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節 蕭規曹隨(一)

事實上,劉盈搞的那次聚餐,被打擊的不止劉肥一個,還有一人也受到了不小的驚嚇。這個人就是曹參。

曹參已多年沒有和呂雉打過交道,對老寡婦的所作所爲只是耳聞,沒能親身體會,因此對呂雉所識頗淺。剛回京兩個月,就讓他實實在在地感受了一回,讓他對這個老寡婦有了新的認識。

況且在那次聚會上,他還站了出來替劉肥說了句話,雖然那句話本身並不出格,但自己的站位很明顯有些問題。這不能不使老曹同志有些擔心。

好在是劉肥第二天就拍了一個極爲無恥的馬屁,躲過了那次危險,最終也讓曹參長長地鬆了一口氣。

俗話說“伴君如伴虎”,這句話用到呂雉身上更爲貼切。老寡婦行事不按常理出牌,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舉動,都可能招來殺身之禍。如果得罪了她,死都不知道因爲個啥。曹參現在考慮的不僅僅是自己的“無爲而治”,更多的卻是如何避免呂雉的猜忌,降低自己的危險係數。

既幹事又不引起猜忌,這似乎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蕭何當年老老實實、小心翼翼,只因希望乾點實在事,就差點被砍掉腦袋,最終也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混了幾年日子。應該說蕭何還是幸運的,他碰到的是劉邦,如果是呂雉,說不定早就歇了菜。

可曹參就沒那麼幸運了,明面上他伺候的是劉盈,可真正要應對的卻是呂雉。對付這個女人,認真幹活不見得是件好事,說不定會讓自己死的更慘。但不幹活也說不過去,一則於心不甘;二則呂雉和劉盈都不會答應,因爲這對母子似乎都沒有那個叫胡亥的人扯淡。

這個難題,讓曹參勾著腦袋想了好多天。

這是一個聰明人,經過深思熟慮後,他開始用自己的方式應對所面臨的困難。

曹參的方式主要體現在施政、用人和處世三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是施政。

在這一方面,曹參的辦法很簡單,完全按照蕭何的規矩來。

曹參當上相國後,在這個方面基本上沒搞過一次創新,全部按老規矩辦事,連法律法規都沒改過一條。

一件事情出來後,根本不需要動腦子,直接查檔案就行。什麼“創新”了,什麼“突破”了,這些詞彙在曹參的字典里根本不存在。在曹參的手下,無需具備多麼高深的才華,只要有手有腳,還會查字典就行。

我們經常所說的“蕭規曹隨”指的就是這一方面。

事實證明,這還真是一個不錯的辦法。蕭何一輩子幹的都是實在事,從早至晚不是定製度,就是修條例,或者是兢兢業業地搞政令。經過多年努力,搗鼓了一系列東西,比較完備,況且這些東西還對老百姓很有用。

按老蕭同志的規矩辦事,大方向肯定是不會出錯的。況且蕭何搞的這些東西,並沒實施多長時間,能不能取得效果還沒得到驗證。在這個時候,再去搞創新,似乎也沒那個必要。再說,曹參的智商也不見得能比蕭何高出多少。

更爲關鍵的是,曹參的這種搞法,成功地讓蕭何同志做了擋箭牌。無論把事情乾的多麼出色,多麼惹人眼球,老百姓記住的也不過是蕭何。縱然呂雉猜忌,也只能在蕭何身上做文章,和他曹參沒多大關係。幸運的是蕭何早已歸西。

既能幹活又不當出頭鳥,不得不說,曹參是個老油條。

第二個方面是用人。

在這一方面,曹參鬧出的動靜還是比較大的。曹參當上相國後,對屬官進行了一次大換血,他選拔人才的方式很有特色。

首先看長相。如果你長的精精明明,兩個眼珠子亂動,那對不起,請滾蛋;如果長的迷迷瞪瞪,還有點傻不拉幾,那恭喜你,入圍了。

其次聽說話。如果你巧舌如簧,雲山霧地侃人暈頭轉向,兩個字——滾蛋;如果言語鈍拙,折騰半天憋不出一個屁,還是兩個字——入圍。

最後審性格。如果你逢迎拍馬,或者沽名釣譽、追求聲名,那對不起,請滾蛋;如果生性耿直,最好義無反顧、不計得失,那恭喜你,入圍了。

介紹到此,可能有人會很疑惑,曹參的這種搞法,日常工作還幹不幹了?答案是肯定的。

在這一點上,我們不得不佩服,曹參是知人善任的高手。

也許我這樣說,會有人不同意。而事實上,曹參現在需要的也正是這些人。原因很簡單——適合。

實際上,曹參的這種選人辦法,是在爲自己的“無爲而治”做鋪墊,也是大漢王朝隨後幾十年治國理念的開局。

所謂“無爲而治”,並不是一天到晚看看報紙喝喝茶,講講笑話就回家,日常政務還是要處理的,並且還要及時處理。

既然要幹活,何來“無爲而治”?

