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五零章 西夏又遣使了(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三更)

黨項人確實是真的明白什麼是火器的威力了,也真的明白大規模對戰時,火器對於原本的軍備,有多大的優勢。

不管是王韶的偏師拿下河西走廊,還是王韶與李憲會師後殲滅黑山威福軍司,這些興慶府也知道了,但畢竟沒見識戰場。

而狄青、種鄂以及郭逵,在大包圍圈形成之前,一直是壓制著,沒有發力。

而高遵裕部,本身是誘餌,又深處敵方境內,戰力根本就不敢全力發揮。

結果,但大包圍圈形成之後,又有了各種各樣的忌諱……

直到朝廷這次的詔令抵達,各自才真正放開了去打。

從被大宋遣返了使臣,興慶府的野性被激發,悍勇的一面表現的淋漓盡致。可惜,在絕對優勢下,不是靠個人勇武就能逆轉戰局的。

這一次黨項人的悍勇,被犀利的火器摧殘的不是一點兩點,是一種徹底的摧殘。

先是組織大規模騎兵衝鋒,結果,宋軍以一種全覆蓋式的火藥彈打擊,使黨項人的衝鋒還沒有形成趨勢前,就已經奔潰了。

說白了,打戰打的錢糧。宋軍推進的前線,是密密麻麻的投石機、牀弩在拋射火藥彈,再近一點是虎蹲炮、神臂弩,同樣射出的是火藥彈。

黨項人從步卒、輕騎兵,到引以爲豪的鐵鷂子,所有的軍種都嘗試了,都是同樣的結果。

以鐵騎爲前軍,乘善馬,重甲,刺斫不入;用鉤索絞聯,雖死馬上不墜。遇戰則先出鐵騎突陣,陣亂則衝擊之;步兵挾騎以進······這就是興慶府的鐵鷂子作戰方式,是大夏景宗所創,可以說是興慶府最後的手段。

鐵鷂子自成軍以來,可以說是無敵的存在。不管是對戰吐蕃、回鶻,還是與北遼作戰,鐵鷂子一出,基本上可以鑿穿任何防線。

然而,在與新式宋軍對戰時,鐵鷂子別說衝擊到宋軍的陣前了,就連一次像樣的衝鋒都無法形成。

千人對的鐵鷂子,這幾乎是興慶府在大規模作戰時的最大編隊了。結果是,還沒來得及衝鋒,就被火藥彈覆蓋了。儘管興慶府針對戰馬做了火藥彈的適應性訓練,仍然扛不住密集的炮火轟炸。

鐵鷂子鐵索相連的作戰方式,間或的死傷,更是拖慢了戰馬的衝鋒速度,連接成片的鐵鷂子,直接就成了宋軍炮火的靶子。

這戰根本就沒得打!

興慶府不得不再一次遣使到汴梁了······

“停戰嗎?”

前線指揮部也需要針對西夏遣使的事宜商討了。不過,現在前線指揮部聚堆商討更容易了,各路大軍已經完全銜接了,徹底的無縫銜接。

“不知這一波攻擊,黨項人的傷亡如何?”

這時候,各路的文佐帥也正聚在一起彙總各路在這一波攻擊中的殲敵數。

“這一波攻擊,各路大軍總計殲敵六萬七千六百八十餘······”

章惇在這場合是以文佐帥出面的,他在看到這數字時,都有點不敢信。這纔打了幾天?三天還是五天,直接殲敵的數量,幾乎與前期所有戰事加起來都多。

這時候,他也是真的明白種建中所分析的······官家和朝廷確實沒有真要殺絕黨項人的想法。

就現在圍困西夏的大軍,任何一路都可以一路推進,直接拿下興慶府。朝廷之所以轉這麼大的圈,謀這麼大的局,耗費這麼大的錢糧,是要真正的平滅黨項,不讓其北逃流竄。

同時,也是營造這般的圍困大勢,迫使興慶府投降······

“戰事一方提出議和,依慣例,一般都是要停戰的。除非如上次那樣,興慶府要求無理被朝廷拒絕議和······”

“即便是再戰,也需要朝廷詔令,否則我等前線軍伍是不能在議和期間擅自挑起戰事的······”

“停戰可以,但末將以爲所謂停戰不應該是單方面,而且,末將以爲,在停戰期間,所有防線不得鬆懈,嚴防興慶府趁機突圍,或者發起攻擊!”

