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三節(jié)樑王進京(一)

朝廷上反對的聲音越來越少,“削藩”之事似乎可以成行了。晁錯是這樣認爲的。

在一團和氣的氛圍下早已暗流涌動。大家把目光投向劉啓,不管晁錯怎麼說,最終拍板的是你老兄,就看兄弟怎麼做決定了。就這樣,大家神經繃緊、各懷心思地靜待這處好戲的上演。

公元前155年冬(景帝前元二年),朝廷詔令諸侯進京。

詔令的理由冠冕堂皇——朝拜。這是年末慣例的覲見聚會活動,讓大家彙報一下工作,順便拜個早年,沒什麼出奇之處。當然,詔令裡更不會提“削藩”的字樣,更不是勒令他們主動交出地盤。

而在劉啓的心裡卻有著另外幾重打算。因爲召來的這些人中,有一些是需要打壓的,有一些是需要安撫的,還有一些是需要拉攏的。這次看似很平常的朝拜活動,卻是劉啓爲“削藩”做的一項準備工作。

齊王劉將閭、楚王劉戊、膠西王劉昂……一大些劉姓子弟都在此列。

大家懷揣著複雜的心情進京了,有人期待,有人擔憂。他們不清楚劉啓心裡到底想了些什麼,更不知道將會發(fā)生些什麼。

可還有一個人,正歡天喜地、極其愜意地在往京城趕——樑王劉武。這個人,將成爲我們這段故事情節(jié)中的主角。

關於劉武這個人,我在前邊提到過,他是劉啓的親弟弟,竇漪房的親兒子。

實際上,漢文帝劉恆繼位時有四個兒子,老大劉啓、老二劉武、老三劉參、老四劉揖。

大兒子劉啓,現任皇帝;

二兒子劉武,現任樑王。

三兒子劉參,在文帝十八年在代王位置上病死,距今已有八年之久。

四兒子劉揖(也叫劉勝),薨的更早,在文帝十一年墜馬而死。

其中劉啓、劉武是竇漪房所生;另外兩個由其他姬妾所出。

老人很容易偏心,多數會偏向小的。在劉恆和竇漪房身上體現的極爲明顯。

劉恆喜愛小兒子劉揖,而竇漪房卻不這樣想,他的所愛是自己的小兒子劉武。

喜愛的對象不同,程度不同,得到的待遇也不盡相同。這四個兒子的封號的變動,很能體現他們在老爹老孃心目中的位置。

當初,老大劉啓是太子,老二劉武爲代王,老三劉參爲太原王;而老爹最喜歡的老四劉揖離京城最近——樑王。沒多久後,出於通盤考慮,劉恆改封不怎麼待見的三兒子劉參爲代王(原屬地合併到代地),繼續(xù)留在荒天野地裡喝風,讓老婆喜愛的老二劉武去當淮陽王。

