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四零章 呂惠卿的才華

相對於章惇和蘇頌的難題,呂惠卿就要輕鬆很多。

呂惠卿原本就主管市易,而官家在革新朝廷體制時,已經將市舶司也讓市易司統管了。所以,呂惠卿對於市舶司的業務不算陌生。

熟悉市舶司的業務,自然就熟悉從事海運的諸多商家。他呂惠卿也是福建人······

“吉甫,朝廷詔令必要不折不扣執行。對於三月限期後,依然與海盜勾連者,必須嚴懲不怠!”

讓呂惠卿唯一不爽的就是,王安石盯這邊很緊······不是說王安石精於市易,這時候呂惠卿在易貨之道的造詣,除了薛向不敢輕視,整個國朝他不認爲還有比他更強者。

曾經王安石一起提攜的呂嘉問,已經被他遠遠的甩在身後了。

也是有曾經被王安石提攜的原因,讓呂惠卿不便把王安石頂回去······大家都是內閣,不存在誰高誰低。

“首輔,惠卿自知使命,萬不敢懈怠。如今,市舶司已經將涉足海運事務的商賈名錄一併整理成冊。隨後惠卿將著人清理對比歷年海運易貨的數據,並與薛師正溝通,查對資金往來,以明晰各大海商出入,甄別與海盜勾連的可能······”

“同時,市易寺已經遣人前往國朝各沿海州府,配合皇家銀行方面,調查流入市場的番貨和資金往來,以查對海運逃稅事務。”

“監察衙門、皇城司均有參與。屆時,惠卿將整理奏報,以備內閣審議······”

既然王安石盯著,呂惠卿不介意將行動說明白。至於王大首輔是不是懂其中道理,那就不是他呂惠卿該管的了。

呂惠卿不認爲王安石能懂這些,現在國朝的市易,與早年的國朝的市易完全不一樣。

有時候呂惠卿不得不佩服官家的大謀略格局,就說這皇家銀行,雖然對商賈交易提供了方便,可商賈們永遠不清楚,在方便商賈交易的同時,更有利於朝廷對市易事務的監管。

沒有那個商社樂意轉運大量的銅錢,而規模以上的交易,藉助皇家銀行就成爲必然,在於市易寺溝通,使國朝的規模交易的稅入,幾乎無處遁形。

或許在官家推動這兩項革新時,就已經將國朝的商賈都裝進了籠子裡。

所以,呂惠卿在針對海商的事情上,不敢有任何隱瞞,他知道,即便是薛向和他,都比不上官家對市易方面的精通。

至於王安石······

果然,王安石帶著一臉疑惑走了。

“官家,呂吉甫在整理海商名錄,對比歷年海商易貨數據,並協同薛師正的皇家銀行清查流入市場的貨品。恕臣愚鈍,老臣不知此爲何意?”

王安石不好意思請教呂惠卿,可並沒有不好意思請教官家。

“哦,呂呂吉甫倒是費心了······”

見王安石一臉的迷糊,趙曦就接著說道:“整理海商名錄,這算是基礎性工作,知道了海商都有哪家,就將範圍縮小了。”

“進一步查對番貨,對比數據,並與皇家銀行的資金流動對比,以此就能清楚海商將番貨販賣進國朝的數量和收益。”

“王相也知道,不管是番商,還是海盜,對於國朝貨品的喜好都是那些,其中銅錢便是最受歡迎的貨品之一。”

“暫不說銅錢的交易。以貨品、收益以及皇家銀行的資金往來,包括番貨進入國朝的交易等等,就能查對出海商應該得到的收益,應該獲得的財富,應該販運的貨物總量等等數據。”

“海商供養海盜,不會是次次都需要繳納過路費用,貨品不管是不是定數,在繁雜的數據中,總是有跡可尋的,也就能從諸多數據中知道哪家海商與海盜有勾連。”

趙曦感覺自己說清楚了,可看王安石的樣子還糊塗著。

唉······

“王相,比如王家是海商,這一次從國朝帶出的海的貨品價值百萬貫。海運有風險,有路途遙遠,海商在西番採購或者交換貨品時,肯定是儘可能足量採購。”

“而番貨的利潤這些年在海商圈子裡幾乎是明事。那麼,這一次你們王家帶回來的貨品,並不足百萬貫再加利潤的番貨,這就說明,王家的這次出海有額外的支出。”

“以多次數據對比,就可以看出各家海商額外支出的大概情況,以此來推斷是否存在與海盜勾連。”

“當然,這只是一種模糊的推斷方式,具體甄別需要結合皇家銀行、皇城司探知的情報等等,各方面綜合以後來判斷。”

這時候王安石是真明白了。到這時候,他不得不承認,呂惠卿之於易貨,確實可以算登峰造極了。

“官家,能窺透其中道理者,國朝有幾人?”