黨項人的出爾反爾對於有過西軍經歷的將帥和軍卒,沒人不清楚。第一次議和,是黨項人以爲大宋也就那樣;這一次議和是真的被打疼了。

要說黨項人就這樣真的臣服於大宋······都覺得不會那麼簡單。所以,戒備是必須的。

前線指揮部決定,各路大軍在停戰時,也必須保持激戰時的狀態。同時,各路文武帥帳分設與兩路大軍的銜接處,並且是一文一武的銜接,或者是主副帥銜接。

西夏的使臣又來了······這一次整個汴梁都關注著。前方大軍的勝戰,隨著紅翎遞報次第的傳入朝廷,汴梁人都知道,興慶府時日不多了。

整個汴梁都在揣測西夏遣使的誠意······再沒有第一次泄露機密的傳言了。

鄭俠估計是第一個被朝廷懲罰,卻被整個汴梁乃至朝廷臣工同情的官員。畢竟,鄭俠的泄露,讓整個汴梁時隔多年後,又有了議論朝廷大事的機會。

“不提條件?只說臣服內附?我怎麼感覺不真實呢?”

韓琦曾經主過西北,豈能不知道黨項人的習性?他絕不相信興慶府會真的無條件投降。

“也不是不可能吧,畢竟在大軍猛攻之下,興慶府被收復也是指日可待的事······”

王珪已經在考慮醞釀怎樣的詩篇,才能彰顯出這一屆內閣的功勞了。西夏人無條件投降,也是需要在詩篇中體現的,是大宋中興之勢的佐證。

“黨項人什麼習性,想必諸位都清楚······不對!官家,朝廷需要緊急詔令,著令前線不得鬆懈,老臣以爲,興慶府要突圍······”

整個內閣中,帶過兵的好像也就韓琦和文彥博,韓琦能有這樣的覺悟,倒也對得起一個知兵事的名頭。

“韓閣老,稍安。前方的策略奏報剛到······前方將士還是可以信任。”

