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四節薄昭的結局一

從劉恆繼位至今,我一連介紹了幾件大事。拉拉雜雜講了這麼多,也許有人會很疑惑。既然劉恆那麼有能耐,可至今根本沒看到他做過什麼搶眼的事情,有點混日子之嫌。

如果真的這麼認爲了,說明我沒講好,沒能把每件事情發生的因果關係分析透徹,沒能爲大家展現故事的全貌。爲此,只好補充上一些內容,爲這十幾年來發生的事情,做一個總結性的交代。

如果想真正弄明白劉恆這十幾年來到底幹過什麼事,需要回過頭來了解故事情節中牽扯到了哪些人,還得研究這些人的生活狀況。只有如此,纔好弄明白劉恆到底幹了些什麼。

這些人概括起來有這麼三類。

第一類是功臣,包括周勃,包括陳平……甚至包括賈誼。這類人生活狀況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憋屈。

劉恆繼位後,大力扶持新人,對那些沒背景,沒功勞,甚至沒有多大能力的人信任有加,比如張蒼,比如袁盎……甚至包括鄧通。而對爲朝廷出過大力的功臣們卻並不怎麼感冒,想盡辦法讓他們難受,不扒掉他們幾層皮不算完。

我這麼說,也許有人不認可,因爲這些行爲明顯與歷史上的評價有出入。從古至今,劉恆的名聲似乎一直都很好,寬仁忠厚、爲人至孝,十足一個半天憋不出一個屁來的老實疙瘩蛋,很容易和拉平板車的大叔聯繫到一起?,F在我把“折騰功臣”這頂帽子扣到“劉老實”的頭上,好像有點詆譭之嫌。

事實上,劉恆這個人並不老實,我在前邊一直強調,老實人是做不好皇帝的,劉盈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劉恆能在皇位上安安穩穩地待這麼多年,絕不僅是靠運氣。爲了自己的皇位,劉恆是付出了辛勤努力的,“折騰功臣”就是其中一項。

至此,又一個疑問產生了,劉恆爲什麼會這麼搞?

答案其實很簡單,他不得不這麼搞。從古至今,那些有作爲的皇帝似乎都這麼搞過。時也!勢也!沒辦法,不把這些“刺頭”拿掉,自己的位置就很難穩當。不要忘了,當初劉恆能夠繼位,靠的就是這些人。當然,這些人有能力幫助自己,同樣也有能力幫助別人。劉恆沒有那麼大公無私,他絕不希望相似的經歷發生在別人身上。

在這一心裡因素下,劉恆對這些功臣們毫不客氣,稍有不滿,立馬就賞給他一雙小鞋穿幾天。

當然,功臣們也不是省油的燈,一些眼頭亮的很快擺正了姿態,夾著尾巴小心翼翼地伺候,比如陳平。

但還是有個別很有性格的傢伙就吃了大虧,比如周勃。

至於賈誼,那算是多重因素影響下的結果。只能說,他把自己表現的太聰明瞭?;实鄄恢赖氖虑?,他啥都知道;皇帝想不明白的東西,他啥都明白。換你當領導,能允許這種人待在身邊?你說讓他在這裡幹什麼?站在身後指手畫腳?顏面何再!才華這種東西,不能不展現一些,不然的話領導會認爲你是個廢柴;但也不能表現的太過搶眼,不然的話領導會認爲你別有用心。賈誼的結局,是他自己鑄就的,就算沒有鄧通從中“幫忙”,劉恆遲早也會滿足了他這個“請求”的。所以,我雖然對賈誼很惋惜,但我卻很理解,對他這種目空一切的書生意氣而導致的結局,很理解。

功臣們被折騰差不多了,那第二類人就該登臺了。

這類人就是那些諸侯王們。前邊我主要介紹了四個諸侯王,包括劉襄、劉章、劉興居、劉長,他們的結局只有一個字——死。當時的諸侯王並不止他們四個,可不得不承認,也只有這四個人對劉恆威脅最大。

劉襄、劉章、劉興居是劉恆繼位前,積極參與朝廷博弈的當事人,這兄弟三人夥穿一條褲,況且劉襄本人還一度成爲劉恆的最大競爭對手。這麼幾個人,劉恆自然不會叫他們很好過。因此,他們的結局是很好理解的。

