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五八章

封賞儀式的第二項內(nèi)容,是對各路大軍文佐帥和監(jiān)察官的封賞,從廂都一級,到各路大軍的佐帥,逐級封賞。

還是文貴武賤呀······這是各路主帥的想法。

讓人感覺不可思議的是,所有的文佐帥、監(jiān)察官的封賞,居然是加封了武勳的爵位······

早年,不管是先帝時,還是官家執(zhí)政早期,即便是文官主導(dǎo)的戰(zhàn)事,所有的文官封賞,一樣是在文官序列中擢升,從承事郎、給事郎,到承旨、直學(xué)士,再到殿學(xué)士,因功勳逐級或越級擢升,給與貼職。

政和管制改革後,國朝沒有了寄祿官和差遣的分離,只保留了品級、職位和勳爵,具有貼職功能的也就剩下勳爵了。同時,將原本各類文散官一律按勳爵對待。

武將品級一樣。

但是,文官因戰(zhàn)事而授予武將的勳爵,這是從來沒有過的。

朝廷封賞不存在討價還價,並且還是在這樣的場合下,唯有接受。儘管有些不理解存在,也只能是接受。

其實,對於多數(shù)任職軍伍的文文佐帥、監(jiān)察官,並沒有多少難以接受的心思。政和管制改革以後,國朝的職位擢升不再像早年那樣容易了。

說白了就是,一個蘿蔔一個坑,品級、職位是對應(yīng)的,而朝廷對於不同品級,特別是高品級職數(shù)的限定,所有人都明白,不可能因爲軍功而在文官體系中被擢升。

而多年的軍伍經(jīng)歷,讓他們也接受了軍伍這個羣體,特別是如今的新軍,絕不再是所謂的武夫莽漢,肩負著政治思想工作的文佐帥,基本上也融進了軍伍這個羣體。

當初在商談這個議題時,內(nèi)閣有過糾結(jié)······參與滅國之戰(zhàn)各路大軍的文佐帥,本身就已經(jīng)是議政了,滅國之戰(zhàn)的大功勞,任何一個文佐帥的賞賜,單純在文官體系內(nèi)擢升,都完全可以與內(nèi)閣齊平,按早年的做法,就是入閣都是應(yīng)有之義。

最終,趙曦只是隨意的引導(dǎo),就讓文佐帥的武勳封賞成行了······文官團體畢竟是團體,內(nèi)閣都是單獨的人,在利益攸關(guān)時,都會選擇有利於自己的方法。

接下來武將授予文官勳爵,也就順理成章了。

趙曦所有的變革,沒有一件引起過朝臣大範圍抵抗的,因爲,他從來都是順勢而爲,即便這個勢,是由他營造的。

就像現(xiàn)在的軍功封賞,在管制改革之後,帶著文武通途的目的,就這樣輕鬆的邁出了第一步。

封賞是儀式,是一種宣揚,真正對於這次戰(zhàn)事功勳臣工的調(diào)整置後了。

總體而言,這次國朝的大盛事是完美收關(guān)了,或者說自謀劃西夏開始,歷時多年的大事,完美收關(guān)了。用後世的話,完全可以用由勝利走向勝利來表述。

最大的意外,也是唯一的意外是太子回京時遇襲······這不是可以公佈於衆(zhòng)的,只能用秘密調(diào)查的方式進行。

知曉的範圍很小,但內(nèi)閣諸位臣工都清楚。所以,議事時,內(nèi)閣都本著謹慎的態(tài)度。

官家壓抑著的怒火,是每個頻繁接觸官家的臣工都能感受到的。

“官家,各路大軍主帥的安置,也該提上議程了。”

大禮儀已經(jīng)過去半月之久了,朝廷給與這次戰(zhàn)事功臣的假期也快結(jié)束了。朝廷也必須在各位功勳臣工返京之前,完成這些臣工的安置。

這半月來,官家一直關(guān)注著太子遇襲的調(diào)查進展,就是內(nèi)閣也在關(guān)注著。這可能涉及到宮內(nèi),涉及到大統(tǒng)繼承,內(nèi)閣大臣雖然關(guān)注,卻也不敢深度參與······這事做不得。

可朝堂正事不能再耽擱了,所以,內(nèi)閣不得不找官家商量這些臣工的安置事宜。

“內(nèi)閣可有初步的想法?”

