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七零章 說話的方式

其實,趙曦還真沒有立刻就進入備戰的想法,只是想提個醒而已。

對於現在軍卒的情況,趙曦並不比文彥博差,按照他後世的記憶,趙曦讓各個新軍訓練營,每月上交一份訓練報告。早年在護衛營就是這樣做的,老護衛營的軍卒都清楚。

役兵制,自願服役加軍伍選兵,仍然避免不了新軍軍卒的參差不齊。更何況,這些老護衛營軍卒,都曾經是萬里挑一的水準,對於新選的軍卒,差不多三年左右,才接受了現實······

從一個未曾飽餐的農戶小子,或者從一個錦衣玉食的公子哥,亦或是從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士子,蛻變成一個能征戰的軍卒,還是新軍的標準,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老護衛營的這些教官,標準是有降再降,也只是讓這些軍卒堪堪能用。當然,也有出類撥萃的,自然被遴選成立了選鋒營。

國朝一直有更戌制,只是因爲短期內募兵的數量太多,邊境衝突這些年又減少,很難讓所有新軍卒得到鍛鍊。

因此,王韶主導的河湟開邊,幾乎成了新軍錘鍊之地。

“文閣老所言極是。新軍軍卒是一方面,由於滑州潰壩,朝廷的糧食儲備一定程度上有減少。國朝目前的確不適合征戰。”

“諸位臣工,朕今日是想統一一下思想,未來兩三年的工作,朝廷的一切,都爲征伐西夏而爲!”

說是統一思想,其實更像是官家在宣佈自己的決定。富弼是早有猜測的,這也是他叫停金明池試驗,讓內閣議事的原因。

爲這一刻,富弼其實早就在準備,或者說,在場的大多數,時刻都在準備著。西夏,從慶曆年,一直就是懸在大宋心頭的大難。

其實,對於趙曦而言,在選擇西夏和北遼,誰家作爲第一次大戰對手時,趙曦是有猶豫的。

從後世的記憶,北遼被滅的很早,甚至比大宋還早,雖然有大宋無知的所謂聯金滅遼,北遼被他原本的奴隸所滅,也足以說明,北遼的腐朽程度,已經不可救藥。

而西夏,原本的歷史,是大宋南遷後,西夏才被蒙人滅掉,一代天驕,傳聞都死於與西夏的征戰。可見西夏的戰力是何等的強悍。

先易後難還是先難後易,趙曦有過一時的猶豫,最終還是選擇了先難後易。

這樣決斷的基礎,是因爲,由於自己的出現,已經改變了原本的歷史軌跡。

比如,原本的歷史,西夏和北遼在老爹執政以後,並沒有什麼大的對抗,更沒有前幾年雙方維持近兩年的大戰。

比如,原本的歷史,西夏不曾有太多逃民,也沒有像當下這樣,有太多整部落整部落的向大宋投誠。

更爲重要的是,原本的歷史沒有他趙曦,沒有新軍,沒有火器·······

一旦國朝能啃下西夏這塊硬骨頭,對於收復燕雲而言,將會輕而易舉。

“官家,早年河湟開邊,旨在從戰略上對西夏形成包圍之勢,如今,河湟之地,已經變成國朝的練兵之處。臣以爲,在朝廷全力備戰的這幾年,可以放權於王韶,令其改變策略,從以撫爲主剿爲輔,變爲剿爲主撫爲撫!”

“王閣老,此提議並非不可,老臣也附議。只是一旦河湟開邊由撫變剿,王韶勢必在治政上有所不逮。老臣以爲,應遣幹臣主河湟政務,以免王韶西進分心。”

擱以前,韓琦絕對是直接反對王安石的提議,直言王韶軍政之權勢過盛,於朝廷統治不利。如今,他也懂得了委婉······因爲他清楚,官家不可能動王韶的開邊之權。

王安石儘管很膩歪韓琦的說法,明白他是要節制王韶的權利,卻不得不承認,一旦國朝西進,王韶率軍的數量會相當驚人。官家的信任是有限的·······

趙曦其實真不在意,國朝新軍的真正核心在工坊城。這是他的底氣。不過,對於內閣大臣鄭重的討論對西夏滅國之戰,他還是喜聞樂見的。最起碼,在這一點上,內閣基本上一致了。

“官家,戰略上對西夏形成包圍之勢,第一戰是拿下青塘城,以青塘爲基點西進,打通前朝的安西都護府一帶。唯有這般,才能真正對西夏形成戰略包圍。”

“如今河湟一帶,由於內附的部落增多,從地域上,熙河一帶已經遠遠超過京西路和秦州府的管轄區域。一旦朝廷決定西進,在具體管理治下上,真的存在力所不逮的情況。”

“老臣以爲,朝廷是時候對河湟之地劃分區域了,構建行政架構有利於內附部落的歸屬感,有利於新開拓疆域的統治,也有利於建立西進的後方!”

