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五九章 吳充的無妄之災

趙曦覺得自己好像做了個傻事,最起碼是多餘。

就因爲這屁大的事,還興師動衆的召集相公們集議?

還好有請查田畝的由頭,也可以讓大家說說進度,談談看法。

“官家,臣提議由御史臺、司農寺、三司使並皇城司,遣人到鄞縣調查青苗法效果。”

“且京東路、陝西路因轉運使李參和王廣淵的原因,也有青苗法試驗之地。懇請陛下恩準予以調查。”

韓絳的話沒有贊同和反對的意思,純粹的表達該做什麼。也比較巧妙的化解了趙曦處置呂嘉問的尷尬……是爲賢相。

這事沒異議,不管是王安石,還是堅決反對青苗法的其他相公,都一致通過。

唯有呂公弼一言不發。很顯然,朝臣們這般彈劾以及官家的集議,讓他特別彆扭。

王安石借司馬光的話,三倆下就保住了呂嘉問,他都不知道該怨誰。官家?司馬光還是王安石?挺憋屈的。

要說對呂嘉問,他真有心弄死,那怕就跟陳昌之一樣,剝其功名也算。可現在,這走向似乎完全背離了他的願望。

呂嘉問的功名,還是因爲祖父呂蒙正,父親呂夷簡以及到了他這代,三代忠心爲國而得到的恩蔭。

這時候雖然逐出家族,可反倒無從入手了。

“此事就這樣定了,在清查田畝結果和鄞縣、京東路和陝西路調查結束之前,朝堂暫時不再議青苗法之事。”

“寶臣留一下,其他人散了吧。”

需要跟呂公弼交一下心。有些疙瘩,看似微小,卻有逐漸壯大的可能。

呂家對於自己的作用不可忽視,趙曦需要籠絡住。

趙曦覺得自己真的越來越向他爹爹靠近了,總是做不到肆意妄爲,任意灑脫。

唉……做君王,那是那麼容易的,任性只會讓國朝進入動盪。該協調的還是要協調。

wωω ◆тtκan ◆C〇

“是不是對我召集集議呂嘉問一事有意見?…~你先別否認。有意見正常,沒意見就是敷衍了。設身處地,若是擱我身上,我殺他的心都有。”

與人交心最好的切入點就是同仇敵愾,先讓大家站在同一立場上,接下來的話怎麼說都成。

“之所以這樣,是施政的需要。對於國朝的諸多弊病,若是我直面朝臣去革新,不僅僅是我受累,你們的處境也爲難。”

“王介甫士林聲望有,革新想法有,從政資歷有,還有他那勇往直前的韌性。這都是我需要的,也是改變國朝有些弊政需要的。”

“雖然法不一定得當,但王介甫總是有想法,這是革新的契機。這也是我對青苗法態度模糊的原因。”

“至於呂嘉問,王介甫要保,我現在就不能動,甚至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會動。還望你知會誨叔一聲,他會明白。”

“有一點可以保證,呂嘉問一生就此而已,只要還是趙宋天下,他就只能永遠做背後的人……”

趙曦話沒有說滿,是留著餘地的。但確實是誠心誠意。

這不,呂公弼原本的不痛快,現在已經被官家的幾句話說的感恩戴德了。

誰能這般推心置腹的跟下屬交流?還是一個相當強勢的帝王。

夠了,那怕是呂嘉問有一朝能執宰朝堂,有官家這些話,對於呂家也夠了。

說好了這段時間不再議論青苗法,本以爲會有一段時間平靜,可暗潮涌動的結果就是:總會有人找茬。

吳充被彈劾了。

吳充算是王安石的兒女親家,但在青苗法的問題上,態度堅決的反對。

不管是奏摺還是朝議,都很明確的表示了態度。

而這一次彈劾,並沒有說吳充對青苗法的態度問題,而是吳充有了個小女兒。

這能是多大事?蔡確是個有心人,旁敲側擊的就知道了吳充吳學士這女兒的生辰,掐指一算……哦,原來吳充這女兒,是他小妾所生,還是在先皇大行後,國喪期間懷上的……

自家老爹去世了,要求整個朝堂的臣工都守國喪,三年不得飲酒作樂,不得嫁娶,甚至連繁衍後代都不行。趙曦覺得這個挺無厘頭的。

其實,朝堂上也沒多少人真在意這個,只要沒人提,大家心知肚明,就這樣哈哈過去了。

當然,你若真的在國喪三月內,大紅大紫的招搖過市,那就純屬於找死。

所以,吳充這事說大就大,說小就小。

趙曦很清楚這是黨同伐異,偏偏找了吳充這個人,還是這麼一個藉口。

找吳充,因爲他是王安石的親家,拿他在這時候開刀,似乎想告訴大家:這不是因爲青苗法。

反對者多了,有親家這層關係,王安石即便要排除異己,也不應該從自己親家開始……畢竟溝通後取得諒解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至於這個藉口……這是拿捏趙曦了。

