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74章 雷輪初成,誓者無回(求訂閱求月票

短短六日,楚寧雷魂橫貫北境,十宗、五世家,接連潰敗。

他如一柄斬空之刃,一路破陣穿雲,所至之地,雷光照地三尺,無人敢攔。

雷魂楚寧,千里不留敵。

這九個字,在沿途各宗內宛如雷鳴般迴盪,震得無數人夜不能寐。

有人以爲他是在復仇,有人說他爲名圖榜;

可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所求爲何。

他沒有一次回頭。

從第一戰起,他便沒有看過身後那些倒下的屍首,亦沒有爲一地一宗多留一步。

他甚至不知道,那些曾高坐宗主之位、不可一世的敵人,在他離去之後,留下的是焦土,還是惶惶衆生。

他只看前方,越走越快,腳下雷影翻滾,雷息愈濃,天地隨他心緒激盪,如臨將劫。

而他自己,卻越發沉默。

他不知道——京城,還有三日,便將審謝承鈞。

三日,便可能定生死,毀權勢,斬一人魂脈之根。

他唯一知道的是謝明璃還活著,魂玉雖沉寂,但那一息未斷的牽引,像極了某人站在風中無聲等他。

可她不能再等了。

楚寧六日連戰,魂未息,念未止。

雷魂在他體內愈發躁動,五雷交匯,幾近狂亂;

天邊風雪如刃,行至夜色處,雷息竟自行激盪於背脊之外,彷彿天地間的殺意與他血中共鳴,已不分彼此。

他行至高嶺之巔,衣袍獵獵如旗,魂海翻涌如淵,雷意不休,仿若天地也在催他快些、再快些。

風起,天鳴。

他站在山巔之上,忽而低語:

“明璃,我來了。”

青鸞宗遠去,星宿無語。

楚寧疾行在山巔斷崖,四周寂無一聲,天地彷彿都在凝視他魂海的沉默。

魂輪緩緩浮現於識海之中,九道紋路清晰可見,卻不斷震顫。

那並非不穩,而是——不合。

五道雷魂自他體內浮現,宛如五獸同籠、怒意交織:

金烏雷在高處迴旋,熾烈如焰,斬裂之意如烈陽中騰飛的戰旗;

玄蛇雷盤踞心底,如墨如淵,每一次纏動都牽動著記憶中那些黑夜與孤墳;

雪狐雷靜伏不語,卻在每一道魂波中滴落冷霜;

魘虎雷則佇於魂輪之外,長夜之中時隱時現,彷彿來自未來的夢魘;

唯有魂獅,踞於魂核之上,沉重如山,卻不動聲色,像執意守門的意志。

楚寧嘗試將五魂收攏入魂輪,令其融爲一體,但每一次運轉,便有一道雷魂異動,破壞圓轉之勢。

他皺眉,沉思半晌,強行以“雷息”爲引,逆轉魂輪。

瞬間,五魂互衝。

金烏之焰猛灼魂輪,引得雪狐生怯;

玄蛇怨火撩起,試圖吞噬獅心;

魘虎咆哮,驚擾九紋,引魂臺震盪。

“咳——”

楚寧猛地吐出一口血,那血濃稠發黑,沾染衣襟之處瞬間焦痕遍佈,帶著雷焰殘息。

他的神識如破網,撕碎之感貫穿每一道意識細線。

背脊驟然一震,整個人彷彿被五雷撕扯,從五肢百骸,到心魂深處,全數分崩。

他聽見自己的牙關在咬合中輕輕裂出細響,指節早已握破,鮮血混著雷息,從指縫滲出,滴在膝下的石面上,竟將寒巖燒出一道煙痕。

“我在逼它們歸一,還是……它們要將我分裂?”

他一邊壓制魂輪,一邊喉間發出低吼,如野獸困於籠中,卻仍不肯俯首。

可下一刻,識海深處忽然生出一個念頭。

不是敵意,不是警覺,而是某種極其微弱的懷疑:

“我是誰?”

“我是這些魂的主人,還是它們囚困的囚徒?”

“我一直以爲我在御雷、馭魂,可現在……是我在控制它們,還是我,只是它們混亂意志的集合?”

風聲驟起,雷光陡涌。

魂輪驟然炸開一道縫隙,楚寧喉間一甜,再度噴出一口血。

血未落地,便被自己身上逸散的雷息焚化。

他幾乎撐不住,雙膝微顫,體內五魂嘶吼交織,雷轟如潮,幾欲壓垮神識。

然而,就在神魂將崩之際,心口魂玉中那一點曾屬於謝明璃的殘念,卻忽然微微一動,像風中微燭搖曳了一下。

電光火石之間,那道被撕裂的魂識深處,有個聲音彷彿從極深遠處響起:

“楚寧,你說過三年必歸。”

楚寧雙目緩緩睜開,血絲爬滿眼眸。

他看著那如裂鏡般的魂輪,咬牙低聲喃喃:

“不,我不是囚徒……”

“我是誓者。”

“我不信這些魂無法歸一,我不信我走到這一步,只是雷的奴隸。”

他緩緩站起,渾身如鐵,背脊筆直,血從脣邊滑落,卻滴水不洇。

魂輪雖裂,卻未碎。

識海雖亂,意志如山。

他要讓這魂雷,從今往後,不再彼此撕裂。

不再依附舊術。

不再借自他人。

——只從他心中生,隨他意而轉。

“我要你們合。”

楚寧一字一頓地說,魂識鼓盪,魂輪旋起,九道雷紋如環般閃耀。

五魂雷獸齊聲咆哮,雷意頓時傾天而下。

金烏怒嘯,陽焰焚空;玄蛇盤旋雷環,欲將輪軸噬斷;雪狐伏地,魂紋結霜;魘虎驚雷轟心;魂獅怒吼,以守護之勢鎮壓雷潮。

楚寧站於魂輪中央,口中吐出:“雷霆合一!”

霎時間,五種雷魂強行被他以“雷意之印”封入魂核,魂輪震盪劇烈如欲裂開。

雷起魂溢,魂亂雷噬。

“轟!!!”

識海炸響,他神魂彷彿被五道雷從不同方向拉扯,筋骨俱碎、五臟如焚,整個人在識海中彷彿化作千片魂渣,隨風亂舞。

一瞬之內,他意識陡然渙散,體內五魂如脫籠之獸,雷輪裂開七痕。

“咳!”

