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四九章 入夏

官家對於稅制改革,只是框架式、指導性的意見,真正形成稅制的詔令,還需要內閣會同相關衙門完成。

趙曦現在越來越不再關注具體事務了。執政理念的影響,均衡的內閣和議政,讓趙曦有條件做一個輕鬆的君王了。

這算得上是時間緊任務重了,富弼主導了這次稅制和提留方案事務,在第一時間,召集了相關衙門,將二者合併擬定。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富弼在這方面領會的相當透出。

這是一個複雜的核算過程,卻又有一定的普遍性,便可以簡單化處理。

怎麼說呢,按複雜的方式,應該必須先對國朝的州府郡縣的吏員和三班衙役等流外官有個統計,再對照各地稅入的情況,然後兩項結合,覈算出具體提留的標準和比例,以確保流外官的俸祿標準。

所謂普遍性,一般而言,經濟情況良好,產業發展不錯的州府郡縣,僱傭的流外官就要多一些,而那些苦寒之地,衙門事務相對要少,流外官的數量也自然就少。

所以,內閣和議政在具體商定時,直接採取了簡單的方式,按照地方州府郡縣的稅入,覈定一定的比例提留即可。並且,將郡縣的流外官實行了州府一級備案制。

考慮到覈算標準是以以往的稅制計算,內閣和議政在議定時,同樣採用了暫行的方式,將根據新稅制實行後的情況,對提留方案調整。

當趙曦看到內閣和議政的議事記錄後,真正的放心了,沒有任何更改,直接簽發了。

不管是否真的適用,一年的時間,即便是朝廷虧損,趙曦也擔負得起。關鍵是,他的那套施政理念,算是徹底在朝臣腦子裡紮根了。

朝廷的詔令,從來都是即發即執行,這一次,趙曦讓朝廷的詔令明確了具體的執行時間。這是爲按季度統計稅入和支出方便一些。

同時,在朝廷詔令頒佈實施之時,要求各地方州府郡縣的監察衙門,全程監督取消各類苛捐雜稅的過程。

這一次從稅制改革,到推行地方提留,應該是滿國朝的各個階層均有獲得感的。當然,商賈除外。但是,對於商賈而言,習慣了過稅,到軌道使過稅形同虛設,再到如今的流通稅,基本上是接受的。

趙曦一直在擔心朝廷稅入減少和支出增加的可能······

薛向這段時間也專門盯著皇家銀行這塊,幾乎實行了旬報制,以便官家能隨時掌握稅制改革的運行情況。

“還算不出意外。”

已經入夏了,新稅制實行三四個月了,從初步運行的情況,趙曦還是很滿意的。

“從稅制改革方面,應該是朝廷大幅增加稅入的,再加上國朝產業遞增的收入,這是一大筆錢糧。卻因爲地方提留和供養吏員,才導致瞭如今收支持平的情況。實際上還是朝廷虧損了。”

內閣都在關注著稅制改革,韓琦所說的確實是事實。

“韓閣老此言差矣。朝廷度支持平,吏員的收入並無增加,這部分朝廷虧損的,實際上轉化成了子民的收益······不再繳納名目繁多的雜稅,其實就是收益增加的體現。”

韓琦懶得跟王安石爭辯。主要也是覺得他說的不是一點道理沒有。

這樣的爭辯無傷大雅,不管是趙曦還是富弼,都沒有制止。今日議事,本來就不是針對稅制改革的成效和提留問題的,國營寺薛向那裡,每月都有詳盡的奏報,供內閣大臣審閱。

新稅制的運行,諸位內閣大臣都瞭解,也都基本上認同了新稅制。至於是不是承認這是由王安石倡導的,那就另說了。

今日的內閣議事,是趙曦針對入夏後連續幾次的大雨而召集內閣議事的。

黃河,一直是國朝的大患,入夏後的幾次暴雨,黃河水位幾乎是以肉眼看得見的速度在上漲。防洪,是當前國朝最爲緊要的政務。

慶曆八年六月,黃河改道,沖決澶州商胡埽,向北直奔大名,經聊城西與衛河相合,然後入海,此爲“北流”。一十二年後,嘉佑五年,黃河在商胡埽下游決口,分流經今朝城、館陶、樂陵、無棣入海、此爲“東流”。

