三四三章 與太子相關的事第九四四章 不讓遼帝專美於前第八五二章 期望成奢望了第一三七章 標準的自縊格式第四九章 高下立判第五九三章 起風了第五十章 給他們找點事第三七三章 背鍋的人第一九九章 錢幣價值(第三更)第六三九章 先禮後兵的兵第七零八章 此計可用第八六九章 逃民的大匠第二四二章 少一點第五三九章 戰略部署(中)第三六三章 當陰謀對上實力第四七六章 丟人現眼第六九四章 不得已的選擇第二四九章 意有所指第四四零章 又玩人了第一四四章 很爛的計謀第二八二章 果然不出所料第九四零章 計劃周詳了第八三九章 唯變化永恆第八三六章 東出拓海潰敗第一四五章 計謀只是心裡較勁第六零六章 三級職能第八七三章 追擊第一三八章 絕不容忍第七六五章 明朗和不明朗第七九二章 微服私訪(六)第一二八章 瘋子把人玩瘋了第四四一章 想一出是一出第二八一章 都想歪了第五六九章 河東第一一零章 這算是了結了第九二七章 耶律乙辛的命運第七一六章 有克敵之法方能制勝第一一二章 亂墳崗值守第七六三章 大理的嫌疑第二零一章 鬥嘴逗樂子(第五更)第五一三章 看熱鬧的朝堂第六八三章 朕的意思第九六二章 耶律洪基的無底線第五四八章 野望第七五六章第八六二章 立場和態度第二六九章 一念定性命第七九二章 微服私訪(六)第五章 鞦韆繩斷了第四八一章 閒不下的王安石第七七零章 經營權撲賣第四一六章第六零三章 官制(下)第四三九章 引導第九三七章 舊事第六五零章 巡壩第二五四章 衆生相第六三章 初臨朝堂第八四八章 火油蒸餾作坊第三七七章 誰更能沉住氣第一二六章 再上萬尹山第九零四章 文章平常事第一四十九章 都不是傻子第三零六章 結束了第四二五章 爭吵 多吵吵第四一六章第二一九章 這纔是麻煩第六一九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七一四章 沙州張家第六五章 我就看著你第一二七章 第二晚第三八七章第二五八章 選擇
第七零二章 官家昏聵了第一九二章 一鍋燴(繼續五更 第一更)第五一九章 總則第五零九章 官家的市易法第三六一章 爹是兒子背後的山第六八六章 誰也沒料到第六一三章 徹查第六七零章 說話的方式第一九三章 猜不透(第二更)第五九二章 暫時的平靜第四零三章 文武的認知第三三九章 西夏的戰略統一第一四一章 坑人和哄人第二二四章 爛人的未來第二一一章 摺子戲(第五更)第八五章 後續第五零四章 都是精英第三九七章 我想要大理第八五二章 期望成奢望了第七一九章 高遵裕部危險了第三四五章 不準備放走第二六五章 經不起繆贊第八八章 換個說法第四一八章 這事做的不好第七五一章 官家的文武觀(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四更)第六零一章 官制(上)第三九六章第三四三章 與太子相關的事第九四四章 不讓遼帝專美於前第八五二章 期望成奢望了第一三七章 標準的自縊格式第四九章 高下立判第五九三章 起風了第五十章 給他們找點事第三七三章 背鍋的人第一九九章 錢幣價值(第三更)第六三九章 先禮後兵的兵第七零八章 此計可用第八六九章 逃民的大匠第二四二章 少一點第五三九章 戰略部署(中)第三六三章 當陰謀對上實力第四七六章 丟人現眼第六九四章 不得已的選擇第二四九章 意有所指第四四零章 又玩人了第一四四章 很爛的計謀第二八二章 果然不出所料第九四零章 計劃周詳了第八三九章 唯變化永恆第八三六章 東出拓海潰敗第一四五章 計謀只是心裡較勁第六零六章 三級職能第八七三章 追擊第一三八章 絕不容忍第七六五章 明朗和不明朗第七九二章 微服私訪(六)第一二八章 瘋子把人玩瘋了第四四一章 想一出是一出第二八一章 都想歪了第五六九章 河東第一一零章 這算是了結了第九二七章 耶律乙辛的命運第七一六章 有克敵之法方能制勝第一一二章 亂墳崗值守第七六三章 大理的嫌疑第二零一章 鬥嘴逗樂子(第五更)第五一三章 看熱鬧的朝堂第六八三章 朕的意思第九六二章 耶律洪基的無底線第五四八章 野望第七五六章第八六二章 立場和態度第二六九章 一念定性命第七九二章 微服私訪(六)第五章 鞦韆繩斷了第四八一章 閒不下的王安石第七七零章 經營權撲賣第四一六章第六零三章 官制(下)第四三九章 引導第九三七章 舊事第六五零章 巡壩第二五四章 衆生相第六三章 初臨朝堂第八四八章 火油蒸餾作坊第三七七章 誰更能沉住氣第一二六章 再上萬尹山第九零四章 文章平常事第一四十九章 都不是傻子第三零六章 結束了第四二五章 爭吵 多吵吵第四一六章第二一九章 這纔是麻煩第六一九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七一四章 沙州張家第六五章 我就看著你第一二七章 第二晚第三八七章第二五八章 選擇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湘乡市| 丹棱县| 闽清县| 隆昌县| 五指山市| 柳州市| 康保县| 凌海市| 乡宁县| 临沂市| 唐山市| 霍山县| 内江市| 常德市| 萍乡市| 平塘县| 涟源市| 邹城市| 临桂县| 金沙县| 从江县| 肥乡县| 上林县| 五寨县| 米林县| 田阳县| 天柱县| 盐池县| 鄱阳县| 神池县| 丹东市| 正宁县| 南城县| 邳州市| 昌都县| 庐江县| 新源县| 岳池县| 六盘水市| 阿拉尔市| 江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