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一九章 想不到

滅掉大理境內所有士子文臣……密令就是這樣的。

這是要把大理打回到百年前,甚至更遠的時代嗎?

呂公著看到的就是這個。密令是通過皇城司的渠道傳過來的,在他看完以後,王中正就燒掉了,連紙灰也收拾的乾乾淨淨。

對於這樣的密令,呂公著不抗拒。別看他是文臣,但他是大宋的文臣,對於這些蠻夷,不管文武,他從沒往心裡放。

若不是錳礦和礦城需要礦工,他估計連投降都不會接受。

如今,南征軍已經佔領了大理的七成領地。不只是打殘了高氏楊氏以及諸多部落的聯盟,就是那些坐山觀虎鬥的部落,也震懾了……火器,真不是可以用血肉之軀抗衡的。

這個密令是在皇城司在汴梁行動之前下達的。

若是知道皇城司在汴梁採取這樣激烈的手段,或許趙曦不一定下這道命令……誰知道呢,反正已經下達了。

趙曦這時候有些理解歷史上記載的那些暴君了……有些事真的是身不由己。

趙曦自問還不是個殘忍的人,可他竟然沒有責怪老陳琳的意思。

做的不好……對他而言這不能算責怪。

或許帝王就應該寡情吧,要不有一種自稱叫寡人呢。

“朝廷把魁元茶坊收了吧,由將作監改造一下?!?

“另外,所有在這次疫痢中喪命者,朝廷負責補償。視其年齡、需要扶養或者贍養的負擔,朝廷制定相應的補償標準……”

算是彌補吧,也算是讓自己心裡稍微減輕點罪責感。

“官家,此事沒有陳例。”

朝廷收了魁元茶坊,這沒問題。至於補償……不得不讓韓琦往別處想。

官家這樣做,似乎是要告訴世人,這事與朝廷相關。不合適,不管是不是與官家相關,這做法都不合適。

“那就撲賣!總不能因爲飲茶而喪命沒個說法吧?撲賣所得用於受害者補償。”

“若是撲賣不成,按我說的做,並且將此法著爲永例?!?

這應該是個自認倒黴的意外吧,整個汴梁都是這樣認爲的。除了趙曦。

按照現世的做法,魁元茶坊是會沒收,但那些枉死的人,也只能自認倒黴。

可趙曦過不去,心裡過不去。不說是皇城司做事造成的,即便真的是意外,朝廷也應該介入。

“這是朝廷的責任。子民納稅供養朝廷,朝廷就有責任維護一個公平?!?

趙曦還有很多話想表達,琢磨了半天,還是就這麼簡單的提了一個理念。

這是個漫長的過程,想樹立一個價值觀,讓整個國朝認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也是因爲皇城司的原因,趙曦做不到心無旁騖的設定處理原則。

或許政事堂有懷疑,懷疑就懷疑吧,能以魁元茶坊開一個朝廷處置此類事件的先例也算。

很奇怪,就是政事堂的也覺得奇怪。

當官家處理魁元茶坊的原則被市井知曉後,居然沒有任何懷疑此事與朝廷相關的議論。

當然,這也與政事堂散佈官家言論的方式方法有關。

反正整個汴梁,都讚頌著官家的仁義。

算是告一段落了。

“適當給段思廉透露些戰報信息吧。”

南征軍幾近把大理全境拿下了,而國朝接管大理的謀劃好像沒有任何進展。

主要是大家根本就沒個頭緒。

不想被非議,還想拿大理,左右逢源真不是那麼簡單。

總不能直接說:小段呀,你看你大理連個隊伍都沒有,我們幫你吧。這跟直接侵佔了大理沒區別,屬於趁人之危趁火打劫。

作爲宗主國,還是個特仁義的宗主國,不能做這種事。

關鍵是,那些本來就反對出戰的臣工,正等著用祖宗法度嚷嚷這事呢。

“官家,需要不需要點一下段思廉?”

富弼所說的點,也就是要含蓄的告訴段思廉,國朝要在大理駐軍。

“沒必要,戰事結束,新軍是必須回朝的,這一點不可改變。新軍回朝將接管汴梁城防,現在的汴梁新軍,全數調防到西北?!?

嗯,這樣安排最合適。

讓打下大理的新軍繼續在大理駐防,任誰這心裡都不踏實。

“官家,駐防大理隊伍從何處調?”

