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何必如此苦撐。”他的聲音低沉了幾分,帶著難以言喻的心疼。
謝明璃脣角勾起一抹極淡、卻彷彿能融化冰雪的笑意,反問道:
“我若不撐著,難道等你這位閣主、一品至尊歸來時,看到的便是一個分崩離析、風雨飄搖的爛攤子天下嗎?”
楚寧沉默。
深邃的目光凝視著她,彷彿要將她此刻的模樣刻入靈魂深處。
書閣內,只有燈花偶爾爆裂的細微聲響。
良久,久到窗外的風似乎都凝滯了。
如今魂鎖五紋穩成,諸域初服,楚寧雖身爲魂主,卻終於有了可脫身之力。
他知極北魔焰未歇,但心頭卻總有一道魂息在牽引著他——是明璃,也是帝都。
這場歸來,不僅是兌現承諾,更是——爲這天下的破局,押上他的答案。
帝都朝局,因謝明璃獨撐已至臨界,諸侯雖不語,卻有風聲四起。
寧昭明將生,魂主之子必引萬端窺伺;而魂圖、魂形兩閣,雖表面俯首,但魂律權柄仍多掣肘。
這魂域真正的鎮鎖之力,並非一紙詔令,而是魂主的意志親臨。
既爲魂主,既爲人夫,也爲人父。
此刻歸來,不止爲兌現承諾。
更是以一身律印之威,斬亂世窺覦,護這天下未竟之局。
楚寧纔再次開口,聲音很輕,卻帶著斬斷一切紛擾、穿透靈魂的力量:
“我歸來,非爲這錦繡江山,非爲那至尊權柄?!?
他向前一步,越過書案,目光如深邃的夜空,牢牢鎖住謝明璃清澈卻堅韌的眼眸:
“只爲一人。只爲你,明璃?!?
四目相對。
時間彷彿在這一刻靜止。
朝堂的紛爭,界鎖的重擔,燎原的魔焰,所有的喧囂與重壓,在這狹小的書閣一隅,在這昏黃溫暖的燈火之下,盡數褪去顏色,消弭無形。
天地間彷彿只剩下彼此,只剩下當年那道穿越生死、跨越時空的沉重承諾在無聲迴響:
“我會回來,在你最需要我的時候。”
謝明璃眼睫微不可察地顫動了一下,清澈的眼眸深處,似有萬千星辰瞬間點亮,又迅速歸於一片溫柔的寧靜之海。
她沒有言語,只是極輕、極緩地向前一步,將額頭輕輕抵在楚寧堅實的胸膛上,感受著那份久違的、足以支撐天地的溫暖與心安。
一聲低低的、帶著無盡釋然與滿足的輕笑,自她脣邊溢出,如同春冰初融:
“那你這次.來得倒是不晚?!?
長夜未央,帝都沉沉。
夜深宮靜,謝明璃獨坐榻前,撫腹自語:“你父不在時,我已替他撐了這朝……你若生來便強,便替我早些撐起自己?!?
宮人垂首退避,殿外黑影一閃,遠處朝臣低語:“這攝政王……真撐到頭了嗎?”
而她眼神冷冽,扶著書案,仍在批閱奏摺。
坤儀殿內,紅燈高懸,映照著宮人無聲穿梭的身影。氣氛不見慌亂,卻如浸透寒冰的弓弦,繃緊欲裂,每一絲空氣都凝滯著無形的壓力。
寢殿厚重的殿門外,楚寧孤身立於檐下陰影。
風雪的氣息在鼻尖縈繞,他目光沉沉鎖著那扇緊閉的門戶,掌心靈光流轉,魂息無聲脈動,喉間卻哽著千言萬語,終是化作一片沉寂。
“閣主?!鼻佞Q年悄然近前,低聲道,聲音壓得極低,唯恐驚擾了殿內,“……此子降生,帝都……恐難再寧。”
楚寧身形未動,只望著那門扉,彷彿能穿透厚重的木材,看見裡面正經歷生死劫難的身影。
“今日,是她獨自撐過來的第十個月。”他的聲音低沉,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沙啞,“我不在朝堂運籌,也不在她榻前相伴。”
“但此刻,我想在?!彼従彅E起手,虛按向殿門方向,彷彿要觸碰什麼,“至少……讓這孩子睜眼看到這世間的第一刻,看到的是我。”
秦鶴年默然垂首。他聽懂了,閣主此言並非解釋,更像是對自己心魔的告解,一份遲來的、沉重的承諾。
風雪,似乎更緊了。
驟然!
“啊——!”