事實上,關鍵點在於那三個字——“不折騰”,也就是不隨便去搞政績工程。

如果找一羣既聰明又很有主見的人來幹活,你費的力氣會更大。這些人,爲了自己的前途,要不挖空心思搗鼓出一些動靜的話,纔是怪事。你給這些人講“無爲”,無疑是對牛彈琴。

而恰恰那些老實疙瘩們,卻很符合要求。沒有多少想法,也沒有多少主見,你說咋幹就咋幹,一旦交代完畢,就能夠一根筋捅到底,九頭牛都拉不回來。這些人,完全符合曹參的要求。

簡單點說,曹參需要的是做事的人,而不是想事的人。並不是說他的辦法好,而主要是合適。如果今天用老曹同志的這種方式選拔人才的話,相信我們的公務員隊伍應該解體了。

最終,曹參按上邊的那三項選人標準,把自己的屬官們弄成了清一色的老實人。就這麼一羣人,連話都說的不利索,更別說讓他們互相掣肘、對罵掐架,更不用擔心他們胡亂折騰了。

曹參的這種搞法,也算是把合適的人用到合適的地方。的確很有一手,不得不佩服這位仁兄。。.。

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五節 改正朔(二)第8章 紅霞萬里—(二)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八)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五節 明爭暗鬥(五)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節 醫之聖手(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七節 明爭暗鬥(七)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五節 諸呂封王(二)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一節周勃的短板(三)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六節 曹參拜相(三)第8章 紅霞萬里—(九)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五節 密謀(一)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十節 三王殞命第3章 亂世紛爭—(七)第9章 日落長河—(四)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一節改正朔(八)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七)第1章 起點——(三)第8章 紅霞萬里—(八)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四)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五節 抓人(二)第5章 楚漢爭鋒—(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節 天才隕落(四)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節 串謀(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四節 國喪(四)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四)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五節 樑王的痛苦第4章 軍挺咸陽—(五)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八)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三節 走上前臺(三)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節 劉恆進京(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一節荒唐的謀反(二)第8章 紅霞萬里—(十五)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二節新一輪博弈(二)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三節 走上前臺(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節 賈誼論政(二)第6章 旭日東昇—(五)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一)第12章 覆滅—第六節 陳平的動作(六)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六節 羣臣定主(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三節荒唐的謀反(四)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八節審食其的尷尬三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一節 賈誼論政(一)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二節新一輪博弈(二)第12章 覆滅—第四節 陳平的動作(四)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八節 諸呂封王(五)第8章 紅霞萬里—(十四)第19章 爭儲——第十二節 伏筆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七節劉興居的抉擇(三)第2章 大澤鄉起義—(五)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三節樑王進京(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一節戚姬的結局(五)第8章 紅霞萬里—(十三)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三節樑王進京(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二節 削藩策第8章 紅霞萬里—(十六)第1章 起點——(二)第12章 覆滅—第六節 陳平的動作(六)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三)第12章 覆滅—第十五節 呂氏敗亡(八)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一節 敗亡(三)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七節 羣臣定主(四)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八節竇漪房的身世(三)第3章 亂世紛爭—(三)第4章 軍挺咸陽—(四)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七節 天才隕落(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一節 醫之聖手(一)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五節 抓人(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八節 天才隕落(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二節荒唐的謀反(三)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八節 廷爭(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六節劉邦的遺產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八節 廷爭(一)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六節 諸呂封王(三)第19章 爭儲——第二十四節 抓人(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三節 醫之聖手(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七節好一根攪屎棍(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六節 明爭暗鬥(六)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五節好一根攪屎棍(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八節 戚姬的結局(二)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節周勃的短板(二)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九節 周勃的短板(一)第9章 日落長河—二十 劉邦爲何能成功(二)第4章 軍挺咸陽—(六)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四節 諸呂封王(一)第12章 覆滅—第七節 呂雉駕崩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八節好一根攪屎棍(四)第9章 日落長河—(九)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一)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六)第12章 覆滅—第十五節 呂氏敗亡(八)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節荒唐的謀反(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三節天才隕落(七)第12章 覆滅—第八節 呂氏敗亡(一)第12章 覆滅—第八節 呂氏敗亡(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四節戲弄佞幸(一)第12章 覆滅—第一節陳平的動作(一)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九節 羣臣定主(六)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六節 諸呂封王(三)