趙曦確實心情不佳。皇城司對於太子遇襲的事,幾乎沒什麼進展。幾百人的跟腳,半個多月的調(diào)查居然找不到。

有點死去就真的斷線的意味。

雖然不至於提不起處理朝政的興趣,也確實興致不高。太子很不錯,也真的沒把自己遇襲當回事。

趙曦當初也曾有過遇襲的經(jīng)歷,當初自己也沒當回事,或者說作爲太子的身份,不好介入過深。

但是,作爲君王的趙曦,絕不允許這事就這麼不了了之。心思也就有點煩躁,甚至多數(shù)奏章都交予太子處理了······也算是對太子的考驗吧,這個說辭還算過得去。

“官家,呂閣老因病,幾次請求致仕······”

內(nèi)閣是由官家來定的,呂公弼已經(jīng)近半年不上朝了,可是不是讓呂公弼退出內(nèi)閣,還是得官家決定。

“唉······寶臣卸任吧,讓誨叔入閣。王韶主樞密院,各路主帥均同知樞密院,兼任講武堂與貢院的兵事教授。”

“朝廷統(tǒng)計一下所有議政的具體情況,所有替換出來的議政職位,優(yōu)先擢升這次戰(zhàn)事的功臣。另外,著令司馬君實與歐陽公二人,著手籌建朝廷的閣老院,以朝廷參事、參知爲職,閣老院的組成主要爲那些致仕而不願返鄉(xiāng)的議政,以及致仕而不得返鄉(xiāng)的內(nèi)閣。”

“至於參事和參知的待遇,參事爲內(nèi)閣致仕之職,參照內(nèi)閣待遇執(zhí)行,而參知以議政爲主。同時,著令戶部、三使司爲閣老院設(shè)立專門的度支。”

“除寶臣內(nèi)閣由誨叔替換,以及樞密院的調(diào)整以外,所有議政的變動,必須在明年春的大朝會時宣佈調(diào)整結(jié)果。參政及以下的調(diào)整,可有議政會議、或者內(nèi)閣集議決定。既然有章程,就必須按照章程來辦理。”

這些調(diào)整和安排,趙曦是早就考慮過的,只是因爲太子遇襲事件調(diào)查進展不順利,他也就沒心思提前跟內(nèi)閣具體交流。

從趙曦本意而言,現(xiàn)在的內(nèi)閣有點偏老,所有的閣老都是七十多歲的人了。趙曦之所以至今沒有考慮內(nèi)閣大調(diào)整,是基於國朝處於變革期間,老臣在文官體系的威望,有助於朝廷政令的推行。