一聲淒厲到近乎破碎的痛呼猛地穿透殿門,撕裂了夜的沉寂。
楚寧霍然轉身,指尖魂息爆出一瞬熾芒,腳下卻如生根般釘在原地。他沒有推門。
他深知,在那方寸之地、生死一線的戰場上,謝明璃,他的攝政王,從不需要任何人的憐憫與同情。
她的驕傲,便是她的鎧甲。
時間彷彿凝固了一瞬。
下一刻——
“哇——!”
一道清亮、充滿原始生命力的嬰啼,如同初生的雷霆,驟然響徹九霄。
啼聲一起,天地同震。
九天之上,籠罩天宮的厚重雲靄豁然洞開,三道璀璨奪目的巨大金環自東南天穹浮現,彼此嵌套旋轉,牽引著漫天星河隨之流轉,光芒煌煌,亙古未歇。
坤儀殿內,雕刻著古老符文的玉璧光華大放,如水波盪漾,一個名字清晰無比地烙印其上:
寧昭明。
“天生魂體?!這……這……”赤焰擡頭望著那玉璧,驚駭得魂海翻騰,幾乎失語。
他死死盯著嬰兒方向,聲音顫抖,“未啓魂鎖,先天五紋胎?。浚∵@絕非……凡俗之魂所能承載!”
帝都之外,異象更甚。
一道朦朧而威嚴的虛影自寢宮穹頂緩緩升起,初時混沌不清,在浩瀚星河映照下,竟開始凝聚、塑形。
龍之矯???凰之華美?
皆非是!
它最終化作一道純粹、凝練的青金色魂火幼紋,蘊含著難以言喻的初始力量,無聲無息地破開虛空,精準地烙印在帝都象徵至高權柄的“皇極天柱”最頂端。
那柱頂,原本只有一片空無的留白,被稱爲“空名榜”,沉寂了不知幾百載春秋。
此刻,那道青金魂紋如活物般盤繞其上,深深烙印,勾勒出一道獨一無二的魂線標記。
空名榜……榜首……自填。
帝都城,瞬間沸騰。
驚呼如潮水般在各個角落炸開。
“魂主血脈,生而魂印自成?!”“攝政王之後嗣,先天便通感天地界域?!!”
震動,如同實質的波紋,席捲了整個權力中心。
殿內血腥氣混合著汗水的氣息瀰漫。
謝明璃臉色慘白如新雪,汗溼的鬢髮貼在頰邊,她急促地喘息著,身體因巨大的消耗而微微顫抖,眼神卻亮得驚人,如同淬鍊過的寒星。
她甚至來不及卸下象徵權柄的戰袍,只是將那沾染了血污與汗水、褪去所有塵囂後最本真的母親身軀,與她攝政王的威嚴與剛硬,緊緊融爲一體。
她低下頭,用盡全身殘餘的力氣,將那個仍在響亮啼哭的、小小的、溫熱的生命緊緊擁在懷中。
她的指尖帶著輕微的顫抖,無比輕柔地撫過嬰兒光潔飽滿的眉心,那裡,五道玄奧的魂紋正隨著啼哭若隱若現。
她的聲音虛弱卻無比清晰,帶著不容置疑的期許與囑託,落入嬰孩耳中:
“你不能軟弱。”
“你的父親……爲你撐起頭頂的天;你的母親……爲你守住腳下的地?!?
她的目光似乎穿透了襁褓,落在殿門方向,又彷彿落在更遙遠的未來。
“你……叫寧昭明。”
“願汝一生,心如明鏡,光耀長夜,照破……世間迷途?!?
“吱呀——”
殿門被輕輕推開。
楚寧終是擡步,靴尖碾過門檻上凝結的薄霜,一步步踏入這片瀰漫著新生與血腥氣息的戰場。
他的目光第一時間鎖定了牀榻上那個身影——汗水浸透戰袍,臉色蒼白如紙,眼神卻依舊如磐石般堅定,彷彿剛剛結束的不是一場分娩,而是一場大勝的戰役。
她的臂彎裡,那個小小的嬰孩正揮舞著拳頭,發出響亮的宣告,眉心五紋隨著啼哭閃爍著神秘的光暈。
楚寧走到榻邊,緩緩屈膝跪下。他伸出手,帶著一種近乎虔誠的慎重,寬厚的手掌輕輕覆上嬰孩溫熱的、尚在搏動的眉心。
“嗡——!”