現實中他猛吐鮮血,雷息紊亂,面色如紙。

楚寧盤膝而坐,身如磐石,雷意在識海中急速旋轉。

他試圖以神識強行攝五魂入輪,但剛一引動,金烏怒焰先爆,雪狐反噬其尾,玄蛇長嘯、魘虎狂撞、魂獅奮吼,五魂互噬,一瞬間雷意如狂潮衝擊魂輪。

“嗡——!”

他身體猛地一震,脊椎如斷線雷索震顫,一股撕裂感從魂核衝到眉心,彷彿有一頭雷獸從身體裡橫穿而過。

他的指節陡然繃緊,甲蓋開裂,血絲從縫隙中滲出。

雷息順著毛孔涌出,蒸騰成絲,宛如熱鐵炙身。

喉頭一甜,他猛然低頭咳血,那血呈墨黑色,帶著焦雷殘息,落地即化,騰起輕煙一縷。

他咬緊牙關,眼眸微紅:“還未成勢,便幾欲殺我……這是我自己的魂?”

就在此時,一道冷然嗓音於識海響起。

“你連魂都不穩,還妄談創造功法?”

聲音沉而遠,卻帶著一絲似笑非笑的意味。

楚寧擡首,淡道:

“吞淵。”

那道影子緩緩在他識海中浮現,身形模糊,雙目如淵。

吞淵的聲音如同幽古山中迴響:

“你在強合五魂,以力壓魂。這樣只會走火入魔。”

楚寧冷聲:

“若不強合,何以創法?”

吞淵嗤笑,聲音在魂海上空滾動,如雷非雷,直擊神識:

“你連功法的‘理’,都還未弄明白。”

楚寧皺了皺眉,五魂雷意緩緩收斂。他靜坐魂輪中央,手指微動,盤膝而思,語氣卻依舊平靜:

“那你說,什麼是理?”

吞淵卻並未立刻回答,而是緩緩反問:

“你可知,這世間功法,共有幾階?”

楚寧閉上眼,語聲淡然如風:“天、地、玄、黃。”

“那你知,功法之評,不止在‘術’?”

楚寧眉微挑,眼神微動,但並未出聲。

吞淵語氣轉冷,帶著一絲古老的傳承者之威嚴:

“功法有四本:勢、術、心、理。”

“‘勢’者,天地自然之動,陰陽運轉、四象更替,是大勢之根;”

“‘術’者,技法之形,可借勢發力、應敵制勝;”

“‘心’者,修者自身執念之所向,魂種之本色,意志所錨;”

“‘理’者——最難,最深,卻是根本。”

他一字一頓:

“‘理’是天地之因果,是你之魂,與此身五行、筋骨、識海之間的內因交合與外因順勢。”

“換句話說,理,就是大道。”

楚寧眼神漸凝,肩背不自覺挺直幾分。

魂輪下的雷息隱約翻涌,卻不再是躁動,而是某種本能的迴應。

吞淵冷聲追問:

“你之前所用那一式‘五雷天心訣’,看似狂猛,其實不過是借術、借勢之流,雷雖狂,魂卻不歸。你不過是以外物之法,硬撐內識之體,違理而行。”

楚寧沉默良久,拇指摩挲膝側,低聲:

“我……以爲那已是最強。”

吞淵的語氣第一次透出一絲失望:

“你以爲魂輪在手,雷意自順?那你可曾問過——魂,願爲雷嗎?”

這句話落下,楚寧如遭雷擊,猛然睜眼。

五魂微震,識海風雷同時翻涌,他胸口一沉,似被一隻無形之手按住心脈。

他張口欲言,卻一時無語。

吞淵沒有放緩,繼續冷冷說道:

“這世間多少武者,窮其一生不過初窺其術。有人借天材,有人走魂契,有人封念鑄圖——都不過是手段。”

“而你,明明已有魂輪、五魂雷影,卻執意‘合之爲一’,不問它們爲何不順,不問它們所欲爲何。”

“你不是在合魂,你是在馴魂。”

楚寧神情一僵,指節用力到泛白。他想反駁,卻忽覺喉間發澀。

他忽地低聲問:

“那你要我如何?是你教我魂輪,如今卻說我不問‘理’?”

吞淵淡然:“你確實合成了術,卻未問心,未探理。就像拿著五把利刃拼成一柄戰戟,卻不知道它根本承不承重,握不握得穩。”

“你若真想創出‘屬於你自己’的功法,就該先問清楚:你和你自己的魂,到底是什麼關係。”

楚寧長長吐出一口氣,眼中光影漸暗,眉間卻一絲絲緩緩舒展。

他靜了數息,緩聲道:

“那……從哪開始?”

吞淵的語氣終於柔和幾分,帶著一絲認同與期待:

“從尊重魂性,理解天地開始。”

“別再妄圖以暴力融合萬象。功法不是‘勝敵之技’,是你‘如何存在於這個世界’的方式。”

“這世間功法,雖分天、地、玄、黃四階,但真正決定它根本的,是四基之重:勢、術、心、理。”

他頓了頓:

“天階者,可改天命;

地階者,可鎮一域;

玄階者,立宗傳世;

黃階者,不過習氣搏力。”

“而你,若真想踏入‘造法者’之列,須從最根本的四基入手——魂、雷、五行、識。”

“明白它們之間的因果關係與相生相剋,才能真正踏出你的‘理’。”

楚寧低頭,指腹在地面輕輕摩挲,像在描一道無形的圖。

“魂、雷、五行……識。”

他輕聲重複,眉心一點點沉斂,眼神卻愈發澄明。

識海無風,卻生雷音。

他忽然問了一句:

“雷從我出,卻不聽我令;魂居我心,卻擾我神……”

“我以爲自己駕馭它們,可會不會……我不過是它們的容器?”

“它們是我‘借來’的雷魂,還是……我自己,其實早已被它們引著走?”

那一刻,他第一次,對“自己”提出了質疑。

不是力量夠不夠。

而是:我是主,還是器?