王安石心裡有點模糊的擔心。如果說海商有這樣的覺悟,那朝廷清查就沒有了意義。

“薛師正應該清楚,賈憲也該懂得。至於說其他人······太子是否明白?”

趙曦轉頭問了一句。

“回爹爹,孩兒曉得。爹爹曾跟孩兒講授過相互道理······”

太子是不是真懂,這時候都需要說懂。就像趙曦,有很懂事務,是他引導的,但並不是完全明白,但是臣工都會以爲他精通,自然就不敢欺瞞。

知識在於積累,太子即便現在不懂,朝政接觸多了,也會慢慢清楚的。趙曦並不在意太子是不是原本就懂,最起碼現在懂了。

以這樣的方式讓王安石明白,並傳播出去,對於太子也是有好處的。

趙曦明白王安石的擔憂,不是趙曦貶低這個時代的學識,而是側重點的區別。

記得有句話,漢文化有邏輯思想,但是沒有邏輯學。

這個時代的學問,多是一種模糊的,廣泛的,提綱掣領的學問,像呂惠卿這樣針對性的推理,是一種邏輯學,或者推理學的範疇。

這是因爲這些年呂惠卿真正的吃透了趙曦講武堂的那些記錄,並且有針對性的學習了,也延伸並懂得運用了。

精英就是精英,只需要指出方向,他們就能促進發展。

趙曦對國朝的發展又有了一種期待······

第二零九章 筒車可行(第三更)第六五三章 還是貿然行事嗎第九零四章 文章平常事第三三章 第一彈 軍糧第六零一章 官制(上)第一四一章 坑人和哄人第二八七章 征戰之力第一九二章 一鍋燴(繼續五更 第一更)第六三八章 先禮後兵的禮第九百章 另一種推演第十章 國事豈是兒戲第八四七章第五六七章 條款第六六二章第五四八章 野望第三四九章 開打了第二二二章 交易第八三七章 窩囊的海戰第七四九章 什麼算金甌無缺(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二更)第一五四章 統一戰線第七五零章 西夏又遣使了(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三更)第九六一章 形勢向好第五九六章 推一把第六四二章 佔地增稅第九五零章 兩重天第三二一章 搞不懂第二一九章 這纔是麻煩第六六一章 治病於初起之時第七八五章 章惇奏對第一九二章 一鍋燴(繼續五更 第一更)第四五八章 死保呂嘉問第四百章 瞌睡送來了枕頭第三六二章 不得已而爲之第二一八章 麻煩來了第一七五章 詭異的邊境迎接(第四更)第五五二章 兵員第六五八章 侮辱般的讓他死去第三三四章 臨機決斷的作用第七八九章 微服私訪(三)第三五二章 沒想到的戰況第八三章 釋迦衰落 彌勒持世第四七一章 宗親也是個事兒第五四四章 使臣第九六零章 故意留下的後門第六三零章 新論語第五八七章 倒黴孩子第六七五章 官家跟大家的不同第四二三章 說得過去第九三三章 帶個功勞進大宋第一九零章 格局決定做法(第四更)第八一八章 實幹型內閣第一一二章 亂墳崗值守第三九一章 有點想王安石了第四三八章 官家的道第三六六章 接管汴梁第七七四章第八五九章 一言定人生死的感覺不好第二五八章 選擇第四八四章 我是君王第八九九章 回撤第七五一章 官家的文武觀(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四更)第七六九章 漕運之弊第二四二章 少一點第七四八章 小事件之外的指向(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一更)第六七零章 說話的方式第二五九章 臉打的很疼第一九八章 搞了個毛線(第二更)第三九四章 混亂的朝議第二二三章 一羣爛人第六四九章 入夏第六九章 千匹戰馬的賭注第七七二章 汴梁的漕運之議第六七四章第二一章 行軍之法第六二五章 這個狠了第六二四章 完美的作秀第一七二章 唯有等(繼續五更,第一更)第九六三章 飯菜的出其不意第一二六章 再上萬尹山第六三章 初臨朝堂第四二五章 爭吵 多吵吵第三二零章 第一槍第三五二章 沒想到的戰況第七四九章 什麼算金甌無缺(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二更)第五零六章 借力借勢第八五五章 南瓜的疑惑第十九章 就是轉轉第八六八章 蘇頌的想法第九零三章 我的大宋第四二零章 你有隊伍第七二三章 完了 全完了第四八章 處事方式第五零五章 故意折騰第四四八章 擔什麼責第三五九章 捷報的本質是宣傳第八五零章第八三七章 窩囊的海戰第一七四章 震驚是接二連三的(第三更)第八八七章 扼殺第四六五章 鄉野遺賢
