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二三章 說得過去

南征軍已經(jīng)把大理的叛亂平息了,剩下就是清掃餘孽的收尾工作。

呂惠卿把戰(zhàn)報告訴了段思廉,意思很明白:你們該回去了。

這白吃白喝的半年多了,別再賴著我大宋了。

雖然養(yǎng)這些閒人對朝廷增加不了多大開銷,可現(xiàn)在的國朝真不能一直把大理王室留下。

這跟官家費老大勁,轉(zhuǎn)很多彎讓段思廉繼續(xù)做大理王是一樣的……國朝的國力是有提升,可還不足以對抗遼夏,還需要韜光養(yǎng)晦,不讓遼夏看到國朝的野心。

這是呂惠卿的理解,也確實是趙曦的目的。

若真有滅掉遼夏的實力,趙曦絕不會耗費這般心思。既然打下大理了,直接把段氏王室養(yǎng)在汴梁即可。

這樣做,無非是想讓遼夏多少放鬆些警惕。

大理什麼樣,估計遼夏也沒當(dāng)回事,國朝這般處理,想必他們對國朝的評估不會有多少變化。這是趙曦真正的目的。

又有多少人明白呢?

段思廉來拜見趙曦……別看他是個王,不管是不是流亡,國朝都是當(dāng)使臣待的。這是規(guī)矩,國朝的規(guī)矩。

所以,即便段思廉在汴梁半年多,真正能見上國皇帝陛下的時間很少。

連上這次辭行,也就三次。

中間有一次,段思廉因想借兵求見來著,結(jié)果連政事堂都沒通過。

這一次倒是相當(dāng)隆重,比當(dāng)初逃亡過來時隆重多了。

這感覺,真的讓段思廉有點要回去做王的感覺了。也確實是,他真的要回去做王了,真正的大理王,不是別高氏楊氏隨意掇弄的大理王。

送別大理王,自然是按照藩屬國王的禮節(jié)送別,跟他流亡不流亡無關(guān)。

趙曦給段思廉營造這樣的氣氛,就是讓他得有那個王的感覺。當(dāng)然,也能讓參與送別的段貴妃歡喜不是……

“誠謝上國皇帝陛下此儀,小王此去定當(dāng)永生臣屬大宋,並將此意傳承後世子孫。大理世世代代將以宋國爲(wèi)宗主……”

哎呦,還真有大理王的感覺了。嘿嘿,等你到了大理,纔會發(fā)現(xiàn)真實的情況。

小樣吧,這辭行的話語,好像此生不再來汴梁了……小子,用不了多久,你還會來汴梁,並終生在此頤養(yǎng)天年。

趙曦不會讓段思廉最終以俘虜?shù)纳矸輥磴炅?,到最後,段思廉?yīng)該感激他趙曦,會知道趙曦對他有多好。

當(dāng)然,這次回去,免不了咒罵,那又怎樣?還是得求到朝廷來。

段思廉在這時候辭行,政事堂相公對呂惠卿有很大的意見。

太倉促了,朝廷還沒來得及商量派駐文官的事,段思廉就辭行了,這讓朝廷的謀劃似乎只完成了一半,或者更少。

相公們從來不信武將能左右了大理的國事,也就是說,沒有配屬文臣,大理將還是原來的大理。

這一次朝廷南征,好像根本就沒撈著好處。

看看官家,再看看呂惠卿,都明白了,這是段思廉鑽了空子。拿到礦城借兵的手令後,這段思廉居然來了個突然襲擊。

又是一次半拉子謀劃!

相公們不知道大理這時候已經(jīng)沒有士人了,也不能讓他們知道,不管國朝士林怎樣看大理的士子,趙曦都不想讓他們知道南征軍斬殺大理士子的事。

都是文臣,都是士子,所謂的聖賢一脈,誰知道這些文臣會不會有兔死狐悲的覺悟。

這種事,就這麼著吧。

想必到時候段思廉求到朝廷,再借文臣時,也不敢提南征軍斬殺了大理所有文人的事。

那是戰(zhàn)事,是戰(zhàn)亂時期,段思廉逃亡了,並不清楚具體情況,也說不出具體情況來。

又是要求人,再指責(zé)國朝?他沒那個膽。

這也是趙曦要鑽的空子。

整個過程中,最大的漏洞應(yīng)該是範(fàn)縝,趙曦沒有要求呂公著怎麼做,但呂公著並沒有讓他失望。

範(fàn)縝從呂公著接到密令的第二天,就開始負責(zé)轉(zhuǎn)運俘虜?shù)氖隆寝D(zhuǎn)運使,真正的南征軍後勤轉(zhuǎn)運由工坊城負責(zé),他安置俘虜也是應(yīng)有之理。

這時候估計還在廣南吧?或者在成都府。

反正範(fàn)縝對打打殺殺的也煩,對大理那山山林林的更煩。有安置俘虜?shù)慕蹇?,正好不用到?zhàn)場。

各取所需,整件事下來,各種巧合,確實讓趙曦的謀劃天衣無縫了。

“諸位相公,著令吏部統(tǒng)計一下七品以下的官員吧,以恩蔭、特奏名出生,暫時無差遣的爲(wèi)主?!?

