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錢才最真的。
伙食恢復正常,學習的勁也足了,牢騷,嘮叨全無。
再說,班裡的吵鬧也少了,考試都取得不錯的成績,連愛玩的蔡洋居然考外國語得了全院第五名,夠氣外國語老師的。
爲什麼一下子來個三百六十度的轉變呢?
原來有女生寫條子給院長,特別指化,外老師的課像旱鴨子游泳,只在淺水區,大浪來了跑不掉種種。院長就找了這兩位老師單獨談話,瞭解,給予一些建議。
經過一段時間的改進,改變。老師好是重要的,一個好老師更重要。
馮志斌和魏小祈是全院成績是數一數二的理科生,當然起了很大的帶頭作用。因此馮兩人成了最要好夥伴,班長馮志斌是生活在一個小康之家,家裡靠承包魚塘養魚發家的。
在互相團結幫助下,打造了一支很團結的班級,一直走到了高院三。
魏小祈成了學院裡的鮮爲人知的學習高手,成績一搖,班裡的同學也跟著擺動一下。
在生活方面和書院小賣部的老闆娘混得很熟。
不是因爲魏小祈經常去小賣部買東西,也不是拉客。而是胖阿姨很喜歡他的教養,敢作敢當,敢爲人先。發現這個書院有些孩子一看就能看穿他們的內心,有事情往別人身上推,一點責任都不願意擔當。而他總是有一種魔力,小孩子的世界需要勾心鬥角嗎?他不會。
因而一見到魏小祈,都主動先打招呼,久而久之,兩人一見面,都很默契。胖阿姨一叫幫忙,魏小祈馬上點頭答應,就先放下和其他同學玩耍,還得知他的家境不是很好。
儘管胖阿姨很誠意每天都想辦法給點好處,如幫加菜,或者塞個什麼魚罐頭給他,卻被很有禮貌地就回絕了,這並不能打破他們之間的友誼,反而更加友好。
本來胖阿姨很喜歡罵人的,尤其是那些小學生,本院直屬的,經常的惡作劇給她帶來許久抹不去的絲絲的煩擾。
不知道什麼時候學會善待別人了,魏小祈過節的話很少回家。
魏媛媛和他是同一個書院的,每次回家都拿自家包的糉子來給他,糉子的成份可是媛媛自己買的料:酒餅,綠豆、肥肉等餡料,割壺葉,這也叫煮糉葉,把早早就曬好的棕繩再過一次熱水,自己一個人攪拌包全家吃的糉子,燒起柴火,熬一炷香的時間即可出鍋,這東西扛得住飢餓。
魏小祈總是把帶來的糉子吃個乾乾淨淨,不敢浪費,有時候與同學分享,總是先說是姐姐一手作業的,心中無比地自豪。如果家中活兒多的話都回去幫忙,由於在高院二提前把高院三的課上完了。
一開學就進入了總複習,雖然是積極備戰狀態,但是有人趁此偷著放鬆,可以這麼說,沒有完整的高院三,不算是真正的高院生。
每天科任老師在炒舊飯,不過加點油的話,再加上兩個雞蛋,是非常香的。
自習課漸漸多,逃課的人數有人帶頭了,主要是溜出去打球,被院長一發現,轟回教室。實在是球癮又發作,只能先派個人出去打探院長走了沒有,接著繼續。
不過該抓緊的同學還是一如既往,埋頭苦幹,補差補漏。有些同學根本不把大學入學考試放在眼裡,有人不時頭腦發麻,心如火燎,精神急促。
在高院三裡,宿舍中,口袋處,抽屜那都是放著高級營養品,另一些就看緊荷包,一天該加多少錢的肉,精打細算,算來算去還是沒了。
魏小祈就沒有那麼好,一路風雨不改卡里的都打最低消費。打最低消費的也不在少數。
在宿舍裡,要數小蘇家裡最有錢,他自認爲老爸有本事,纔算自己有本事。總是說自己有一個很會賺錢的老爸。突然買了一箱叫金牧場的純牛奶,放在牀頭,到了晚上,而且是三更半夜,還以爲誰半夜起來吃夜宵呢,被吵醒的徐道弘正想大罵,哪個缺德鬼,誰知內幕就是來自某個同學的假設,如果老鼠喝牛奶是不是會促進骨骼生長?
啊!真是老鼠在偷喝牛奶,而且很多隻都不時地探探旁邊的環境,沒有動靜,接著喝,徐道弘一邊看著,一邊暗自發笑:“你們慢慢吃吧,別那麼大聲。”
就這樣到了第二天,小蘇的被子上,、枕頭、席子上,黏黏的牛奶汁一大片,箱子被咬開,牛奶差不多被喝個精光。
小蘇既不敢面對誰發脾氣,也不敢叫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