自嘉佑五年後,黃河雖然沒有出現改道的大氾濫,但是,年年防洪,年年有災情。

看今年連續大雨的情形,防洪形勢相當嚴峻。而黃河在汴梁的這一段,完全就是懸河,黃河大堤的高度已經遠遠高過了汴梁城。

“官家,自水泥產出以來,每年的旱季,朝廷都在修繕堤壩,不僅僅是加高了堤壩,甚至對薄弱環節,直接重修了堤壩。以水泥的牢固性,汴梁堤壩萬無一失。”

“去歲,在北流之滑州以東,東流之東明以東,地方州府均對河灘進行了疏浚。雖然今年雨情嚴峻,臣以爲有水泥的牢固,應該不會有什麼險情。”

水泥?別說是這個時代這種沒標號的水泥,即便是後世,真正的鋼筋混凝土澆築的堤壩,也有潰壩的情形。臣工們相信水泥,趙曦可不敢對水泥放心。

“司天監怎麼說?麟府與河東的降水量如何?”

接下來的天氣情況,以及上游降水量,纔是決定黃河是否在下游出現險情的主要原因。這一點趙曦必須得清楚。

“司天監認爲,雨情短期內不可能得到緩解。從河東路和麟府二州傳來的奏報,河東路和麟府也是連降大雨!”

這不是好消息。氣氛有點沉重了。雖然現在的司天監比後世的氣象預報更沒譜,但是,事實上防汛防洪的形勢已經相當嚴峻了。

“官家,通知下游州府的詔令已於前日下達,相信下游地方州府會有相應的應對。每年防汛,地方州府在這方面有一定的經驗。”

話雖這樣說,富弼心裡也很忐忑,應該說內閣大臣都有些忐忑。

無法知曉再往上游的情況,從河東和麟府的情況看,這幾乎是整個黃河的流域普降大雨了。

接下來,不僅僅是下游的問題,就是汴梁也處於險情中了。

再說了,最早用水泥修繕的堤壩,距今已經十多年了,沒人知道這水泥的堅固能持續多久。

“明日巡壩!”

