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陽崖見女兒懂事,心內感慨萬千,話卻不知怎麼說纔好,只用力的點了點頭。他心內十分明白朝廷給玉兒一個側妃的名頭無非就是牽涉自己,來保證江湖無異心。
事到如今,宋陽崖真的後悔了,不該趟這攤渾水。不僅害的蓮兒去了,現下自己的女兒也要作爲質兒去京都。
想著宋玉兒出嫁還有各種事情要忙,宋陽崖便與女兒說了幾句話之後離開了。
翌日,數十口箱子作爲彩禮就送了過來,辦事效率倒是挺高的。
宋玉兒打開那箱子看,有的裝的是綾羅綢緞,有的裝的是瑪瑙珠寶,有的裝的是金銀玉器。滿滿的像要閃花人的眼睛,但宋玉兒只是看了一眼,便興致缺缺的關上了。
因爲莊中夠做女兒嫁妝的銀兩實在不多,宋陽崖一作打算,決定把這些彩禮再換些箱子作爲嫁妝再送過去。
又過了幾日,鳳冠與嫁衣都送了過來。陪著過來的還有裁縫和一個宮中教禮儀的老嬤嬤。
裁縫自是看嫁衣哪裡不合尺寸,以做修改。那老嬤嬤嘛,自是來教她宮中禮儀的。
宋玉兒這才覺得嫁人真是件苦差事,不由得在心裡把那皇帝與自己要嫁的端王連著給罵了一遍。
讓人驚訝的是,那嫁衣卻正好合身,多一寸不多,少一尺不少。
聽那裁縫透漏,好似是端王自己報的尺寸大小。這樣的信息,倒讓宋玉兒有點摸不著頭腦了。
但是那老嬤嬤的禮儀,倒真叫宋玉兒有點吃不消了。
嬤嬤說:“行禮,要左手搭在右手的上面,放在腰的右側,輕輕蹲一蹲,接著說給誰請安,笑一笑,要等說平身才能起來。”
嬤嬤說:“女子要懂三從四德,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嫁了丈夫就要聽丈夫的。所謂的四德是指德、容、言、工。都要做好。
嬤嬤說:“行莫回頭,語莫掀脣。 坐莫動膝,立莫搖裙。喜莫大笑,怒莫高聲。”
嬤嬤說:“宮裡的女人不許相互嫉妒,做出有辱門楣之事。”
嬤嬤還說……
由著這嬤嬤教自己這些禮儀,宋玉兒雖然苦惱,但是失去孃親的痛苦倒也淡了許多。每日要做的便只是趁著嬤嬤不在偷懶一會兒便知足的很。
什麼站有站相,坐要端莊。宋玉兒只記得這些,那些繁瑣的禮節,說過便忘記了。
就這麼過了幾日,又來了一道聖旨。
聖旨上說五月十五是吉日,要在那日完婚,現下時間僅餘半月多,要提前趕往京都,否則會誤了良辰。
宋玉兒默默的接過聖旨,看向自家爹爹。宋陽崖只看了她一眼,便轉過身去,女兒要遠走他鄉嫁人,自己連未來姑爺的樣子都不知曉,實在是慚愧的無臉見自己女兒。
宋玉兒知自己爹爹心中所想,便不去多做計較了。
轉身時看見莫紹文,宋玉兒這才發覺倒是很久沒有見到過他了。這時看莫紹文,只見他嘴角邊青青一片,是鬍鬚長出沒有來得及修整,是頹廢了許多,宋玉兒也無法去安慰他,只能對他欠身一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