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一七章 都糊塗著

汴梁的盛事已經過去半個月了,但段思廉還沒緩過勁來。

不僅僅是場面的盛大,更有宋國的文華,是真的讓他感覺到了大理偏安一隅的不足。

他還是大理王室,看到那場景都被震撼了,更別提大理的其他層級的人了。

……

那一晚,原本汴河上鱗次櫛比的漕運船隻不見了,整個汴河上,只有各式各樣的花舫飄蕩著。

被花燈裝點著的花舫,映著皎月星空,再搭配著汴河兩岸熙熙攘攘的人羣,此起彼伏的歡笑聲,讓段思廉在入座的第一刻,就再也沒平靜過。

這就是上國,這就是大宋。

段思廉的本意是去見識的,他也確實見識了。

被歐陽和司馬相公帶著,也覥著臉跟宋國的那些士人打招呼了。但回覆都是禮節性的。

他能感受到宋國的官員和士子對他的不屑,若不是有歐陽和司馬相公的面子,估計沒人會跟他打招呼。

即便有兩位相公的面子,那些人對他也是敷衍。

更讓他難堪的是,聽著那些嬌娘的吟唱,看到士子們評頭論足,他居然沒能力去體會吟唱的意境。

好多詩文,他懂不了。

段思廉看到了馮京,也看到了呂惠卿。而這兩個人,也是很客氣的跟自己打了個招呼,彷彿僅僅是因爲他倆的差遣原因。否則,他倆也會跟其他士人一樣,僅僅在介紹時點個頭。

他是大理的王呀!可這場合,自己還不如一個路人甲。

段思廉一直保持著笑容,這個對他來說不難。在大理的朝堂,被高氏楊氏搶白時,他一樣能笑著,這種場面他還行。

那怕是司馬相公根本就沒正眼看過他一眼,他依然笑著。

倒是歐陽相公憨厚,時不時的跟他說幾句。

可惜,從他第一次表現出懂不了那些吟唱後,歐陽相公也跟他說的少了。

或許是爲了不讓我難堪吧,應該是這樣。

畢竟,歐陽相公第一次讓自己評判吟唱的詩文時,周圍是安靜的,好像還有些期待感。

可惜,自己做的,只是讓他們瞭然而已。

“詩文乃小道,段王專心治理大理,不擅長詩文不足爲奇。”

歐陽相公給自己找了個藉口……可他段思廉是真的喜歡詩文呀!

“官家已經多年沒有新作了……”

“官家宵衣旰食爲國事,恐很難再有閒情雅緻了……”

“若官家有新作,恐此次盛會魁首要被官家拿去了……”

“倒也是,官家少年就詩文絕代了……”

這些議論,段思廉聽到了。這是在對比,他清楚。可他又怎敢跟上國皇帝陛下相比呢?

上國皇帝陛下的才情,他段思廉知道。就今晚的這些詩文,相比他聽到的那些上國皇帝陛下的詩文,還是稍遜的。

有差距啊……這是段思廉唯一的念頭。

當然,也曾想過自己的大理也能如宋國這般……想多了。

此時的大理戰火紛飛,他段思廉連這個都無法掌控,何談治理大理,更別想有一日能趕上宋國了。

這半個月來,他卯足勁跟著馮狀元學,就跟個學童一般,還告誡他們王室的所有人,要珍惜這一次機會。

做不到讓大理人能全民提高,先讓王室跟上上國也算吧。他希望,王室成員能學到宋國的文華,然後帶到大理去…~

是,他知道還能回大理。

就在盛會將要結束時,上國皇帝陛下蒞臨了,不僅僅是讓盛會添彩,對於段思廉而言,莫過於那句:大理的戰事應該用不了多久就停了,到時候你們就可以回去了。

段思廉清楚,宋國無意染指大理,他還會是大理的王。

還會是大理的王,這一點是真的。可真的搞不明白,官家這樣到底是幾個意思。

不止是政事堂的諸公,就是呂惠卿也糊塗了。

很顯然,如今還不到讓段思廉清楚戰況的時候,因爲段思廉還沒有表明訴求,也就是說,還談不到國朝爲大理指派屬官的程度。

當然,不管是士子還是官員,也根本沒誰跟段思廉套近乎的意思,更別說遠赴大理做官了。

這時候,官家給段思廉透露戰況,還是在那樣的場合,就相當於官方申明瞭。

即便是官家想給士林一個光明正大的形象,也沒必要這般吧?畢竟謀劃大理是官家的倡議。

真的搞不明白。

他呂惠卿也沒有跟段思廉透露那怕一點戰況,不僅僅是保密法令的問題,他很想做成這龐大的謀劃。

可現在,官家倒是先這樣了。

“那樣的場合,官家表態就意味著必須要那樣做了。”