官家至孝,衆所周知。先皇大行,官家不僅僅是茶飯不思,甚至到了形容枯槁的地步。

以這個來彈劾吳充,還真有點戳趙曦痛點的意思。

官家禁止這段時間說青苗法,那說其他唄……蔡確,還真是個人才。

儘管趙曦覺得這事很扯淡,還沒法不處理。這時代,孝是大事,大過天的事。

趙曦也沒想當堂或者當庭因爲這個說吳充,然後貶黜什麼的。

只是把這摺子返給了吳充,本意是讓他做個解釋,理由如果能說過去,大家你好我好大家好,沒什麼不好。

可惜,摺子返回去沒多久,吳充就自請出外了~…這老小子認了?

還真就認了!那還能怎樣?人家接了,趙曦還真不能馬虎過去。

得!那就貶黜唄。反正這貶黜在本質上並不算什麼懲罰。

只是趙曦很不喜歡這個,黨同伐異嘛?若朝堂成爲一水王安石變法的支持者,他趙曦也沒得玩了。

朝堂還真不是個省心的朝堂。

這吳充的事剛剛落下,朝堂上卻又傳播著關於歐陽修的謠言。

這事……還真和吳充有關。

吳充女兒是歐陽修的兒媳,這吳充剛被貶黜,就傳出歐陽修跟他自己的兒媳,也就是吳充女兒有曖昧……這不是扯淡嗎?

傳言有鼻子有眼的。謠言止於智者,既然是謠言,傳他傳去,沒人理自然就沒人傳了。

這吃閒飯的御史,就喜歡這種閒事,居然以此爲據,作爲理由彈劾歐陽修了!

