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一二章 典籍背後

呂惠卿這時候才正眼看這段思廉……原來也不簡單呀!

這話裡套話的,什麼叫以大理王的名義?什麼叫也能替王師避免麻煩?

敢情這姓段的,一直就是玩呢?

見識火器後的那種堅定和悲壯,見了官家後的那種悲情和感嘆……還真可以嘍!

“段王多慮了!朝廷安排我呂某館伴,這已經說明,我大宋依然將你段氏當作大理王室,而你還是大理王。否則,不會安排館伴使。”

“另外,若非大理在汴梁的驛館窄小,不能容納王室成員,朝廷不會將此處賞賜於段王。若朝廷不再認同段王,或者有意不讓段王再回大理,此處的牌匾就早已掛起來了,而不是像現在這般,我車伕都不知道目的地!”

你玩含蓄?玩話裡話外那一套,我偏偏給你實打實的來。就這麼開門見山,就這麼直白。

果然,把段思廉給說懵了。

宋國不都是謙謙君子嗎?不是都喜歡藏著掖著,話說半句嗎?這呂惠卿這些天也是這樣的,怎麼突然一下變風格了?

有點適應不了。

“段王歇息吧,儘快把親兵選出來,也好能儘快的解救大理子民!呂某告辭!”

小樣吧,玩不死你!

呂惠卿乾脆利索的走了,留下段思廉一腦子漿糊。

“這呂惠卿倒是個人物。”

趙曦聽完老陳琳的奏報,不由的感嘆。

盛名之下無虛士呀,這朝堂……唉,真不是那麼簡單的,沒一個簡單的人物。

“押班,可否遣些女官,到段王處教授禮儀?……這事就這麼定了,你選擇女官,我讓呂惠卿把這事辦了。”

循序漸進,也得把這個序稍微快一點。

“遣人請相公們來垂拱殿。”

取得階段性成果,政事堂的氣氛也有些輕鬆。

別奇怪,別看只是告訴段思廉,他還是大理王這件事,看似簡單,可內容相當豐富。

直接告訴段思廉:你還是大理的王,這背後的意思,就是說,國朝忙乎半天,真的就是做貢獻了,替他段家滅高家楊家。

可現在,用這種含糊著,還是旁敲側擊的方式告訴段思廉,他自己也清楚,絕不會那麼簡單。

也就是說,大宋沒那麼高尚,他要想繼續做大理王,恐怕還有後話。

這個架子搭好了,對於政事堂來說,就算是階段性成果。

這纔剛有一陣歇,官家又要幹嘛?

帶著疑惑,相公們還是來到了垂拱殿。

“記得我大婚時,送大理的聘禮中有經典子集?”

莫名其妙,官家怎麼想起這事了?

“確有此事。當年老臣專門爲聘禮遴選了優版圖冊。”

趙曦當初大婚時,如今政事堂的幾位,好像都沒直接操辦,也就歐陽修當初職銜是國子監祭酒,屬於邊緣人員。

“嗯,也就是說大理對我大宋文華極度推崇?”

經史子集都能當聘禮了,還是被女方認同的,可想大理對國朝文華的推崇。

“官家何意?”

官家不是那種專門叫相公來扯淡的人,連庭筵在官家看來都是務虛,更別說召集相公們一起扯淡。

“大理內亂很難在短時間內平息,大理王室流亡,國朝作爲宗主國,豈可忽視王室子弟的教化?”

“我已責令陳押班,遴選內苑女官前往段王府教授禮儀。同樣,我在想,既然大理推崇我朝文華,是否可擇人對大理王室子弟講學?”

趙曦一本正經的說,可自己都想笑,明明是另有目的,偏偏用這種冠冕堂皇的藉口。

主要是不想讓司馬光歐陽修之類,鄙視自家的帝王。

其實,在趙曦說完這些,沒人不明白真實的意圖。

“官家此事甚好!”

歐陽修表示贊同,不管目的何意,教化是永遠沒錯的,這不需要分大理還是國朝。

至於怎樣來做成此事,他不想,生怕玷污這神聖的事。

“官家,恐有些唐突……”

總不能直接告訴段思廉:你家孩子太野了,實在有損你王室聲譽。來來來,我們大宋文華精粹,派幾個人教教你家孩子。

“若諸位無異議,此事就這麼辦。只需要交於呂吉甫即可,他會做到這點。”

“諸位是否可推薦授課的教授?”

