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九零二章 看熱鬧希望事大

有些事,沒有發生之前,真的不好去判斷結果。這一次出兵就是如此。

在這次出兵之前,趙曦沒想到會是以這樣的方式收場。趙曦的判斷裡,應該是北遼停止內戰,然後集中兵力南下,傾全力再打一個幾十年的邊疆和平來。

畢竟,如今國朝的實力,是隨時有可能發動戰爭的。

更何況,在有盟約的前提下,國朝趁火打劫,這樣的行爲最爲氣人。

沒想到會是這樣······

這樣的結果,倒是讓趙曦傾向於北遼是在設局,企圖完全滅掉某一路大軍的可能。

這樣倒也有個好處,這種在即將建功之前就撤軍的行爲,是一種很明顯的示弱行爲。大軍兵臨城下,卻自行撤軍。對於北遼而言,應該看到的是國朝的底氣不足······

算是一次歪打正著吧。有了這樣的基礎,按北遼作戰的習性,多少會放鬆都國朝戰力的警惕,畢竟北遼目前還敢號稱放眼望不見對手。也爲將來雙方決戰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若是將來國朝決定出戰時,北遼仍然採用現在的戰術,導致國朝不能殲滅北遼的有生力量,即便國朝收復了燕雲,也必將是一個永不安寧的邊疆。

有了這一次,倒是有利於下一次的決戰…~

趙曦對於戰爭,一直奉行消滅有生力量,特別是在這個以族羣爲基準的時代。

國朝就這樣偃旗息鼓了,北遼的反應也挺有趣……幾乎沒什麼反應。

這一場戰事,就跟沒有發生一樣,相當於國朝河北道的駐軍,北上百里溜達了一圈。

至於斬首不到萬的戰果,國朝已經不會當成捷報了。而北遼似乎也沒有當回事。

雙方又重新恢復到了戰前的狀態。

國朝依舊留著二十萬兵力在河北道,而北遼一樣,幾乎沒怎麼調集兵力。

而北遼的南京道、中京道的內戰,還一樣繼續著。

有改變的是,耶律乙辛的勢力,終歸還是比不過北遼朝廷的平叛隊伍,原本抽冷子佔領的底盤,又被北遼朝廷收復了。

而女真,呼呼喝喝的幾萬人,在耶律乙辛重金砸下去以後,新仇舊怨堆積起來,倒是有幾次像樣的戰事。

也正是因爲如此,耶律乙辛纔有機會把造反大業繼續下去。

相對而言,女真吸引北遼的戰力,比對付耶律乙辛還要強。

後世有句話,說是女真不過萬,過萬不可戰。趙曦不記得這話是誰說的。

現在從北遼和女真的戰役看,雖然有些誇張,也一定程度上驗證了這話。

據皇城司的奏報,女真四部加起來,滿打滿算也絕超不過五千人。

雖然有地理優勢,可這幾千人能替耶律乙辛牽制很大一部分的北遼朝廷戰力,不得不承認女真戰力的恐懼。

很慶幸,趙曦讓四皇子這邊設計做掉了完顏刻裡鉢和完顏阿骨打,否則,就憑這次耶律乙辛與女真的聯絡,北遼還真有可能改天換地。

說起四皇子這邊,倒是頗有建樹。想想都不可思議。

北遼蘇州,趙曦對比了沙盤,大概就是後世的大連。

後世那是多好的地方,沒想到北遼只是將此地作爲俘虜安置的地方。

這也難怪,國朝的沙門島也是這樣的作用。

由於蘇州大多數居民來自蘇子河,基本上是被北遼朝廷強迫遷徙的人羣。

而後,北遼不管與西夏作戰,還是跟大宋作戰,大多數俘虜都安置在蘇州。

同時,蘇州由於地理位置的原因,高麗、扶桑的,甚至還有遠道而來的波斯、大食的商賈,以及一些流亡貴族,都定居在蘇州。

就造成了蘇州勢力錯綜複雜的局面。

四皇子的隊伍,靠實力在蘇州立足了,便在蘇州城裡合縱連橫,讓本來穩定的局面,在北遼內亂那一刻起,開始躁動了。

於是,蘇州就亂了,不僅限於蘇州城內亂,還叫囂著要突進。

於是,在北遼忙乎著平叛和鎮壓女真的同時,就有了蘇州這很意外的反遼隊伍。

“借勢,借力,借刀,四皇子這一步謀劃的相當好。雖然對北遼而言是疥蘚之疾,可在這個時間段,對北遼無疑是雪上加霜。”