說白了,趙曦還是在借勢,借這羣老臣的勢,避免在大變革期間出現(xiàn)大的動盪。

這個過程應(yīng)該差不多

第七五三章 戰(zhàn)爭結(jié)束之後(下)第六六八章 這也是姑且第六八五章第一三四章 糜爛的廣南戰(zhàn)局第七零九章 詭異的場面第九五零章 兩重天第六八章 沒死第八六三章 秀場第八二二章第四九八章 鮮明的態(tài)度第十五章 你們也玩這個第三九三章 又謀劃什麼第四五二章 吐青苗第三三三章 如何打第二二四章 爛人的未來第三七九章 憑什麼第三零二章第七九章 皇子出行第三一章 飢餓營銷初探第五七零章 韓琦的做法很臭第七八九章 微服私訪(三)第八八一章 狡詐第二六二章第四五九章 吳充的無妄之災(zāi)第九五九章 大清剿第二八零章 往死裡坑第二百章 就那麼回事(第四更)第七三章 個人的要求第六五四章 沒法救第二七七章 姑且的做法第九一七章 沒有冬日第八七四章 扯皮第五零一章 把疏奏帶回去吧第七八七章 微服私訪(一)第二五三章 貪婪是要付出代價的第八一四章 這不是巧合第六零三章 官制(下)第七一三章 借道還是借刀(感謝書友不吃齋的蚊子萬賞,必須得加更。)第六一九章 攘外必先安內(nèi)第二九零章 東宮偏門爲誰開第八七九章 含糊第一四七章 歸仁鋪第四二七章 大宋講武堂第七一四章 沙州張家第二八九章 戴帽子唬人第四五二章 吐青苗第三八六章 未來的名帥名將第七五六章第八零八章 君王需要腹黑第六四九章 入夏第四二四章 宋國大理王第四二三章 說得過去第八七五章 幌子第六三八章 先禮後兵的禮第七三三章 此事休要再提第二六五章 經(jīng)不起繆贊第一七六章 君子三省吾身(第五更)第九四七章第一一二章 亂墳崗值守第六八八章 等第八三九章 唯變化永恆第九二六章 別無選擇第二八一章 都想歪了第五四三章 最擔(dān)心的第六三零章 新論語第二二零章 這就是馬車第七二三章 完了 全完了第八八二章 貪慾第四六章 資善堂族學(xué)第五五五章 暗戰(zhàn)第六一三章 徹查第九一章 第一次論政第四八六章 釜底抽薪第八三六章 東出拓海潰敗第四二九章 王安石回朝第五七零章 韓琦的做法很臭第八四八章 火油蒸餾作坊第六五七章第五四二章 詭異的軍情第九三八章 榮譽勳章第九三五章 野心第九五七章 大勢已成第一四十九章 都不是傻子第四四四章 有些事做不得第二零二章 知我者彥國也(第一更)第一零九章 此話當真第二九零章 東宮偏門爲誰開第七一四章 沙州張家第八章 甲子桃第五四零章 戰(zhàn)略部署(下)第五六八章 制衡第六七七章 決議通過第三七二章 殺第三七五章 司馬光也想瘋掉第六零四章 三級制衡第九三六章 封樁庫第七二七章 不予增援第一八六章 糟糕的現(xiàn)狀(第五更)第八七六章 嚴重第一八一章 有點得意忘形了(第五更)
第七五三章 戰(zhàn)爭結(jié)束之後(下)第六六八章 這也是姑且第六八五章第一三四章 糜爛的廣南戰(zhàn)局第七零九章 詭異的場面第九五零章 兩重天第六八章 沒死第八六三章 秀場第八二二章第四九八章 鮮明的態(tài)度第十五章 你們也玩這個第三九三章 又謀劃什麼第四五二章 吐青苗第三三三章 如何打第二二四章 爛人的未來第三七九章 憑什麼第三零二章第七九章 皇子出行第三一章 飢餓營銷初探第五七零章 韓琦的做法很臭第七八九章 微服私訪(三)第八八一章 狡詐第二六二章第四五九章 吳充的無妄之災(zāi)第九五九章 大清剿第二八零章 往死裡坑第二百章 就那麼回事(第四更)第七三章 個人的要求第六五四章 沒法救第二七七章 姑且的做法第九一七章 沒有冬日第八七四章 扯皮第五零一章 把疏奏帶回去吧第七八七章 微服私訪(一)第二五三章 貪婪是要付出代價的第八一四章 這不是巧合第六零三章 官制(下)第七一三章 借道還是借刀(感謝書友不吃齋的蚊子萬賞,必須得加更。)第六一九章 攘外必先安內(nèi)第二九零章 東宮偏門爲誰開第八七九章 含糊第一四七章 歸仁鋪第四二七章 大宋講武堂第七一四章 沙州張家第二八九章 戴帽子唬人第四五二章 吐青苗第三八六章 未來的名帥名將第七五六章第八零八章 君王需要腹黑第六四九章 入夏第四二四章 宋國大理王第四二三章 說得過去第八七五章 幌子第六三八章 先禮後兵的禮第七三三章 此事休要再提第二六五章 經(jīng)不起繆贊第一七六章 君子三省吾身(第五更)第九四七章第一一二章 亂墳崗值守第六八八章 等第八三九章 唯變化永恆第九二六章 別無選擇第二八一章 都想歪了第五四三章 最擔(dān)心的第六三零章 新論語第二二零章 這就是馬車第七二三章 完了 全完了第八八二章 貪慾第四六章 資善堂族學(xué)第五五五章 暗戰(zhàn)第六一三章 徹查第九一章 第一次論政第四八六章 釜底抽薪第八三六章 東出拓海潰敗第四二九章 王安石回朝第五七零章 韓琦的做法很臭第八四八章 火油蒸餾作坊第六五七章第五四二章 詭異的軍情第九三八章 榮譽勳章第九三五章 野心第九五七章 大勢已成第一四十九章 都不是傻子第四四四章 有些事做不得第二零二章 知我者彥國也(第一更)第一零九章 此話當真第二九零章 東宮偏門爲誰開第七一四章 沙州張家第八章 甲子桃第五四零章 戰(zhàn)略部署(下)第五六八章 制衡第六七七章 決議通過第三七二章 殺第三七五章 司馬光也想瘋掉第六零四章 三級制衡第九三六章 封樁庫第七二七章 不予增援第一八六章 糟糕的現(xiàn)狀(第五更)第八七六章 嚴重第一八一章 有點得意忘形了(第五更)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郑县| 金门县| 汶上县| 奉新县| 徐州市| 文成县| 合阳县| 开封市| 昌都县| 达日县| 缙云县| 乐至县| 方城县| 嘉善县| 饶河县| 高碑店市| 临颍县| 惠安县| 天柱县| 隆化县| 八宿县| 文化| 周宁县| 宾川县| 昭苏县| 花垣县| 连南| 乌兰浩特市| 酒泉市| 大悟县| 鄂州市| 永泰县| 寻乌县| 平凉市| 德兴市| 改则县| 大宁县| 利川市| 曲周县| 多伦县| 南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