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二六章

榮譽是相同的,恥辱也一樣,只是從心裡上沒了第一個被點名的那種興奮和沮喪。

然而,那些被點名的,排位到倒數的臣工,還是揹負了壓力。

都一樣熟讀聖賢書,都一樣有過大比的經歷,在這樣的場合下被曝光……

趙曦大體的看了看那些被曝光,站起來又坐下的那些臣工……這樣的方式,作用還是挺有效的。

還記得內閣當初對這種模式商討時……

韓琦說:“士可殺不辱!”

這理由相當的高大上,還有相當的基礎。

“如果說將提案議案公之於衆就是侮辱,那朝廷的大比又該如何?所謂提案議案,在臣看來,無非是一篇策論,還是施政以後帶著問題有針對性的策論。能不能撰寫好,能不能有的放矢,談不上辱,無非驗證臣工理政的一種手段!”

王安石是極力贊同的。

“陛下,臣以爲,於朝會上公佈議案提案,與朝廷大比放榜類同。正如王閣老所言,更能從中看到臣工理政的實情!”

張方平也如是說。

韓琦的觀點可能有一些共鳴,但在內閣議事時,有了王安石和張方平的辯駁,也沒人再開聲支援他了。

因爲,很明顯,官家是有意要這樣實行的。

關鍵是,這樣的形式,真的談不上侮辱,或者說有點擦邊……

不論怎樣,大朝會的第一天,可以說是成功的一天,勝利的一天。

這樣一個開端,將預示著國朝的第一次大朝會將由勝利走向勝利…~

“小弟,大朝會第二天議程的章程是什麼?”

蘇軾是入選參政來參加朝會的。實際上,他之所以能入選參政,並不是他在黃州理政有什麼驚人之舉,而是他的文壇盛名。

在國朝做官,永遠離不開文壇,或者說士林更合適。

黃州的知州,那怕是明知道蘇軾整日遊蕩,也不得不將他拖進參政來…~就是這樣,那怕是再嚴密的制度,執行者還是人,那就脫不開人的情緒。

黃州知州,首先是個文官,更是知道蘇軾在國朝文壇士林的名望。倘若他沒有確定蘇軾的參政席位,恐怕會受到整個文壇士林的責問。

還好,蘇軾並沒有在大朝會被點名,沒有讓黃州在整個朝堂曝光丟人。

說實話,黃州知州是真的對蘇軾沒信心。

其實,蘇軾確實並沒有把大朝會的什麼提案議案當回事,之所以沒有被提溜出來,還是因爲他文采的光。

同樣的意見和建議,在遞交到朝廷各衙門後,文采還是有一定優勢的。

但是,今天大朝會的氣氛,卻讓蘇軾有些緊張了。

他是對理政不太熱衷,但他很看重聲譽。同樣,他不熱衷理政,並不是他對朝政就不懂。

蘇軾真心不想在幾百臣工面前被提溜出來涮一圈……

蘇軾覺得,如果自己用心了,在有準備的情況下,應該不會出現那樣的情況。

所以,他在朝會結束後,來找小弟問計。

小弟蘇轍,不僅僅是議政,似乎現在還是官家看重的中堅臣工。

“二哥,如今的朝廷,你真的需要收收心了。你那個《寒食帖》……二哥,小弟該怎樣說你好?”

“二哥,如今的朝廷核心是務實,是治政,是踏踏實實的做事。以如今朝廷的升遷秩序,已經不再是僅僅靠磨堪和資歷了。”

“二哥,以你的資歷,進入議政本該是順理成章的。其實,之所以你這次落選議政,監察衙門那點事,並不是主要原因,而是官家對你的印象。”

“提名議政是官家的權利,倘若官家對你提名,以你在文壇士林的名望,你覺得會被阻攔嗎?”

“從根本上是你在官家的印象裡,才華只體現在詩文上,並沒有治政的出彩之處。柳三變的遭遇你不是不清楚。”

“就比如你現在問小弟的事,明日的朝會章程…~這都是朝廷明發的內容,每州每府,以及朝廷的每個衙門,都有議程的。你根本就沒看是不是?”