段思廉走了,有些事趙曦得讓朝廷早做準(zhǔn)備。

讓及第的進士去大理,估計很難。讓六品以上的官員去大理?那就更難了。

所以,派駐到大理的文臣,還得從特定人羣中確定呀。

“官家,段思廉並未向朝廷借文臣……”

富弼的感覺很不好,特別是被段思廉鑽了空子的感覺。

還有就是,沒有了借文臣的結(jié)果,他女婿馮京在段王府的辛苦,就相當(dāng)於白費了。

“辭行時不借,不代表回去後還不借。在汴梁生活半年,見識了國朝的文華,又有馮當(dāng)世當(dāng)面教授,呂吉甫旁敲側(cè)擊,國朝文華應(yīng)該在段思廉心中有所萌芽?!?

“再說了,段思廉不是還見識了一次花魁詩文盛會嗎?”

“戰(zhàn)事一了,他首先考慮能不能壓的住現(xiàn)在大理的場子,首先考慮他段氏王室的安危,所以纔要借兵?!?

“當(dāng)?shù)V城兵爲(wèi)他段氏王室樹立了威信,他就會對比大理和國朝兩者文華上的區(qū)別,又有借兵爲(wèi)參照,段思廉若不傻,肯定會請求借人的。”

這是扯淡,趙曦心裡明白是扯淡,可這話也確實是很好的藉口,說的合情合理,關(guān)鍵是戳中了文人心中的點。

在文人看來,無文臣不成國。

還有就是,對於這一次朝廷的重事,武將圓滿了,徹底平息了大理的叛亂,並且造成了大理借兵的結(jié)果。

他們文臣呢?除了呂公著是主帥以外,還有什麼能拿出來顯擺的?

