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章 起點——(三)

就在劉邦志得意滿時,一件小事差點要了他的命。當然要他命的人也不是旁人,就是那個縣令。劉邦娶了呂雉,縣令很生氣,自己的臉面竟沒有那個混混的大,在沒數次罵人吐槽後,縣令發飆了,當然與老呂的關係也開始淡薄了。

事情其實很簡單,沛縣驛站有個叫夏侯嬰的車伕,每次趕車路過泗水亭就要找劉邦聊天。有一次閒聊,聊的投入,也聊的衝動,倆個鬍子拉碴的人開始嬉戲打鬧,在相互打鬧中,劉邦失手把夏侯嬰打傷。夏侯嬰受傷,也不準備打110報警什麼的,然而縣令還是知道了。

正想收拾你小子呢,你竟然送來了個藉口。當時秦律規定,官吏打傷人要罪加一等。當然在縣令心裡不是定什麼罪的問題,而是要你的小命。

劉邦一聽縣令要抓他,擡腿就跑。跑了和尚跑不了廟,你劉邦跑了,媳婦還在,因此縣令一激動就把呂雉抓了起來。當時有個獄吏見呂雉很有幾分姿色,色心頓起,調戲了一下,這讓身邊另一個叫任敖的獄吏很生氣,因爲這個任敖是劉邦的朋友,一怒之下把同夥打了個狗啃屎,爬牀上唱了幾天疼歌。一個官吏打人還沒解決,又一個官吏竟然頂風作案。關任敖幾天班房後也沒怎麼爲難他,可你劉邦就沒這麼便宜了。

媳婦被抓了,還是回來吧,劉邦雖然怕死,但也不願意媳婦被人欺負。劉邦回來後,縣令卻沒法下手了,因爲夏侯嬰傷好了,並且還說了一句話,“劉邦根本沒打我,我根本就沒受傷。”縣令這下傻眼了,人家苦主都出來翻供了,你擡擡手不就算了?可縣令偏不,治不了劉邦就治你夏侯嬰。憤怒的縣令把夏侯嬰扔進小黑屋,隔三差五打板子,想搞個刑訊逼供,拖劉邦下水。可這個夏侯嬰卻是個硬骨頭,被打的皮開肉綻就是不說自己受過傷,縣令很無奈。

無奈的縣令把夏侯嬰一關就是一年多,而劉邦卻動不了。一則證據不足,二則老呂多次拿錢來打點,因此那個村長的職務還是給劉邦保留了下來。

治不了你,就找機會給你穿小鞋。

穿小鞋的機會終於來了。

嬴政董事長搞項目開發,要求全國各地組織建築隊,因此縣令就安排劉邦押送一批犯人去驪山充勞役。這是一件苦差事。押送了二百多號人,雖說裡邊有些被冤枉的小民什麼的,但也不乏有些打架鬥毆、殺人越貨的狠人。而負責押送任務的只有一個,只有劉村長一人,路上還不能給犯人帶腳鐐,不然千里迢迢沒法走。兩隻眼睛看一羣人,基本靠自覺。

這羣犯人的覺悟明顯不怎麼高,大家知道到驪山也難逃一死,雖然現在逃跑將來要是被抓住是一死,不過當時住宿、找工作也不用登記身份證、戶口本什麼的,跑就跑唄,想抓住也不是太容易。像那個張良請人刺殺嬴政董事長,雖然沒幹成,卻一跑好幾年,硬是沒讓董事長找到。在前輩們光輝形象的指引下,這羣人可亂了套,今天跑一個,明天跑兩個,還沒開始走就跑了一半。

劉村長這下爲難了,想制止也沒那個能力,畢竟自己一個人。但像這樣下去,等到驪山犯人們可都跑完了,自己也不用再回來,直接替這羣勞役幹活就行了。

劉邦連地都不願種還能去幹活,別爲難這個大爺了。這天,劉邦帶著那些還沒來得及跑的人,來到豐西澤中(沛縣西部)。這個地方是不是有些眼熟?對,劉邦到家了,泗水離沛縣也不過百八十里地,百八十里地就把這羣犯人弄跑完了,到驪山?那只是個笑話。

到老家了也的吃飯呀,吃飯就要喝酒,喝完酒就有些高了,一喝高就容易衝動,一衝動就容易說話,一說話就……

劉邦說話了:“公等皆去,吾亦從此逝矣!”好了,這下該犯人們愣了,有個別死腦筋的還問原因,這下輪著劉邦開始做他們的思想工作了,把各方面因素分析過後,大家一直認爲劉邦很地道,對人太好,甚至有十幾個人願意跟著他跑。因爲逃跑也是種技術活,既能跑的徹底不被抓住,還得跑的有個著落,看來逃跑也是門學問。

