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章 楚漢爭鋒—(六)

nbsp;田榮定齊、返還三秦,這兩個影響時局的戰役在史料裡記錄的很少,尤其對項羽的態度和行爲只是一筆帶過。田榮在東邊鬧騰,劉邦在西邊肆虐,項羽好像什麼也沒有幹,一直這樣靜靜的欣賞。看著張耳失意的逃亡,看著章邯絕望的自殺。做爲分封天下的老大,cāo著如此態度,好像有悖常理,不可思議。當然,這也是此段歷史中的疑點。

田榮定齊時間太短。公元前206年4月項羽分封天下,田安、田都紛紛前去齊地就職,還沒站穩腳跟田榮就領兵而來,只經過幾次簡單的較量,一死一跑,隨後田榮殺死田市,平定齊地而稱王。田榮稱王的時間是公元前206年5月,也就是說只用一個月時間田榮就進行了一次魚龍變化。這麼高的辦事效率,弄得項羽措手不及,別說前去救援,就連求救的信使也還沒跑到項羽跟前呢。

項羽還沒來得及教訓田榮,陳餘又跑去了趙國,沒幾天就趕走了張耳。就在張耳痛苦逃亡的那一刻,項羽還不明就裡。這隻能說田榮和陳餘的執行力太強,辦事效率太高。

人,沒有無緣無故的成功,也沒有無緣無故的失敗。田榮和陳餘的稱王速度也是靠實力爭取來的。

在項羽分封天下之前,田榮已經營齊地很長一段時間,應該說他在這裡是最強悍的軍閥,如果誰想染指這一畝三分地,先得徵求他田榮的意見。而項羽不賣他的帳,也不願意搞平衡,因此自作主張地把齊地一分爲三,並且還沒有田榮什麼事,這使得田榮異常惱怒。

惱怒的田榮最終向項羽證明了自己的實力,你不封我爲王,我就用一個月時間自己稱王。稱王后的田榮把項羽當成了自己頭號的敵人。

田榮如此,陳餘也是如此。張耳手下的兩萬多人大多數曾跟陳餘混過,都是老熟人,在陳餘面前他們並沒有較真的決心,在他們的心裡,張耳、陳餘是一回事,你倆老大之間的恩恩怨怨,這些人不願意參和。

而陳餘現在領的兵卻沒跟過張耳,因爲這些人都是從田榮那裡借來的,因此這些人跑過來一點都不客氣,也不手軟,發了瘋似的逢人就砍。這是一場毫無懸念的戰役。最終,陳餘隻用半個月時間就獲得趙地全境。

當齊、趙造反的消息傳來,項羽異常震怒,然而震怒歸震怒,最終還是不能輕易出兵。因爲就在齊、趙剛鬧騰結束,劉邦在漢中做了一件事——“明修棧道”。北邊和西邊同時鬧騰,項羽有些不知所措,如果輕易動身,難免會有人從背後襲擊老窩。更爲重要的是,經田榮、陳餘這一陣鬧騰,項羽的實力也有所下滑。

正反方軍事力量對比。

當初項羽進入關中之時,擁兵四十萬,這是他軍事生涯中的巔峰,當然這四十萬是包含各路諸侯的兵力在內的。隨後,項羽分封十八王,這十八王中有十二個人跟隨他進入關中,分別是章邯、司馬欣、董翳、申陽、司馬昂、張耳、英布、吳芮、共敖、臧荼、田都、田安。這十二個人就國後,各自帶走了兩三萬人,就按每人帶走兩萬人算,總人數就是二十五萬人(關中三王各自兵力在三萬人左右),也就是說項羽自己的總兵力也僅在十五萬左右。

就此看來他的實力也並不比劉邦高出多少。但在當時,他所擁有的支持者比較多,劉邦簡直沒法比。這就是爲什麼劉邦會灰溜溜地跑去漢中的緣故了。

而田榮起兵後,正反方之間的力量對比在悄悄地發生著變化。田榮定三齊後總兵力達到六萬多人;陳餘定趙後總,兵力也在四五萬人左右;還有能鬧騰的彭越也有一萬餘人;魏豹(被項羽驅逐,此人義無反顧地加入反抗項羽的行列)也有兩萬人;再加上劉邦的十幾萬人,也就是說反抗項羽的總兵力已達到近二十四萬人。

而項羽這邊,田都、田安先後滅亡,張耳隨後奔逃,原有六萬支持者消於無形,也就是說項羽現在總兵力(包含明面上支持他的各路諸侯兵力)不到三十四萬人,並且這裡面可能隨時都會爆出冷門。

