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章 紅霞萬里—(十七)

現在站起來造反的人叫陳豨。這個人對大家來說還是比較陌生的,因爲我們在前邊也根本就沒有提到過他。

雖然我們對他很陌生,而實際上這個人還是比較愛熱鬧的,並且一直以來在劉邦的跟前混的很不錯。

但很不幸的是,史料對這個人的記載很少,只交代過他是山東菏澤人且做過韓信部將之外,就沒什麼更多實質性內容。就連司馬遷老先生都沒弄明白陳豨的發家史,我們也就更是說不清楚了。

不過有一點我們還是很值得提一下的。陳豨在鬧革命前是個小商人,對賺錢做生意這門專業比較有研究,當時養成的辦事風格和生活習慣一直伴隨著他,並最終也栽在了這上邊。

陳豨雖然做過韓信的部將,不過從兩人此時的待遇來看,他應該不是韓信的嫡系,甚至有可能是劉邦當初放在韓信身邊的暗探。這種揣測實際也是有理論依據的,依據就是他和韓信現在的待遇。現在的韓信猶如囚徒,而陳豨卻被劉邦安排到趙國當了個丞相。

當然趙國當時的丞相不止他一人,因爲那個貫高也在這個崗位上待著。應該說這兩個人一正一副,共同爲當時的趙王張敖服務。

不過他和貫高的關係處的不是太好,理由也很簡單,貫高屬於張敖的嫡系,時時刻刻圍護張敖的利益;而陳豨則不盡然,他實際上算是劉邦派過來的監督員,對張敖及趙國屬臣們的一舉一動比較感興趣。他兩個的辦事宗旨不同,自然就尿不到一壺,時不時還會掐架。久而久之,積怨很深。

後來劉邦挖空心思搞的“白登之圍”結束後,分封二哥劉仲爲代王,樊噲輔佐,鎮守代地??蓜⒅俸头畤堊寗畲笫?,因爲他倆在代地沒待多長時間,就手拉著手跑回了長安。跪在劉邦面前,感受一番劉邦特有的問候後,灰頭土臉地回了各自的家。

這一次,他兩個人算是實實在在丟了人,不過兩個人還是有差別的。劉仲的黑耳朵是當定了,因爲他沒有了證明自己的機會;然而樊噲還有,他將用自己的行動,挽回丟掉的面子。

他倆人跑回來沒多久,劉邦準備任命一個比較靠得住人去鎮守代地,這個人就是陳豨。

隨即,劉邦派人把陳豨叫到了長安,封其爲列侯,命其以趙國相國的身份率領督統趙、代部隊戍衛邊疆。從這一點來分析的話,陳豨這個人不光會做生意,還比較會打仗。這雖然是揣測,但也是有根據的。

根據有兩個:其一,能進入劉邦的法眼很不容易,因爲劉邦的專長就是發掘人才,並且還從不走眼,陳豨能得到劉邦的認可,足見他絕不是等閒之輩;其二,陳豨到達代地後,就沒有再挪窩,當然也並不是匈奴人沒再來,而是陳豨沒讓匈奴人在自己手上討到便宜,最起碼陳豨沒有像劉仲和樊噲那樣落魄。由此可見,陳豨還是很有兩把刷的。

雖然沒能稱王,但手握重兵,儼然一方諸侯。此時的陳豨是興奮的,因爲他得到了皇上的認可,看來這些年來的心血沒有白費。

興奮的陳豨出的宮來,去見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韓信。

我們已經讓這位韓信兄弟坐了好長一段時間冷板凳,這個時候該讓他出來露露頭了。

不過這位仁兄死性不改,容易犯賤,現在他的這個毛病又要犯了??刹恍业氖?,他這次犯病碰見了個狠角色,也讓他自己徹底玩完。

陳豨這次拜會韓信,完全出於禮節,因爲曾做過他的部將,雖然暗地裡還多少陰過他,但畢竟沒有撕破臉,這次千里迢迢跑來長安,怎麼說也得敘敘舊。

興奮的陳豨來了。

而韓信現在卻比較傷感。因爲自從他被劉邦逮來長安後,一直在專心致志地搞他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一年四季請病假,空虛寂寞加無聊,傷心難受帶生氣,日子怎麼過怎麼不舒心??伤埠軣o奈,手裡沒兵沒將,也無權無勢,想叫喚也沒人應和,想鬧騰沒人配合。所以,此時的韓信是傷感的。