這就是富弼,雖然表達的意思一樣,在言辭上要比韓琦更有說服力,即便是王安石也不會有其他心思。

人的性格,習慣性的立場,格局和高度,這些都可以從言辭上得到體現。

富弼性格並不溫和,但他相比於韓琦,更注重調和,更圓潤,在表達立場時,懂得撇開尖銳的方式。

而這些理由,確實相當能站得住腳。

“既然如此……朕以爲,還是宣王韶進京述職吧。第一個,如果朝廷有備戰西夏的謀劃,作爲河湟開邊的主導者,他有必要知曉。”

“第二點,對於河湟一帶內附的吐蕃亦或是黨項部落,到底是認同朝廷,還是認同王韶主導,需要他給朝廷有個明確的呈報。”

這話,其實趙曦是因爲看重王韶,給他選擇的權利。

是繼續主導西進,還是留下來鞏固河湟,趙曦希望王韶自己做出選擇。

對於王韶這樣的功臣,趙曦不想讓他感覺朝廷有鳥盡弓藏的意思。

可是,在諸位臣工聽來,確實有了另一層意味……

什麼叫認同朝廷還是王韶?這不就是說河湟已經成了王韶的自留地嗎?

官家這話,就已經將王韶的路定下了…~回朝!

不管是選擇繼續率兵西進,還是留守河湟鞏固,恐怕都無法讓官家安心!

