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四一章 王安石的執拗

當所有的,各方面的信息彙總後,趙曦發現,國朝的整個沿海,沒有一家鄉紳士族可以脫開海運,也沒有一家海運商賈可以完全撇開海盜。

海盜幾乎就是沿海航運業供養著成長起來的。

“觸目驚心呀!”

王安石能看明白這彎彎繞繞的奏報,這段時間他用心鑽研了官家的一些針對市易的理論性記錄。

章惇和呂惠卿都沒出聲,問題同樣發生在他們自己的家族。

北方的土地南方的海運,這本來就是國朝士族階層的根本。當然,對於象王安石、王韶這樣的撫州、江州人,就另說了。蘇頌一家若不是遷徙,估計也脫不開海運行當。

至於呂公著、韓縝,都是北方人,跟著連不上。蘇轍蜀中人,更是無關。

趙曦這時候才發現,自己這內閣還真是南人多······

“官家,朝廷豈能容這般情形?”

王安石到底是羨慕嫉妒恨,還是說出於爲朝廷考慮,不想去糾結。

“王相,朝廷詔令是三月之限,官家也曾言既往不咎。朝廷是否容忍,是看將來,而不是以前。”

若不是官家有個既往不咎的話,章惇覺得呂惠卿未必如此徹底。他不知道的是,呂惠卿是因爲知道瞞不過去,纔不得不清查的徹底。

還有一點,如今國朝所有的臣工都參與到了國朝各類產業之中,這部分受益並不比海運的收益少。關鍵是,海運是家族的,而且風險大。

官家在專注海運時,並且籌建海軍,這就意味著,朝廷很可能會針對海事有所作爲。

以他們對官家的瞭解,一旦發動,就不會半途而廢,海運必將改變現狀,進入一個相對規範的狀況。

至於那些海盜,不會有人以爲在大宋的武力下可以繼續逍遙。

現在的朝臣,對於大宋的武力是絕對的信任,甚至到了盲目的地步。

當然,海戰還有待於驗證,可只要工坊城和樞密院以及兵部用心,這不會是什麼難事。

基於這些原因,在海運方面有牽扯的,跟家族溝通後,都沒有在這件事上阻攔。

也知道攔不住。

這段時間,不管是泉州還是明州,很明顯,監察衙門和皇城司在通力合作,就連駐軍,也似乎有參與。

這時候若還存有僥倖,真的就是螳臂當車了。

王安石不想既往不咎。

因爲,他從呂惠卿負責的奏報中看到,海運往來,不僅僅是勾結海盜供養海盜的問題,偷稅漏稅的額度也相當嚴重。

所以他說…~

“官家所謂既往不咎,只是針對勾結或者供養海盜的問題,而不是指不按規定繳納稅負!朝廷對此必須有所表示……”

“王相,奏報中很明確表明了,沒有繳納稅負的部分,基本上都是需要交給海盜以確保航運安全的部分。”

“自從皇家產業納稅後,作爲士族,也懂得責任,不會爲微末小利而逃避稅負。”

呂惠卿辯駁了,說是辯駁,但呂惠卿的語氣和情緒保持的很好,像在陳述。

沒有像王安石那樣激動。

王安石跟富弼最大的區別是,王安石沒有富弼圓潤,或者說耿直一些,眼裡揉不下沙子。

在某種程度上,王安石要比富弼秉公,同樣,在某種程度上,王安石沒有富弼的政治智慧高。

在上一屆的內閣,富弼可以做到整個內閣在明面上是一團和氣,很多爭端都會在內閣之間先協調好,而不是這樣在官家面前爭吵。

在一定意義上講,內閣首輔在跟內閣大臣爭辯是,就表示已經落了下乘。

原本的歷史,王安石新政最終人離政息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王安石能力很強,治政一道,在整個國朝,縱觀歷代相公,他也是相當靠前的。

可王安石在爲人處事方面,確實不算高明。

想來原本的王安石,不說他使用的那些人,就說他的親近。

司馬光反目成仇,呂惠卿背叛,就連他的扶養成人的兄弟,也對他的變革不予支持,更別提什麼兒女親家,所有的資源,因爲他的個性,被他一個個的惹光了。

後世評論,王安石是觸犯了士族或者地主階層的利益……

事實上,王安石確實做事或許嚴苛,手段過於激烈。原本歷史上王安石的變法的結果,不僅僅只是一個侵犯某個階層利益那麼簡單。

或許,他身的性格,也應該是原因之一。

趙曦來到這個時代,在一定程度上是吸取了歷史上各種變法的教訓。

變革,應該慎重考慮的便是人亡政息的問題。

趙曦的變革是採用了一種先給予的方法,並且在站隊立場的情況下,循序漸進的緩緩改變。

王安石…~唉!