就在他指尖觸碰的剎那,一股源自血脈最深處的悸動轟然炸開。
魂海之中,一道並非源於他自身、卻無比親近的魂火驟然升騰。
那道青金色的、屬於新生兒的微弱魂火,與楚甯浩瀚如淵的魂息瞬間共鳴、纏繞,在他與孩子之間,締結出一道無形無質、卻無比堅實穩固的魂印連接!比血脈更直接,比誓言更永恆。
剎那間,無數信息與明悟如洪流般涌入楚寧心間。
這不是簡單的血脈延續。
這是……
這是命運長河奔涌至此,投下的一塊巨石,激起的深沉迴響。
是他曾奮力開闢、卻未能走完的“混元”之路,在身後投下的巨大陰影;
而真正的、足以撕裂舊紀元的“新日”……此刻,正安然沉睡在他妻子懷中,以響亮的啼哭昭告著它的降臨。
謝明璃看著他眼中翻涌的複雜情緒——震驚、了悟、沉重、還有一絲難以言喻的宿命感,她輕輕開口,聲音帶著疲憊的沙啞,卻直指核心:
“你……後悔了嗎?”後悔留下這個註定不凡、也註定揹負沉重的孩子?
楚寧的目光久久流連在她蒼白卻堅毅的面容上,又落回那揮舞著小手、眉心魂紋閃爍的兒子臉上。
良久,他脣邊緩緩漾開一絲極淡、卻無比真實的弧度,彷彿卸下了萬鈞重擔,又似尋得了最終的錨點。
“我曾以爲,”他低語,聲音帶著一種塵埃落定的平靜,“這天下最難行的路,是揹負一切,向前?!?
“如今才懂……”他伸出手,指尖小心翼翼地拂過孩子柔嫩的臉頰,“最令人畏怯不敢走的,是回頭?!?
他擡起頭,迎上謝明璃的目光,眼底深處是歷經千帆後的澄澈與堅定。
“所幸……我終究是,回來了。”
那日之後,帝都南門,無詔封閉三日。
魂主楚寧與攝政王謝明璃所誕之子,名號“寧昭明”不脛而走,然其真容卻深鎖宮闈,未曾示人。
帝朝於無聲處降下密旨,私下冊封其爲“寧氏太魂”。
一盞銘刻著玄奧青金魂紋的魂燈,悄然供奉於太廟至高之巔,燈名如讖,曰:
“照明一紀”。
與此同時,帝都深處某個不爲人知的角落,陰霾如跗骨之蛆,揮之不去。
昏暗中,幾枚焦黑、殘碎的魂符碎片,如同被無形之手牽引,詭異地蠕動著、拼合著,最終勉強聚攏成一個殘缺的符形。
一道冰冷、怨毒、帶著無盡貪婪的女聲,如同毒蛇吐信,在死寂中幽幽響起:
“生而……五紋?”
“呵呵……”低啞的笑聲在黑暗中擴散,帶著令人毛骨悚然的殺意,“那便……再斬一次好了?!?
帝宮巍峨,晨光刺破長夜,爲金鑾殿頂鍍上第一層流金。然而這新生之日的光輝,卻驅不散帝都深處涌動的暗流。
坤儀殿內殿,靜謐而緊繃。
謝明璃產後靜養,宮門緊閉,謝絕一切朝臣探問??伞盎曛鳉w都”、“新皇降世”兩股鉅變,已在帝都權力場上掀起驚濤駭浪。
坤儀殿後庭,春日微光灑落,楚寧靜立於案前。
素色長袍映襯著五紋魂鎖的微光,他眉眼沉斂,靜靜翻閱一封封自魂閣密線與內廷監察送來的急函。
李敬安、玉星氺等人此刻正率諸閣主力赴極北封線,而楚寧獨守帝闕,一人鎮壓風雲初起之局。
魂圖閣密函措辭極其恭謹,長老玉星水錶明將於近日親至帝都,覲見楚寧,共商“鎮封半神”具體事宜。
魂形閣依舊如故冷默。
唯有一紙戰書,以舊域魂墨謄錄,其上白修親筆四字:“魂壓未合”。
字如鋒刃,意似不服,分明是在提醒——諸閣並未真正歸心。
而最令楚寧凝神的,是一道自天鏡樓舊址密符而來,骨粉繪陣,信內署名:牧言,魂鏡閣舊副主。
“大戰將至,昭明初生,若律印不封,帝闕之爭未止,諸部之心難定。”
楚寧指節輕敲密符邊緣,神色微沉。
魂鎖五紋於指背悄然浮動,似在迴應遠方那一縷幽微不安。
忽有內侍疾步而至,俯身低語:
“啓稟閣主,太常伯楚之鳴於內閣密議中提出——‘攝政王誕下幼主,帝位未明,應設輔政之臣,以輔幼主共理朝綱?!?
楚寧眉心微蹙,目光冷冽地凝在皇極殿方向。
“以我之子,行攝我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