富弼也不懂,很無奈,這感覺很不爽。

官家畫了個餅,大家正準備照著這畫,把它真正做成餅時,官家突然把畫給撕了。

“恐怕官家另有辦法吧…~應該是肯定有辦法。”

文彥博絕不相信官家是個善男信女,從來都不是。

官家肯定有後手,只是自己想不到而已。

“我也覺得官家不會半途而廢,可所有的運作都看著呢。”

是啊,所有針對段思廉的人和事,政事堂都清楚著,看不出官家有任何後手來。

那怕是南征軍把大理的軍伍全滅了,即便是國朝軍伍接管了大理的防務,那又怎樣?大理不一樣還是大理嗎?

在各位相公的心裡,接管防務從來就不能算是接管大理,甚至反倒是隱患……山高路遠,遠在大理的軍伍,受過國朝的訓練,一旦野心勃勃,只會對國朝構成威脅。

“若只是接管大理防務,讓軍伍留在大理,朝廷寧願不要大理,此事也絕不能認同!”

對韓琦的話,所有人都認同。西北兩面,已經夠麻煩了,總不能忙乎半天再給國朝增加邊患吧!

щшш⊕ttκΛ n⊕c o

好不容易國力有所增強,朝廷纔剛由防禦向進攻的轉變苗頭,一旦新軍防務大理,朝廷不得不分出很大的精力來戒備這部分軍伍。

這不是有病嗎?自找麻煩呀!

翻來覆去的想,還是想不通官家還有什麼後手。

大理軍伍是肯定會被滅了,不管是高家楊家,還是從屬於王室的,在南征軍眼裡沒有區別。

這一點,從南征軍奏報上也能看出來。

不止是整裝的大理軍伍,就是有些摻合到謀反的部落,南征軍也毫不留情。

廣南和成都府,以及礦城,正想盡一切辦法再接受俘虜。

軍伍沒了,大理的防務最終肯定會由國朝接管,可文臣呢?