“以應該繳納於朝廷的稅負供養海盜,不僅僅使朝廷稅負減少,還滋長了海盜的氣焰,甚至助長了海盜的發展。”

“朝廷若對此類情況熟視無睹,既往不咎,如何正朝綱?”

趙曦愣神的這一陣,王安石還在跟章惇、呂惠卿激辯。

真不知道到底是因爲海運,還是因爲被原本自己提攜的人剝了面子。

“王相留對,其餘人散了……”

這還是陳習,總喜歡在人前爭辯以顯示自己的見解和能力。

就不能底下溝通好嗎?就不能在臺面上表現的和光同塵嗎?

“王相,是否覺得朕應該支持你的建議,畢竟王相是出於公心,是爲了朝廷。”

留下王安石奏對,趙曦並沒有當衆表態支持他的觀點,這讓王安石臉色不太好看。

趙曦這樣說了,但王安石仍然沒有緩解心中的不滿。

“王相,可曾詳細分析過這份奏報?”

“臣看過了。”

“不是看過,而是要詳細分析。朕告訴你,若是以王相建議,整個國朝從事海運者,將無一遺漏,全部都要受到懲罰。”

“官家,既然有違朝廷法令,就該受到懲罰!”

還真是個拗相公。

“王相,朕不說朕已經說過既往不咎的話,也不說法不責衆。就說這些海運商賈這樣做的原因。”

“商賈納稅,是因爲朝廷維護著一個相對公平的交易秩序,而朝廷收了稅負,就有維護公平的義務。”

“這些海商呢?朝廷做了什麼?朝廷沒有承擔起相應的責任,又如何能要求商賈盡納稅的義務?”

