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六節最後的日子一

人活一輩子需要有個愛好,否則生活就有些單調,無論這個愛好能不能拿上臺面,但有總比沒有的強。就如劉恆,以往他起早貪黑燒香拜佛,雖然毫無意義,但其心裡卻有寄託。

但“天降玉杯”事件水落石出後,劉恆漸漸對這個愛好失去了興趣,香燒的不勤了,也不熱衷於昇仙了。要說這是一件好事,畢竟搞迷信也沒什麼益處。可對劉恆來說,偏偏還真不是一件好事。

因爲至此以後,他沒有了寄託,開始變著法找樂子,在妃子身上找樂子,在大臣身上找樂子,包括申屠嘉戲弄鄧通都成了他樂子的一部分。久而久之,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出現了——劉恆身子骨愈來愈差,喝中藥成了他每天的必修課。

而就在此時,一個不速之客串門來了,給劉恆平靜的生活掀起了些漣漪。這位不速之客的名字叫軍臣。

這個名字在歷史上響亮,因爲他的家庭背景不一般,他爺爺叫冒頓,他老爹叫稽粥。這祖孫三人幹過同一份工作——匈奴單于。當然,冒頓和稽粥都是過去時,這位軍臣同志是現在時。

做爲新一任家族企業的掌盤人,軍臣繼承了爺爺的兇狠,也繼承了老爹的沉穩。對漢朝來說,這是個極其難纏的角色。

實際上軍臣在“單于”崗位上已待兩年了。由於這兩年來,漢匈之間比較安寧,因此沒讓他和大家見面。現在,他終於耐不住寂寞蹦了出來。

實際上,軍臣在當上單于的最初兩年裡也是比較忙活的。不過他忙活的對象不是漢朝人,也不是月氏人,而是匈奴人。之所以會出現這一情況,關鍵原因是一些人對他這個“單于”的合法性有些疑義。之所以會產生疑義,是因爲他這份工作靠他自己動手搶來的。

當然,他能夠乾脆利落地完成這項工作,得益於一個漢人的幫忙——中行說。

中行說人品不怎麼地,但眼光很獨到。早在稽粥嚥氣前,他就已經開始物色下一任領導人。挑來揀去之後,把目光停留在了軍臣身上。因爲這個人夠狠、夠辣。然而稽粥卻不這樣想,他認爲應該另有其人。

一個兇狠彪悍,一個陰險毒辣,這兩個傢伙爲了共同的利益一拍即合。經過一番謀劃後,兩個人決定內外勾結,聯合行動。

具體操作流程並不複雜。

中行說傳出單于“口諭”,召集各位帶頭大哥議事。這些人悶著腦袋跑來後,沒見到稽粥,卻被軍臣“請”了過去,並扣押了起來。

做完這一切後,軍臣昂頭闊步地邁進大帳,搬張板凳坐在僅剩半條命的稽粥面前,等著他閉眼。

迷迷糊糊的稽粥對身邊發生的這一切無可奈何,他本想做一道選擇題,可軍臣直接給改成了道填空題。稽粥無奈地嘆了口氣:就你吧,反正都是兒子。

就這樣,軍臣順利地成了新一任單于。

雖然名份已定,但有很多人不服氣。就軍臣這種不地道行爲,想都不用就知道里邊有貓膩,大家雖然嘴上不說,但心裡卻很不高興。

軍臣也清楚箇中關節,爲了端正一些人的態度,統一大家的思想,他把工作重心放在了匈奴內部。這兩年裡,該交權的交權,該滾蛋的滾蛋,該歸西的歸西,他搞的大刀闊斧、有條不紊、絕不含糊。

這一切,都有中行說的一份功勞。可以說他是匈奴人搞陰謀詭計的祖宗。

經過兩年努力,軍臣將大權收攬於一身,終於可以揚眉吐氣地吼一聲:我是真正的老大。

他是個閒不住的傢伙,整合了內部資源後,很快就步上漢匈多年的老路上來。漢匈新一輪的爭鬥勢在必然。

要說這也是無可奈何之事,畢竟勒緊褲腰帶忍了兩年多,家裡缺米少油現象比較嚴重,再不出來搶點東西就該揭不開鍋了。

公元前158年冬(漢文帝后元六年),軍臣揮師南下,兵分兩路,三萬騎突入上郡,三萬騎叩擊雲中。

邊關告急的消息傳到長安,劉恆很惱火,大冬天也不讓人消停。

對劉恆來說,匈奴人的這次南下,可以用“屋漏偏逢連夜雨”來形容。他現在一天到晚**,根本沒精力去和匈奴人幹架。但這架還不得不打,畢竟是人家主動找上的門,自己也沒有選擇餘地。

中大夫令勉爲車騎將軍,率軍進駐飛狐(今山西上黨);