富弼也是剛剛瀏覽了通進院傳遞到勤政殿的前方奏報。

首尾銜接,無空檔圍困,文武協作,精誠合作······官家的分兵分權策略,再一次得到了體現。沒主導整場戰事的臣工,偏偏配合的比有主帥還嚴密。

第九一零章 形勢不饒人第九五零章 兩重天第六零三章 官制(下)第三九四章 混亂的朝議第五三四章 狼煙起第一二一章 動員宣講第七九五章 微服私訪(九)第三百章 這纔是就緒第九三四章 態勢第六三零章 新論語第一四四章 很爛的計謀第九二七章 耶律乙辛的命運第九四七章第一四零章 太子祈天第七一章 被坑了第二三零章 護衛營的新任務第三八四章 趙曦的手段第七五六章第九零五章 文章哪有尋常事第四八零章 可以殺第五十章 給他們找點事第六零七章 人事(上)第六四一章 招人恨的王安石第四九七章 事事煩心第四三七章第七六五章 明朗和不明朗第七七零章 經營權撲賣第二四八章 是否開放常平倉第六四零章 怎麼會是這樣第七三六章 李憲的鬱悶第六三零章 新論語第一零八章 一場蹊蹺的大火第二四九章 意有所指第八七九章 含糊第七八四章 郊迎第五二三章 折服第四三八章 官家的道第四二二章 這樣應該可以第六九零章 很正確的決斷第九六一章 形勢向好第八五五章 南瓜的疑惑第一六三章 避重就輕第八五三章 胡蘿蔔的指引第二六章 童英宴(五)第二一七章 一文換一文第二四章 童英宴(三)第八零八章 君王需要腹黑第三五七章 遍地狼煙第七二一章第二五零章 都是糧食鬧的第五九七章 滿朝堂爛泥第三八三章 文彥博難了第四四八章 擔什麼責第七章 成爲懸案的繩禍第五三七章 乾淨利落第三八六章 未來的名帥名將第三九八章 這點不可退讓第八九三章 番騎隊第一六七章 全亂了(繼續五更,第一更)第八三一章第五八三章第一七七章 有目的最好(繼續五更,第一更)第七零八章 此計可用第四五一章 餘波第七七五章 誰考驗誰第四九四章 猝不及防第五四一章 不該狂喜第四八章 處事方式第七七二章 汴梁的漕運之議第五六五章 強弩之末第三七六章 交換的籌碼第六五九章 天才的想法第九零九章 想法第一九七章 人不能太過分(繼續五更 第一更)第五零五章 故意折騰第一零三章 韜光養晦的憋屈第七三八章第四一一章 沒省油的燈第七二三章 完了 全完了第二零九章 筒車可行(第三更)第六二零章 心思第十章 國事豈是兒戲第六七三章 趙曦的真的目的第一七七章 有目的最好(繼續五更,第一更)第六五九章 天才的想法第一六九章 理應納貢(三更)第一零三章 韜光養晦的憋屈第二六七章 想撇開單幹了第四一零章 段思廉的悲情第五二六章 傾軋第四二三章 說得過去第一九四章 管城李誡(第三更)第五八三章第八零八章 君王需要腹黑第四六五章 鄉野遺賢第七七二章 汴梁的漕運之議第九一三章 事情本來就該這樣第一八四章 一網打盡(第三更)第四一零章 段思廉的悲情
第九一零章 形勢不饒人第九五零章 兩重天第六零三章 官制(下)第三九四章 混亂的朝議第五三四章 狼煙起第一二一章 動員宣講第七九五章 微服私訪(九)第三百章 這纔是就緒第九三四章 態勢第六三零章 新論語第一四四章 很爛的計謀第九二七章 耶律乙辛的命運第九四七章第一四零章 太子祈天第七一章 被坑了第二三零章 護衛營的新任務第三八四章 趙曦的手段第七五六章第九零五章 文章哪有尋常事第四八零章 可以殺第五十章 給他們找點事第六零七章 人事(上)第六四一章 招人恨的王安石第四九七章 事事煩心第四三七章第七六五章 明朗和不明朗第七七零章 經營權撲賣第二四八章 是否開放常平倉第六四零章 怎麼會是這樣第七三六章 李憲的鬱悶第六三零章 新論語第一零八章 一場蹊蹺的大火第二四九章 意有所指第八七九章 含糊第七八四章 郊迎第五二三章 折服第四三八章 官家的道第四二二章 這樣應該可以第六九零章 很正確的決斷第九六一章 形勢向好第八五五章 南瓜的疑惑第一六三章 避重就輕第八五三章 胡蘿蔔的指引第二六章 童英宴(五)第二一七章 一文換一文第二四章 童英宴(三)第八零八章 君王需要腹黑第三五七章 遍地狼煙第七二一章第二五零章 都是糧食鬧的第五九七章 滿朝堂爛泥第三八三章 文彥博難了第四四八章 擔什麼責第七章 成爲懸案的繩禍第五三七章 乾淨利落第三八六章 未來的名帥名將第三九八章 這點不可退讓第八九三章 番騎隊第一六七章 全亂了(繼續五更,第一更)第八三一章第五八三章第一七七章 有目的最好(繼續五更,第一更)第七零八章 此計可用第四五一章 餘波第七七五章 誰考驗誰第四九四章 猝不及防第五四一章 不該狂喜第四八章 處事方式第七七二章 汴梁的漕運之議第五六五章 強弩之末第三七六章 交換的籌碼第六五九章 天才的想法第九零九章 想法第一九七章 人不能太過分(繼續五更 第一更)第五零五章 故意折騰第一零三章 韜光養晦的憋屈第七三八章第四一一章 沒省油的燈第七二三章 完了 全完了第二零九章 筒車可行(第三更)第六二零章 心思第十章 國事豈是兒戲第六七三章 趙曦的真的目的第一七七章 有目的最好(繼續五更,第一更)第六五九章 天才的想法第一六九章 理應納貢(三更)第一零三章 韜光養晦的憋屈第二六七章 想撇開單幹了第四一零章 段思廉的悲情第五二六章 傾軋第四二三章 說得過去第一九四章 管城李誡(第三更)第五八三章第八零八章 君王需要腹黑第四六五章 鄉野遺賢第七七二章 汴梁的漕運之議第九一三章 事情本來就該這樣第一八四章 一網打盡(第三更)第四一零章 段思廉的悲情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平县| 措美县| 津南区| 峨眉山市| 玛沁县| 彭泽县| 镇平县| 新建县| 沭阳县| 海晏县| 桃江县| 洪江市| 固阳县| 平安县| 浙江省| 富蕴县| 桦甸市| 应用必备| 舒城县| 彭山县| 蓬溪县| 喀喇沁旗| 米泉市| 长治市| 孝昌县| 高唐县| 鄂伦春自治旗| 闽侯县| 故城县| 定日县| 班玛县| 宜阳县| 炎陵县| 沙湾县| 蒲城县| 本溪市| 阳信县| 宜宾县| 宾阳县| 贵德县| 福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