這麼一來,皆大歡喜。

可不成想,變數還是出現了。

由於劉恆極爲嬌慣的劉揖很不安生,騎馬摔下來——死了。兄弟四人中,他死的最早。

劉揖死後,竇漪房立馬希望劉武離自己近一點。就這樣,劉武順理成章地成了新一任樑王。

一個太子,一個樑王,一個代王。

劉恆做出的這個佈局是頗有深意的。說白了他是在爲自己百年以後考慮。

若劉啓將來主政,老二劉武能屏障關東,窺視諸侯;老三劉參留居北地,牽制匈奴。

雖然對老三有些不公平,但沒辦法,打虎親兄弟,總得有人去幹髒活累活。再說代地是劉恆的發(fā)家地,他對那個地方也是有感情的。

可不成想,劉參也是個短命的傢伙,老爹還活蹦亂跳,他卻兩腿一蹬——死了。他是四兄弟中第二個嗝屁的人。

年齡越小死的越早,這種倒序排列讓劉恆接受不了。

但事實上,最接受不了這個現實的人並非劉恆,而是老二劉武。他聽到這個消息,心頭一抽,板起指頭數數就知道下一個該輪到誰了。這他媽也太不科學了。

他膽顫心驚地過了幾年後,嘿嘿,沒事,自己吃得想睡得好,身體倍棒,熬到老爹昇天自己依然健健康康。抹了一把冷汗後長出一口氣:看來這個怪圈是被打破了。

事實上,這個怪圈依然存在,只不過沒到時候罷了。因爲還有一件大事需要他來做,並且他將在這件大事中成爲關鍵的一環(huán)。

而此時的劉武沒想過這些。他現在正歡天喜地的往京城趕。能給老孃磕頭,還能見到姐姐、哥哥,一家團聚,想不高興都難。

當劉武抵達長安時,早有使者站在城門口恭候了,並且還給他備了輛豪華馬車——皇帝鑾駕。

使者攔住他,捧著聖旨抑揚頓挫地念了一通,朗誦內容都是皇帝劉啓的原話,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內容:一是對樑王一路辛苦的關心;二是表達一番思念之情;三是讓劉武乘鑾駕入宮。

前兩項,劉武樂的開花,欣然接受。可第三條他卻有點受寵若驚,擺著兩手,不敢消受。

皇帝的鑾駕並非上不得。如果皇帝在座,拉自己上去蹭一會,似乎也不算出格,有過這種待遇的人不止他一個。

這一次卻不同,皇帝沒在,就讓他劉武一個人坐。這聲勢可就有點大了,絕不是少走幾步路的問題。

因此,劉武百般推辭,就是不敢上車。

而使者卻拽著他不放:老兄你不上車,我回去可交不了差,我還想多活兩天呢,求你了。

沒辦法,劉武硬著頭皮上車了。

皇帝的座駕的確氣派,人家這輛算是奧迪q8的話,自己那一輛簡直就是奧拓。當皇帝,感覺就是不一樣。僅座駕就比不了。

關鍵的是,這輛車不但氣派,還有別樣的待遇。開自己的車,不光限速,很多路不讓走,許多門不讓進,甚至有些地方還的提腿走。現在可好,暢通無阻,橫衝直撞,沿路還能接受不明就裡的老百姓跪拜。

人比人的死,貨比貨的扔,一個孃胎爬出來的種,差距爲何這麼大呢?他的心態(tài)發(fā)生了些微妙的變化。

但這些許變化很快一掃而光。

鑾駕走走停停,穿過幾條街,進了幾道門後,劉武準備叫停鑾駕,因爲他記得一個規(guī)定:不得乘車入司馬門。當初劉啓當太子時就在這道門吃過虧。所以他準備叫停鑾駕,步行入宮。

可當他掀開車簾,徹底驚呆了。爲他駕車的不是他人,正是當今皇帝,自己的大哥——劉啓。

皇帝親自給他當司機,天下還有誰有過這種待遇?

