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章 噩耗連連

江夏會館裡,章傳福、柳文定以及數位江夏同鄉環坐於議事廳中。這些同鄉的神色間皆瀰漫著濃郁的愁情,你一言我一語,不停的向章傳福訴說各式各樣的事情,期望得到章大老闆的襄助。

當衆多會館相繼在漢口鎮上立起的同時,這間佔地偏小的江夏會館也靜悄悄地揭牌開館了。它坐落於鬧市街角,雖沒有山陝會館那般宏偉的建築,也不像新安會館似的,有大殿、廂房、戲樓,駝峰、斗拱,錯落有序的建築,雕刻華麗的裝飾。

不過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禹王廟、廂房、議事廳等等應有的設施無一不有;田產地租、章程條款、會首、庶務、管帳、文牘一樣不缺。整間江夏會館乃是由章傳福牽頭,衆同鄉紛紛出錢出力修建而成,爲了是使這些來漢口鎮討生活的江夏同鄉們窘迫之際,還能有所依恃。

在漢口鎮討生活的江夏百姓加起來也有一百來人,這一百多人裡面,有的是店鋪裡的夥計,有的是碼頭上的挑夫,還有許多匠人,自己做買賣開字號的少之又少,自然衆人都是以章某人爲尊,會首一職不做他人想。

同鄉館之會首,談起來似乎挺風光,非是德高望重,非是家底深厚皆難以服衆,然而只有當上這個會首之後,才能真正體會到這裡面的諸多無奈。數不清的煩事一個一個的接踵而來,每個同鄉遇到不平事,都頭一個想著來找他,生意不順,更是少不得登門求救。

如今章傳福終於明白了,爲何以燕行舟等人的精明,會將這個莫大的榮譽推給旁人,而自己只是做個捐款的閒人?可到他有所體會的時候,已經是深陷其中,抽身不得了,只能期待這三年的任期儘快過去,早日脫離這苦海。

好像此時,幾位同鄉就是一道前來向他抱怨,自己等人初來乍到,無緣無故就被徽幫中人打壓,攪的買賣也做不成。

“這也是沒辦法的。”章傳福語重心長的安慰幾位同鄉道:“將心比心,這就如同我們在江夏,花去了許多的心思,纔將買賣、人脈都建立了起來,突然就有個新手插了進來,分走了原本屬於我們的生意,大夥自然也是會心生反感,想方設法的排擠他。”

“會長,您的意思是什麼呢?總不會是叫我們收拾包袱,一道回江夏吧!”

做一任會首,可真是叫人急白了頭,章傳福不得不對他們詳加解說道:“剛邁出頭一步,就急忙往回退,那當初又何必要出來呢!我的意思是讓大家都先忍一忍,切記不要急病亂投醫,壞了行業裡的規矩,只要熬過了這一段彼此適應的日子,等周圍的人都熟悉了自己,還愁沒有買賣做嗎?文定,鋪子剛來漢口那會兒,是不是也經歷過這麼一段呀?”

文定雖說不是江夏人,可從他頭一天出門做學徒起,他就混跡於他們之中,大家也早就不拿他當外人了,是以這種同鄉會,他也得以位列其中。

經東家這麼一問,文定也回憶起來:“那段時期的確是如此,鋪子裡面的買賣,有時一連好幾日也做不成一筆。不但是各同行對我們懷有戒心,各商家百姓也無不是在一旁觀望。可只要是挺了過去,這漢口的買賣憑誰也做不完,總會有生意上門的。”

聽聞過了他們的言傳身教,衆人的心中才算是有了些底氣。

畢竟源生商號成功的例子就擺在眼前。在這六年的時間裡,楞是將這間百年老號的規模擴充了一倍有餘,涉足的行業也趨於多樣化,信譽與聲望更是大步提升,足以與漢口鎮上一流的商號媲美。文定他們成功的經歷,自然也值得他們這些後來者去好好借鑑。

章傳福沉吟了一會兒,道:“初來乍到,對抗總是不好的。這樣吧!過些日子我來作東,宴請徽商幫的沈老闆,你們也來,席間多與他套套關係,事後也多走動走動。以他在新安會館裡的地位,只要你們跟他搞好了關係,日後的事就看你們自己的本事了。”