劉邦就是劉邦,關鍵時候大混混的本事就顯露了出來。劉邦跑的有些徹底,縣令給咱穿小鞋,看來官是當不成了,那就當匪吧。說幹就幹,劉邦深夜領著那十幾個人抄小路跑到進了芒山(河南省永城市北部),當了土匪。從此幹起了四處流浪、殺人越貨、打架劫路的買賣。

據說有一次,在四處逃竄的途中,一條大蛇攔住了去路,衆人都不敢前進,劉邦剛喝了點酒膽氣正壯,提著長劍就把蛇砍成了兩段。接著繼續前進,走了一段路,劉邦酒勁上來,躺在地上休息。過一會後邊的人過來對劉邦說,他們看到路邊有個老太婆痛哭說他的兒子被人殺了,問她原因,她說他的兒子是白帝之子,剛變成蛇被赤帝之子砍死了。劉邦一聽高興的不得了,認爲自己是赤帝之子。

白帝和赤帝都是古代深化故事裡的人物。據傳白帝叫少昊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西方天神;赤帝有人說是上古的炎帝,也有人說是祝融實在不易考證。但不管怎麼說,劉邦認爲自己是神人兒子,出身很不一般。

每次在史書裡看到這一節我就覺得好笑,劉邦爲了自擡身價真可謂不擇手段,很捨得下本錢。當初秦襄公突發奇想認爲自己是白帝的子孫,等劉邦當皇帝后,把自己說成赤帝的子孫,大家一下就旗鼓相當了。並且當初自己砍了一條蛇,自己就把爹給改了,說成是另一條蛇的兒子。看來人只要一當皇帝還真不含糊,想叫誰當爹就讓誰當爹,而且臉都不紅一下。

不管劉邦認誰當爹是他自己的事,眼前還得幹他這份很有前途的土匪工作。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因爲那個叫嬴政的猛人還沒死,如果他要再活個二三十年,現在的史書裡可能就沒劉邦什麼事了,就算多少有點事,也就一句話“劉邦是個土匪”。

我說的都是假設,因爲歷史不能重改。用不了多長時間,一件轟轟烈烈的大事將徹底改變劉邦的命運。好了,根據劇情的發展劉邦還得當幾年土匪,我們就不陪他打家劫舍、肯樹皮罵娘了。