蘇州不是女真,沒有女真那樣的戰力。幾百幾千人的反叛,對於北遼真的無所謂。

只不過,這樣的反叛對於北遼而言,是開了一個很惡劣的頭。

當年契丹建遼,將南蘇木底城的居民強行遷徙到了蘇州。也就是說,蘇州在某種程度,是北遼諸多小部落的一員,還是那種在朝堂上沒有位置的小部落。

當然,這種同一族羣的部落,地位比女真還是高很多的。

同樣,因爲蘇州有港口的作用,商貿相對發達,也就成了北遼的稅入重地。

也是因爲這個原因,讓蘇州本地勢力對北遼朝廷積累經驗很深的怨恨。

不確定耶律乙辛是不是做過一些事,反正是蘇州反了。

蘇州的反叛,也必然會造成北遼諸多勢力的蠢蠢欲動…~

奚、室韋、阻卜、渤海國等等,在契丹建立遼朝時,並不是完全滅掉了。

而且,北遼的太祖耶律阿保機,本來就是部落首領。

很難做到一碗水端平,也就自然存在整個北遼內部紛爭的現狀。

從蘇州、女真開始,再加上如今北遼朝廷跟耶律乙辛的久戰不克……

想多了,想的太樂觀了。

不過,如今國朝的內閣,乃至整個朝堂,似乎對北遼的將來很樂觀。這個樂觀是對國朝收復燕雲而言,而不是對北遼穩定而言。

“朝廷是否應該對四皇子的隊伍有所側重?”

“那倒不必。從現在看來,四皇子的隊伍並未參與…~很可能四皇子審時度勢,蘇州也難以參與進去。”

“這樣的反叛勢力,恐怕很難對北遼造成傷害。”

“關鍵是開了一個頭。有樣學樣,也說不定北遼的其他部落也會有些出頭的…~”