這是樞密院職責範圍,一旦調動某部,文彥博需要考慮隊伍輪換的問題。

“國朝不以朝廷之名向大理派駐隊伍……”

嗯?到底幾個意思?

不是說要拿下大理並向大理派駐隊伍嗎?怎麼又這樣了。

難不成官家要改變初衷不成?

這趙家人,還真是一類貨色,從來就沒個定性,想一出是一出。玩呢?

十萬新軍,政事堂諸公,都在陪官家玩呢!

大理的軍伍被滅了,甚至有些部落連成年丁口都剩不下幾個。

一旦南征軍撤回,段氏王室沒有自己的隊伍,而原本親近段氏的部落保存了實力,這時候也未必再繼續以段氏爲尊。

更何況還有那些沒有任何實力的部落領地。

如此,勢必造成整個大理徹底進入混亂狀態。

難不成官家是等著大理大規模的內亂嗎?大理陷入真正的內亂,國朝再次介入,最終接管大理,到也不是不可以。

問題是,那樣接管跟現在接管又有何區別?除非把段氏一族滅掉。

如其忙乎這麼久,浪費人力物力到現在,倒不如當初不解救段氏,或者直接趁亂滅掉。

得不償失呀!

“官家,朝廷不派駐防務隊伍,段氏王室在現在肯定也無兵可用。如此勢必會導致大理混亂。一個混亂的大理,需要牽扯朝廷太多精力……”

富弼說的很含蓄,他知道官家能懂。

有對這次南征耗損的提醒,同時也告訴趙曦,未來再一次南征未必能在朝堂通過。

“諸位,我只是說不以朝廷名義派駐隊伍,朝廷派駐隊伍名不正言不順。並不是說朝廷要任由大理混亂,也無意不接管大理?!?

“駐防大理的隊伍,需要讓段氏在某種程度上心甘情願的接受,還需要堵住悠悠之口……”

“敢問諸位,礦城的守衛軍跟朝廷有關係嗎?受樞密院節制嗎?那不是朝廷的隊伍,只是商賈們的護衛而已。而段氏王室是礦城的東家之一……”