這纔是趙曦把相公們喚來的目的。

單說讓段思廉接受國朝派人講學,真不是什麼難事。倒是選擇誰去,需要政事堂遴選。

此人不僅僅是授課的責任,更重要的是,必須在知曉整個計劃後,在段王府承擔一箇中心開花的作用,要潛移默化的把朝廷的一些目的透露出去,還得把握好度,掌握段家的思潮。

“富相有賢婿……”

“哦,說來聽聽。”

“官家,富相女婿馮京,乃國朝進來唯一的三元及第。”

馮京?趙曦好像聽說過……錯把馮京當馬涼,原來是富弼的女婿。

“官家,賤婿因老臣位居中樞,已然自請外出了。”

這事在富弼看來,自家女婿也合適。

撇開三元及第的名氣,就是朝廷對大理的謀劃,也是越少人知道越好。

可,父子翁婿同朝爲官的忌諱,他還是需要說到明處。

“沒那麼多閒事!我是擔心你家謀反?還是擔心你家篡位?召馮京回朝……”

只是說讓回朝,趙曦並沒有說職銜……等這差遣完成了再說吧。

若真有才,趙曦不吝提拔。

……

呂惠卿有幾日沒到段王府了。若即若離,纔是館伴的最合適方式。

“段王,這是……”

看著進進出出的內監,一箱一箱的往府院內搬。再看看段思廉眉飛色舞的樣,呂惠卿很合事宜的問了。

“呂館伴,此乃段貴妃賞賜,皆爲大內密藏之經史子集!來來來,呂館伴,以後還請呂館伴不吝賜教。”

段思廉確實是有點興高采烈。自從來到汴梁,他最想見識的,其實是宋國的經典。

如今,有自家妹妹出面,終於賞下來了。

“惠卿不才,職銜館伴,豈能擅變職守?”

很尷尬,段思廉以爲這就是順手的事,沒想到呂惠卿拒絕了。

這一大堆的典籍呀,可自家有幾人能懂這個?這不是望洋興嘆嗎?

“段王,惠卿倒有個建議。我朝今年唯一的三元及第馮翰林此番正回汴梁述職,新差遣未定,若段王請奏陛下,或許此事能成。”

啥意思?呂惠卿這樣說,倒是讓段思廉猶豫了。

再一想,不就是經史子集嗎,那都是聖賢王道,容不下魑魅魍魎。

成不成,爲了段家,試試又怎樣?