趙曦還是決定親自去看看。

第九零三章 我的大宋第三七九章 憑什麼第五七四章 你行 我也行第二九五章 約鬥第七二三章 完了 全完了第五九七章 滿朝堂爛泥第八六二章 立場和態度第七五八章第四六九章 槍頭趙允弼第六九二章 眼不見心不煩第六八四章 難度在哪第九五四章 突破防線的意外第七四三章 真這樣殺乾淨第二三章 童英宴(二)第九二一章 輿情第三六章 無非是錢的事兒第九二八章 耶律乙辛的反擊第六三章 初臨朝堂第四四三章 別憋著第一零八章 一場蹊蹺的大火第二七七章 姑且的做法第九四四章 不讓遼帝專美於前第九四二章 成了第九二三章 人之將死其言不善第四一八章 這事做的不好第七四章 混亂元夜第七三二章 最後的一環第九六三章 飯菜的出其不意第四一一章 沒省油的燈第八七二章 立場第三八四章 趙曦的手段第三九五章 司馬光的悲催第二七九章 真不是故意第七三九章 因無知而無畏第三二二章 思想武裝頭腦的軍伍第六五五章 讓他們死的明白第一零三章 韜光養晦的憋屈第五九八章 順勢第三一二章 戰略謀劃第四零五章 這是鬧那般第一七五章 詭異的邊境迎接(第四更)第八零二章 什麼也沒發生第七一九章 高遵裕部危險了第九一八章 變化第四零六章 呂惠卿的差遣第五七一章 添柴火第一七三章 捷報(第二更)第二七二章 開城迎土鱉第七章 成爲懸案的繩禍第五一一章 閒事不閒第一八四章 一網打盡(第三更)第七五章 壯一次膽第一九四章 管城李誡(第三更)第九三六章 封樁庫第七八一章 孤都明白第六九零章 很正確的決斷第七四五章 不死心的黨項人(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二更)第九五五章 中軍宮帳的危險第二四三章 等你掛帥收燕雲第四九五章 殊途不同歸第二二三章 一羣爛人第四一三章第一六三章 避重就輕第十四章 資善堂第一課第五四九章 大不同第八零七章 農無稅的設想第七零二章 官家昏聵了第五十章 給他們找點事第四八七章第七六二章 趙曦的思維誤區第一八九章 輕重緩急在人看(第三更)第七六九章 漕運之弊第六二三章 熟悉又陌生的氛圍第五九九章 由職銜安排想到的第五六三章 大宋很生氣第七七二章 汴梁的漕運之議第九零二章 看熱鬧希望事大第二一一章 摺子戲(第五更)第七五章 壯一次膽第五七四章 你行 我也行第九三七章 舊事第四四二章 家天下 共天下 公天下第八九章 龐太師第三四二章第六零七章 人事(上)第八三二章 安魂處第六七章 君子六藝第五六七章 條款第三三八章 原來如此第二八章 玩到御膳房第三五六章 大圍剿開始第一零九章 一環扣一環第八六七章 想的挺好第九四八章 評估第三百章 這纔是就緒第三四四章 不被理解的軍令第二十章 惹了天火的宿衛第九六八章 這叫什麼事呀第七二四章 河殤第八九八章 這戰沒法打
第九零三章 我的大宋第三七九章 憑什麼第五七四章 你行 我也行第二九五章 約鬥第七二三章 完了 全完了第五九七章 滿朝堂爛泥第八六二章 立場和態度第七五八章第四六九章 槍頭趙允弼第六九二章 眼不見心不煩第六八四章 難度在哪第九五四章 突破防線的意外第七四三章 真這樣殺乾淨第二三章 童英宴(二)第九二一章 輿情第三六章 無非是錢的事兒第九二八章 耶律乙辛的反擊第六三章 初臨朝堂第四四三章 別憋著第一零八章 一場蹊蹺的大火第二七七章 姑且的做法第九四四章 不讓遼帝專美於前第九四二章 成了第九二三章 人之將死其言不善第四一八章 這事做的不好第七四章 混亂元夜第七三二章 最後的一環第九六三章 飯菜的出其不意第四一一章 沒省油的燈第八七二章 立場第三八四章 趙曦的手段第三九五章 司馬光的悲催第二七九章 真不是故意第七三九章 因無知而無畏第三二二章 思想武裝頭腦的軍伍第六五五章 讓他們死的明白第一零三章 韜光養晦的憋屈第五九八章 順勢第三一二章 戰略謀劃第四零五章 這是鬧那般第一七五章 詭異的邊境迎接(第四更)第八零二章 什麼也沒發生第七一九章 高遵裕部危險了第九一八章 變化第四零六章 呂惠卿的差遣第五七一章 添柴火第一七三章 捷報(第二更)第二七二章 開城迎土鱉第七章 成爲懸案的繩禍第五一一章 閒事不閒第一八四章 一網打盡(第三更)第七五章 壯一次膽第一九四章 管城李誡(第三更)第九三六章 封樁庫第七八一章 孤都明白第六九零章 很正確的決斷第七四五章 不死心的黨項人(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二更)第九五五章 中軍宮帳的危險第二四三章 等你掛帥收燕雲第四九五章 殊途不同歸第二二三章 一羣爛人第四一三章第一六三章 避重就輕第十四章 資善堂第一課第五四九章 大不同第八零七章 農無稅的設想第七零二章 官家昏聵了第五十章 給他們找點事第四八七章第七六二章 趙曦的思維誤區第一八九章 輕重緩急在人看(第三更)第七六九章 漕運之弊第六二三章 熟悉又陌生的氛圍第五九九章 由職銜安排想到的第五六三章 大宋很生氣第七七二章 汴梁的漕運之議第九零二章 看熱鬧希望事大第二一一章 摺子戲(第五更)第七五章 壯一次膽第五七四章 你行 我也行第九三七章 舊事第四四二章 家天下 共天下 公天下第八九章 龐太師第三四二章第六零七章 人事(上)第八三二章 安魂處第六七章 君子六藝第五六七章 條款第三三八章 原來如此第二八章 玩到御膳房第三五六章 大圍剿開始第一零九章 一環扣一環第八六七章 想的挺好第九四八章 評估第三百章 這纔是就緒第三四四章 不被理解的軍令第二十章 惹了天火的宿衛第九六八章 這叫什麼事呀第七二四章 河殤第八九八章 這戰沒法打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亳州市| 利津县| 新沂市| 阳朔县| 长汀县| 呼玛县| 洞头县| 江西省| 伊春市| 晋州市| 化州市| 桦川县| 彰化市| 米泉市| 扎赉特旗| 谷城县| 河津市| 蓬安县| 香格里拉县| 沅江市| 吴堡县| 屯门区| 沙河市| 托克逊县| 玉田县| 岑溪市| 普格县| 洪湖市| 宜都市| 杭锦后旗| 南郑县| 陆良县| 航空| 泰安市| 综艺| 额济纳旗| 保靖县| 博客| 金堂县| 洱源县| 湖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