從四十萬對十萬轉變成三十四萬對二十四萬,數字的變化,顯示著雙方力量的佈局。如此軍事力量對比下,在形勢明朗之前,項羽沒準備親自動手教訓這些人。

不親自動手不代表就不動手。因此,項羽準備佈局了。

第一步棋:齊趙兩地都在楚國北邊,而在齊趙的北邊還站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臧荼。項羽送信給燕王臧荼,讓其出兵攻趙。而此時的臧荼卻存了私心,自從他私自殺了韓廣兼併其地後,多少有些怕項羽找他麻煩,並且田榮和陳餘已手挽手連成了一片,自己也不會傻著臉去尋晦氣。因此,臧荼對項羽的命令不置可否。這個人雖然沒有動靜,但在事實上牽制著齊趙的後方,因爲有他的存在,田榮和陳餘不敢放手一搏。

第二步棋:任命蕭公角(蕭爲地名,公爲官職,角爲名,姓不祥)率軍攻擊彭越。因爲最近一段時間彭越鬧騰的太爲厲害,帶著他的一萬多人四處打游擊,見人就砍、見錢就搶、見糧食就吃,這個人讓項羽很頭疼。更關鍵是他在昌邑,把齊國和趙國連成一片,使得西邊的田榮和北邊的陳餘能及時救援,有效配合。因此項羽準備滅了這個人,隔開田榮和陳餘的聯繫,便於各個攻破。可事實證明他派去這個人並沒有預期的那麼好。因爲就在劉邦攻破陳倉的同時,彭越把這個人打的滿地找牙、四處亂竄。

第三步棋:申陽救三秦。就在項羽正在擺棋子時,劉邦進軍了。從陳倉陷落到咸陽丟失,一連串不幸的消息刺激著項羽的神經,因此他下令河南王申陽兵救三秦。正在洛陽享受的申陽接到這個命令後,無比痛苦,但老大下了命令不出兵也不行,因此這個人進軍了。而這個人的辦事效率有些低下,從整隊到出發,前前後後用了近兩個月時間,等他到達函谷關時候,司馬欣已經投降了。在這裡叫了幾天板,結果捱了一頓打,敗的一塌糊塗,更過分的是被劉邦圍著不放,萬般無奈的申陽最終也舉起了雙手。

第四步棋:任命鄭昌爲韓王。劉邦平定三秦的消息傳來,項羽大怒,立馬任命鄭昌爲韓王。這是一個很關鍵的一顆棋子,用得好足以穩定時局。可項羽這一次明顯用錯了籌碼,他最大的弊端就是任人唯親,而非唯賢。項羽早年在吳縣時,鄭昌爲縣令,和項氏關係交好,但此人沒有多大本事,吹牛皮、拍馬屁、侃大山可能還可以,但領兵打仗卻是個門外漢,叫這麼一個人去當韓王,項羽休矣。因爲韓國地處中原腹地,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甚至蘇秦曾說過一句話,“韓地雖輕,得韓者重”。如果這顆棋子用好,劉邦出關很有難度,同時直面趙、齊兩國,亦是項羽的屏風。而項羽卻用了這麼一個人,想不敗都難。

項羽試圖穩定局勢的四步棋下了出去,但收效甚微。也正是這四步棋,爲他的敗局埋下了伏筆。;