以原楚相蘇意爲將軍,將兵入代地,進駐句注(今山西雁門關附近);

將軍張武屯兵北地。

就在劉恆拖著病重的身體忙著調兵遣將時,又一個消息傳到了長安——匈奴大軍臨近甘泉宮(秦時稱林光宮,漢武帝時重修殿閣,改名甘泉宮,爲方便起見,直接按史書記載介紹)。

甘泉宮是秦代離宮,距咸陽城北75公里處。事實上,它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宮殿,而是前殿、紫殿、泰時殿等許多宮殿臺閣的一個總稱。

據傳這個地方是“黃帝以來祭天之處”,也是黃帝昇仙之所。正因如此,秦代在此找造甘泉宮(林光宮)做爲避暑勝地,到漢朝更將很多朝政大事安排這裡進行。至漢武帝時,這個地方更是成爲僅次於未央宮的重要活動場所。

事實上,甘泉宮並不僅是秦漢時期帝王們休閒娛樂的場所,它還有一項非常重要的功能——防禦匈奴。

可以翻開地圖看看,甘泉山是屏障長安的前哨。秦始皇更是從甘泉至內蒙九原修了個直到,派大軍佈防,震懾匈奴。到漢朝,它依然發揮著這個功能。

軍臣這次一鼓作氣把烽火燒到甘泉宮,很是讓劉恆接受不了。畢竟這個地方里長安城太近了,照這進度發展下去,說不定哪天一覺醒來,會能驚奇的發現匈奴人在長安的城門口溜達。

經過這一次刺激,劉恆覺得京城防禦可有待加強,免得出現異常情況時使自己四處抓瞎。

就在各路漢軍紛紛趕赴前線的同時,劉恆也對長安周圍的防禦工作進行了調整。

事實上,漢朝大軍還沒開到前線,軍臣已帶領匈奴人撥轉馬頭準備回家。他這次行動的目的性很強——搶劫,現在順利完成了任務,財物、人口、牲畜、糧食……可謂收穫頗豐,沒必要再和漢朝人糾纏下去了。