一念生,一念轉。

魂輪之內,風色驟變。

他尚未來得及撤念,整片識海竟劇烈波動,五道雷魂陡然現形——不再是雷光雷影,而是實體之獸,踏於雷紋之上,目光皆凝視著他。

那一刻,楚寧彷彿墜入自己的審判庭。

金烏雷,焚天翼展,雙瞳如燃,怒意如潮;

玄蛇雷,通體黯紅,吐息腥寒,一眼便能勾起人最深的怨憤;

雪狐雷,冰眸幽冷,神情疏離,靜立不語;

魘虎雷,隱在黑霧中,只露半目,咆哮不出卻震魂;

魂獅雷,獨自蹲坐魂輪之心,眸光沉沉,卻不發一語。

楚寧站在它們中央,魂輪之下、雷痕之中,冷冷看著。

他不是第一次面對它們,但這是他第一次,在真正意義上“看清”它們。

那五道雷魂並非他之外的存在,不是外來之雷,不是借力之獸,而是他自己撕裂出的五個片段,是“他”,但又不是完整的“他”。

他低聲問了一句:

“你們……何以不合?”

天頂雷鳴翻滾,無人應答,只有五道魂影靜靜佇立。

忽而,金烏雷仰頭而嘯,眼瞳中映出天火:

“你讓我們並肩,卻從未認同我們的存在。”

“你只要我們的力,卻厭我們的性。”

他言罷,雷焰四起,映出一片燃燒的城牆,那是三年前的長城之戰。

楚寧立於殘垣之上,遍體浴血,魂兵皆退,他獨自一人衝入獸潮,將魂雷燃到極致,喚出天火雷靈,以一人之力,斬碎厲無咎。

血染殘陽,天焰如旗。

那是他最狂烈的怒,卻也是他第一次真正無聲地吶喊。

那一刻,他知金烏之火,是他的憤怒、也是他對“存在”的證明。

玄蛇雷冷笑出聲,身形一扭,魂影化作一條盤旋在祭壇前的赤蛇,身披血印。

“你怕我的怨。”

“可若沒有我,你又如何撐過那場荒謬的審判?”

那畫面浮現:

他剛入奔雷武館是,他被武館周教習污爲傷害同門的罪人,他跪於地牢臺階之下,任雷雨澆身,不言不語。

夜中神識震動,他在無聲之中,將寫有“雷”字的衣袍焚於冷火雷中。

他那一夜未眠。

玄蛇雷,是那份“忍”,也是那份“怨”。

他恨權、恨命、也恨自己無能——那種毒性,不靠著玄蛇的怨念,他熬不過來。

魘虎雷的聲音輕得像風中流沙,低沉地從識海角落涌來:

“你喚我爲‘恐’。”

“卻不知,我是你每一次抉擇前,那一絲遲疑的本能,是你不敢言說的‘不確定’。”

識海深處,浮現他曾在青璃屍首前的猶豫。

那一刻,若他快一步出手,青璃未必會死。

但他遲了一瞬。

不是因爲能力,而是因爲在動手之前,他看到了血手背後隱藏的更多冤魂。

那一瞬,他害怕自己若出手,自己連同青璃會一起死。

他在賭,也在怕。

魘虎,是他最不願承認的一魂——他可以憤怒、可以傷感、可以執念,但他不能允許自己“恐懼”。

可恐懼,一直都在。

雪狐雷不語,只幽幽看他一眼,那眼神彷彿從雪地之下擡起,裹著三分冷意,七分哀意。

“我從不吵鬧。”

“你卻總將我藏起。”

“你不願承認你也會痛,也會恨青璃之死。”

畫面如冰花墜落。

青璃那一日斷氣時,魂火仍在指間螢螢未散。

他抱著她的屍體,跪於雪地,什麼都沒說。

只是把她的狐首吊墜系在自己脖頸之上,再沒提過她一字。

雪狐,就是他藏起的那口“哭”。

他對青璃的痛不是愧,也不是恨,是“不能接受”她真的已經不在。

所以,他不說、不提、不讓它顯露,卻讓它冷冷地蹲伏在自己心脈邊緣,如一隻從不叫喚的魂狐,靜靜咬著他一部分的柔軟。

魂獅雷緩緩起身,背脊如山,雷息沉穩如鐘鳴。

它沒有控訴,也沒有怒吼,只看著他,一字一頓:

“我們,是你。”

畫面緩緩沉入心底。

那是一次村莊被襲,他路過時,本可無視,卻在看到一個老婦奮不顧身保護自己的孫子時出手。

他當時並無情緒波動,只是在一剎那間——動了“守”的念頭。

魂獅,是那個“守住”,卻無人知曉的念。

是那個“所有人都不配你守,但你仍然守”的意志。

楚寧神識震盪,五雷環繞,他站在中央,終於明白。

他從未與這些自己和解。

金烏,是他不肯承認的“我必須有人看見”;

玄蛇,是他不肯示人的“我怨命不公”;

魘虎,是他最羞恥的“我害怕失敗”;

雪狐,是他最軟弱的“我曾經疼過”;

魂獅,是他最沉默的“我渴望有人不需要我出手”。

他強行駕馭五魂,如將五馬套一車,卻不給它們方向,亦不給它們歸宿。

他不是在修煉雷魂,而是在利用它們。

他不是融合,而是壓制。

這不是修行,是分裂的僞裝。

而此刻的他,終於第一次不再問:

“你們是誰?”

而是低聲道:

“……我是你們。”

而識海中,雷海翻涌。

就在此刻,吞淵的聲音如同一道定海神針,在他識海深處響起:

“你雖有五魂,但它們非五行。”

“雷魂雖強,但若無‘五行爲律’,終究亂而不成。”

楚寧強撐魂識,看向虛空中的吞淵:

“你什麼意思……五魂與五行……有什麼關係?”