第9章 日落長河—(十一)第7章 烽煙再起—(十三)第19章 爭儲——第二十四節 抓人(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六節劉邦的遺產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四節 國喪(四)第3章 亂世紛爭—(三)第4章 軍挺咸陽—(四)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七節 曹參拜相(四)第8章 紅霞萬里—(四十一)第2章 大澤鄉起義——(二)第20章 拔刺——第二節 廢太子的結局(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五節戲弄佞幸(二)第20章 拔刺——第二節 廢太子的結局(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一節 開始吧第19章 爭儲——第十節 過招(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八節 劉肥避險(一)第8章 紅霞萬里—(七)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四節 匈奴叩邊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三節荒唐的謀反(四)第4章 軍挺咸陽—(七)第7章 烽煙再起—(六)第4章 軍挺咸陽—(六)第1章 起點——(三)第19章 爭儲——第二節 慄姬的運氣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一節天才隕落(五)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四)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二)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一節 衝動(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九節審食其的尷尬四第9章 日落長河—(十二)第3章 亂世紛爭—(十)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節 劉恆進京(一)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七節 諸呂封王(四)第7章 烽煙再起—(十)第3章 亂世紛爭—(六)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四節 改正朔(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三節 串謀(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節 串謀(一)第9章 日落長河—(十)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三節好一根攪屎棍九第5章 楚漢爭鋒—(四)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五節 早立太子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節 最能鬧的人第9章 日落長河—(七)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二節戚姬的結局(六)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四節薄昭的結局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九節 劉肥避險(二)第9章 日落長河—(十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七節 天才隕落(一)第5章 楚漢爭鋒—(十八)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七節 傳檄天下(二)第2章 大澤鄉起義—(六)第12章 覆滅—第五節 陳平的動作(五)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七節 明爭暗鬥(七)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四節 匈奴叩邊第12章 覆滅—第六節 陳平的動作(六)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一節荒唐的謀反(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一節荒唐的謀反(二)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七節竇漪房的身世(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四節 曹參拜相(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九節 改正朔(六)第19章 爭儲——第十九節 對癥下藥(三)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三節新一輪博弈(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二節荒唐的謀反(三)第9章 日落長河—(三)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一節 掌控朝局(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節 最能鬧的人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九)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八節 天才隕落(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二節天才隕落(六)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二節天才隕落(六)第4章 軍挺咸陽—(三)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十節 三王殞命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三節 賈誼論政(三)第5章 楚漢爭鋒—(四)第7章 烽煙再起—(四)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二節新一輪博弈(二)第19章 爭儲——第二十六節 樑王請罪(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八節好一根攪屎棍(四)第7章 烽煙再起—(二)第3章 亂世紛爭—(一)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一節 掌控朝局(一)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四節 廢除“連坐”第5章 楚漢爭鋒—(四)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四)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九節 無雙國士(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一節 賈誼論政(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節 最能鬧的人第8章 紅霞萬里—(九)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八節審食其的尷尬三第5章 楚漢爭鋒—(三十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七節 密謀(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三節 醫之聖手(三)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五)第12章 覆滅—第一節陳平的動作(一)第4章 軍挺咸陽—(七)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六)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三節樑王進京(一)第9章 日落長河—(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四節 匈奴叩邊
第9章 日落長河—(十一)第7章 烽煙再起—(十三)第19章 爭儲——第二十四節 抓人(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六節劉邦的遺產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四節 國喪(四)第3章 亂世紛爭—(三)第4章 軍挺咸陽—(四)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七節 曹參拜相(四)第8章 紅霞萬里—(四十一)第2章 大澤鄉起義——(二)第20章 拔刺——第二節 廢太子的結局(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五節戲弄佞幸(二)第20章 拔刺——第二節 廢太子的結局(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一節 開始吧第19章 爭儲——第十節 過招(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八節 劉肥避險(一)第8章 紅霞萬里—(七)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四節 匈奴叩邊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三節荒唐的謀反(四)第4章 軍挺咸陽—(七)第7章 烽煙再起—(六)第4章 軍挺咸陽—(六)第1章 起點——(三)第19章 爭儲——第二節 慄姬的運氣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一節天才隕落(五)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四)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二)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一節 衝動(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九節審食其的尷尬四第9章 日落長河—(十二)第3章 亂世紛爭—(十)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節 劉恆進京(一)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七節 諸呂封王(四)第7章 烽煙再起—(十)第3章 亂世紛爭—(六)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四節 改正朔(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三節 串謀(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節 串謀(一)第9章 日落長河—(十)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三節好一根攪屎棍九第5章 楚漢爭鋒—(四)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五節 早立太子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節 最能鬧的人第9章 日落長河—(七)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二節戚姬的結局(六)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四節薄昭的結局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九節 劉肥避險(二)第9章 日落長河—(十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七節 天才隕落(一)第5章 楚漢爭鋒—(十八)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七節 傳檄天下(二)第2章 大澤鄉起義—(六)第12章 覆滅—第五節 陳平的動作(五)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七節 明爭暗鬥(七)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四節 匈奴叩邊第12章 覆滅—第六節 陳平的動作(六)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一節荒唐的謀反(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一節荒唐的謀反(二)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七節竇漪房的身世(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四節 曹參拜相(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九節 改正朔(六)第19章 爭儲——第十九節 對癥下藥(三)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三節新一輪博弈(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二節荒唐的謀反(三)第9章 日落長河—(三)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一節 掌控朝局(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節 最能鬧的人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九)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八節 天才隕落(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二節天才隕落(六)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二節天才隕落(六)第4章 軍挺咸陽—(三)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十節 三王殞命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三節 賈誼論政(三)第5章 楚漢爭鋒—(四)第7章 烽煙再起—(四)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二節新一輪博弈(二)第19章 爭儲——第二十六節 樑王請罪(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八節好一根攪屎棍(四)第7章 烽煙再起—(二)第3章 亂世紛爭—(一)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一節 掌控朝局(一)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四節 廢除“連坐”第5章 楚漢爭鋒—(四)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四)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九節 無雙國士(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一節 賈誼論政(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節 最能鬧的人第8章 紅霞萬里—(九)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八節審食其的尷尬三第5章 楚漢爭鋒—(三十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七節 密謀(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三節 醫之聖手(三)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五)第12章 覆滅—第一節陳平的動作(一)第4章 軍挺咸陽—(七)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六)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三節樑王進京(一)第9章 日落長河—(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四節 匈奴叩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全县| 东城区| 安乡县| 东平县| 海淀区| 山阴县| 金门县| 嘉黎县| 密云县| 临西县| 苗栗县| 三江| 沭阳县| 佛坪县| 盐边县| 文安县| 三原县| 松原市| 博乐市| 赤水市| 逊克县| 信宜市| 神池县| 北碚区| 惠水县| 怀来县| 乌兰察布市| 龙泉市| 池州市| 南召县| 永州市| 修文县| 饶阳县| 吴川市| 澎湖县| 乐东| 平阴县| 柳河县| 应用必备| 无锡市| 都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