第二九二章 那就備戰吧第三八零章 這就是矛盾轉移第六八八章 等第四五四章 官家何意第六六一章 治病於初起之時第三一章 飢餓營銷初探第七一三章 借道還是借刀(感謝書友不吃齋的蚊子萬賞,必須得加更。)第一六九章 理應納貢(三更)第四四七章 故技重演第三五六章 大圍剿開始第二二章 童英宴(一)第八五零章第七三九章 因無知而無畏第七二八章 絞肉機的誘餌第二五五章 都是高人第四一六章第三四八章第七四七章 戰爭之外的小事件(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四更)第八八八章 掠奪第七二章 馬蹄損傷第三零五章 該結束了第九三四章 態勢第一五四章 統一戰線第九零五章 文章哪有尋常事第七三九章 因無知而無畏第七三零章 這纔是謀略第九五七章 大勢已成第二八二章 果然不出所料第四六零章 坑隊友的薛良孺第九三一章 戰馬第七五零章 西夏又遣使了(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三更)第三四章 放個煙霧第二九一章 分而待之第九六五章 恩威並施第一一八章 據理力爭爲出征第二六章 童英宴(五)第八七六章 嚴重第一九四章 管城李誡(第三更)第二八七章 征戰之力第九一三章 事情本來就該這樣第四七四章 還雙管齊下了第二七章 童英宴散第二九八章 狄漢臣尚能飯否第五六三章 大宋很生氣第四三六章 見識的差距第三三四章 臨機決斷的作用第三八三章 文彥博難了第四八六章 釜底抽薪第八二二章第一零六章 錢明逸算是倒黴了第八六六章 還以爲什麼事呢第三五六章 大圍剿開始第七六四章第九六二章 耶律洪基的無底線第六六七章第一一四章 成婚前的教授第五零八章第一一七章 機會來了第一七七章 有目的最好(繼續五更,第一更)第九九章 選兵詔令第五四九章 大不同第七八零章 有意的一追一逃第一六五章 走著看吧第一二六章 再上萬尹山第三三八章 原來如此第六二章 用爛的策劃第二六八章 各自有各自的盤算第八零八章 君王需要腹黑第九二章 護衛營地第四八一章 閒不下的王安石第六六六章 稚圭,別執迷了第三五六章 大圍剿開始第九一八章 變化第一五七章 國朝需要銅第八二九章 出行第十六章 內苑不同版第七章 成爲懸案的繩禍第八一四章 這不是巧合第二九五章 約鬥第九五五章 中軍宮帳的危險第五五二章 兵員第七四七章 戰爭之外的小事件(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四更)第四五七章 這又何必呢第三八四章 趙曦的手段第二零四章 先內後外(第三更)第四四三章 別憋著第五四章 有意無意的營生第八九五章 時機第六一九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三四零章 相公的憂和帝王的喜第八零六章 工農優先的問題第二四四章 因傷致仕第四三三章 有辱斯文 踐踏經典第二二九章 改造第二二章 童英宴(一)第三五二章 沒想到的戰況第二四八章 是否開放常平倉第三零三章 驚馬第二八四章 該露露獠牙了第三九六章
第二九二章 那就備戰吧第三八零章 這就是矛盾轉移第六八八章 等第四五四章 官家何意第六六一章 治病於初起之時第三一章 飢餓營銷初探第七一三章 借道還是借刀(感謝書友不吃齋的蚊子萬賞,必須得加更。)第一六九章 理應納貢(三更)第四四七章 故技重演第三五六章 大圍剿開始第二二章 童英宴(一)第八五零章第七三九章 因無知而無畏第七二八章 絞肉機的誘餌第二五五章 都是高人第四一六章第三四八章第七四七章 戰爭之外的小事件(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四更)第八八八章 掠奪第七二章 馬蹄損傷第三零五章 該結束了第九三四章 態勢第一五四章 統一戰線第九零五章 文章哪有尋常事第七三九章 因無知而無畏第七三零章 這纔是謀略第九五七章 大勢已成第二八二章 果然不出所料第四六零章 坑隊友的薛良孺第九三一章 戰馬第七五零章 西夏又遣使了(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三更)第三四章 放個煙霧第二九一章 分而待之第九六五章 恩威並施第一一八章 據理力爭爲出征第二六章 童英宴(五)第八七六章 嚴重第一九四章 管城李誡(第三更)第二八七章 征戰之力第九一三章 事情本來就該這樣第四七四章 還雙管齊下了第二七章 童英宴散第二九八章 狄漢臣尚能飯否第五六三章 大宋很生氣第四三六章 見識的差距第三三四章 臨機決斷的作用第三八三章 文彥博難了第四八六章 釜底抽薪第八二二章第一零六章 錢明逸算是倒黴了第八六六章 還以爲什麼事呢第三五六章 大圍剿開始第七六四章第九六二章 耶律洪基的無底線第六六七章第一一四章 成婚前的教授第五零八章第一一七章 機會來了第一七七章 有目的最好(繼續五更,第一更)第九九章 選兵詔令第五四九章 大不同第七八零章 有意的一追一逃第一六五章 走著看吧第一二六章 再上萬尹山第三三八章 原來如此第六二章 用爛的策劃第二六八章 各自有各自的盤算第八零八章 君王需要腹黑第九二章 護衛營地第四八一章 閒不下的王安石第六六六章 稚圭,別執迷了第三五六章 大圍剿開始第九一八章 變化第一五七章 國朝需要銅第八二九章 出行第十六章 內苑不同版第七章 成爲懸案的繩禍第八一四章 這不是巧合第二九五章 約鬥第九五五章 中軍宮帳的危險第五五二章 兵員第七四七章 戰爭之外的小事件(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四更)第四五七章 這又何必呢第三八四章 趙曦的手段第二零四章 先內後外(第三更)第四四三章 別憋著第五四章 有意無意的營生第八九五章 時機第六一九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三四零章 相公的憂和帝王的喜第八零六章 工農優先的問題第二四四章 因傷致仕第四三三章 有辱斯文 踐踏經典第二二九章 改造第二二章 童英宴(一)第三五二章 沒想到的戰況第二四八章 是否開放常平倉第三零三章 驚馬第二八四章 該露露獠牙了第三九六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要市| 甘孜县| 黑龙江省| 遂溪县| 潼南县| 孙吴县| 扶余县| 德钦县| 陇川县| 昌平区| 正蓝旗| 武平县| 金门县| 栖霞市| 凭祥市| 马山县| 奇台县| 宁远县| 嘉祥县| 易门县| 屏边| 新宾| 大渡口区| 普兰县| 宁晋县| 沈阳市| 宝鸡市| 广宗县| 西安市| 潼关县| 苍梧县| 泗水县| 阿勒泰市| 贵州省| 柘城县| 深泽县| 炉霍县| 扎鲁特旗| 信宜市| 和顺县| 枣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