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直往前走,走了十多分鐘,什麼都來了;肚子不聽話—咕咕叫,腳也不聽使喚,酸楚酸楚的涌上心頭。經過一個又一個陌生的路口。隨著一聲鳴笛傳入他的耳朵。讓他轉哀爲興的事情來了。七號車向他慢慢駛過來啦,定睛一看,喜出望外,上了車,才兩塊錢,想起剛纔差點被吃了二十下。
坐著懷著喜悅的心情一路看風景去。使他感到有一種難以釋懷的感覺,說不出的快。恰如老天爺要眷顧他,兩眼望著前方,二十多分鐘,在工廠區的牌坊下了車。望了望牌坊,大大的寫著:萬福。
這就是了,確認無誤走了進去,一走進去看到公告欄,都貼滿了招聘,招工,五花八門,工種繁多。來到一公司大門前繼續看著招聘信息。不用詢問,是要有經驗的,而且要名牌大學畢業。還有年齡限制,專業性強,會使用某些軟件和懂某些機器等。
這些早就聽說過,他的孩子經常問他這些東西,連接觸都沒有接觸過,現在引起內心的恐慌,沒有本領的身體在叫喚自己走開,自己吃不開,心還是鼓足了勁。再看到打雜的都要大學畢業證,工資低廉,少得可憐,不過還特表明待遇:包吃包住,一個月休息一天。
一家又一家去了,不但不錄用而且遭罵一句:“命運的棄兒!也想幹這種活,不夠格,讀十年書再來吧。”
聽著這些風涼話,姜歌並不氣餒。打工的照樣會歧視打工的,因爲有些人,他所扮演的角色是註定的。
姜歌沒有一籌莫展,就不信天有絕人之路。直擊或躲避?於是想起一句話:“該來的都會來的。”想不到這麼大的打擊他還能承受過來。
俗話說:人生不如意常八九不離十。前行中去了很多家,捏指一算,二十多家!到底還是退出。水平有限,文化低,出身賤。
想不到天下之大,竟沒有立身之處。靜靜之想:難道就這樣打退堂鼓嗎?那豈不是成了怕失敗的人。
飢餓和挫折交匯在一起,此時此刻還是走在路上,眼前突然一亮,對面一家水泥廠貼著用大張的紅字帖寫著招工啓事,覽畢。各項要求都符合,有意者請來恰談。還落款:文化不限,身體健康。
一看日期顯然是前天才貼上去的,有不少人來看。新的轉機來了,不過危機總是伴隨著生機而來的。
這次一定要抓住機會,在叢林的經歷,已經讓他學會了危機意識:危險和機會。
水泥粉塵大,對身體不好,但是老闆付報酬,你不幹別人會幹。
姜歌想都沒想,既然要走這一遭,路那麼長,若這一站需要停就停留,和門衛打了招呼,說了來意,來到招工辦公室,已經有人在談著,敲了門進去,首先看到的不是老總,是人事部門的主任,等候不久就到他和主任談了,不到三分鐘,說了他想謀的職位,一拍即合,明天開始上班。一口應了主任,工資就一千三塊,職位:搬運工。
登了記,廠裡安排了住宿,有飯堂,買社保,欣喜再次潛入心底。
主管就帶他進住宿處,並在臨走時對他說:“明天記得來早一點!”還沒有說完,人早已暈倒了。
主管一急,還以爲出什麼事呢!失驚一場,就端去一杯開水給他喝下,微微醒過來,主管忙扶起來問:“你沒事吧?你行不行的?”