這就是朝廷現在的論調。

這一點始終是沒有變,早年恐遼,也怕西夏,就希望北遼和西夏能爭戰不休。

做漁翁的想法,其實說到底是一種弱者的思維。

現在國朝已經算是強盛了,這樣的思維一樣存在…~

純粹是閒的,看北遼那叫一個熱鬧,自己卻只能看著,偏偏那個亂局還跟自己有關……如今的大宋朝廷,就是這樣一個狀態。

第六一八章 第一次議事第二五七章 什麼怪事都有第五零四章 都是精英第四二零章 你有隊伍第六七四章第九二四章 沒有真相第五一九章 總則第七九零章 微服私訪(四)第二零四章 先內後外(第三更)第一四八章 不願做看客的殿下第三八三章 文彥博難了第六一七章 又一個驚人之舉第十章 國事豈是兒戲第八三零章 出行的目的第二二零章 這就是馬車第五三二章 枉作小人了第一章 王爺詐屍第一六零章 聲東擊西第四二零章 你有隊伍第四三五章 我玩的不一樣第五一二章 錢太多了第五五章 做該做的事兒第四三六章 見識的差距第三五七章 遍地狼煙第九三零章 一級戰備了第七三七章 來不及了第二五章 童英宴 (四)第九六五章 恩威並施第九三六章 封樁庫第一六六章 一而再再而三第八零四章 因爲朕也想知道第三八章 那人是誰第二九六章 揚長避短第三零二章第五一一章 閒事不閒第七三九章 因無知而無畏第八五三章 胡蘿蔔的指引第四五九章 吳充的無妄之災第一八一章 有點得意忘形了(第五更)第五二七章第二九八章 狄漢臣尚能飯否第六九八章 官家的推斷第七八四章 郊迎第四三九章 引導第九五八章 北遼皇帝早逃了第一零九章 此話當真第五五章 做該做的事兒第五五一章 兩重天第二二四章 爛人的未來第一二三章 誰更無恥第二二四章 爛人的未來第三三三章 如何打第二九三章 再加點份量第二零一章 鬥嘴逗樂子(第五更)第五一八章 文壇盛事第四七四章 還雙管齊下了第二五三章 貪婪是要付出代價的第三八章 那人是誰第一一五章 太子成人了第五八八章 王安石也有昏招第四五七章 這又何必呢第四七章 交與不交第八十章 小王要大解第八零二章 什麼也沒發生第六零二章 官制(中)第二七九章 真不是故意第五章 鞦韆繩斷了第一五七章 國朝需要銅第五一六章 隨便你們說第五九二章 暫時的平靜第八六三章 秀場第八一章 認命和不認命第五二一章 揣度第七六五章 明朗和不明朗第九三九章 醫療點還是安置點第九三五章 野心第一一八章 據理力爭爲出征第二五六章 變天了第八六三章 秀場第四四二章 家天下 共天下 公天下第九四七章第九五八章 北遼皇帝早逃了第九四三章 首戰告捷第二一一章 摺子戲(第五更)第七八零章 有意的一追一逃第六八六章 誰也沒料到第九一三章 事情本來就該這樣第一六一章 圍點打援第五六七章 條款第六七零章 說話的方式第七零九章 詭異的場面第五九四章 白熱化第十四章 資善堂第一課第九五三章 意外的判斷第七二章 馬蹄損傷第二八一章 都想歪了第三三章 第一彈 軍糧第九三一章 戰馬第六九章 千匹戰馬的賭注第五八四章 他們有了信念
第六一八章 第一次議事第二五七章 什麼怪事都有第五零四章 都是精英第四二零章 你有隊伍第六七四章第九二四章 沒有真相第五一九章 總則第七九零章 微服私訪(四)第二零四章 先內後外(第三更)第一四八章 不願做看客的殿下第三八三章 文彥博難了第六一七章 又一個驚人之舉第十章 國事豈是兒戲第八三零章 出行的目的第二二零章 這就是馬車第五三二章 枉作小人了第一章 王爺詐屍第一六零章 聲東擊西第四二零章 你有隊伍第四三五章 我玩的不一樣第五一二章 錢太多了第五五章 做該做的事兒第四三六章 見識的差距第三五七章 遍地狼煙第九三零章 一級戰備了第七三七章 來不及了第二五章 童英宴 (四)第九六五章 恩威並施第九三六章 封樁庫第一六六章 一而再再而三第八零四章 因爲朕也想知道第三八章 那人是誰第二九六章 揚長避短第三零二章第五一一章 閒事不閒第七三九章 因無知而無畏第八五三章 胡蘿蔔的指引第四五九章 吳充的無妄之災第一八一章 有點得意忘形了(第五更)第五二七章第二九八章 狄漢臣尚能飯否第六九八章 官家的推斷第七八四章 郊迎第四三九章 引導第九五八章 北遼皇帝早逃了第一零九章 此話當真第五五章 做該做的事兒第五五一章 兩重天第二二四章 爛人的未來第一二三章 誰更無恥第二二四章 爛人的未來第三三三章 如何打第二九三章 再加點份量第二零一章 鬥嘴逗樂子(第五更)第五一八章 文壇盛事第四七四章 還雙管齊下了第二五三章 貪婪是要付出代價的第三八章 那人是誰第一一五章 太子成人了第五八八章 王安石也有昏招第四五七章 這又何必呢第四七章 交與不交第八十章 小王要大解第八零二章 什麼也沒發生第六零二章 官制(中)第二七九章 真不是故意第五章 鞦韆繩斷了第一五七章 國朝需要銅第五一六章 隨便你們說第五九二章 暫時的平靜第八六三章 秀場第八一章 認命和不認命第五二一章 揣度第七六五章 明朗和不明朗第九三九章 醫療點還是安置點第九三五章 野心第一一八章 據理力爭爲出征第二五六章 變天了第八六三章 秀場第四四二章 家天下 共天下 公天下第九四七章第九五八章 北遼皇帝早逃了第九四三章 首戰告捷第二一一章 摺子戲(第五更)第七八零章 有意的一追一逃第六八六章 誰也沒料到第九一三章 事情本來就該這樣第一六一章 圍點打援第五六七章 條款第六七零章 說話的方式第七零九章 詭異的場面第五九四章 白熱化第十四章 資善堂第一課第九五三章 意外的判斷第七二章 馬蹄損傷第二八一章 都想歪了第三三章 第一彈 軍糧第九三一章 戰馬第六九章 千匹戰馬的賭注第五八四章 他們有了信念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城区| 成都市| 阿鲁科尔沁旗| 南澳县| 随州市| 资兴市| 唐河县| 墨玉县| 永寿县| 济南市| 万宁市| 潜江市| 准格尔旗| 白朗县| 章丘市| 南宁市| 泽普县| 长泰县| 浪卡子县| 余庆县| 沙河市| 突泉县| 东丰县| 徐水县| 逊克县| 兴国县| 永川市| 黔西县| 松江区| 南雄市| 瓦房店市| 乌兰察布市| 天峻县| 汝阳县| 西畴县| 青浦区| 临安市| 朝阳区| 平湖市| 苍山县| 巴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