我一直認爲,心情是能夠傳染的。這次陳豨和韓信的會面就驗證了這一句話。

此時的韓信過的很失敗,所以一直在挖空心思地找翻身的機會。這次陳豨鎮守代地的消息傳來,韓信又冒出了個犯賤的想法,他認爲機會來了。

要說韓信有這種想法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他現在是想造反想瘋了,無時無刻不再進行著這個人生規劃。更重要的是,他一直以來都比較信任那個叫陳豨的人,從來沒懷疑過陳豨曾經陰過自己。韓信在認人識人方面的能力也就停留在這個水平上了,就他這點水平整日裡還胡思亂想,不說他“犯賤”就是對不起他。

倆人會面了,閒聊一會後,韓信屏退左右,拉住陳豨去庭院散步。

似是無意地說出了他思慮已久的話:“代地是天下精兵聚集之處,你也是陛下最親信的臣子。然陛下多疑,久之,恐要災禍臨頭了?,F在的你,也就是當年的我;而現在的我,也就是將來的你。”

陳豨愣了。韓信的話砸住了他的麻骨,讓他渾身一顫,不自主地問了一句:“該當如何?”

韓信盯著陳豨沉默了很長一段時間,說出了這麼一句話:“他日如若見疑,只能舉旗……?!?

陳豨又是一顫。

韓信輕聲說道:“只有如此,方可久安。那時,我將相應將軍?!?

對話終於結束了,陳豨懷揣著複雜的心情離開了韓信的家門。

這一次,他不準備去告密,因爲他在心裡相信了韓信的話。

韓信現在的境地,深深地刺激著他全身的每一根神經,他似乎想象到了自己將來的命運。也許韓信說的對,如若到了那時,也許只有這一步路可走了。所以,他不準備把這次談話的內容報告給劉邦,因爲韓信也許真的會成爲自己將來轉危爲安的絕佳的棋子。