吞淵緩緩說道:

“你如今之魂,只是雷獸之形,性格之投。情緒可供雷現,但情緒不可爲根。”

“五行,是天地之理。若你要將五魂真正歸一,必須以五行之序,爲它們定位。”

楚寧喃喃:

“五行……定位……”

吞淵一指魂輪之圖,道:

“聽好了——

金雷破甲,不屈如刃;

木雷生根,綿延如春;

水雷潛行,靜若藏鋒;

火雷焚野,怒而不歇;

土雷封鎮,厚重如誓。”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按五行歸序,以魂入位,方可化亂爲和。”

楚寧聽罷,默然良久,心頭忽如撥雲見日。

他從未真正將五魂視爲“體系”,他只是把它們當作五個方向,而不是一個整體。

“雷,是流轉之力;魂,是意志之源;五行,是天地之道。”

“若雷魂得序,道,或可成矣。”

他緩緩閉上雙眼,輕聲吐出一句:

“再來一次。”

識海重啓。

天頂雷息尚未平息,層雲沉壓如碑,雷音低鳴如心念未歇。魂輪之下,雷紋九轉,卻不成環。

楚寧盤膝靜坐,眉宇間隱有雷光浮現。神識如一縷清絲,緩緩沉入輪海深處。

他輕聲念出吞淵所授五言:

“金破、木生、水潛、火焚、土鎮。”

聲音不大,卻仿若五道雷柱直落識海。

五魂雷影再次浮現於魂輪之上,但這一次,它們不再互相咆哮、怒意交纏,而是靜靜佇立,彷彿聽候一場抉擇,一句道別,或一次真正的召喚。

楚寧未以雷壓逼合,也不再用神識鎮服。他沒有說“服從”,只說:

“歸位。”

——其一·金魂入西。

他第一個走向的,是金烏雷。

它依舊在高空熾燃,羽翼如爍日,雙眸金焰騰騰,宛如一面燃燒的旗幟,在長空獵獵作響。

楚寧仰望它,目光無懼,卻有柔:

“你是怒,是我在長城上日夜血戰的執念。”

“你是光,也是焰。你讓我殺敵千里,卻也曾燒我心魂。”

“怒若無鋒,終將焚我。如今,我請你,斬外敵,不斬我。”

楚寧邁步上前,不是牽引,而是迎向金烏雷那熾烈燃燒的光焰。

他沒有伸手,而是敞開胸膛,腳踏雷光,直面那如戰旗般烈烈升騰的魂影。

烈焰撲面,灼痛入骨。

金烏雷彷彿在試問他:你還敢揹負我嗎?

他低聲應道:

“你不退,我便不退。”

金焰頓時震鳴一聲,如戰鼓迴響。

在他不躲不避、不懼不閃的目光下,金烏雷盤旋而下,驟然轟入魂輪西位。

霎時,雷輪西紋亮起,如金曜初升,怒焰之痕橫貫西側,形如斷戟,隱現一面殘破戰旗,其上二字:

“不退。”

怒意不再狂亂,而是鑄魂成鋒。

那一刻,他的靈識彷彿置身戰場之爐,魂意化鋼,被烈火再鍛爲刃。

——其二·木魂入東。

楚寧轉身,望向雪狐雷。

它依舊不語,安靜地伏在雷雲下,魂體如寒雪初霽,冷意滲骨卻不拒人。

楚寧輕聲道:

“你是傷,是我來不及說出的那聲‘對不起’。”

“你是青璃死後的雪,是我不肯哭出的那滴淚。”

“傷之道,不該是裂痕,而該是——新生的種子。”

“你爲木,居東位,主延,主生。”

楚寧沒有去引動雪狐雷。

他只是站在那兒,望著那抹如雪的魂影。

沉默良久,雪狐雷彷彿感應到什麼,自己緩緩立起,眼中似有淚光,卻未落。

然後,它輕輕一躍,化作一道青色流光,宛若晨霜初融、春雨入土,自發落入魂輪東側。

東紋隨之亮起,枝生葉,葉覆雪,雷光如蔓,綿延不絕。

狐影盤伏枝頭,靜靜望向西側金雷所在,雷紋之上,竟自成一座虛影之橋。

連接過往與未來,傷痕與癒合。

那一刻,楚寧心口微熱,像是冰封的某處被悄然點亮。

——其三·水魂入北。

下一位,是魘虎。

它依舊盤於陰影之中,四肢伏地,眸中映著虛空深淵。那不是惡,而是隱忍的“可能性”。

楚寧輕聲道:

“你是恐。你提醒我,慎重;讓我不盲衝。”

“你不該藏於暗角。你是夜行之眼,是未雨之傘。”

“我不再視你爲恥,而以你爲師。”魘虎雷靜伏魂輪北側,重霧環繞,仿若一處深不見底的魂淵。

它未動。

楚寧卻主動邁步,走入那片魂影所籠的黑霧中。

寒意襲體,恐懼如針,每靠近一步,他便感受到識海中那種“未知”本能的顫抖。

魘虎的低吼如來自另一個世界,冷峻而剋制。

他卻一步步走近,直至站在魘虎面前,靜靜說道:

“我怕過,但我也記得……恐懼讓我回頭,避免誤入絕地。”

“你該在此鎮守,不該再被我藏起。”

下一瞬,魘虎雷輕嘯,踏出黑霧,低伏入北輪。

魂輪北紋波動如寒潭映月,深不見底,靜若深流。

黑影潛於水中,不現其形,卻感其意。

魂臺下沉,魂輪之基終於穩固。

——其四·火魂入南。

玄蛇雷盤踞心輪,一身赤鱗,雙瞳如血,纏繞著執念與怨火。

它未動,卻彷彿一直在等一句話。

楚寧走上前,緩緩伸出手,輕撫其角:

“我曾厭你。但我明白——沒有你,我撐不過那段日子。”

“你是我咬牙活下去的毒,也是我不讓父仇被忘的刺。”

“怨,不該是瘋火。它該是火種,焚盡舊惡,照亮前路。”

“你爲火,居南位,主焚,主化。”

玄蛇雷懸於半空,身軀蜿蜒,怒意纏繞,火光翻騰,卻始終不肯靠近魂輪。

它在拒絕。

楚寧沒有強迫,他只是伸出手,掌心緩緩運轉魂力,將自身最深處的那一縷怨火調出,與玄蛇的雷焰相引。

那一刻,他以自己的火,點燃了它的焰。

兩焰交融,雷火暴漲,卻無狂暴破壞之意。

他低聲道:

“我不再厭你。”

“我願與你一同燃燒,但不爲仇,而爲路。”

玄蛇雷發出一聲沉吟般的低吼,長尾盤轉,自焚焰之中緩緩盤入魂輪南位。

雷紋南側隨之亮起,如赤龍遊走,焰光蜿蜒,熱烈卻不癲狂。

靈識深處,他看到一幅熟悉的畫面。

年幼時,父親彎腰爲他斫木築臺的身影,沉默而堅定。

火意中,那份沉靜如初燃,燃的不是恨,是傳承。

——其五·土魂入中。

最後,他來到魂獅面前。

它依舊伏在中心,從未咆哮、從未動怒,只是沉沉看他,眼神像遙遠星辰。

楚寧站定,鄭重地說:

“你是念,是我想守住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份願。”

“不是執著,而是信守。”

“念不是弱,它是最強的盾,鎮我心、護我人。”

“你爲土,居中,主載,主守。”

楚寧最後望向魂獅。

它一直未動。

沒有咆哮、沒有雷意、沒有任何抗拒,就那樣靜靜地守在魂核之上,如山,如碑,如一尊守誓不動的古魂。

他沒有走過去,也沒有發出指令。

只是輕輕合掌於胸前,低聲喚了一句:

“念,歸位。”

話音一落,魂獅緩緩起身,四足穩步踏入魂輪中心,無需雷動、無需光耀。

一瞬之間。

九紋齊震,魂輪中心轟鳴如鍾。

一道磅礴如山的虛影轟然自輪中拔地而起,直貫魂圖之頂。其形如鎮,如碑,亦如誓。

其下銘紋交錯,魂光如暮鍾沉響,天地爲之一靜。

楚寧魂識震盪,一句古老的聲音彷彿在心中迴響:

“無誓不立;無念不雷。”

五魂歸位,五行分列。

魂輪驟然光耀,雷光不耀目,卻沉凝如星。

五色雷息依序環轉,彼此不再衝突,而是銜接如鏈,層層呼應,互生互補,宛如命脈鼓動。

楚寧緩緩睜眼,雷意不動,魂意卻如潮涌入心湖。

這一刻,他第一次明白:

他不是“駕馭”五魂。

他是在“邀請”五魂,成爲自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識海中,魂輪靜轉,五雷定位,其上九紋逐一亮起,宛如星辰列陣,浮映穹頂。

楚寧席地而坐,雙掌緩緩合於膝前。

腦海中,每一道魂息都開始自發律動,不再排斥、不再掙扎,而是依循著某種更高層次的規則——相生而行,順理而動。

那一刻,他意識浮現一個清晰畫面:

魂輪爲盤,五魂爲軸,雷紋爲道,九轉歸心。

他閉目內視,五行雷魂如天星運轉,一幅完整圖案於魂海之中凝聚。

——魂輪圖。

它未曾存在於天地典籍,也不由任何宗門秘法成就。

是他一人,五魂之力、五行之序、九紋之意,共築而成。

不是承襲,是創造。

楚寧緩緩睜眼,雷光自瞳孔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近乎脫力的蒼白。

他額間冷汗滴落,沿著鼻樑垂下,砸在膝蓋之上,霎時“嗞”地一聲,雷息從汗水中溢出,電光細細炸開。

他的胸口急劇起伏,彷彿剛走完一場跨越萬里的山路,身體疲憊到每一寸骨骼都在呻吟。

丹田中雷息鼓盪,雖未再暴走,卻也尚未與肉身徹底契合。

他伸出手,手指微顫——不是因害怕,而是因爲五魂雖歸,但“魂雷化體”尚未完全完成,雷之性、魂之願尚在撞擊肉身本源。

他苦笑一聲:

“功法……成了。”

雷不再如過境之火,而像某種應願而生的力量。

它們等待他的念起,順他之意而動,而不是從他之“命”而出。

“我以前問過:雷爲何來?”

“現在我知——雷,不是從天上落下,是從我心裡升起。”

他第一次將魂識、情緒、五行、雷意與“目標”統一成一式。

就在這一刻,一道深邃而幽遠的聲音,在識海上方緩緩響起。

“很好。”

是吞淵的聲音。

“你現在的功法,有你魂識所控,有你性格所載,有你生死經歷爲紋,有你雷願爲心。”

“第一次自創功法就有這樣的成績,著實不錯。”

楚寧微微擡眸,面色沉靜,未言感謝,也未顯狂喜。

吞淵繼續道:

“但……”

“你如今之雷,仍因‘人’而起,因‘她’而動。”

“這是你的誓,也是你道之不穩。”

楚寧沒有否認。他閉眼片刻,雷息隨之沉息。

“我知道。”

“但若沒有她……這‘道’,我未必能走到今日。”

“她是我身後的人,也是我往前走的因。”

“道需清,念亦可深。若連自己爲何而走都不明,我再強一分,便是虛妄。”

吞淵沉默良久,最終道:

“那便走下去。別折。”

楚寧微微頷首,未再言語。

吞淵的聲音再次響起,語氣罕見地帶了一絲凝重:

“你現在的功法,已可稱‘地階高級’。若雷意進一步內斂、魂圖九合,或可窺‘天階’之門。”

楚寧未迴應,他神情極靜,魂識如海,雷輪如星環,五魂如座,將他守於最中央。

“但這,還不是終點。”

他低聲一語,望向魂核正心,那裡,還有一片未曾觸碰的“空白”。

他知道,那將是他真正的“雷”。

——非金、非木、非水、非火、非土。

——是誓,是願,是心輪不息,是應劫之意的極致化身。

“功法未試,無謂高低。”

吞淵的聲音,自魂海穹頂緩緩降下,聲如雷非雷,意如道非道,帶著某種來自上古魂識的威嚴與評斷。

話音落地,識海震盪,一道無形法印從天而降,如道鍾輕撞,響徹九紋魂輪。

楚寧眉頭一皺,尚未來得及迴應,便感神識猛地一沉,彷彿被什麼力量驟然拖入了更深層次的魂域。

周遭雷息瞬間凝固,景物如紙面褪色般剝落破碎。

下一刻,天地化作灰白,萬物皆空,識海幻化爲一方浩闊戰場。塵沙滾滾,殘旗獵獵,空氣中浮動著古老的殺意與雷意交織的餘波。

而那戰場之形,楚寧並不陌生——正是前幾日他獨戰宗門、世家的舊地。

只是這一次,他不是被動憶起,而是“被選入”此地。

吞淵的聲音再度響起,平靜而森然:

“功成於心,但法成於戰。”

“你所創之式,是否真可‘應雷而劫’,由此一役定奪。”

風雷山。

崖壁高聳,碎石斷層尚在,雷雲翻滾如當日之戰。

三道敵影立於山巔,皆披鎮武之甲,氣息磅礴,正是當日攔他去路的三名宗門長老。

“識海投影?”楚寧目光微凝,卻未驚。

吞淵淡道:“非複製幻象,而是由你心念中‘過往敵意’凝出一切殺招、佈陣、魂壓、反應,皆與你所記無二。”