本來這次是真正的文韜武略,最終的結(jié)果卻沒文臣什麼事,這讓文官團體,包括諸位相公很尷尬。

而官家的這些話,這時候各位相公們聽著,都覺得特有道理。

那怕是富弼韓琦文彥博,不太相信這理由,也不得不承認官家說的在理。

國朝文華影響深遠,這確實是他們想看到的,也是他們認同的。

感化段思廉,並且讓段思廉最終借文臣,似乎也說得過去。

第七七五章 誰考驗誰第二七九章 真不是故意第一三二章 授印宴第三四章 放個煙霧第六一三章 徹查第一八七章 共與不共天下(五更第一更)第九三章 誠實是美德第一一零章 這算是了結(jié)了第八一二章 確實亂了第一八零章 又來這套(第四更)第三九一章 有點想王安石了第二七章 童英宴散第七一八章 官家曾說過第三四二章第四三三章 有辱斯文 踐踏經(jīng)典第九一三章 事情本來就該這樣第四五七章 這又何必呢第五九八章 順勢第八一八章 實幹型內(nèi)閣第二三二章 耀武揚威第四二三章 說得過去第五四九章 大不同第九三零章 一級戰(zhàn)備了第八零六章 工農(nóng)優(yōu)先的問題第一一二章 亂墳崗值守第九四六章 話已至此第四六零章 坑隊友的薛良孺第一八七章 共與不共天下(五更第一更)第九五九章 大清剿第七一七章第二五八章 選擇第八一二章 確實亂了第二三零章 護衛(wèi)營的新任務(wù)第三八九章 恐怖的朝堂第五五六章 亂象第六六八章 這也是姑且第五一七章 借聖人手打臉第七零二章 官家昏聵了第八零六章 工農(nóng)優(yōu)先的問題第九二二章 真正的末路第八七六章 嚴(yán)重第二七三章 全方位展示第七三九章 因無知而無畏第九五二章 以身爲(wèi)主第七六六章第四一零章 段思廉的悲情第三三章 第一彈 軍糧第二五零章 都是糧食鬧的第七六二章 趙曦的思維誤區(qū)第六九零章 很正確的決斷第二九一章 分而待之第三六八章 名頭真的不重要第六零五章 三級遴選第三九一章 有點想王安石了第二零六章 這不能隨便說(第五更)第七九五章 微服私訪(九)第九六八章 這叫什麼事呀第四七章 交與不交第六九五章 宋國已經(jīng)不再是原來的宋國第六六章 何事得意第一零二章 謝謝第十六章 內(nèi)苑不同版第三五六章 大圍剿開始第八一章 認命和不認命第五二六章 傾軋第四二八章第七四章 混亂元夜第四四三章 別憋著第四一三章第二八五章 霸道和王道第三八九章 恐怖的朝堂第七六七章 朕就是通報第八七九章 含糊第六一二章第四二一章 邁出一步第九二零章 羣情激昂的限制第四六五章 鄉(xiāng)野遺賢第二零三章 不明白(第二更)第一四六章 就這麼簡單第六四七章 稅制第二五四章 衆(zhòng)生相第八一四章 這不是巧合第四五零章 這是辱嗎第四五章 未丟掉的一點機會第六一二章第二二九章 改造第八百章 微服私訪(十四)第一七五章 詭異的邊境迎接(第四更)第八零九章 替富弼分擔(dān)些第八一三章 扶上馬送一程的恐懼第八四五章 海軍護航啓航第八六九章 逃民的大匠第五六八章 制衡第三五一章 氣勢如虹第一八八章 另起爐竈(第二更)第六一五章第一四十九章 都不是傻子第十八章 朱氏溺亡第八四八章 火油蒸餾作坊第七二二章 撤
第七七五章 誰考驗誰第二七九章 真不是故意第一三二章 授印宴第三四章 放個煙霧第六一三章 徹查第一八七章 共與不共天下(五更第一更)第九三章 誠實是美德第一一零章 這算是了結(jié)了第八一二章 確實亂了第一八零章 又來這套(第四更)第三九一章 有點想王安石了第二七章 童英宴散第七一八章 官家曾說過第三四二章第四三三章 有辱斯文 踐踏經(jīng)典第九一三章 事情本來就該這樣第四五七章 這又何必呢第五九八章 順勢第八一八章 實幹型內(nèi)閣第二三二章 耀武揚威第四二三章 說得過去第五四九章 大不同第九三零章 一級戰(zhàn)備了第八零六章 工農(nóng)優(yōu)先的問題第一一二章 亂墳崗值守第九四六章 話已至此第四六零章 坑隊友的薛良孺第一八七章 共與不共天下(五更第一更)第九五九章 大清剿第七一七章第二五八章 選擇第八一二章 確實亂了第二三零章 護衛(wèi)營的新任務(wù)第三八九章 恐怖的朝堂第五五六章 亂象第六六八章 這也是姑且第五一七章 借聖人手打臉第七零二章 官家昏聵了第八零六章 工農(nóng)優(yōu)先的問題第九二二章 真正的末路第八七六章 嚴(yán)重第二七三章 全方位展示第七三九章 因無知而無畏第九五二章 以身爲(wèi)主第七六六章第四一零章 段思廉的悲情第三三章 第一彈 軍糧第二五零章 都是糧食鬧的第七六二章 趙曦的思維誤區(qū)第六九零章 很正確的決斷第二九一章 分而待之第三六八章 名頭真的不重要第六零五章 三級遴選第三九一章 有點想王安石了第二零六章 這不能隨便說(第五更)第七九五章 微服私訪(九)第九六八章 這叫什麼事呀第四七章 交與不交第六九五章 宋國已經(jīng)不再是原來的宋國第六六章 何事得意第一零二章 謝謝第十六章 內(nèi)苑不同版第三五六章 大圍剿開始第八一章 認命和不認命第五二六章 傾軋第四二八章第七四章 混亂元夜第四四三章 別憋著第四一三章第二八五章 霸道和王道第三八九章 恐怖的朝堂第七六七章 朕就是通報第八七九章 含糊第六一二章第四二一章 邁出一步第九二零章 羣情激昂的限制第四六五章 鄉(xiāng)野遺賢第二零三章 不明白(第二更)第一四六章 就這麼簡單第六四七章 稅制第二五四章 衆(zhòng)生相第八一四章 這不是巧合第四五零章 這是辱嗎第四五章 未丟掉的一點機會第六一二章第二二九章 改造第八百章 微服私訪(十四)第一七五章 詭異的邊境迎接(第四更)第八零九章 替富弼分擔(dān)些第八一三章 扶上馬送一程的恐懼第八四五章 海軍護航啓航第八六九章 逃民的大匠第五六八章 制衡第三五一章 氣勢如虹第一八八章 另起爐竈(第二更)第六一五章第一四十九章 都不是傻子第十八章 朱氏溺亡第八四八章 火油蒸餾作坊第七二二章 撤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元江| 依安县| 贵港市| 文水县| 侯马市| 阿巴嘎旗| 乌苏市| 普定县| 福州市| 西平县| 松江区| 台北县| 泊头市| 许昌县| 安塞县| 昭苏县| 苏尼特右旗| 通渭县| 靖州| 佛教| 大埔区| 天全县| 新丰县| 乌拉特前旗| 日喀则市| 若羌县| 浙江省| 突泉县| 永城市| 兰西县| 连平县| 石屏县| 河北省| 阿克| 阿瓦提县| 山阴县| 河东区| 大渡口区| 桃江县| 栾城县| 岗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