幾天後,陳豨告別了劉邦,離開了長安,向代地出發了。

無論將來的境地如何,但此時的他應該是順風順水、呼風喚雨的。所以,韓信傳染給他的那一絲不快,隨著一路的顛簸,漸漸被拋到了九霄雲外。

第19章 爭儲——第十一節 釋疑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二節新一輪博弈(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三節改正朔(十)第4章 軍挺咸陽—(六)第20章 拔刺——第一節 廢太子的結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八節 諸侯興兵第7章 烽煙再起—(八)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五節 羣臣定主(二)第12章 覆滅—第六節 陳平的動作(六)第9章 日落長河—(三)第19章 爭儲——第二節 慄姬的運氣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節 串謀(一)第19章 爭儲——第十節 過招(三)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一節周勃的短板(三)第7章 烽煙再起—(十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五節劉興居的抉擇(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八節 廷爭(一)第8章 紅霞萬里—(十二)第7章 烽煙再起—(十五)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三節 劉盈收場(三)第19章 爭儲——第一節 洗牌第5章 楚漢爭鋒—(十二)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八)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三節 串謀(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六節荒唐的謀反(七)第7章 烽煙再起—(十四)第8章 紅霞萬里—(十一)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十節 三王殞命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四)第7章 烽煙再起—(四)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一)第19章 爭儲——第十九節 對癥下藥(三)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七)第8章 紅霞萬里—(十七)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九節 無雙國士(二)第2章 大澤鄉起義—(四)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二節荒唐的謀反(三)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九節 周勃的短板(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九節 劉濞的敗筆第5章 楚漢爭鋒—(十四)第8章 紅霞萬里—(十九)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節荒唐的謀反(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五節 曹參拜相(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三節大婚(一)第12章 覆滅—第三節陳平的動作(三)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六節 諸呂封王(三)第19章 爭儲——第十一節 釋疑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一節 暗鬥(二)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三節新一輪博弈(三)第19章 爭儲——第十六節 廢黜太子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四節 醫之聖手(四)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節 國喪(三)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六)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三節 掌控朝局(三)第12章 覆滅—第十五節 呂氏敗亡(八)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七節 傳檄天下(二)第3章 亂世紛爭—(一)第7章 烽煙再起—(十)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八節審食其的尷尬三第20章 拔刺——第二節 廢太子的結局(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一節改正朔(八)第7章 烽煙再起—(六)第8章 紅霞萬里—(四)第7章 烽煙再起—(十)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節 蕭規曹隨(一)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八)第7章 烽煙再起—(十六)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一節 明爭暗鬥(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二節天才隕落(六)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八節最後的日子三第12章 覆滅—第七節 呂雉駕崩第3章 亂世紛爭—(四)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七節竇漪房的身世(二)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三節新一輪博弈(三)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四)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一節 掌控朝局(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七節審食其的尷尬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七節 曹參拜相(四)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九)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五節薄昭的結局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一節 國喪(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六節劉興居的抉擇(二)第2章 大澤鄉起義——(二)第19章 爭儲——第八節 過招(一)第9章 日落長河—(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二節 劉盈收場(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三節蕭何辭世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二節天才隕落(六)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七節 密謀(三)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七節竇漪房的身世(二)第5章 楚漢爭鋒—(十六)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八節 明爭暗鬥(八)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七節劉興居的抉擇(三)第8章 紅霞萬里—(十六)第8章 紅霞萬里—(十一)第5章 楚漢爭鋒—(九)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七節 諸呂封王(四)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九節 諸呂封王(六)
第19章 爭儲——第十一節 釋疑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二節新一輪博弈(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三節改正朔(十)第4章 軍挺咸陽—(六)第20章 拔刺——第一節 廢太子的結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八節 諸侯興兵第7章 烽煙再起—(八)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五節 羣臣定主(二)第12章 覆滅—第六節 陳平的動作(六)第9章 日落長河—(三)第19章 爭儲——第二節 慄姬的運氣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節 串謀(一)第19章 爭儲——第十節 過招(三)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一節周勃的短板(三)第7章 烽煙再起—(十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五節劉興居的抉擇(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八節 廷爭(一)第8章 紅霞萬里—(十二)第7章 烽煙再起—(十五)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三節 劉盈收場(三)第19章 爭儲——第一節 洗牌第5章 楚漢爭鋒—(十二)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八)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三節 串謀(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六節荒唐的謀反(七)第7章 烽煙再起—(十四)第8章 紅霞萬里—(十一)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十節 三王殞命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四)第7章 烽煙再起—(四)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一)第19章 爭儲——第十九節 對癥下藥(三)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七)第8章 紅霞萬里—(十七)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九節 無雙國士(二)第2章 大澤鄉起義—(四)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二節荒唐的謀反(三)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九節 周勃的短板(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九節 劉濞的敗筆第5章 楚漢爭鋒—(十四)第8章 紅霞萬里—(十九)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節荒唐的謀反(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五節 曹參拜相(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三節大婚(一)第12章 覆滅—第三節陳平的動作(三)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六節 諸呂封王(三)第19章 爭儲——第十一節 釋疑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一節 暗鬥(二)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三節新一輪博弈(三)第19章 爭儲——第十六節 廢黜太子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四節 醫之聖手(四)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節 國喪(三)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六)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三節 掌控朝局(三)第12章 覆滅—第十五節 呂氏敗亡(八)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七節 傳檄天下(二)第3章 亂世紛爭—(一)第7章 烽煙再起—(十)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八節審食其的尷尬三第20章 拔刺——第二節 廢太子的結局(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一節改正朔(八)第7章 烽煙再起—(六)第8章 紅霞萬里—(四)第7章 烽煙再起—(十)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節 蕭規曹隨(一)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八)第7章 烽煙再起—(十六)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一節 明爭暗鬥(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二節天才隕落(六)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八節最後的日子三第12章 覆滅—第七節 呂雉駕崩第3章 亂世紛爭—(四)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七節竇漪房的身世(二)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三節新一輪博弈(三)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四)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一節 掌控朝局(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七節審食其的尷尬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七節 曹參拜相(四)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九)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五節薄昭的結局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一節 國喪(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六節劉興居的抉擇(二)第2章 大澤鄉起義——(二)第19章 爭儲——第八節 過招(一)第9章 日落長河—(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二節 劉盈收場(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三節蕭何辭世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二節天才隕落(六)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七節 密謀(三)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七節竇漪房的身世(二)第5章 楚漢爭鋒—(十六)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八節 明爭暗鬥(八)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七節劉興居的抉擇(三)第8章 紅霞萬里—(十六)第8章 紅霞萬里—(十一)第5章 楚漢爭鋒—(九)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七節 諸呂封王(四)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九節 諸呂封王(六)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襄城县| 渭南市| 彰武县| 阿拉善右旗| 平顺县| 射洪县| 德兴市| 财经| 嵊泗县| 米泉市| 天柱县| 黎平县| 山阴县| 县级市| 平陆县| 微山县| 湟中县| 南乐县| 资中县| 威信县| 获嘉县| 巴彦淖尔市| 绥宁县| 绵阳市| 邮箱| 蓝山县| 长岭县| 英吉沙县| 弥勒县| 如皋市| 巴林左旗| 绥化市| 奉节县| 鄂尔多斯市| 九寨沟县| 遂昌县| 灌阳县| 榆社县| 嘉善县| 伊宁市| 寿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