“你若以今之道,不能勝昔之敵,那這‘新法’,便是虛術。”

楚寧不語,五指微張,魂輪展開於識海之上,雷意內旋,九紋輪動。

三名敵影齊動,一人執槍雷奔,一人御符破空,一人陣紋封鎖。

楚寧未再如當日,以魂輪迎戰。

他輕喝一聲:“金破。”

金烏雷現,自西位破空而出,雷刃如鳴,魂槍之敵尚未近身,魂海已如金雷鑄鐵,被強震當場斬落。

“火生。”玄蛇雷涌,符道者以火符爲主,原可壓制尋常魂修,但此刻火雷異化,愈燒愈生,竟以火焚火,直透其魂臺。

第三人佈陣鎖魂,雪狐雷應聲現身——不戰、不衝,化入陣紋之中,似霜滲水,冰封魂陣。

楚寧五指齊張,輪轉一週:

“五雷生轉,應劫而擊!”

雷環於虛空中綻開,五色雷意成弧,每一道皆不相撞、不相溢,而是順勢引爆,層層迭加。

一式過後,風雷山之敵影盡碎。識海隨即轉場,江臨渡幻境顯現。

江霧翻卷,舊日幻象再臨。

木橋再現,魂石鎮壓,橋底四魂修如影蛇潛水,溺魂陣浮現於水下,殺意無聲。

若是舊日之楚寧,唯有一法:破雷直落、水汽蒸騰,以絕殺絕破之勢斬陣先機。

可如今,他只站在橋邊,閉眼半息,輕喚:

“水,潛;土,鎮。”

魘虎雷微現於橋面之下,一聲低吼,雷痕如魚鱗隱入水脈之中。

魂修感應水勢反轉,尚未覺醒之際,魂獅雷自正中落下,鎮鎖水魂,如大山壓江。

“……這不是破陣。”吞淵目露異光,“這是以勢改局。”

楚寧未答,橋斷前而不塌,魂修盡潰,無聲而敗。

下一戰,夢陣。

觀禮臺香菸如霧,琴陣緩緩啓動,女修朱衣起舞,環環繞魂。

三天前,他曾破陣如斬絲,將琴斷人倒。

如今,他未拔雷。

“木爲情,水爲念。”

雪狐與魘虎共現,一者引心之靜,一者鎮念之動。

夢陣未成,便因五行魂息互補,自動崩潰。

女修魂識俱裂,不傷其身,卻終身不敢入陣再起。

楚寧站於夢臺中央,緩緩吐息。

這不是斬敵,這是“渡敵”。

雷不動殺,而動“解”。

雷輪之上,五行漸穩,楚寧終於真正體悟到:

“雷,不只是用來擊碎——”

“它是天地與人心之間的一種應答。”

“當你斬盡殺意之時,雷可以爲刀。”

“而當你執念已圓,雷也可以爲橋。”

魂輪歸位,識海沉寂。

雷不復亂動,五魂不再轟鳴,而是如同山中老虎,風中落葉,水中行舟,皆歸於一股無形的律動。

楚寧靜靜地站在魂輪中央。雷環於身,五色流轉,九紋不息。

他像一座島,而雷與魂,是圍繞他的潮汐。

吞淵從虛空中浮現,他凝望魂輪許久,第一次,語氣中多出一絲贊意:

“此輪,已可成法。”

“你以五魂爲體,五行爲序,魂念爲引,雷勢爲法——勢術心理,四合於一。自創之功,已得其三。”

他袖袍輕揮,一面古老殘碑顯現於楚寧識海之上,碑上銘文隱約,可見“功法階序印鑑”四字。

吞淵負手:

“若你魂輪再聚、吞衆魂入雷,或可入神階之門。”

他頓了頓,低聲又道:

“此功所用五魂,皆源於你一生之執,根骨無可複製。”

“非你之魂,不可修習。”

楚寧沉聲道:

“那就叫——雷輪心訣·應劫轉。”

“應雷於心,轉願爲道。”

吞淵道:“此法可傳?”

楚寧搖頭:“不可。”

“我以五魂證雷,道在我心,不可傳於他人。”

吞淵點頭:“你終於知道,什麼是‘自己的功法’了。”

楚寧緩緩呼出一口氣,聲音極輕,卻彷彿帶走了體內最後一絲翻涌不安的雷息。

識海歸於寂靜,魂輪徐徐旋轉,五行安座,雷意自中心緩緩沉澱。

九道魂脈宛如星河回潮,從四極歸於一源,在他體內悄然合流,如同心跳與呼吸之間的暗涌,安定而綿長。

——雷,從此有了“家”。

這份歸屬,並不轟然震世,也不震耳欲聾,而是像某種自我認知的錨點,在魂識深處靜靜落定。

下一刻,識海漸散,外界的光與聲緩緩迴歸。他聽到了風穿松枝的低鳴,也感受到山間霧氣貼上皮膚的微涼。

他睜開眼。

右瞳中不再有灼人的雷光,只有一片深沉如夜的靜意。

那一瞬間,他並未運轉魂力,也未催動雷息,但腳下的山石卻悄然寸寸龜裂,宛如整座大地在他醒來的剎那,爲他讓開了一步。

他緩緩起身,脊背筆直,動作不疾不徐。

空氣本能般避讓,在他行經處漾起一道道微不可察的漣漪。

呼吸之間,他終於與天地徹底契合,不再有雷壓如潮的躁亂,也不再有體魄與魂意之間的錯位與撕扯。

殘霞低垂,山風徐來。

他立於峰頂崖前,松林翻卷如濤,腳下雲霧在崖壁間緩緩升騰。

他緩步前行,腳步如山川脈絡般自崖頂延伸,每一步都沉穩如脈動,與天地相契,不再如過往那般雷息紛飛,卻更添一種深沉的壓迫感。

目光越過重重雲海,穿越千里高空,直指西方。

風過鬆林,枝葉低鳴。

他的眼神卻如霜刃鑿雪,又如古鏡沉水——清澈、銳利、不可動搖。

他魂識之中早已刻下了那個方向,那裡是謝明璃被囚的地方,是她魂念將盡之地。

他緩緩伸手,按在心口。

那顆貼身藏於衣中的魂玉,早已沉寂多日,如冰封幽谷的一粒冷焰,久未有半分迴應。

可就在此刻,他心神陡然一震。

魂玉深處,傳來一縷極其微弱的波動。那波動輕得幾乎不可察,像殘燈將熄時最後一縷餘火,在極深、極黑的空間中微微顫動。

那不是語言,也不是魂識傳音。

是念。

是從生死邊界掙扎而出的微光,是一個即將崩散的靈魂,在徹底湮滅之前,傾盡殘存的一線意識,在黑暗中朝他回首一眼。

不是呼救,而是喚名。

“楚……寧……”