衆人一聽,頓時是喜上眉梢,紛紛向章傳福致謝,接著又說了些多蒙他照顧,多虧有了他,自己等人才能在這漢口站穩腳之類的奉承話,聽的章傳福暈暈乎乎的,嘴巴笑的都合不攏了。

下至販夫走卒,上到王公大臣,乃至九五之尊,天下鮮少有人不愛聽奉承話,不樂於受人恭維的。許多當代名士亦不可免俗,何況章傳福只是這麼一個平凡的商人,又怎會是例外呢?更何況這些人所說的有七分是實情。

憑空捏造的恭維,有時只會是適得其反,而好像這樣只是在有些方面,片面放大的恭維話,身陷局中的當事者則很難察覺出來。

雖說經過這些年的摸爬滾打之後,文定對這一切早已到了恬不爲怪的境界,可若是要他好像他們似的去說些違心之言,他還是做不出來,惟有安靜的坐在一旁,笑看著眼前衆人各顯其能。

這時,會館的執事走了進來,停在文定身前,道:“柳朝奉,適才貴鋪的夥計來報,您的弟弟從老家來了,正在貴號候著呢!請您趕緊回去。”

又來了,文定心中暗自嘆了口氣。這幾年裡他爲了躲避那位名義上的妻子,一直不肯回家裡去,每每逢年過節就讓道定帶著銀子回去,而他則總是這有事、那要忙的推委。一次兩次,家裡還相信,多了自然也就被識破了,是以隔不了多久,就會讓弟弟們過江來找他回去。

然而對於這件事,文定是吃了秤砣鐵了心,說不回去就死也不肯回去。頭一年,父母逼迫的十分的緊,二弟柳以定夾在中間捱了不少的罵。甚至於柳世榮親自找上了門來,幸得道定預先報信,文定才逃過一劫,先一步去了九江。

幾次三番,二老終於也體會到了文定的決心,再加上又忙著給以定操辦了一門婚事,接著翌年又抱了個孫子,這才稍稍放過了文定。

好不容易讓耳根子清閒了幾個月,不曾想又來了,文定請示過東家之後,便意興闌珊的往鋪子裡走去。

原以爲不過是老一套的說辭,甚至於一路上文定已經想好了應對的口吻,沒曾料到這次的事卻是讓他大吃一驚,以至於不得不第一時間向東家請假趕回去。

原來那任雅楠,也就是文定明媒正娶,卻讓她獨守了三年空閨的柳任氏,不知爲何,突然間從柳家失蹤了。起先文定的娘還以爲兒媳只是年輕貪玩,忘了回家的時辰,可一整日過去之後,依然未見著她回來,柳李氏知道準是出事了。

心急如焚的柳家人在衆多親友的幫助下,找遍了方圓十幾裡,可還是一點跡象也找不出來。

這麼大的事,文定自然是責無旁貸,心急火燎的趕回家,迎頭就是柳世榮的一陣痛罵,罵他幾年也不回家,丟下老子、娘、媳婦不聞不問,整個是一個忘恩負義的梟獍。

光是罵還不足以解恨,柳老漢抽起牆邊的掃帚就往文定身上打。老漢這也是氣極了,上次他親自去漢口,一路上就想好了要如何如何的說教,結果文定來了個望風而逃,害的老漢憋了一肚子的火,氣呼呼的回了永安堡。

自覺在外人面前失卻了做父親顏面的他,一直又對大兒媳這個故人之女心存愧疚,這累積起來的怒氣,一旦找到發泄的地方,自然是猶如決堤的洪水一般,一發不可收拾。文定自知理虧,惟有默默承受,直待風平浪靜之後,才忍住疼痛打聽整件事的來龍去脈。

到此時依然是沒有任雅楠的確切消息,至於灣子裡的人傳說的被猛獸叼走了、被壞人騙走了之類的,都沒有任何真憑實據,做不得數。惟有以定媳婦說的還有那麼一點影子,她說在她們妯娌談話時,任雅楠時常流露出想家的神情,興許是回孝感老家看她爹去了。