至於劉長,只能說他有逐鹿中原的資格,卻沒有逐鹿中原的本事,本來劉恆並不準備動他,可不成想劉長兄弟悶著腦袋瞎胡搞,結果把自己的小命給玩了進去。

總而言之一句話,諸侯王們這些年來的日子並不好過,一旦那位仁兄敢打皇位的主意,劉恆會毫不客氣地送他歸西。

通過劉恆十幾年的努力,功臣、諸侯這兩股曾經幫助過自己的政治勢力,被無情地打壓了下去。至此,劉恆帝位更加穩固了,沒有什麼人敢在他屁股底下的那張板凳上打主意。

解決了內憂,下邊考慮的就是外患,這第三類人就該露頭了。這一類人有個統稱——匈奴。

前邊介紹過,劉恆剛即位時,匈奴單于冒頓曾衝動了一把,派人南渡黃河,跑去漢朝腹地進行搶劫。

可令他沒有想到的是,一向老實本分的劉恆突然雄起,準備親征,要傾全國之力要和匈奴決戰。那一次,匈奴人吃了虧。

不過結局還好,有些昏頭的劉恆被劉興居潑了一盆冷水,清醒了過來,最終漢匈之間又回到了“和親”上邊,這漢匈之間又安穩了幾年。雖然時間並不長,但這對劉恆來說意義重大,因爲這讓他有經歷掃除內部隱存的不安定因素。

介紹到此,也許該給劉恆這些年來的所作所爲一個結論了,說白了,他這些年的主要精力用在“鞏固皇權”上邊。包括先後出臺的那些減稅收、輕徭役、免肉刑等一系列政策,最終落腳點都可以歸結到這四個字上來。

就目前形勢來看,劉恆無疑是成功的,三方政治勢力都被劉恆用合適的方式限制在可控範圍之內,如果有人現在蹦出來對他的皇位提疑義,無疑等同與找死。

但事實上,劉恆並沒滿足眼前的這些成績,因爲我在前邊講了那麼多,可漏掉了一類人。實際這類人,縱觀整個古代史一直存在著,並且一直是朝廷之中最爲重要的一股政治勢力。這股勢力,也很快吸引了劉恆的注意力。