這怎麼說呢,在名義上,礦城的守衛軍確實跟朝廷無關,本質上好像也如此,反正樞密院是無權調動。

要說與國朝相關,也只是跟朝臣、商賈和皇家相關。

第二六一章 樊樓第三三四章 臨機決斷的作用第八一六章 一以貫之的需要第三四九章 開打了第九五八章 北遼皇帝早逃了第九三五章 野心第二九三章 再加點份量第一三五章 連敗第四七三章 老王這鍋背的冤第九二四章 沒有真相第七一八章 官家曾說過第一四八章 不願做看客的殿下第一三四章 糜爛的廣南戰局第五七七章 大棒和甜棗第四八九章 到底在建什麼第四一九章 想不到第四六二章 我很仁慈第一六六章 一而再再而三第五四三章 最擔心的第三九三章 又謀劃什麼第五二二章 暗潮第六三七章 很難說第九百章 另一種推演第五三一章 處置第八零八章 君王需要腹黑第六六八章 這也是姑且第四四七章 故技重演第六五一章第二一八章 麻煩來了第七七零章 經營權撲賣第九五四章 突破防線的意外第五四六章 開始了第四九二章 又被坑了第七三一章 大謀局的形成第六二七章 蘇軾是什麼才第四七一章 宗親也是個事兒第七零九章 詭異的場面第六九五章 宋國已經不再是原來的宋國第六六五章 真正的萬衆一心第四八零章 可以殺第五九八章 順勢第九五九章 大清剿第二九七章 躲貓貓第六九三章第四六九章 槍頭趙允弼第三零四章 歡喜和憂第三九二章 我不接受要挾第一一一章 讓他真死去第二五二章 誰來背鍋第五六章 未雨綢繆第九五七章 三日第四九八章 鮮明的態度第四五九章 吳充的無妄之災第四九章 高下立判第二八九章 戴帽子唬人第四一章 記賬法燒著誰了第一六四章第七二三章 完了 全完了第九一八章 變化第八三九章 唯變化永恆第一八六章 糟糕的現狀(第五更)第一七零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日更奉上,感謝書友打賞。)第九十章 選兵還是武舉第一零八章 一場蹊蹺的大火第二六八章 各自有各自的盤算第四三二章 亂局第四六三章第四五五章 情況很嚴重第四二八章第七一二章 沙州第三一章 飢餓營銷初探第八十章 小王要大解第一零七章 大發了第九一二章 吉甫所言極是第九零二章 看熱鬧希望事大第十章 國事豈是兒戲第二六九章 一念定性命第一三五章 連敗第四二八章第八三四章 算不算了結第一六三章 避重就輕第五二三章 折服第五二三章 折服第七百章第六二七章 蘇軾是什麼才第七零三章 形勢突變第四九九章 大討論第六一八章 第一次議事第四七七章 蠱惑第六四九章 入夏第九四一章 找不到主力第四八五章 不合時宜的決定第九三八章 榮譽勳章第九零一章 得失談第九三零章 一級戰備了第八五九章 一言定人生死的感覺不好第六七八章 人選第三一九章 折家的聽調不聽宣第六八章 沒死第七零一章 官家的風傳
第二六一章 樊樓第三三四章 臨機決斷的作用第八一六章 一以貫之的需要第三四九章 開打了第九五八章 北遼皇帝早逃了第九三五章 野心第二九三章 再加點份量第一三五章 連敗第四七三章 老王這鍋背的冤第九二四章 沒有真相第七一八章 官家曾說過第一四八章 不願做看客的殿下第一三四章 糜爛的廣南戰局第五七七章 大棒和甜棗第四八九章 到底在建什麼第四一九章 想不到第四六二章 我很仁慈第一六六章 一而再再而三第五四三章 最擔心的第三九三章 又謀劃什麼第五二二章 暗潮第六三七章 很難說第九百章 另一種推演第五三一章 處置第八零八章 君王需要腹黑第六六八章 這也是姑且第四四七章 故技重演第六五一章第二一八章 麻煩來了第七七零章 經營權撲賣第九五四章 突破防線的意外第五四六章 開始了第四九二章 又被坑了第七三一章 大謀局的形成第六二七章 蘇軾是什麼才第四七一章 宗親也是個事兒第七零九章 詭異的場面第六九五章 宋國已經不再是原來的宋國第六六五章 真正的萬衆一心第四八零章 可以殺第五九八章 順勢第九五九章 大清剿第二九七章 躲貓貓第六九三章第四六九章 槍頭趙允弼第三零四章 歡喜和憂第三九二章 我不接受要挾第一一一章 讓他真死去第二五二章 誰來背鍋第五六章 未雨綢繆第九五七章 三日第四九八章 鮮明的態度第四五九章 吳充的無妄之災第四九章 高下立判第二八九章 戴帽子唬人第四一章 記賬法燒著誰了第一六四章第七二三章 完了 全完了第九一八章 變化第八三九章 唯變化永恆第一八六章 糟糕的現狀(第五更)第一七零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日更奉上,感謝書友打賞。)第九十章 選兵還是武舉第一零八章 一場蹊蹺的大火第二六八章 各自有各自的盤算第四三二章 亂局第四六三章第四五五章 情況很嚴重第四二八章第七一二章 沙州第三一章 飢餓營銷初探第八十章 小王要大解第一零七章 大發了第九一二章 吉甫所言極是第九零二章 看熱鬧希望事大第十章 國事豈是兒戲第二六九章 一念定性命第一三五章 連敗第四二八章第八三四章 算不算了結第一六三章 避重就輕第五二三章 折服第五二三章 折服第七百章第六二七章 蘇軾是什麼才第七零三章 形勢突變第四九九章 大討論第六一八章 第一次議事第四七七章 蠱惑第六四九章 入夏第九四一章 找不到主力第四八五章 不合時宜的決定第九三八章 榮譽勳章第九零一章 得失談第九三零章 一級戰備了第八五九章 一言定人生死的感覺不好第六七八章 人選第三一九章 折家的聽調不聽宣第六八章 沒死第七零一章 官家的風傳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泸水县| 蕉岭县| 上栗县| 三穗县| 津南区| 类乌齐县| 林甸县| 石首市| 凤阳县| 敦煌市| 永顺县| 吉安市| 虎林市| 会东县| 雷山县| 永寿县| 岢岚县| 仁布县| 五寨县| 新野县| 唐山市| 新野县| 临沭县| 呈贡县| 礼泉县| 富平县| 惠来县| 长武县| 永昌县| 霍山县| 繁昌县| 柘荣县| 弥勒县| 资中县| 延吉市| 文水县| 和林格尔县| 阜康市| 聂荣县| 永德县| 贞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