這兩個字,破碎、虛弱,卻穿透了魂識所有的防線,如刀劃心海。

那一刻,楚寧幾乎無法呼吸。

那不是尋常的感應。

那是一種“魂要散了”的徵兆。

他清楚地感覺到:她的神識正在碎裂,若再遲一步,這世間將再無迴應他的那人。

不是困,不是囚,不是昏迷,而是——生死一線。

他背脊瞬間繃緊,識海巨震,五魂齊鳴。

一念定決。

他明白了,此刻已不容再藏、不容再迂迴。

任何一分拖延、任何一次繞路,帶來的都不是“更穩”,而是“來不及”。

若想救她,就只能用最快的速度、最直接的雷聲,撕開京城這片烏雲。

剎那間,雷輪悄然自發運轉,五雷穩固未動,但魂核深處卻緩緩浮現出一道模糊而清晰的意志痕跡——第六雷。

它未入五行,未成雷形,也無雷意之壓,彷彿只是一個念,一個自魂輪深處悄然升起的、被他藏在心底最柔軟之處的執意。

雷不動,心先鳴。

他沒有說話,但脊背已在無聲間繃緊,整個人如弓弦蓄勢,雷息雖未外泄,天地卻在潛伏震顫。

天空無雷,天邊卻已浮現出一抹晦暗的雲線,像是雷霆的影子在空中悄悄睜眼。

山中鳥獸驚伏,林濤驟止,風聲彷彿也被壓碎,靜得只剩下他胸腔裡的那顆心在重重跳動。

她在等我。

而我,已不能再遲。

識海中,第六雷漸現,如雷而無聲,宛若星火之光,未生於力,不煉於術,卻因“執念”而凝。

那是誓雷。

不源於憤怒,不由戰意,不因悲傷,也非血脈覺醒。

——它是迴應,是信,是誓。

誓,不爲天下蒼生,不爲天道因果,只爲迴應一個人,在世界盡頭的呼喚。

“雷爲衆生可斬,唯一不可違者——是我心中之人。”

識海寂靜,五雷低鳴,第六雷如星火初燃,照徹魂輪深淵。

就在這片靜默中,吞淵的聲音再度響起,帶著從未有過的低沉與審慎:

“你現在的雷……已無法藏匿。”

他頓了頓,語氣透出一絲罕見的感慨:

“那已不是魂術之術,也不是秘法之力。”

“它本身,便是你心意與天地共振後的結果。不是你在掌控雷,而是‘你自己’已成爲一種雷之因果。”

“此雷一起,天地皆應。你若行走世間,如燈入夜海,自帶光域。再試圖掩藏,只會徒添干擾。”

楚寧靜靜聽著,未言語。

但他感知到了,此刻的他,識海澄明如鏡,魂輪律動與外界天地律動幾近同步,行則風息讓路,坐則雷意自涌,甚至不需刻意運轉,天地便在順其道流動。

力量已不僅是“他擁有的”,而是“他成爲的”。

他終於明白。

不是他放棄了隱藏。

是他的存在,已經難以隱藏。

如黑夜中一束雷光,註定引人側目。

——既然如此。

那就讓他們,看見這道光,如何劈開雲霄。

他緩緩起身,目光掠去。

雷光未動,衣袍卻在山風中獵獵如旗,披風震盪如黑海翻涌。

他立於萬仞峰巔,天地如墨,整個人彷彿被雷意鑄成的利刃,尚未出鞘,寒意已刺透雲霄。

此刻的他,不再是六日前那個連戰疲憊、氣息紊亂的楚寧。

他,已是巔峰武者。

如今又,雷魂歸位,雷輪既成,五行雷序環轉如星軌。

不靠宗門,不依法寶,只憑己悟所創,煉出應劫轉之術,雷輪圖貫通識海魂核,堪稱獨步當世。

若說六日前他還需隱藏行蹤,避讓鉗制,擔心打草驚蛇。

那麼現在,他便要敲山震虎,震翻京華。

他不再拖延,也無須隱藏。

他走出的每一步,不是“趕路”,而是在宣告:

——楚寧,來了。

西風席捲雪山,風停鳥落,萬物俱寂。

烏雲從九霄之頂緩緩沉下,彷彿天穹聽見了他的意志,也爲之低頭。

雷息未顯,但風雷將起。

楚寧輕輕一擡手,按住心口,感受魂玉中那道將熄未滅的微弱念波,目光淡然而冷冽。

“前路若擋,我破其身。”

“若壓我之人,我斬其勢。”

“此去京城,不爲請命,不爲說理。”

“是奪人,是護誓。”

話音落處,楚寧一步踏出,雷光自足下轟然炸開。

整座山巔仿若被雷潮掀起,石屑飛濺、雲浪倒卷。

天地轟鳴中,他身影直衝九霄,玄袍翻飛,雷息如龍捲貫空,撕裂蒼穹,劈出一道橫貫西天的雷軌。

那一刻,天光失色,雲層如倒海一般,被震得層層翻涌,竟宛如天門轟然洞開,萬里雷雲在他面前讓道。

他沒有絲毫收斂。

雷魂全開,五行齊鳴。

雷輪浮現於身後,魂圖如星盤高懸九天,九道雷紋隨心而動,宛如天勢牽引,所至之處,風雪息,山河伏,萬靈避讓。

他以魂力凝步,腳踏虛空,每一步落下,天地皆應雷鳴。

雷音如鍾,傳響百里之外。

——這一行,不再掩藏。

是雷魂楚寧的高調出山;

是對京城權勢的當頭棒喝;

是對帝室黑手的反戈開局;

更是對她——那道微弱魂唸的迴應。

雷雲奔涌西行,一日千里。

所過之地,烏雲自裂,城鎮震驚,無數修者擡頭仰望,目睹那一道橫空而過的蒼雷軌跡,直通京華。

有人驚呼失聲:

“天神……下凡了!”