趙曦看著這摺子是真無語。好像歐陽修就喜歡跟自家小輩曖昧一般,挺君子打一個人,老因爲這種爛事惹一身騷。

第八三章 釋迦衰落 彌勒持世第二八八章 真有這樣的傻缺第二六七章 想撇開單幹了第八三零章 出行的目的第八三六章 東出拓海潰敗第四一九章 想不到第七六三章 大理的嫌疑第二六三章 男兒當自強第九四章 多數事沒真相第九零二章 看熱鬧希望事大第三六二章 不得已而爲之第八九章 龐太師第一二三章 誰更無恥第三六二章 不得已而爲之第三六九章 對外強硬之聲第四八二章 老王 你得多招人恨呀第一一七章 機會來了第三五五章 潰散第三四四章 不被理解的軍令第一五三章 寧殺錯 不放過第一一零章 國·家第八九章 龐太師第八一六章 一以貫之的需要第五一九章 總則第一八八章 另起爐竈(第二更)第七一九章 高遵裕部危險了第二七六章 不是一人在戰鬥第五五五章 暗戰第二零五章 謀劃深遠(第四更)第七六九章 漕運之弊第九五四章 突破防線的意外第八零六章 工農優先的問題第九零七章 耶律乙辛的無恥第五四零章 戰略部署(下)第六零七章 人事(上)第二四七章 不得不賺錢第一零九章 一環扣一環第十二章 魯班鎖第八四七章第六八六章 誰也沒料到第四五三章 都不純粹第七八零章 有意的一追一逃第二七二章 開城迎土鱉第九四零章 計劃周詳了第七五八章第五五三章 遼使又來了第二六章 童英宴(五)第九五九章 大清剿第六八二章 嗜殺之君又怎樣第九二章 護衛營地第六八八章 等第一六八章 意外的戰機(二更)第六三九章 先禮後兵的兵第五零一章 把疏奏帶回去吧第九三四章 態勢第八六六章 還以爲什麼事呢第三一零章 全線寇邊第八九零章 耶律乙辛反了第二五九章 臉打的很疼第五零四章 都是精英第八四八章 火油蒸餾作坊第六九六章 董氈跪了第七三四章 意外出現的西夏騎兵第五五四章 嚇著了第五五一章 兩重天第六六零章 不堪大用的韓琦第六四章 至賤無敵的景洵第三七七章 誰更能沉住氣第七二四章 河殤第六八三章 朕的意思第四一章 記賬法燒著誰了第四一八章 這事做的不好第八六一章 你見一下第四四五章 這猶豫要不得第六七七章 決議通過第七七二章 汴梁的漕運之議第一百章 這就是護衛營地第二七三章 全方位展示第三八五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六零八章 人事(中)第一二一章 動員宣講第一五九章 浪子野心第一八零章 又來這套(第四更)第二八四章 該露露獠牙了第五八四章 他們有了信念第八四三章 太子成長了第二六九章 一念定性命第一二二章 文寬夫無恥第八五四章 官家的意圖第四二七章 大宋講武堂第三九四章 混亂的朝議第七九六章 微服私訪(十)第二二章 童英宴(一)第八一一章 新舊內閣第七三九章 因無知而無畏第四零六章 呂惠卿的差遣第四二九章 王安石回朝第四八八章 其實是錢的事第一六八章 意外的戰機(二更)第三五二章 沒想到的戰況
第八三章 釋迦衰落 彌勒持世第二八八章 真有這樣的傻缺第二六七章 想撇開單幹了第八三零章 出行的目的第八三六章 東出拓海潰敗第四一九章 想不到第七六三章 大理的嫌疑第二六三章 男兒當自強第九四章 多數事沒真相第九零二章 看熱鬧希望事大第三六二章 不得已而爲之第八九章 龐太師第一二三章 誰更無恥第三六二章 不得已而爲之第三六九章 對外強硬之聲第四八二章 老王 你得多招人恨呀第一一七章 機會來了第三五五章 潰散第三四四章 不被理解的軍令第一五三章 寧殺錯 不放過第一一零章 國·家第八九章 龐太師第八一六章 一以貫之的需要第五一九章 總則第一八八章 另起爐竈(第二更)第七一九章 高遵裕部危險了第二七六章 不是一人在戰鬥第五五五章 暗戰第二零五章 謀劃深遠(第四更)第七六九章 漕運之弊第九五四章 突破防線的意外第八零六章 工農優先的問題第九零七章 耶律乙辛的無恥第五四零章 戰略部署(下)第六零七章 人事(上)第二四七章 不得不賺錢第一零九章 一環扣一環第十二章 魯班鎖第八四七章第六八六章 誰也沒料到第四五三章 都不純粹第七八零章 有意的一追一逃第二七二章 開城迎土鱉第九四零章 計劃周詳了第七五八章第五五三章 遼使又來了第二六章 童英宴(五)第九五九章 大清剿第六八二章 嗜殺之君又怎樣第九二章 護衛營地第六八八章 等第一六八章 意外的戰機(二更)第六三九章 先禮後兵的兵第五零一章 把疏奏帶回去吧第九三四章 態勢第八六六章 還以爲什麼事呢第三一零章 全線寇邊第八九零章 耶律乙辛反了第二五九章 臉打的很疼第五零四章 都是精英第八四八章 火油蒸餾作坊第六九六章 董氈跪了第七三四章 意外出現的西夏騎兵第五五四章 嚇著了第五五一章 兩重天第六六零章 不堪大用的韓琦第六四章 至賤無敵的景洵第三七七章 誰更能沉住氣第七二四章 河殤第六八三章 朕的意思第四一章 記賬法燒著誰了第四一八章 這事做的不好第八六一章 你見一下第四四五章 這猶豫要不得第六七七章 決議通過第七七二章 汴梁的漕運之議第一百章 這就是護衛營地第二七三章 全方位展示第三八五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六零八章 人事(中)第一二一章 動員宣講第一五九章 浪子野心第一八零章 又來這套(第四更)第二八四章 該露露獠牙了第五八四章 他們有了信念第八四三章 太子成長了第二六九章 一念定性命第一二二章 文寬夫無恥第八五四章 官家的意圖第四二七章 大宋講武堂第三九四章 混亂的朝議第七九六章 微服私訪(十)第二二章 童英宴(一)第八一一章 新舊內閣第七三九章 因無知而無畏第四零六章 呂惠卿的差遣第四二九章 王安石回朝第四八八章 其實是錢的事第一六八章 意外的戰機(二更)第三五二章 沒想到的戰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武县| 肥西县| 昭觉县| 伊吾县| 沂源县| 稷山县| 万州区| 五家渠市| 昆山市| 克什克腾旗| 石门县| 遂平县| 射洪县| 铜山县| 炎陵县| 鹤岗市| 峨眉山市| 武川县| 巴东县| 平昌县| 大荔县| 汉阴县| 石嘴山市| 漾濞| 呼和浩特市| 冕宁县| 石城县| 景德镇市| 永善县| 镇江市| 积石山| 眉山市| 津南区| 益阳市| 元谋县| 涡阳县| 甘孜| 微山县| 乌海市| 清远市| 缙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