柳家人分析之後,都覺得惟有這個最有可能,隨即便指使著文定馬不停蹄的趕去孝感,將媳婦給接回來。開始時文定還流露出一絲不願,可架不住柳老爺子的怒氣以及全家人的同仇敵愾,不得不即刻起程。

三年裡頭一次回家,連口飯也沒來得及吃,文定就被家人給逼了出來。走在路上,他一直在反省這幾年自己究竟做的是對還是錯,非但不曾將問題妥善的解決,還將原本親密無間的父母之情、兄弟之情疏離到如此境地。

以前不論自己做過任何錯事,每每被叔父責罰之時,母親與兄弟都會出來維護自己,然而適才他們連出言相勸都不曾有,說明家裡人對自己的作爲是心有怨言。文定暗下也是責備自己行事有欠考慮,只是顧及到自己的感受,從來不曾想過那任雅楠的腦中會是哪種念頭,若是傷害到了她,叫他心中如何過意的去。

文定暗自決定,這次找到了她,兩個人一定要開誠佈公的談一次。

想到這裡,文定感到有些好笑,做了三年的夫妻,彼此就僅僅在新婚的翌日見過一次面,臨走的時候文定交代過那麼一句照顧父母的囑咐,除此之外就再也沒有別的接觸了,做夫妻做成這副模樣,真也就是奇談了。

孝感地處長江以北,僅是這二字的由來,就頗有些來歷。根據史書記載,南朝孝建元年,南朝宋世祖孝武帝獲悉此地孝子輩出、孝名遠揚,於是乎於安陸東境、鄖縣南境一帶新置一縣,並取名爲“孝昌”,以褒揚此地孝行之昌盛,同時也表明其以孝治國之決心。至五代後唐時期,莊宗爲避其祖父李國昌的名諱,於同光二年改孝昌爲“孝感”,意指孝親之情感天動地,一直沿用至今。

至於說起此地的孝子,那可就是車載斗量,數不勝數,古時有二十四孝,僅此地一縣便佔去了三席。一位是扇枕溫衾的黃香,一位是哭竹生筍的孟宗,當然最出名的還是賣身葬父的董永。

伴隨著七仙女下凡與其共結連理的民間傳說,董永之名可說是傳遍了大江南北家家戶戶,如今孝感縣內的董墓,據傳爲董永及其父墓之合稱,如今亦成爲了孝感境內的一處名勝。

孝感縣位於漢口鎮以北,要從永安堡去那裡還得先經過漢口鎮,是以文定隨便回了趟鋪子,向東家多告幾日的假。孰知當東家知道他要去孝感走親,還順帶著委下了一件差事。

一半爲公,一半爲私,文定來到了孝感。

名氣雖大,可孝感縣的縣城卻不怎麼大,總共只有幾條街,文定沒花多少工夫便找到了任家的大門前。

擡手叩了幾下門後,裡面出來了一位大嬸,疑惑的將文定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道:“你找誰呀?”

“您好,請問此處住的是任智方任老伯嗎?”

“沒錯呀!你是?”

“小可是雅楠的相公,是來看望岳父大人的。”

“哦,原來是姑爺來了呀!”那位大嬸恍然而悟,喜道:“我是雅楠的姑媽,你們小倆口都成家三年了,這還是我們頭一回見面呢!”

“姑媽您好。”文定又重新見過禮,道:“本早就該來看望各位長輩了,只是小婿在漢口幫人做事,一直抽不出時間來,還望姑媽多多包涵。”

“哪裡,端人的碗,受人的管,這道理姑媽明白,出門謀生自然是身不由己。說起來姑媽感謝你還來不及呢!聽你岳父說,我那兒子,就是雅楠她表哥,就是你幫忙給找的事做,工錢又高,店裡的人還處處照顧著他,這還不是多虧了你。”

文定不好意思直截了當的問自己娘子的下落,只好先與任雅楠的姑媽寒暄了幾句後,再問起岳父來。

說到自己的弟弟,原本滿面笑容的任大嬸頃刻間灰暗了下來,道:“幸得你來了,要不這兩天,姑媽還準備招呼人去叫你們回來。”

“姑媽,家裡發生了什麼事嗎?”