主管的臉色有點著急了,姜歌挺起全部力量說:“放心吧,我行的,沒有事的,現在我……因爲沒有吃過早餐,所以……”
主管見他還是蠻有氣魄的,一拍肩膀說:“好,結實!血糖沒上來,幹勁很足。”說完就離開了,姜歌不用再懷疑自己的能力了。
夕陽的餘輝又照在他臉上,一種無比絢爛的光芒閃爍地跳動在樹叢中。喝了幾口水堅持住了精神的恍惚。於是整理好自己的住處,一種難以言傳的舒適。
第二天,姜歌很早起牀,第一個去報到,車間管理員分配了他的工作:裝貨,跟車,籤回單作好登記。
一個月就過去了。似苦似甜的歲月也品嚐到,體會中。看著雙手拿緊賺來的錢,樂了,在牀上美美睡上一覺。
夜,總是勾起回憶的使者,姜歌開始想家,拿出了全家照端祥許久。這張照片是全家人在市區的廣場上別人幫他們拍的。正好在廣場的中央,那熟悉的聲音,微笑,那人,那樹,那草……那……彷彿照片在身邊就像是在家的感覺。沉思了一會兒,想年底就回去,即春節。一個月,兩個月地過去了。
家一切常在,收到他的一筆筆工資。妻子打理家務,養牛羊種地,靠雙手維持著這個家。四個孩子上書院讀書,學費還算低,可以說生活還是一樣慢慢地走過來了。孩子可以在放學的時候幫忙家務,分擔了一些,姜秋蕙和姜思俊都是很勤快好學、樂於助人的好孩子。
妻子不必爲他們擔心和分心,小的兩個還需經常教導。唯一擔心的就是家裡還有一個人。所以一個完整的家是一個不同家,蓬勃的朝陽始終不變地照著這個家,那閃電雷鳴也讓他們掛著一座山,歲月改變了他們的模樣。
新的一天又來了,該上班了,今天一大早接到通知和訂單。今天下午發貨,運到城外施工地。這天,他們把貨裝好就出發,五輛大卡車一輛接一輛跟隨著。途中要經過一個小鎮,那裡有一段路全是泥路,一坑一窪的,車顛簸地駛在上面,司機儘管極其小心地握著方向盤和控制油門,踩著剎車,看著前面實在難走,突然想抄近路,得出結論還會省時。
最終還是走大路穩當,把抄近路的念頭放了一邊。
姜歌坐在最後一輛卡車的副駕駛位置上,就在這時四十噸車和貨一起陷入一個大坑裡面。發現路況不妙,車變傾斜,旁邊是一個大池塘,大驚失措!心一慌,車一晃,加大油門無濟於事反而越陷越深。
車身搖晃得很厲害,姜歌看情況越來越不妙,下車觀察。叫住前面的司機一起幫忙,他在池塘邊,就是車前方不遠處,用手示意指揮司機讓他朝擺手的方向開去,不然情況更加糟糕。
司機一著急,打錯方向使得車往下沉,泥土一直往下凹,填了幾塊石頭還是沒有辦法開過去,姜歌在車旁叫道:再來!司機加足油門,大叫一聲:啊……
車子失去平衡向池塘邊傾斜倒下去,姜歌才猛地擡頭一望,說時遲,那時快,眼前一片空白,神速跌落,所萬不能急躲避,只好跳入水中,受到致命的一擊,車上的水泥向他身上撲去……司機一起受到重創,繫著安全帶留在了駕駛室裡,頭部撞傷。
岸上的司機跳下去先救出留在駕駛室裡的司機,接著馬上搜救姜歌,由於姜歌被飛出水泥撲到,受到重力往下沉,頭砸中水中的大石頭,頭部已經傷到,水中搜救的司機看到水中有一處被染紅的水影浮上了水面,當把姜歌救上來的時候,人已經昏迷狀態,危險係數可想而知。
唯一一臺傳訊機在從駕駛室飛入了水中,撈起時開不了機,打不出。司機小李以爲把傳訊機吹乾就可以打的,太偏僻了搜索不到頻率,誰知連求救都無法撥出。
離醫院特遠,這時,小鎮的民衆都跑過來圍觀,指指點點,有個小孩大聲說出來了:還有幾輛車的拖頭可以去醫院啊!聽著才恍然想到,這水泥不能運去就算了,人命關天!
小張就向周圍的村民問到:鄉親們,你們誰能借用一下棉被?但是大家都沉默了,司機們一邊正在想對策一邊在搓著姜歌冰冷的手,鄉親們你看我,我看你,有人乾脆就悄悄走開。
姜歌流血過多,生死未卜!終於,一位不知其名的阿嫂拿來一張新的棉被遞上,謝過之後,接過棉被裹上他抱上車直奔城裡,用最穩健的車速抵達醫院,撿回了一條命!