而他,在雷光之心,眼神如霜如火,低語如霆,傳遍萬里長空:

“爲她,我破宮門——”

“爲誓,我踏天京!”

“聽好了——我,楚寧,來了!!!”

雷音不歇,魂圖不散,蒼雷直落京畿上空,捲起九天驚雷,點燃天下風雲。

第83章 驚鴻現,青雲亂第211章 虎嘯破枷第32章 九轉爲妖第30章 十品高等第64章 血傀第192章 界鎖印第1章 羊羔息第2章 野豬第109章 血盡雷竭,雪落昏沉第107章 若無七品修爲,不必上臺第212章 赤焰虎化形第217章 魂律定天命第192章 界鎖印第197章 遺忘之鎖第175章 問罪第25章 功法共鳴第11章 暗涌第16章 查案第80章 血咒(求月票 求收藏)第73章 挑戰第3章 武館第123章 共罪(求訂閱 求月票)第4章 償還第74章 殺局第199章 喚名而行,鎖主之印第146章 邪祟本相第32章 九轉爲妖第35章 入城第224章 復活第222章 天門開,孤影絕塵第105章 各方涌動第191章 天門歸痕第114章 冰魄鎮魔,武侯現世第116章 天地不仁,視衆生爲芻狗第193章 界源遺蹟第198章 被埋葬的記憶殘響第23章 玄階功法第57章 雷祖第93章 有人記得你,你便還活著第22章 金箍咒第10章 裂石第147章 五雷神獄,雷心初成第91章 不能拖第183章 風入瀚海第216章 昭明第133章 斬破五煞第85章 天雷宗的反抗第149章 重逢幻影 ,生死相擁第62章 還債第223章 冬兒與青璃第133章 斬破五煞第35章 入城第49章 試劍第151章 血咒初鳴第88章 端正之王(求月票 求收藏)第117章 楚寧甦醒第91章 不能拖第58章 第三式第79章 幻像第196章 映身階第63章 地窖第56章 整頓第42章 殺九品第192章 界鎖印第34章 祛毒第159章 歸墟之火,逆祭之戰第17章 長生丹第188章 彼岸有人,風中等你第42章 殺九品第86章 逆轉天命(求月票 求收藏)第97章 若世道昏聵,那便以雷刀劈開黑暗第9章 奔雷執事第73章 挑戰第1章 羊羔息第140章 雷皮第173章 雷行無歸路(求訂閱求月票)第177章 破鏡獄(求月票求訂閱)第55章 還陽丹第216章 昭明第161章 逆神之雷第175章 問罪第43章 突破第136章 關門鎖將第155章 真與僞的撕裂第99章 狂徒第58章 第三式第33章 官道第41章 聖子第176章 不入金階第59章 失控第56章 整頓第160章 血祭終章第77章 百戰開啓第186章 魂鎖之約第17章 長生丹第221章 三息踏界第8章 入品第139章 混元真身第144章 極北初踏第2章 野豬
第83章 驚鴻現,青雲亂第211章 虎嘯破枷第32章 九轉爲妖第30章 十品高等第64章 血傀第192章 界鎖印第1章 羊羔息第2章 野豬第109章 血盡雷竭,雪落昏沉第107章 若無七品修爲,不必上臺第212章 赤焰虎化形第217章 魂律定天命第192章 界鎖印第197章 遺忘之鎖第175章 問罪第25章 功法共鳴第11章 暗涌第16章 查案第80章 血咒(求月票 求收藏)第73章 挑戰第3章 武館第123章 共罪(求訂閱 求月票)第4章 償還第74章 殺局第199章 喚名而行,鎖主之印第146章 邪祟本相第32章 九轉爲妖第35章 入城第224章 復活第222章 天門開,孤影絕塵第105章 各方涌動第191章 天門歸痕第114章 冰魄鎮魔,武侯現世第116章 天地不仁,視衆生爲芻狗第193章 界源遺蹟第198章 被埋葬的記憶殘響第23章 玄階功法第57章 雷祖第93章 有人記得你,你便還活著第22章 金箍咒第10章 裂石第147章 五雷神獄,雷心初成第91章 不能拖第183章 風入瀚海第216章 昭明第133章 斬破五煞第85章 天雷宗的反抗第149章 重逢幻影 ,生死相擁第62章 還債第223章 冬兒與青璃第133章 斬破五煞第35章 入城第49章 試劍第151章 血咒初鳴第88章 端正之王(求月票 求收藏)第117章 楚寧甦醒第91章 不能拖第58章 第三式第79章 幻像第196章 映身階第63章 地窖第56章 整頓第42章 殺九品第192章 界鎖印第34章 祛毒第159章 歸墟之火,逆祭之戰第17章 長生丹第188章 彼岸有人,風中等你第42章 殺九品第86章 逆轉天命(求月票 求收藏)第97章 若世道昏聵,那便以雷刀劈開黑暗第9章 奔雷執事第73章 挑戰第1章 羊羔息第140章 雷皮第173章 雷行無歸路(求訂閱求月票)第177章 破鏡獄(求月票求訂閱)第55章 還陽丹第216章 昭明第161章 逆神之雷第175章 問罪第43章 突破第136章 關門鎖將第155章 真與僞的撕裂第99章 狂徒第58章 第三式第33章 官道第41章 聖子第176章 不入金階第59章 失控第56章 整頓第160章 血祭終章第77章 百戰開啓第186章 魂鎖之約第17章 長生丹第221章 三息踏界第8章 入品第139章 混元真身第144章 極北初踏第2章 野豬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碑店市| 南平市| 萨嘎县| 南宫市| 嵩明县| 桂阳县| 天峻县| 綦江县| 江陵县| 宣化县| 始兴县| 和林格尔县| 疏勒县| 娄烦县| 武夷山市| 什邡市| 寿阳县| 禹城市| 阳山县| 精河县| 卢氏县| 蓬溪县| 丰原市| 长岭县| 秭归县| 宜章县| 紫阳县| 花莲县| 穆棱市| 安吉县| 阜宁县| 塔河县| 东丰县| 曲靖市| 孟连| 嵩明县| 四川省| 德令哈市| 张家川| 祁门县| 崇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