他沒有了羨慕,取而代之的是滿心的感激。此時的他心中只有一個想法——誓死效命。

而他不知道的是,昨晚劉啓爲此舉揣摩到半夜,爲的就是他這份感激。

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六)第19章 爭儲——第十四節(jié) 設局第8章 紅霞萬里—(五)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節(jié) 敗亡(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九節(jié) 天才隕落(三)第20章 拔刺——第二節(jié) 廢太子的結局(二)第9章 日落長河—(八)第13章 亂中求穩(wěn)—第十節(jié) 劉恆進京(一)第5章 楚漢爭鋒—(三十一)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一)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八)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九節(jié) 改正朔(六)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九)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四節(jié) 諸呂封王(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四節(jié)荒唐的謀反(五)第2章 大澤鄉(xiāng)起義——(二)第19章 爭儲——第一節(jié) 洗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一節(jié) 國喪(一)第9章 日落長河—(五)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五節(jié)劉興居的抉擇(一)第19章 爭儲——第三節(jié) 埋禍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八節(jié)竇漪房的身世(三)第5章 楚漢爭鋒—(十八)第9章 日落長河—(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七節(jié)劉興居的抉擇(三)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八)第12章 覆滅—第九節(jié) 呂氏敗亡(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三節(jié) 劉卬的結局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一節(jié)蕭規(guī)曹隨(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七節(jié) 明爭暗鬥(七)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七)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四節(jié) 匈奴叩邊第19章 爭儲——第一節(jié) 洗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節(jié) 國喪(二)第9章 日落長河—(六)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一節(jié) 衝動(二)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六)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七節(jié) 諸呂封王(四)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二節(jié) 張釋之的恐慌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五節(jié) 早立太子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一節(jié)戚姬的結局(五)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五節(jié)樑王進京(三)第4章 軍挺咸陽—(二)第19章 爭儲——第一節(jié) 洗牌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七節(jié) 諸呂封王(四)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三)第19章 爭儲——第三節(jié) 埋禍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六節(jié)薄昭的結局三第9章 日落長河—(十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四節(jié) 頑強的人第8章 紅霞萬里—(十七)第19章 爭儲——第六節(jié) 焦急的等待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四節(jié)荒唐的謀反(五)第6章 旭日東昇—(六)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七)第19章 爭儲——第一節(jié) 洗牌第1章 起點——(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節(jié)好一根攪屎棍(六)第3章 亂世紛爭—(六)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二節(jié) 衝動(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六節(jié) 曹參拜相(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八節(jié) 無雙國士(一)第9章 日落長河—(八)第19章 爭儲——第十七節(jié) 對癥下藥(一)第5章 楚漢爭鋒—(四)第2章 大澤鄉(xiāng)起義—(五)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節(jié) 國喪(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九節(jié) 無雙國士(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一節(jié) 賈誼論政(一)第5章 楚漢爭鋒—(九)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三節(jié)蕭何辭世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節(jié) 串謀(一)第5章 楚漢爭鋒—(三十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節(jié)好一根攪屎棍(六)第6章 旭日東昇—(三)第12章 覆滅—第十節(jié) 呂氏敗亡(三)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七)第13章 亂中求穩(wěn)—第七節(jié) 羣臣定主(四)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七節(jié)好一根攪屎棍(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四節(jié) 曹參拜相(一)第7章 烽煙再起—(十六)第6章 旭日東昇—(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九節(jié) 改正朔(六)第13章 亂中求穩(wěn)—第十二節(jié)劉恆進京(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節(jié) 改正朔(七)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三節(jié) 劉盈收場(三)第20章 拔刺——第一節(jié) 廢太子的結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四節(jié)樑王進京(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八節(jié) 無雙國士(一)第19章 爭儲——第十六節(jié) 廢黜太子第9章 日落長河—(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六節(jié) 傳檄天下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六節(jié)荒唐的謀反(七)第12章 覆滅—第十節(jié) 呂氏敗亡(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節(jié) 戚姬的結局(四)第12章 覆滅—第三節(jié)陳平的動作(三)第12章 覆滅—第十七節(jié) 呂氏敗亡(十)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二節(jié) 削藩策第5章 楚漢爭鋒—(十二)