小鎮的人在嘲笑剛纔那位阿嫂傻。阿嫂說:“儘管我們處在這個人情比紙薄的年代,可是我們流著的是同樣的血,不因爲他們是從城裡來的而不幫。”
經過及時搶救,姜歌活了下來,整整昏睡了一個星期,看到眼前的一切都是陌生的,只記得一件事,想不開的人多的是,可他就是特想不開,頭有一陣劇痛,責怪自己,把老闆的貨給毀了,那該怎麼辦?人家會不會退單?吹了,那可不好。
拔掉吊針,欲從牀上離開,護士小姐滿懷關心地從外面趕忙走了進來勸道:“先生,您不要亂動身體,還沒有康復呢。”
說完,主任和老總及那幾個司機一起來到了門口敲了一下門推開進去了,司機遞上一個花籃,裡面各種各樣的水果。
姜歌凝望了一下老總,正想說,主任把話截住,姜歌是急著問司機阿陸情況怎麼樣。主任告訴他,老總的心情也是很沉重,一時說不出話來,然後輕輕地問:“你現在感覺怎麼樣?”
姜歌馬上就回話說:“沒事!不要緊!”
老闆已經知道他的腦部嚴重震盪,嘴角微微觸動了一下正想說什麼卻沒有說出。
姜歌心裡想著不被老闆罵就已經是有問題。他的思想複雜化,陷入一種不知道如何收場的境界的裡,老總在旁邊連叫了幾聲,都不見回答,姜歌此時反應過來回到場面中。主任忙問:“你沒事吧?有什麼事你就說出來。”
姜歌問道:“老總在叫我嗎?”
老總說道:“你不要把這點小事掛在心上,不用自責,好好養傷纔是最重要的。”
姜歌忙著點頭,聊了一陣,老總走了。一個人躺在病牀上,誰又去想老闆的爲人,沒有去想,只是想快點好起來,看看老闆還要不要,司機阿陸那邊沒有什麼大礙,就先出院了。
一晃就是一個月,身上的傷全好了,接到護士遞給的出院同意簽字單,看到了單上的觸目驚懷的數字:二十萬多塊的醫療費,已經付錢的單子。他沒有去交到費?有人幫他付了。主任就來接他回水泥廠。
姜歌不停地問道:“主任,這錢?”
主任說道:“我怎麼告訴你呢?你若真想知道,我可以……告訴你,你這是工傷,保險承擔一些,是……是老闆墊付了一些……還有那次水泥的事也搞掂了。”
姜歌一臉迷惑,老總的快人快意都沒有領教過,只是知道他對員工要求嚴格,沒有責備過他,更異常了,心裡想著見老總,一個大人情,得想辦法還清,急忙問主任:“是不是老總被退貨?”
已經鼓足了勇氣的姜歌,聽到這,奇怪地問:“退什麼貨?”
這……這……遲疑了一下,看他急的樣子,就告訴他:“老總在想改進機器和相關設備,已經簽下訂單。但是老總把那些錢投到建設小鎮裡的泥路中去啦,要徵一些土地,那天經過的那條路被列爲投資對象……物流時代要迅猛發展了,那得靠通路。”
一口氣就說了一通。姜歌才醒悟到老總深入改革行列,不得不由疑惑到敬佩。“我們還得幹個三五載。”主任說道。姜歌聽後,幹就幹,只要老總不嫌棄。
到了水泥廠,安排好姜歌。“唉,我們老總,包括我都是鬧革命出身的,老總是很有慈善心的,跟了他那麼多年,仁慈之心一直都在滋長,改革的浪潮,浮沉了這麼多年,是他幫了我們這些不幸之人啊!很多東西都是需要熬出來的。”主任說完轉身離去。
姜歌呆住,一時不知該幹什麼好,靜靜地呆在房間裡。站起轉身騎起自行車往路上趕,去到那天跌落的池塘,遠遠看去,已經在施工,來到池塘旁;點起草煙,回想那天迷糊的畫面,感嘆老總竟然是這麼好的一個人,這傷值了!
那個小鎮鋪起了一條很寬的道路,一直通向城裡。那麼就該好好幹下去,廠裡因資金減掉了一半。只能換了幾臺新的機器,姜歌暗自發了一個決意的誓,想著既然我也有這種感動天地的能量,給社會出了一點點力,就要繼續幹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