第二七章 童英宴散第十章 國事豈是兒戲第五七七章 大棒和甜棗第二九零章 東宮偏門爲誰開第六一零章 醉話第七八四章 郊迎第八四九章 石油引發的第七三六章 李憲的鬱悶第九五章 練兵之法第六六三章 韓琦的危機感第一三六章 太子殿下的詭異第二三零章 護衛營的新任務第一四四章 很爛的計謀第四一五章 推一把第一一二章 亂墳崗值守第九零九章 想法第四五三章 都不純粹第五一二章 錢太多了第一三八章 絕不容忍第五四九章 大不同第一二七章 第二晚第一九八章 搞了個毛線(第二更)第四十章 內苑之亂第一二九章 演習之外的事第五九二章 暫時的平靜第一二九章 演習之外的事第一四三章 廣南之脊樑第七零二章 官家昏聵了第八七六章 嚴重第七八四章 郊迎第四二零章 你有隊伍第五二二章 暗潮第一六三章 避重就輕第二六章 童英宴(五)第三八五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二九一章 分而待之第二八九章 戴帽子唬人第五四八章 野望第十一章 翻船的小溝第七一三章 借道還是借刀(感謝書友不吃齋的蚊子萬賞,必須得加更。)第八八章 換個說法第五四四章 使臣第六四一章 招人恨的王安石第六三四章 打開的話頭第九二章 護衛營地第九六章 橫生枝節第四五九章 吳充的無妄之災第七五六章第九一九章 借力是本意第八二二章第三三章 第一彈 軍糧第五七四章 你行 我也行第六九七章 讓他們見識見識第八三零章 出行的目的第九四二章 成了第八五九章 一言定人生死的感覺不好第九九章 選兵詔令第五百章 面授機宜第八一三章 扶上馬送一程的恐懼第七八八章 微服私訪(二)第二五九章 臉打的很疼第七三一章 大謀局的形成第七七七章 一勞永逸的做法第四三一章 來一次辯經第九六四章 大喇叭攻勢第六七六章第六零七章 人事(上)第九一八章 變化第八六六章 還以爲什麼事呢第八六二章 立場和態度第四二五章 爭吵 多吵吵第六一六章 權利架構第六二九章 大變革的開始第六二八章 初步成型的模式第四零二章 有些事沒必要第四五八章 死保呂嘉問第八二七章 因勢利導第三三四章 臨機決斷的作用第六九四章 不得已的選擇第三三五章 趙曦論戰第八零一章 微服私訪(十五)第三五六章 大圍剿開始第七七三章 趙曦之意第五二章 被戲耍了第五九七章 滿朝堂爛泥第一三三章 征途第五九七章 滿朝堂爛泥第三章 不算太傻的老爹第九三章 誠實是美德第十二章 魯班鎖第六二三章 熟悉又陌生的氛圍第一六六章 一而再再而三第七二四章 河殤第六六八章 這也是姑且第四八一章 閒不下的王安石第一七六章 君子三省吾身(第五更)第七四零章 該收關了第五八二章 原來如此第五三二章 枉作小人了第二七三章 全方位展示
第二七章 童英宴散第十章 國事豈是兒戲第五七七章 大棒和甜棗第二九零章 東宮偏門爲誰開第六一零章 醉話第七八四章 郊迎第八四九章 石油引發的第七三六章 李憲的鬱悶第九五章 練兵之法第六六三章 韓琦的危機感第一三六章 太子殿下的詭異第二三零章 護衛營的新任務第一四四章 很爛的計謀第四一五章 推一把第一一二章 亂墳崗值守第九零九章 想法第四五三章 都不純粹第五一二章 錢太多了第一三八章 絕不容忍第五四九章 大不同第一二七章 第二晚第一九八章 搞了個毛線(第二更)第四十章 內苑之亂第一二九章 演習之外的事第五九二章 暫時的平靜第一二九章 演習之外的事第一四三章 廣南之脊樑第七零二章 官家昏聵了第八七六章 嚴重第七八四章 郊迎第四二零章 你有隊伍第五二二章 暗潮第一六三章 避重就輕第二六章 童英宴(五)第三八五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二九一章 分而待之第二八九章 戴帽子唬人第五四八章 野望第十一章 翻船的小溝第七一三章 借道還是借刀(感謝書友不吃齋的蚊子萬賞,必須得加更。)第八八章 換個說法第五四四章 使臣第六四一章 招人恨的王安石第六三四章 打開的話頭第九二章 護衛營地第九六章 橫生枝節第四五九章 吳充的無妄之災第七五六章第九一九章 借力是本意第八二二章第三三章 第一彈 軍糧第五七四章 你行 我也行第六九七章 讓他們見識見識第八三零章 出行的目的第九四二章 成了第八五九章 一言定人生死的感覺不好第九九章 選兵詔令第五百章 面授機宜第八一三章 扶上馬送一程的恐懼第七八八章 微服私訪(二)第二五九章 臉打的很疼第七三一章 大謀局的形成第七七七章 一勞永逸的做法第四三一章 來一次辯經第九六四章 大喇叭攻勢第六七六章第六零七章 人事(上)第九一八章 變化第八六六章 還以爲什麼事呢第八六二章 立場和態度第四二五章 爭吵 多吵吵第六一六章 權利架構第六二九章 大變革的開始第六二八章 初步成型的模式第四零二章 有些事沒必要第四五八章 死保呂嘉問第八二七章 因勢利導第三三四章 臨機決斷的作用第六九四章 不得已的選擇第三三五章 趙曦論戰第八零一章 微服私訪(十五)第三五六章 大圍剿開始第七七三章 趙曦之意第五二章 被戲耍了第五九七章 滿朝堂爛泥第一三三章 征途第五九七章 滿朝堂爛泥第三章 不算太傻的老爹第九三章 誠實是美德第十二章 魯班鎖第六二三章 熟悉又陌生的氛圍第一六六章 一而再再而三第七二四章 河殤第六六八章 這也是姑且第四八一章 閒不下的王安石第一七六章 君子三省吾身(第五更)第七四零章 該收關了第五八二章 原來如此第五三二章 枉作小人了第二七三章 全方位展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怀宁县| 行唐县| 丹阳市| 英超| 深水埗区| 华宁县| 永新县| 高邮市| 大同市| 乌兰浩特市| 习水县| 龙门县| 安阳市| 四会市| 青神县| 满城县| 双牌县| 班玛县| 稻城县| 汤阴县| 娄底市| 奉贤区| 鸡西市| 哈巴河县| 甘泉县| 金阳县| 罗山县| 桦南县| 东辽县| 清新县| 呼玛县| 尚志市| 益阳市| 平山县| 河间市| 星子县| 桐梓县| 鄂尔多斯市| 咸丰县| 武冈市| 冷水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