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六節最後的日子一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第19章 爭儲——第十五節 開會第9章 日落長河—(十)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二節 走上前臺(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七節好一根攪屎棍(三)第2章 大澤鄉起義——(一)第8章 紅霞萬里—(十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一節 敗亡(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八節 明爭暗鬥(八)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一節 賈誼論政(一)第12章 覆滅—第八節 呂氏敗亡(一)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七)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五節荒唐的謀反(六)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七)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六)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二節 掌控朝局(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三節 賈誼論政(三)第3章 亂世紛爭—(九)第19章 爭儲——第十六節 廢黜太子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七節 曹參拜相(四)第12章 覆滅—第十節 呂氏敗亡(三)第5章 楚漢爭鋒—(三十)第9章 日落長河—(十八)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六節最後的日子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五節好一根攪屎棍(二)第8章 紅霞萬里—(十八)第7章 烽煙再起—(五)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九節 天才隕落(三)第9章 日落長河—(十二)第9章 日落長河—(十四)第3章 亂世紛爭—(三)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五節 密謀(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六節最後的日子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六節 曹參拜相(三)第19章 爭儲——第十三節 腦殘的對答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節 國喪(三)第5章 楚漢爭鋒—(七)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九節 羣臣定主(六)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二節 明爭暗鬥(二)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第19章 爭儲——第十六節 廢黜太子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一節劉恆進京(二)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十節 三王殞命第12章 覆滅—第一節陳平的動作(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八節 天才隕落(二)第8章 紅霞萬里—(三)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四節 羣臣定主(一)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四)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節 暗鬥(一)第9章 日落長河—十九 劉邦爲何能成功(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三節天才隕落(七)第19章 爭儲——第二十節 衝動(一)第12章 覆滅—第十二節 呂氏敗亡(五)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八節審食其的尷尬三第8章 紅霞萬里—(九)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三節天才隕落(七)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七節 戚姬的結局(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五節好一根攪屎棍(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四節 明爭暗鬥(四)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六節審食其的尷尬一第9章 日落長河—(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六節 明爭暗鬥(六)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一節戚姬的結局(五)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三節劉恆進京(四)第7章 烽煙再起—(二)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一節 衝動(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五節好一根攪屎棍(一)第19章 爭儲——第十七節 對癥下藥(一)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七)第8章 紅霞萬里—(六)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八節 諸呂封王(五)第9章 日落長河—(一)第12章 覆滅—第十節 呂氏敗亡(三)第19章 爭儲——第十九節 對癥下藥(三)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三節 走上前臺(三)第5章 楚漢爭鋒—(三十一)第8章 紅霞萬里—(十七)第12章 覆滅—第七節 呂雉駕崩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五節 早立太子第19章 爭儲——第五節 劉啓的那些女人們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八節 改正朔(五)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六節 密謀(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節 天才隕落(四)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七節最後的日子二第9章 日落長河—(七)第9章 日落長河—(八)第4章 軍挺咸陽—(四)第20章 拔刺——第一節 廢太子的結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九節審食其的尷尬四第4章 軍挺咸陽—(二)第5章 楚漢爭鋒—(六)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五節戲弄佞幸(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九節 廷爭(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三節樑王進京(一)第7章 烽煙再起—(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三節 串謀(二)
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六節最後的日子一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第19章 爭儲——第十五節 開會第9章 日落長河—(十)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二節 走上前臺(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七節好一根攪屎棍(三)第2章 大澤鄉起義——(一)第8章 紅霞萬里—(十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一節 敗亡(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八節 明爭暗鬥(八)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一節 賈誼論政(一)第12章 覆滅—第八節 呂氏敗亡(一)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七)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五節荒唐的謀反(六)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七)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六)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二節 掌控朝局(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三節 賈誼論政(三)第3章 亂世紛爭—(九)第19章 爭儲——第十六節 廢黜太子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七節 曹參拜相(四)第12章 覆滅—第十節 呂氏敗亡(三)第5章 楚漢爭鋒—(三十)第9章 日落長河—(十八)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六節最後的日子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五節好一根攪屎棍(二)第8章 紅霞萬里—(十八)第7章 烽煙再起—(五)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九節 天才隕落(三)第9章 日落長河—(十二)第9章 日落長河—(十四)第3章 亂世紛爭—(三)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五節 密謀(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六節最後的日子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六節 曹參拜相(三)第19章 爭儲——第十三節 腦殘的對答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節 國喪(三)第5章 楚漢爭鋒—(七)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九節 羣臣定主(六)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二節 明爭暗鬥(二)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第19章 爭儲——第十六節 廢黜太子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一節劉恆進京(二)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十節 三王殞命第12章 覆滅—第一節陳平的動作(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八節 天才隕落(二)第8章 紅霞萬里—(三)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四節 羣臣定主(一)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四)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節 暗鬥(一)第9章 日落長河—十九 劉邦爲何能成功(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三節天才隕落(七)第19章 爭儲——第二十節 衝動(一)第12章 覆滅—第十二節 呂氏敗亡(五)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八節審食其的尷尬三第8章 紅霞萬里—(九)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三節天才隕落(七)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七節 戚姬的結局(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五節好一根攪屎棍(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四節 明爭暗鬥(四)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六節審食其的尷尬一第9章 日落長河—(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六節 明爭暗鬥(六)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一節戚姬的結局(五)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三節劉恆進京(四)第7章 烽煙再起—(二)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一節 衝動(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五節好一根攪屎棍(一)第19章 爭儲——第十七節 對癥下藥(一)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七)第8章 紅霞萬里—(六)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八節 諸呂封王(五)第9章 日落長河—(一)第12章 覆滅—第十節 呂氏敗亡(三)第19章 爭儲——第十九節 對癥下藥(三)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三節 走上前臺(三)第5章 楚漢爭鋒—(三十一)第8章 紅霞萬里—(十七)第12章 覆滅—第七節 呂雉駕崩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五節 早立太子第19章 爭儲——第五節 劉啓的那些女人們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八節 改正朔(五)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六節 密謀(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節 天才隕落(四)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七節最後的日子二第9章 日落長河—(七)第9章 日落長河—(八)第4章 軍挺咸陽—(四)第20章 拔刺——第一節 廢太子的結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九節審食其的尷尬四第4章 軍挺咸陽—(二)第5章 楚漢爭鋒—(六)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五節戲弄佞幸(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九節 廷爭(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三節樑王進京(一)第7章 烽煙再起—(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三節 串謀(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茶陵县| 天镇县| 京山县| 松桃| 连江县| 黄梅县| 长顺县| 克拉玛依市| 临桂县| 阳新县| 阳城县| 岑溪市| 曲阳县| 肥乡县| 安化县| 顺平县| 灵武市| 阳谷县| 呼伦贝尔市| 读书| 东海县| 商城县| 峨眉山市| 西宁市| 安顺市| 繁昌县| 都昌县| 翁牛特旗| 铁岭市| 云林县| 新宁县| 镇原县| 桂平市| 涞水县| 通化市| 仁化县| 吴忠市| 桐庐县| 阿鲁科尔沁旗| 景东| 恭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