蘇軾被蘇轍說的有點尷尬了。確實,他沒看。離開汴梁一年多,他再次回到汴梁,更多的是參加一些飲宴。

想想也是,這正是國朝各地大才聚聚汴梁之時,他又怎能錯失這樣的揚名機會。

還有就是,那些把他當作恩客的嬌娘,可是等著他的詩文出頭呢。

蘇軾自到了汴梁,只是隨意的撰寫了所謂的提案,朝投身到倚紅偎翠的大業中去了。那顧得上看朝廷的朝會議程。

若不是今日朝會那場面,讓他擔心,他連拜訪他小弟的時間都沒有。

“小弟,二哥到京城,那些許久不見的詩文好友,還是需要應酬的……”

蘇軾這解釋,連他自己都氣不足。

“唉……二哥,真不能這樣下去了,如今的朝廷,容不下尸位素餐的臣工。”

“明日的議程是分組討論。討論今日朝廷各衙門的議案提案答覆,討論朝廷準備推開的役兵法、驛站改制等內容。”

“別以爲討論就可以一言不發,或者濫竽充數。每一組臣工都是按地域、職能隨機確定的,並且,每一組討論都有監察官在場。”

“比如二哥你,你可能在黃州那一組,也可能在酒監那一組。不管是那一組,提案議案是有針對性,但是對於朝廷的新法是統一的。”

“在討論的過程中,監察官負責秩序,而秘書處負責記錄。每一組的討論過程,最後都會記錄在案,並形成文稿,呈於內閣甚至官家,也有可能在討論結束時,朝廷會針對特定議題的討論,像今日一樣進行排位。”

“二哥,你夠聰慧,只不過心思沒用在理政上,這不行!小弟希望你回驛館認真看一下朝廷的新法,也用心反思一下自己的職責……”

蘇轍太瞭解他這個二哥了,但是,該說的話還是得說到。

蘇轍這些年在講武堂,已經能深刻熟悉官家的施政宗旨,對於二哥這樣的做法,他真的很擔心。

“小弟,這些朝廷也都公佈了?”