對劉恆來說,無論牽扯到誰,一旦讓他心裡不爽,那就等著捱整吧。。.。

第12章 覆滅—第十二節 呂氏敗亡(五)第12章 覆滅—第十四節 呂氏敗亡(七)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二節荒唐的謀反(三)第6章 旭日東昇—(六)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一節走上前臺(一)第2章 大澤鄉起義—(六)第1章 起點——(四)第12章 覆滅—第十二節 呂氏敗亡(五)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二節 削藩策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五節 改正朔(二)第19章 爭儲——第十八節 對癥下藥(二)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五)第5章 楚漢爭鋒—(十四)第8章 紅霞萬里—(四十)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三節 走上前臺(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節好一根攪屎棍(六)第9章 日落長河—(一)第8章 紅霞萬里—(七)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四節 劉濞其人(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四節 曹參拜相(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五節好一根攪屎棍(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二節好一根攪屎棍八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節 戚姬的結局(四)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三節 劉盈收場(三)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二)第9章 日落長河—(十四)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二節蕭規曹隨(三)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四節 諸呂封王(一)第9章 日落長河—(十一)第7章 烽煙再起—(二)第4章 軍挺咸陽—(二)第7章 烽煙再起—(五)第6章 旭日東昇—(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七節劉興居的抉擇(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七節 改正朔(四)第7章 烽煙再起—(九)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三節好一根攪屎棍九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五節荒唐的謀反(六)第19章 爭儲——第二十六節 樑王請罪(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二節好一根攪屎棍八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五節 國喪(五)第3章 亂世紛爭—(八)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四節樑王進京(二)第12章 覆滅—第十四節 呂氏敗亡(七)第3章 亂世紛爭—(四)第9章 日落長河—(九)第8章 紅霞萬里—(十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九節最後的日子四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七節最後的日子二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七節 羣臣定主(四)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五節 明爭暗鬥(五)第7章 烽煙再起—(十三)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九節 羣臣定主(六)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一節 賈誼論政(一)第19章 爭儲——第二節 慄姬的運氣第5章 楚漢爭鋒—(十九)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八節好一根攪屎棍(四)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九節 天才隕落(三)第12章 覆滅—第十三節 呂氏敗亡(六)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一節周勃的短板(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七節劉興居的抉擇(三)第8章 紅霞萬里—(十二)第8章 紅霞萬里—(九)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六)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八節好一根攪屎棍(四)第8章 紅霞萬里—(十七)第5章 楚漢爭鋒—(九)第4章 軍挺咸陽—(四)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三節 醫之聖手(三)第8章 紅霞萬里—(一)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節 劉恆進京(一)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一)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三節 掌控朝局(三)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五節 早立太子第2章 大澤鄉起義——(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七節 曹參拜相(四)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四節 不滿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一節 鄧通的結局第9章 日落長河—(十五)第5章 楚漢爭鋒—(五)第4章 軍挺咸陽—(五)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四節 醫之聖手(四)第19章 爭儲——第三節 埋禍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五)第19章 爭儲——第十二節 伏筆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一節 明爭暗鬥(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六節 斷糧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一)第8章 紅霞萬里—(十四)第5章 楚漢爭鋒—(十九)第19章 爭儲——第三節 埋禍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節 劉恆進京(一)第19章 爭儲——第二十四節 抓人(一)第7章 烽煙再起—(十二)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八節 諸呂封王(五)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九節 戚姬的結局(三)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第4章 軍挺咸陽—(三)第5章 楚漢爭鋒—(一)
第12章 覆滅—第十二節 呂氏敗亡(五)第12章 覆滅—第十四節 呂氏敗亡(七)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二節荒唐的謀反(三)第6章 旭日東昇—(六)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一節走上前臺(一)第2章 大澤鄉起義—(六)第1章 起點——(四)第12章 覆滅—第十二節 呂氏敗亡(五)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二節 削藩策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五節 改正朔(二)第19章 爭儲——第十八節 對癥下藥(二)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五)第5章 楚漢爭鋒—(十四)第8章 紅霞萬里—(四十)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三節 走上前臺(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節好一根攪屎棍(六)第9章 日落長河—(一)第8章 紅霞萬里—(七)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四節 劉濞其人(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四節 曹參拜相(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五節好一根攪屎棍(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二節好一根攪屎棍八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節 戚姬的結局(四)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三節 劉盈收場(三)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二)第9章 日落長河—(十四)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二節蕭規曹隨(三)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四節 諸呂封王(一)第9章 日落長河—(十一)第7章 烽煙再起—(二)第4章 軍挺咸陽—(二)第7章 烽煙再起—(五)第6章 旭日東昇—(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七節劉興居的抉擇(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七節 改正朔(四)第7章 烽煙再起—(九)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三節好一根攪屎棍九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五節荒唐的謀反(六)第19章 爭儲——第二十六節 樑王請罪(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二節好一根攪屎棍八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五節 國喪(五)第3章 亂世紛爭—(八)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四節樑王進京(二)第12章 覆滅—第十四節 呂氏敗亡(七)第3章 亂世紛爭—(四)第9章 日落長河—(九)第8章 紅霞萬里—(十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九節最後的日子四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七節最後的日子二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七節 羣臣定主(四)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五節 明爭暗鬥(五)第7章 烽煙再起—(十三)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九節 羣臣定主(六)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一節 賈誼論政(一)第19章 爭儲——第二節 慄姬的運氣第5章 楚漢爭鋒—(十九)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八節好一根攪屎棍(四)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九節 天才隕落(三)第12章 覆滅—第十三節 呂氏敗亡(六)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一節周勃的短板(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七節劉興居的抉擇(三)第8章 紅霞萬里—(十二)第8章 紅霞萬里—(九)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六)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八節好一根攪屎棍(四)第8章 紅霞萬里—(十七)第5章 楚漢爭鋒—(九)第4章 軍挺咸陽—(四)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三節 醫之聖手(三)第8章 紅霞萬里—(一)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節 劉恆進京(一)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一)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三節 掌控朝局(三)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五節 早立太子第2章 大澤鄉起義——(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七節 曹參拜相(四)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四節 不滿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一節 鄧通的結局第9章 日落長河—(十五)第5章 楚漢爭鋒—(五)第4章 軍挺咸陽—(五)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四節 醫之聖手(四)第19章 爭儲——第三節 埋禍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五)第19章 爭儲——第十二節 伏筆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一節 明爭暗鬥(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六節 斷糧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一)第8章 紅霞萬里—(十四)第5章 楚漢爭鋒—(十九)第19章 爭儲——第三節 埋禍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節 劉恆進京(一)第19章 爭儲——第二十四節 抓人(一)第7章 烽煙再起—(十二)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八節 諸呂封王(五)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九節 戚姬的結局(三)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第4章 軍挺咸陽—(三)第5章 楚漢爭鋒—(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木乃县| 玉门市| 渝中区| 搜索| 天门市| 伊春市| 巧家县| 鸡东县| 白玉县| 玛曲县| 怀远县| 修武县| 雷山县| 保德县| 嘉祥县| 二手房| 任丘市| 土默特左旗| 连南| 桦川县| 庆元县| 双江| 连州市| 博白县| 个旧市| 内江市| 商水县| 宁国市| 赣榆县| 化德县| 富平县| 荣昌县| 金溪县| 彭州市| 西丰县| 思茅市| 西乌珠穆沁旗| 高平市| 壤塘县| 枣强县| 江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