就是這樣,說者無意,聽者有心。

內閣的諸位,甚至都相互對視了。王安石更是有心去信,提醒王韶。

第二三九章 殺無赦第六一章 幻想國度第五二四章 混亂第一九四章 管城李誡(第三更)第五零九章 官家的市易法第六八八章 等第二二七章 不留隱患第九二七章 耶律乙辛的命運第九三七章 舊事第一四四章 很爛的計謀第二五五章 都是高人第二六章 童英宴(五)第六七二章 王韶的決定第十八章 朱氏溺亡第六五三章 還是貿然行事嗎第六四四章 一片譁然第八四零章 呂惠卿的才華第二五一章 此事蹊蹺第三一四章 不同往日第二一五章 熱鬧了第四四九章 打一個叉第七零六章 怕了第八六零章 宗澤的見解第二三八章 明日再議?第九零一章 得失談第二七五章 先利其器第一九一章 最基礎的一環(第五更)第八零九章 替富弼分擔些第二六一章 樊樓第四六九章 槍頭趙允弼第七七三章 趙曦之意第八三九章 唯變化永恆第七九一章 微服私訪(五)第二三章 童英宴(二)第六八六章 誰也沒料到第二七九章 真不是故意第五五六章 亂象第二八四章 該露露獠牙了第七九七章 微服私訪(十一)第三八九章 恐怖的朝堂第二六零章 少飲些第四零九章 我要見上國皇帝陛下第四五五章 情況很嚴重第七四四章 這樣就挺好(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一更)第四零七章 有些意外第六七七章 決議通過第四八四章 我是君王第一四六章 就這麼簡單第九五五章 中軍宮帳的危險第九四二章 成了第五四二章 詭異的軍情第五八九章 誰在攪局第二六七章 想撇開單幹了第一九一章 最基礎的一環(第五更)第四八三章 這是責任第九章 和一手好稀泥第五零九章 官家的市易法第六零六章 三級職能第四四八章 擔什麼責第八六七章 想的挺好第三零七章 等著西夏寇邊第三五五章 潰散第三八七章第三四八章第七八九章 微服私訪(三)第二七一章 又玩了第四七七章 蠱惑第二一二章 千般頭緒第六六九章 另一個目的第四五零章 這是辱嗎第二七七章 姑且的做法第九四八章 評估第五四六章 開始了第二三三章 死無對證了(加一更)第一六六章 一而再再而三第五八五章 見仁見智第四六七章 很失望第四二三章 說得過去第七三零章 這纔是謀略第三八六章 未來的名帥名將第四九章 高下立判第一六一章 圍點打援第七一一章 重點是如何進城第九五七章 三日第三九六章第四七八章 這青苗法呀第五四四章 使臣第一三一章 狄青的疑惑第七四四章 這樣就挺好(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一更)第三四六章 時態和態勢第三六六章 接管汴梁第五四九章 大不同第二六七章 想撇開單幹了第一七六章 君子三省吾身(第五更)第六零四章 三級制衡第五零六章 借力借勢第二四五章 狄青看到的第二二三章 一羣爛人第三八一章 大械鬥
第二三九章 殺無赦第六一章 幻想國度第五二四章 混亂第一九四章 管城李誡(第三更)第五零九章 官家的市易法第六八八章 等第二二七章 不留隱患第九二七章 耶律乙辛的命運第九三七章 舊事第一四四章 很爛的計謀第二五五章 都是高人第二六章 童英宴(五)第六七二章 王韶的決定第十八章 朱氏溺亡第六五三章 還是貿然行事嗎第六四四章 一片譁然第八四零章 呂惠卿的才華第二五一章 此事蹊蹺第三一四章 不同往日第二一五章 熱鬧了第四四九章 打一個叉第七零六章 怕了第八六零章 宗澤的見解第二三八章 明日再議?第九零一章 得失談第二七五章 先利其器第一九一章 最基礎的一環(第五更)第八零九章 替富弼分擔些第二六一章 樊樓第四六九章 槍頭趙允弼第七七三章 趙曦之意第八三九章 唯變化永恆第七九一章 微服私訪(五)第二三章 童英宴(二)第六八六章 誰也沒料到第二七九章 真不是故意第五五六章 亂象第二八四章 該露露獠牙了第七九七章 微服私訪(十一)第三八九章 恐怖的朝堂第二六零章 少飲些第四零九章 我要見上國皇帝陛下第四五五章 情況很嚴重第七四四章 這樣就挺好(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一更)第四零七章 有些意外第六七七章 決議通過第四八四章 我是君王第一四六章 就這麼簡單第九五五章 中軍宮帳的危險第九四二章 成了第五四二章 詭異的軍情第五八九章 誰在攪局第二六七章 想撇開單幹了第一九一章 最基礎的一環(第五更)第四八三章 這是責任第九章 和一手好稀泥第五零九章 官家的市易法第六零六章 三級職能第四四八章 擔什麼責第八六七章 想的挺好第三零七章 等著西夏寇邊第三五五章 潰散第三八七章第三四八章第七八九章 微服私訪(三)第二七一章 又玩了第四七七章 蠱惑第二一二章 千般頭緒第六六九章 另一個目的第四五零章 這是辱嗎第二七七章 姑且的做法第九四八章 評估第五四六章 開始了第二三三章 死無對證了(加一更)第一六六章 一而再再而三第五八五章 見仁見智第四六七章 很失望第四二三章 說得過去第七三零章 這纔是謀略第三八六章 未來的名帥名將第四九章 高下立判第一六一章 圍點打援第七一一章 重點是如何進城第九五七章 三日第三九六章第四七八章 這青苗法呀第五四四章 使臣第一三一章 狄青的疑惑第七四四章 這樣就挺好(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一更)第三四六章 時態和態勢第三六六章 接管汴梁第五四九章 大不同第二六七章 想撇開單幹了第一七六章 君子三省吾身(第五更)第六零四章 三級制衡第五零六章 借力借勢第二四五章 狄青看到的第二二三章 一羣爛人第三八一章 大械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晋城| 白水县| 祁连县| 康马县| 镇雄县| 满洲里市| 安塞县| 铁岭市| 双桥区| 琼结县| 塘沽区| 黄山市| 枣庄市| 扎囊县| 上林县| 香港 | 梁山县| 新田县| 镇赉县| 巴彦淖尔市| 江孜县| 拜城县| 特克斯县| 乌审旗| 东光县| 平陆县| 西盟| 永清县| 桃园县| 宣武区| 长海县| 大方县| 宜宾县| 肥城市| 海晏县| 通城县| 临安市| 九台市| 白水县| 惠安县| 湟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