這次捕快與土匪之間的較量提前結束,但劉恆的長安佈防工作卻發生了個小插曲。。.。

第12章 覆滅—第七節 呂雉駕崩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四節 明爭暗鬥(四)第12章 覆滅—第二節陳平的動作(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八節 天才隕落(二)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二節新一輪博弈(二)第8章 紅霞萬里—(四)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三節蕭何辭世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六節 密謀(二)第6章 旭日東昇—(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六節劉興居的抉擇(二)第9章 日落長河—(五)第9章 日落長河—十九 劉邦爲何能成功(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八節 廷爭(一)第5章 楚漢爭鋒—(二)第8章 紅霞萬里—(五)第9章 日落長河—(八)第2章 大澤鄉起義—(六)第9章 日落長河—二十 劉邦爲何能成功(二)第5章 楚漢爭鋒—(十八)第5章 楚漢爭鋒—(五)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七節劉興居的抉擇(三)第19章 爭儲——第十四節 設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四節薄昭的結局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節 戚姬的結局(四)第9章 日落長河—(十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六節最後的日子一第4章 軍挺咸陽—(五)第3章 亂世紛爭—(三)第8章 紅霞萬里—(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八節 戚姬的結局(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節 串謀(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三節 晁錯其人第8章 紅霞萬里—(十四)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九節 無雙國士(二)第19章 爭儲——第十七節 對癥下藥(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五節樑王進京(三)第8章 紅霞萬里—(五)第9章 日落長河—(十)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七節 曹參拜相(四)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四節大婚(二)第19章 爭儲——第十六節 廢黜太子第7章 烽煙再起—(四)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九節 諸呂封王(六)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八節 諸侯興兵第8章 紅霞萬里—(六)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三)第3章 亂世紛爭—(六)第6章 旭日東昇—(三)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四節 廢除“連坐”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七節 密謀(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三節蕭何辭世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五節 羣臣定主(二)第5章 楚漢爭鋒—(三)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四節 廢除“連坐”第5章 楚漢爭鋒—(三十)第1章 起點——(二)第9章 日落長河—(八)第5章 楚漢爭鋒—(三)第3章 亂世紛爭—(二)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八)第8章 紅霞萬里—(十六)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三節劉恆進京(四)第3章 亂世紛爭—(一)第12章 覆滅—第十三節 呂氏敗亡(六)第12章 覆滅—第三節陳平的動作(三)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五節好一根攪屎棍(一)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一節 衝動(二)第6章 旭日東昇—(三)第8章 紅霞萬里—(十五)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二節 張釋之的恐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四節 改正朔(一)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二節 掌控朝局(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二節 敗亡(四)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五節 抓人(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五節好一根攪屎棍(一)第12章 覆滅—第十節 呂氏敗亡(三)第9章 日落長河—(六)第3章 亂世紛爭—(二)第12章 覆滅—第十四節 呂氏敗亡(七)第20章 拔刺——第二節 廢太子的結局(二)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五節 羣臣定主(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二節蕭規曹隨(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九節 無雙國士(二)第5章 楚漢爭鋒—(三十)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八節竇漪房的身世(三)第3章 亂世紛爭—(九)第19章 爭儲——第二十四節 抓人(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六節 曹參拜相(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九節最後的日子四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節 暗鬥(一)第19章 爭儲——第五節 劉啓的那些女人們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節 串謀(一)第5章 楚漢爭鋒—(十)第3章 亂世紛爭—(八)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七節竇漪房的身世(二)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節周勃的短板(二)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七節 羣臣定主(四)
第12章 覆滅—第七節 呂雉駕崩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四節 明爭暗鬥(四)第12章 覆滅—第二節陳平的動作(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八節 天才隕落(二)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二節新一輪博弈(二)第8章 紅霞萬里—(四)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三節蕭何辭世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六節 密謀(二)第6章 旭日東昇—(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六節劉興居的抉擇(二)第9章 日落長河—(五)第9章 日落長河—十九 劉邦爲何能成功(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八節 廷爭(一)第5章 楚漢爭鋒—(二)第8章 紅霞萬里—(五)第9章 日落長河—(八)第2章 大澤鄉起義—(六)第9章 日落長河—二十 劉邦爲何能成功(二)第5章 楚漢爭鋒—(十八)第5章 楚漢爭鋒—(五)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七節劉興居的抉擇(三)第19章 爭儲——第十四節 設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四節薄昭的結局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節 戚姬的結局(四)第9章 日落長河—(十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六節最後的日子一第4章 軍挺咸陽—(五)第3章 亂世紛爭—(三)第8章 紅霞萬里—(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八節 戚姬的結局(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節 串謀(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三節 晁錯其人第8章 紅霞萬里—(十四)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九節 無雙國士(二)第19章 爭儲——第十七節 對癥下藥(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五節樑王進京(三)第8章 紅霞萬里—(五)第9章 日落長河—(十)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七節 曹參拜相(四)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四節大婚(二)第19章 爭儲——第十六節 廢黜太子第7章 烽煙再起—(四)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九節 諸呂封王(六)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八節 諸侯興兵第8章 紅霞萬里—(六)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三)第3章 亂世紛爭—(六)第6章 旭日東昇—(三)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四節 廢除“連坐”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七節 密謀(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三節蕭何辭世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五節 羣臣定主(二)第5章 楚漢爭鋒—(三)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四節 廢除“連坐”第5章 楚漢爭鋒—(三十)第1章 起點——(二)第9章 日落長河—(八)第5章 楚漢爭鋒—(三)第3章 亂世紛爭—(二)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八)第8章 紅霞萬里—(十六)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三節劉恆進京(四)第3章 亂世紛爭—(一)第12章 覆滅—第十三節 呂氏敗亡(六)第12章 覆滅—第三節陳平的動作(三)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五節好一根攪屎棍(一)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一節 衝動(二)第6章 旭日東昇—(三)第8章 紅霞萬里—(十五)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二節 張釋之的恐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四節 改正朔(一)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二節 掌控朝局(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二節 敗亡(四)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五節 抓人(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五節好一根攪屎棍(一)第12章 覆滅—第十節 呂氏敗亡(三)第9章 日落長河—(六)第3章 亂世紛爭—(二)第12章 覆滅—第十四節 呂氏敗亡(七)第20章 拔刺——第二節 廢太子的結局(二)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五節 羣臣定主(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二節蕭規曹隨(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九節 無雙國士(二)第5章 楚漢爭鋒—(三十)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八節竇漪房的身世(三)第3章 亂世紛爭—(九)第19章 爭儲——第二十四節 抓人(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六節 曹參拜相(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九節最後的日子四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節 暗鬥(一)第19章 爭儲——第五節 劉啓的那些女人們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節 串謀(一)第5章 楚漢爭鋒—(十)第3章 亂世紛爭—(八)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七節竇漪房的身世(二)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節周勃的短板(二)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七節 羣臣定主(四)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手机| 钦州市| 海原县| 塘沽区| 陆丰市| 邢台市| 城步| 广元市| 襄垣县| 高清| 新巴尔虎右旗| 盐山县| 建昌县| 马龙县| 应城市| 江阴市| 沿河| 全南县| 阳原县| 宁远县| 康定县| 三河市| 平顺县| 永和县| 鲜城| 湟源县| 丘北县| 三江| 凉城县| 都安| 含山县| 曲阜市| 海淀区| 台中县| 璧山县| 楚雄市| 许昌市| 伊春市| 泸州市| 清流县| 威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