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五節 改正朔(二)第8章 紅霞萬里—(二)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八)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五節 明爭暗鬥(五)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節 醫之聖手(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七節 明爭暗鬥(七)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五節 諸呂封王(二)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一節周勃的短板(三)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六節 曹參拜相(三)第8章 紅霞萬里—(九)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五節 密謀(一)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十節 三王殞命第3章 亂世紛爭—(七)第9章 日落長河—(四)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一節改正朔(八)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七)第1章 起點——(三)第8章 紅霞萬里—(八)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四)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五節 抓人(二)第5章 楚漢爭鋒—(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節 天才隕落(四)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節 串謀(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四節 國喪(四)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四)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五節 樑王的痛苦第4章 軍挺咸陽—(五)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八)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三節 走上前臺(三)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節 劉恆進京(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一節荒唐的謀反(二)第8章 紅霞萬里—(十五)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二節新一輪博弈(二)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三節 走上前臺(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節 賈誼論政(二)第6章 旭日東昇—(五)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一)第12章 覆滅—第六節 陳平的動作(六)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六節 羣臣定主(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三節荒唐的謀反(四)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八節審食其的尷尬三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一節 賈誼論政(一)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二節新一輪博弈(二)第12章 覆滅—第四節 陳平的動作(四)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八節 諸呂封王(五)第8章 紅霞萬里—(十四)第19章 爭儲——第十二節 伏筆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七節劉興居的抉擇(三)第2章 大澤鄉起義—(五)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三節樑王進京(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一節戚姬的結局(五)第8章 紅霞萬里—(十三)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三節樑王進京(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二節 削藩策第8章 紅霞萬里—(十六)第1章 起點——(二)第12章 覆滅—第六節 陳平的動作(六)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三)第12章 覆滅—第十五節 呂氏敗亡(八)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一節 敗亡(三)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七節 羣臣定主(四)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八節竇漪房的身世(三)第3章 亂世紛爭—(三)第4章 軍挺咸陽—(四)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七節 天才隕落(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一節 醫之聖手(一)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五節 抓人(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八節 天才隕落(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二節荒唐的謀反(三)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八節 廷爭(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六節劉邦的遺產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八節 廷爭(一)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六節 諸呂封王(三)第19章 爭儲——第二十四節 抓人(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三節 醫之聖手(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七節好一根攪屎棍(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六節 明爭暗鬥(六)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五節好一根攪屎棍(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八節 戚姬的結局(二)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節周勃的短板(二)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九節 周勃的短板(一)第9章 日落長河—二十 劉邦爲何能成功(二)第4章 軍挺咸陽—(六)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四節 諸呂封王(一)第12章 覆滅—第七節 呂雉駕崩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八節好一根攪屎棍(四)第9章 日落長河—(九)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一)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六)第12章 覆滅—第十五節 呂氏敗亡(八)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節荒唐的謀反(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三節天才隕落(七)第12章 覆滅—第八節 呂氏敗亡(一)第12章 覆滅—第八節 呂氏敗亡(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四節戲弄佞幸(一)第12章 覆滅—第一節陳平的動作(一)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九節 羣臣定主(六)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六節 諸呂封王(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陆市| 汉中市| 昌乐县| 额敏县| 咸阳市| 莫力| 望谟县| 濮阳市| 台山市| 铜鼓县| 全州县| 广平县| 吉安市| 高雄市| 安化县| 澄城县| 景泰县| 梁山县| 桂东县| 岳阳市| 特克斯县| 新乡县| 宁津县| 淄博市| 台安县| 桦南县| 安图县| 乐东| 剑阁县| 固阳县| 孝昌县| 南昌市| 丰宁| 秦皇岛市| 彝良县| 镇原县| 东乌珠穆沁旗| 涞水县| 吉首市| 昌宁县| 南投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