蘇轍白了蘇軾一眼。自己這個二哥還真是個政盲。

朝廷的議程只是註明分組討論,怎麼可能這樣具體?這只是他的猜測。

第八四四章 拓海之謀第一四五章 計謀只是心裡較勁第四七章 交與不交第二九三章 再加點份量第六八零章 終於等來危險了第九五三章 意外的判斷第四一零章 段思廉的悲情第五三二章 枉作小人了第一一一章 讓他真死去第五六零章 談判以外的事第七零二章 官家昏聵了第九零七章 耶律乙辛的無恥第八九六章 非全力出征第六十章 話語權第九四五章 推進第七章 成爲懸案的繩禍第三七一章 翻了個底朝天第七七八章 官家囑咐第九四七章第一二八章 瘋子把人玩瘋了第四七零章 東平王 可滿意第四三三章 有辱斯文 踐踏經典第四七零章 東平王 可滿意第四一五章 推一把第八七二章 立場第七八七章 微服私訪(一)第四五七章 這又何必呢第三五零章 談笑間灰飛煙滅第八五九章 一言定人生死的感覺不好第一零六章 錢明逸算是倒黴了第一零六章 錢明逸算是倒黴了第三零九章 趙曦失態了第四一零章 段思廉的悲情第六二五章 這個狠了第九七章 自辯書第八八一章 狡詐第七百章第一四八章 不願做看客的殿下第八五九章 一言定人生死的感覺不好第二三六章 有意和無心第三四九章 開打了第二章 驚掉眼球的痊癒第三七二章 殺第八四四章 拓海之謀第二一七章 一文換一文第二二二章 交易第五二五章 奏對第四八章 處事方式第五八七章 倒黴孩子第六七八章 人選第四九一章 各懷心事第九一三章 事情本來就該這樣第七章 成爲懸案的繩禍第三七三章 背鍋的人第六六六章 稚圭,別執迷了第七八二章 是後路還是謀局第六八二章 嗜殺之君又怎樣第七六五章 明朗和不明朗第三五六章 大圍剿開始第八二二章第八五七章 戰爭要素第一五七章 國朝需要銅第五二零章 監察第七九四章 微服私訪(八)第六三一章 役兵之議第五四九章 大不同第七章 成爲懸案的繩禍第四三四章 自己說了算第一八一章 有點得意忘形了(第五更)第四七五章 玩夠了沒第九八章 蘇頌是個有意思的人第八七章 六率之議第四四二章 家天下 共天下 公天下第四一三章第三七三章 背鍋的人第一零四章 誰在喊殿下第五一零章 扯什麼淡第一六零章 聲東擊西第七一零章 註定的勝負第四八九章 到底在建什麼第七零八章 此計可用第三五五章 潰散第六七九章 面授機宜第四二九章 王安石回朝第五九四章 白熱化第二一七章 一文換一文第一三二章 授印宴第四六零章 坑隊友的薛良孺第四七八章 這青苗法呀第六九五章 宋國已經不再是原來的宋國第三零四章 歡喜和憂第九四章 多數事沒真相第八五章 後續第二九二章 那就備戰吧第八九七章 疆域的妄想第六四四章 一片譁然第五九六章 推一把第八八章 換個說法第三三五章 趙曦論戰第四六八章 細思極恐
第八四四章 拓海之謀第一四五章 計謀只是心裡較勁第四七章 交與不交第二九三章 再加點份量第六八零章 終於等來危險了第九五三章 意外的判斷第四一零章 段思廉的悲情第五三二章 枉作小人了第一一一章 讓他真死去第五六零章 談判以外的事第七零二章 官家昏聵了第九零七章 耶律乙辛的無恥第八九六章 非全力出征第六十章 話語權第九四五章 推進第七章 成爲懸案的繩禍第三七一章 翻了個底朝天第七七八章 官家囑咐第九四七章第一二八章 瘋子把人玩瘋了第四七零章 東平王 可滿意第四三三章 有辱斯文 踐踏經典第四七零章 東平王 可滿意第四一五章 推一把第八七二章 立場第七八七章 微服私訪(一)第四五七章 這又何必呢第三五零章 談笑間灰飛煙滅第八五九章 一言定人生死的感覺不好第一零六章 錢明逸算是倒黴了第一零六章 錢明逸算是倒黴了第三零九章 趙曦失態了第四一零章 段思廉的悲情第六二五章 這個狠了第九七章 自辯書第八八一章 狡詐第七百章第一四八章 不願做看客的殿下第八五九章 一言定人生死的感覺不好第二三六章 有意和無心第三四九章 開打了第二章 驚掉眼球的痊癒第三七二章 殺第八四四章 拓海之謀第二一七章 一文換一文第二二二章 交易第五二五章 奏對第四八章 處事方式第五八七章 倒黴孩子第六七八章 人選第四九一章 各懷心事第九一三章 事情本來就該這樣第七章 成爲懸案的繩禍第三七三章 背鍋的人第六六六章 稚圭,別執迷了第七八二章 是後路還是謀局第六八二章 嗜殺之君又怎樣第七六五章 明朗和不明朗第三五六章 大圍剿開始第八二二章第八五七章 戰爭要素第一五七章 國朝需要銅第五二零章 監察第七九四章 微服私訪(八)第六三一章 役兵之議第五四九章 大不同第七章 成爲懸案的繩禍第四三四章 自己說了算第一八一章 有點得意忘形了(第五更)第四七五章 玩夠了沒第九八章 蘇頌是個有意思的人第八七章 六率之議第四四二章 家天下 共天下 公天下第四一三章第三七三章 背鍋的人第一零四章 誰在喊殿下第五一零章 扯什麼淡第一六零章 聲東擊西第七一零章 註定的勝負第四八九章 到底在建什麼第七零八章 此計可用第三五五章 潰散第六七九章 面授機宜第四二九章 王安石回朝第五九四章 白熱化第二一七章 一文換一文第一三二章 授印宴第四六零章 坑隊友的薛良孺第四七八章 這青苗法呀第六九五章 宋國已經不再是原來的宋國第三零四章 歡喜和憂第九四章 多數事沒真相第八五章 後續第二九二章 那就備戰吧第八九七章 疆域的妄想第六四四章 一片譁然第五九六章 推一把第八八章 換個說法第三三五章 趙曦論戰第四六八章 細思極恐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岗巴县| 宁陕县| 黑龙江省| 林周县| 应城市| 韶山市| 柘城县| 大悟县| 敦煌市| 木兰县| 天峨县| 同心县| 锡林浩特市| 罗城| 英超| 漳平市| 固安县| 宣恩县| 房山区| 东辽县| 新昌县| 黄山市| 廊坊市| 文安县| 平果县| 宿迁市| 正定县| 江达县| 福泉市| 龙井市| 大庆市| 林西县| 柳林县| 南部县| 东莞市| 日喀则市| 廉江市| 蒲城县| 岳西县| 定西市| 桓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