第一四六章 就這麼簡單第二一六章 並無戲言之心第七四八章 小事件之外的指向(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一更)第二五章 童英宴 (四)第九一一章 條件第八三九章 唯變化永恆第三五三章第五六一章 往好處想 往壞處準備第八一二章 確實亂了第六四七章 稅制第三八六章 未來的名帥名將第七五七章 挺直的大宋腰桿第一九五章 餡餅砸中的人(第四更)第四二六章第五九九章 由職銜安排想到的第一三三章 征途第五六三章 大宋很生氣第五五七章 蕭卓爾一口老血第四四七章 故技重演第七零八章 此計可用第七四九章 什麼算金甌無缺(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二更)第七八二章 是後路還是謀局第五四零章 戰略部署(下)第四七八章 這青苗法呀第五四六章 開始了第六八一章 第一撥第六四三章 小人物的逆襲第七七二章 汴梁的漕運之議第七九五章 微服私訪(九)第八零五章 該是怎樣就怎樣第四五九章 吳充的無妄之災第四九七章 事事煩心第二三章 童英宴(二)第二六六章 早朝議第五一七章 借聖人手打臉第九五四章 突破防線的意外第二九零章 東宮偏門爲誰開第九三三章 帶個功勞進大宋第七二七章 不予增援第五五一章 兩重天第九一二章 吉甫所言極是第二七九章 真不是故意第四四章 元夕夜 下第八一三章 扶上馬送一程的恐懼第四六章 資善堂族學第四三三章 有辱斯文 踐踏經典第六章 繩之錯非人之過第六二三章 熟悉又陌生的氛圍第二六一章 樊樓第九四二章 成了第一零三章 韜光養晦的憋屈第七七九章 人該爲自己的行爲負責第五七二章 針鋒相對第二七一章 又玩了第五八八章 王安石也有昏招第六五二章 決斷第二三章 童英宴(二)第六九七章 讓他們見識見識第六四四章 一片譁然第五九一章第八六六章 還以爲什麼事呢第七四五章 不死心的黨項人(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二更)第九二九章 北遼先宣戰了第二一一章 摺子戲(第五更)第五百章 面授機宜第五五三章 遼使又來了第二九零章 東宮偏門爲誰開第八八二章 貪慾第一七四章 震驚是接二連三的(第三更)第九四章 多數事沒真相第八八七章 扼殺第五零四章 都是精英第五二一章 揣度第五章 鞦韆繩斷了第六零七章 人事(上)第一二二章 文寬夫無恥第八三九章 唯變化永恆第八六八章 蘇頌的想法第一五七章 國朝需要銅第五五一章 兩重天第四六三章第九三七章 舊事第二一四章 請君出坑第四零六章 呂惠卿的差遣第四八九章 到底在建什麼第七百章第一四五章 計謀只是心裡較勁第九一九章 借力是本意第三零三章 驚馬第二零五章 謀劃深遠(第四更)第六八九章 明晚行動第八零九章 替富弼分擔些第六三八章 先禮後兵的禮第一三三章 征途第四五三章 都不純粹第八一九章 舊事重提第五一五章 這算屁的大捷(下)第三八四章 趙曦的手段第二二九章 改造
第一四六章 就這麼簡單第二一六章 並無戲言之心第七四八章 小事件之外的指向(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一更)第二五章 童英宴 (四)第九一一章 條件第八三九章 唯變化永恆第三五三章第五六一章 往好處想 往壞處準備第八一二章 確實亂了第六四七章 稅制第三八六章 未來的名帥名將第七五七章 挺直的大宋腰桿第一九五章 餡餅砸中的人(第四更)第四二六章第五九九章 由職銜安排想到的第一三三章 征途第五六三章 大宋很生氣第五五七章 蕭卓爾一口老血第四四七章 故技重演第七零八章 此計可用第七四九章 什麼算金甌無缺(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二更)第七八二章 是後路還是謀局第五四零章 戰略部署(下)第四七八章 這青苗法呀第五四六章 開始了第六八一章 第一撥第六四三章 小人物的逆襲第七七二章 汴梁的漕運之議第七九五章 微服私訪(九)第八零五章 該是怎樣就怎樣第四五九章 吳充的無妄之災第四九七章 事事煩心第二三章 童英宴(二)第二六六章 早朝議第五一七章 借聖人手打臉第九五四章 突破防線的意外第二九零章 東宮偏門爲誰開第九三三章 帶個功勞進大宋第七二七章 不予增援第五五一章 兩重天第九一二章 吉甫所言極是第二七九章 真不是故意第四四章 元夕夜 下第八一三章 扶上馬送一程的恐懼第四六章 資善堂族學第四三三章 有辱斯文 踐踏經典第六章 繩之錯非人之過第六二三章 熟悉又陌生的氛圍第二六一章 樊樓第九四二章 成了第一零三章 韜光養晦的憋屈第七七九章 人該爲自己的行爲負責第五七二章 針鋒相對第二七一章 又玩了第五八八章 王安石也有昏招第六五二章 決斷第二三章 童英宴(二)第六九七章 讓他們見識見識第六四四章 一片譁然第五九一章第八六六章 還以爲什麼事呢第七四五章 不死心的黨項人(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二更)第九二九章 北遼先宣戰了第二一一章 摺子戲(第五更)第五百章 面授機宜第五五三章 遼使又來了第二九零章 東宮偏門爲誰開第八八二章 貪慾第一七四章 震驚是接二連三的(第三更)第九四章 多數事沒真相第八八七章 扼殺第五零四章 都是精英第五二一章 揣度第五章 鞦韆繩斷了第六零七章 人事(上)第一二二章 文寬夫無恥第八三九章 唯變化永恆第八六八章 蘇頌的想法第一五七章 國朝需要銅第五五一章 兩重天第四六三章第九三七章 舊事第二一四章 請君出坑第四零六章 呂惠卿的差遣第四八九章 到底在建什麼第七百章第一四五章 計謀只是心裡較勁第九一九章 借力是本意第三零三章 驚馬第二零五章 謀劃深遠(第四更)第六八九章 明晚行動第八零九章 替富弼分擔些第六三八章 先禮後兵的禮第一三三章 征途第四五三章 都不純粹第八一九章 舊事重提第五一五章 這算屁的大捷(下)第三八四章 趙曦的手段第二二九章 改造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令哈市| 什邡市| 通化市| 抚松县| 逊克县| 峡江县| 山西省| 双流县| 邮箱| 吉安市| 贵州省| 石棉县| 二连浩特市| 林甸县| 临夏县| 塔河县| 镇江市| 文昌市| 兴化市| 泗阳县| 池州市| 女性| 昌邑市| 青阳县| 九江市| 栖霞市| 汉源县| 安乡县| 汤阴县| 湖南省| 兴安县| 祁连县| 仙桃市| 苗栗市| 花莲市| 榕江县| 城口县| 临夏县| 温宿县| 贵南县| 高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