“哎,我也是這幾日纔得到消息趕過來,雅楠她爹害了不治之癥,大夫說怕是拖不過幾日了。”

“啊!怎麼會發生這種事?”文定大吃一驚,他這位岳父的年紀在三位師兄弟中屬最小的,從未聽說他得病的事呀!怎的突然間就說是病危了?文定忙不迭的隨著任大嬸往屋內走去。

裡屋內,任智方靜靜地躺在牀榻上,看上去就好像是睡著了,牀榻前堆滿了瓶瓶罐罐,看來是病了有一陣了。

任大嬸走上前去,喚道:“智方,快醒醒,你看是誰來了?”

任智方睜開了眼,腦子似乎還是十分清醒,一眼就認出了自己的女婿,只是說起話來顯得有些虛弱,道:“文……文定,你……你怎麼來了?”接著又將目光投向自己的姐姐,道:“大姐,我不是說,不要去麻煩他們嗎?你……你怎麼還是找去了?”

“哪裡是我呀!是你家姑爺自己找上門的。”

“那……那雅楠也回來了嗎?”任智方的目光開始在屋裡四處遊走。

文定頓時楞住了,強自按下心頭的震驚,回道:“她沒回來,小婿因爲來孝感辦事,順道來看望看望您老,雅楠她還在家裡呢!”

“沒通知她就好,沒通知她就好,這丫頭若是回來了,準又是一番大動靜,叫我如何能放心走呢!”說是這樣,可任智方眼中那一抹失望的神情,還是言不由衷的流露了出來。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上次見到岳父大人的時候,您老的身體還是十分的康泰,怎的幾年不見就變成這般了?小婿這就去請大夫,您老一定會好起來的。”

任智方微微的擺擺手,道:“沒用的,我害的是癆瘵之癥,早在你們小倆口結親之前,我便瞧過不少的大夫,每個都是束手無策。我之所以那麼心急要將雅楠嫁到你們柳家,怕的就是我走之後,雅楠沒人可以依靠。”

他緩了口氣後,又說道:“定兒呀!你不會怪我這岳父自私吧?”

“豈敢,豈敢,小婿感激您還來不及呢!又怎會怪您。”

“我想也是如此,不是我這做父親的自吹自擂,雅楠那丫頭長的就與她娘一個模樣,小小巧巧,惹人憐愛,難得從小就勤儉持家,孝敬長輩,絕對會是文定你的賢內助。”說起自己的閨女,任老頭是滿面的笑容,繼而又語重心長的囑咐道:“文定,我走之後,你一定替我好好看著她,若是做錯了事,你直管教訓。還有,這丫頭有時脾氣很倔,實在不行,你看在我的老臉上讓讓她。”