第二零九章 筒車可行(第三更)第六五三章 還是貿然行事嗎第九零四章 文章平常事第三三章 第一彈 軍糧第六零一章 官制(上)第一四一章 坑人和哄人第二八七章 征戰之力第一九二章 一鍋燴(繼續五更 第一更)第六三八章 先禮後兵的禮第九百章 另一種推演第十章 國事豈是兒戲第八四七章第五六七章 條款第六六二章第五四八章 野望第三四九章 開打了第二二二章 交易第八三七章 窩囊的海戰第七四九章 什麼算金甌無缺(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二更)第一五四章 統一戰線第七五零章 西夏又遣使了(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三更)第九六一章 形勢向好第五九六章 推一把第六四二章 佔地增稅第九五零章 兩重天第三二一章 搞不懂第二一九章 這纔是麻煩第六六一章 治病於初起之時第七八五章 章惇奏對第一九二章 一鍋燴(繼續五更 第一更)第四五八章 死保呂嘉問第四百章 瞌睡送來了枕頭第三六二章 不得已而爲之第二一八章 麻煩來了第一七五章 詭異的邊境迎接(第四更)第五五二章 兵員第六五八章 侮辱般的讓他死去第三三四章 臨機決斷的作用第七八九章 微服私訪(三)第三五二章 沒想到的戰況第八三章 釋迦衰落 彌勒持世第四七一章 宗親也是個事兒第五四四章 使臣第九六零章 故意留下的後門第六三零章 新論語第五八七章 倒黴孩子第六七五章 官家跟大家的不同第四二三章 說得過去第九三三章 帶個功勞進大宋第一九零章 格局決定做法(第四更)第八一八章 實幹型內閣第一一二章 亂墳崗值守第三九一章 有點想王安石了第四三八章 官家的道第三六六章 接管汴梁第七七四章第八五九章 一言定人生死的感覺不好第二五八章 選擇第四八四章 我是君王第八九九章 回撤第七五一章 官家的文武觀(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四更)第七六九章 漕運之弊第二四二章 少一點第七四八章 小事件之外的指向(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一更)第六七零章 說話的方式第二五九章 臉打的很疼第一九八章 搞了個毛線(第二更)第三九四章 混亂的朝議第二二三章 一羣爛人第六四九章 入夏第六九章 千匹戰馬的賭注第七七二章 汴梁的漕運之議第六七四章第二一章 行軍之法第六二五章 這個狠了第六二四章 完美的作秀第一七二章 唯有等(繼續五更,第一更)第九六三章 飯菜的出其不意第一二六章 再上萬尹山第六三章 初臨朝堂第四二五章 爭吵 多吵吵第三二零章 第一槍第三五二章 沒想到的戰況第七四九章 什麼算金甌無缺(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二更)第五零六章 借力借勢第八五五章 南瓜的疑惑第十九章 就是轉轉第八六八章 蘇頌的想法第九零三章 我的大宋第四二零章 你有隊伍第七二三章 完了 全完了第四八章 處事方式第五零五章 故意折騰第四四八章 擔什麼責第三五九章 捷報的本質是宣傳第八五零章第八三七章 窩囊的海戰第一七四章 震驚是接二連三的(第三更)第八八七章 扼殺第四六五章 鄉野遺賢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溪县| 海城市| 建昌县| 沙洋县| 远安县| 沾益县| 临沭县| 金阳县| 文昌市| 上蔡县| 福安市| 山西省| 敦煌市| 新宁县| 富阳市| 苗栗市| 泰安市| 东宁县| 新源县| 文登市| 崇州市| 朝阳县| 镇赉县| 时尚| 蒙城县| 桂东县| 延安市| 克东县| 东阿县| 乐安县| 诸城市| 桂林市| 内丘县| 吴旗县| 连州市| 剑阁县| 邵东县| 淅川县| 读书| 买车| 沾益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