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六)第19章 爭儲——第十四節(jié) 設局第8章 紅霞萬里—(五)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節(jié) 敗亡(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九節(jié) 天才隕落(三)第20章 拔刺——第二節(jié) 廢太子的結局(二)第9章 日落長河—(八)第13章 亂中求穩(wěn)—第十節(jié) 劉恆進京(一)第5章 楚漢爭鋒—(三十一)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一)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八)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九節(jié) 改正朔(六)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九)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四節(jié) 諸呂封王(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四節(jié)荒唐的謀反(五)第2章 大澤鄉(xiāng)起義——(二)第19章 爭儲——第一節(jié) 洗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一節(jié) 國喪(一)第9章 日落長河—(五)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五節(jié)劉興居的抉擇(一)第19章 爭儲——第三節(jié) 埋禍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八節(jié)竇漪房的身世(三)第5章 楚漢爭鋒—(十八)第9章 日落長河—(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七節(jié)劉興居的抉擇(三)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八)第12章 覆滅—第九節(jié) 呂氏敗亡(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三節(jié) 劉卬的結局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一節(jié)蕭規(guī)曹隨(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七節(jié) 明爭暗鬥(七)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七)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四節(jié) 匈奴叩邊第19章 爭儲——第一節(jié) 洗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節(jié) 國喪(二)第9章 日落長河—(六)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一節(jié) 衝動(二)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六)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七節(jié) 諸呂封王(四)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二節(jié) 張釋之的恐慌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五節(jié) 早立太子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一節(jié)戚姬的結局(五)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五節(jié)樑王進京(三)第4章 軍挺咸陽—(二)第19章 爭儲——第一節(jié) 洗牌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七節(jié) 諸呂封王(四)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三)第19章 爭儲——第三節(jié) 埋禍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六節(jié)薄昭的結局三第9章 日落長河—(十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四節(jié) 頑強的人第8章 紅霞萬里—(十七)第19章 爭儲——第六節(jié) 焦急的等待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四節(jié)荒唐的謀反(五)第6章 旭日東昇—(六)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七)第19章 爭儲——第一節(jié) 洗牌第1章 起點——(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節(jié)好一根攪屎棍(六)第3章 亂世紛爭—(六)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二節(jié) 衝動(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六節(jié) 曹參拜相(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八節(jié) 無雙國士(一)第9章 日落長河—(八)第19章 爭儲——第十七節(jié) 對癥下藥(一)第5章 楚漢爭鋒—(四)第2章 大澤鄉(xiāng)起義—(五)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節(jié) 國喪(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九節(jié) 無雙國士(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一節(jié) 賈誼論政(一)第5章 楚漢爭鋒—(九)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三節(jié)蕭何辭世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節(jié) 串謀(一)第5章 楚漢爭鋒—(三十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節(jié)好一根攪屎棍(六)第6章 旭日東昇—(三)第12章 覆滅—第十節(jié) 呂氏敗亡(三)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七)第13章 亂中求穩(wěn)—第七節(jié) 羣臣定主(四)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七節(jié)好一根攪屎棍(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四節(jié) 曹參拜相(一)第7章 烽煙再起—(十六)第6章 旭日東昇—(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九節(jié) 改正朔(六)第13章 亂中求穩(wěn)—第十二節(jié)劉恆進京(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節(jié) 改正朔(七)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三節(jié) 劉盈收場(三)第20章 拔刺——第一節(jié) 廢太子的結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四節(jié)樑王進京(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八節(jié) 無雙國士(一)第19章 爭儲——第十六節(jié) 廢黜太子第9章 日落長河—(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六節(jié) 傳檄天下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六節(jié)荒唐的謀反(七)第12章 覆滅—第十節(jié) 呂氏敗亡(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節(jié) 戚姬的結局(四)第12章 覆滅—第三節(jié)陳平的動作(三)第12章 覆滅—第十七節(jié) 呂氏敗亡(十)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二節(jié) 削藩策第5章 楚漢爭鋒—(十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区。| 兴宁市| 新河县| 平阳县| 阿拉善盟| 庄河市| 襄垣县| 榕江县| 景谷| 大埔区| 楚雄市| 常宁市| 鄂托克旗| 萨迦县| 寻乌县| 康保县| 苍溪县| 集贤县| 澎湖县| 陆丰市| 左贡县| 丰宁| 视频| 资阳市| 云和县| 鄢陵县| 彰化县| 通山县| 神木县| 武胜县| 南平市| 吕梁市| 广宗县| 昔阳县| 西宁市| 勐海县| 宁乡县| 忻州市| 沛县| 手机| 漯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