文定心中是悔恨交加,任師叔將女兒的終生託託給自己,可自己卻從來不去珍惜,現在連人都給弄不見了。

第一章 痛之深者第五章 蕭關故人第四章 聖潔的靜懷第二章 稍縱即逝第三章 揚州趣聞第六章 明妃故里第七章 歸心如箭第六章 父母之命第二章 山賊來襲第三章 前塵往事第八章 家近情更濃第三章 怪客行徑第二十五章 夜談第一章 貧鄉過客第六章 禍不單行第五章 入吾彀中第八章 童年記憶第二章 敵跡始現第二章第七章 決裂第二章 大壽之日第四章 夕陽遲暮第七章 再臨漢口第六章 彩雲之南第三十七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二十八章 陳姜實辣第八章 童年記憶第六章 重逢古道第五章 知府大人第四章 逃亡之路第十七章第八章 童年記憶第六章 篝火晚會第五章 蕭關故人第二章 鹽商考驗第十二章第三十七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十六章第四章 排兵佈陣第二十九章 銀波深處有洞天第八章 賊寇聯盟第五章 夜宿殘廟第三十六章 各有打算第一章 新老衝突第四章 排兵佈陣第二十七章 百年字號第三章 柳暗花明第二十四章 恰逢其會第二十章 伊始第二十六章 同行第二十七章 百年字號第十六章第一章 古怪老叟第三章 鬼蜮鬼事第十三章第三章第二章 柳暗花明第四章 無瑕佳人第三十四章 查案第六章 另類燕顏第五章 荒唐之夜第二章 稍縱即逝第十七章第四章 意外之旅第十章第四十二章 出行第三十四章 查案第三章 猙獰地獄第三十八章 弱弟來投第二十八章 陳姜實辣第三章 哀兵之師第一章 汪府天工第五章 樂極生悲第六章 父母之命前言第七章 因禍得福第八章 噩耗連連第一章 新老衝突第十八章第五章 揮別青春少年時第六章 明妃故里第一章 窮追不捨第八章 賊寇聯盟第五章 劫後的領悟第十六章第二章 陳姜實辣第三章 哀兵之師第二十六章 同行第一章 曙光乍現前言第六章 重逢古道第三章 東家的生意經第七章 得道多助第五章 知府大人第十一章第一章 尋跡而來第七章 悲痛莫名第二十八章 陳姜實辣第二章 青衫怪客第五章 隔世故人
第一章 痛之深者第五章 蕭關故人第四章 聖潔的靜懷第二章 稍縱即逝第三章 揚州趣聞第六章 明妃故里第七章 歸心如箭第六章 父母之命第二章 山賊來襲第三章 前塵往事第八章 家近情更濃第三章 怪客行徑第二十五章 夜談第一章 貧鄉過客第六章 禍不單行第五章 入吾彀中第八章 童年記憶第二章 敵跡始現第二章第七章 決裂第二章 大壽之日第四章 夕陽遲暮第七章 再臨漢口第六章 彩雲之南第三十七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二十八章 陳姜實辣第八章 童年記憶第六章 重逢古道第五章 知府大人第四章 逃亡之路第十七章第八章 童年記憶第六章 篝火晚會第五章 蕭關故人第二章 鹽商考驗第十二章第三十七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十六章第四章 排兵佈陣第二十九章 銀波深處有洞天第八章 賊寇聯盟第五章 夜宿殘廟第三十六章 各有打算第一章 新老衝突第四章 排兵佈陣第二十七章 百年字號第三章 柳暗花明第二十四章 恰逢其會第二十章 伊始第二十六章 同行第二十七章 百年字號第十六章第一章 古怪老叟第三章 鬼蜮鬼事第十三章第三章第二章 柳暗花明第四章 無瑕佳人第三十四章 查案第六章 另類燕顏第五章 荒唐之夜第二章 稍縱即逝第十七章第四章 意外之旅第十章第四十二章 出行第三十四章 查案第三章 猙獰地獄第三十八章 弱弟來投第二十八章 陳姜實辣第三章 哀兵之師第一章 汪府天工第五章 樂極生悲第六章 父母之命前言第七章 因禍得福第八章 噩耗連連第一章 新老衝突第十八章第五章 揮別青春少年時第六章 明妃故里第一章 窮追不捨第八章 賊寇聯盟第五章 劫後的領悟第十六章第二章 陳姜實辣第三章 哀兵之師第二十六章 同行第一章 曙光乍現前言第六章 重逢古道第三章 東家的生意經第七章 得道多助第五章 知府大人第十一章第一章 尋跡而來第七章 悲痛莫名第二十八章 陳姜實辣第二章 青衫怪客第五章 隔世故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丹棱县| 靖远县| 铜川市| 会宁县| 邹城市| 泰州市| 洛隆县| 定襄县| 沙洋县| 玛曲县| 永丰县| 辽阳市| 资中县| 连州市| 雷山县| 宿松县| 碌曲县| 绥芬河市| 固阳县| 武乡县| 元阳县| 长武县| 济源市| 连江县| 康保县| 舞阳县| 根河市| 内江市| 南宫市| 双柏县| 镇江市| 青川县| 嘉荫县| 汶上县| 从江县| 铁力市| 武强县| 桦甸市| 伊金霍洛旗| 邵阳县| 边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