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龍冢
就這樣,我們與十八鋪建立了協議,一個月之後開始選人,在選人活動結束之後就開始正式的下墓挖掘工作。
像瑾風說的那樣,不管怎麼樣,我們需要先找到姜家墓地的位置。
我們幾個人對劉叔的印象都是很好的,他爲人忠厚,提供了大量有用的信息給我們。(雖說我們某種意義上是在利用他)
作爲當年下過姜家墓的生還者之一,我們還是比較仰仗劉叔的,於是我們便求他幫點小忙。
劉叔很給力,不知道從哪找了一痢酢貘的SUV(越野車)給我們,並且車上已經放了很多需要的工具了:指南針、強力手電筒、超粗的繩索,工兵鏟等等(還有一堆我叫不上名字來的神奇的東西)
“劉叔,多謝你啊。”瑾風握住他的手錶示感謝。
劉叔忙說道:“傻孩子說什麼話呢!你父親是我的救命恩人,這點小事兒何足掛齒啊。”
我們跟劉叔揮別後就上車往郊外的方向走去。
由於龍圖帛書非常的古老,也沒有精確的縮放比例,我們不能確切知道那位置的經緯度。只能一點一點的去尋找。
劉叔之前告訴我們,姜家大墓的大體位置在八龍冢往西十五六公里處。當然這只是個大體的方位,是當年姜鳴佑根據風水堪輿之術推算出來的,具體的入口還要我們自己去尋找。
大家可能都會問,八龍冢是什麼地方。我在這裡且粗略的告訴你們一下,八龍冢位於許昌城北2公里陳莊村西,是埋東漢末期朗陵侯相荀淑的地方。荀淑八子是荀儉、荀緄、荀靖、荀燾、荀詵、荀爽、荀肅、荀旉八個人,都爲東漢末年和曹魏時期的名士。世人稱他們爲八龍。
荀淑侄子荀曇的孫子荀攸是曹操的謀士,曹操稱讚他“軍師荀攸,自初佐臣,無徵不從,前後克敵皆攸之謀也”。這是非常高的一句評價。可想而知,荀家在東漢末年的戰事之中,起到了多麼重要的作用。
傳說荀淑死後,八子在冢頂各植柏一株,所以也稱作八柏冢,冢西北有散冢八個爲八子葬處,時曠年久,八冢已爲平地。八龍冢呈圓形,高約5米,周長約100米。佔地面積並不大。
隨著時間的推移,八龍冢現在已開放成景點,去參觀的人也不少。
當然,八龍冢並不是我們的目的地,我們將目標鎖定在八龍冢往西十五六公里處。
我們開車從商丘到許昌,幸好幾個人都會開車,一路換著開也不會太累。
我們定位了GPS,其他人都在車上小憩,拖把絲兒開車。我正迷糊呢,就聽得拖把絲兒叫了一聲:“奇怪!沒路了!”
從八龍冢往西七八公里處就沒有那種四通八達的柏油馬路了,我們一直都在土路上顛簸。可是車子開到這裡,連土路都沒了。
土路的盡頭是一片林子,也不知道是通向哪裡。過了一會看見一輛牛車慢騰騰的從林子裡駛出來。
【一枝懶花:聽說今天是六一兒童節,那個祝全天下所有的大朋友、小朋友、老朋友節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