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五節 國喪(五)

害怕了的審食其慌忙進宮,把酈商的話原封不動地給呂雉複述了一遍。

看著緊張審食其,呂雉也陷入了沉思。的確,酈商的話是很有道理的。

要說呂雉也並不是沒有想到此舉的危險,事實上她是做了一些準備的。但所有這些準備都基於一個前提——暗自做爲、突然下手。然而現在這似乎已不是一件隱秘的事情了。既然酈商能聽到消息,可以想象會有更多的人已在暗自準備。

“誅殺羣臣”的確不是一件輕鬆快樂的事情,下邊跪著的那些人平時看起來都老老實實,誰知道會不會留有一手?

更何況,這件事情牽扯極廣,那些必殺之人定會狗急跳牆,更可怕的是自己準備留下來的那些人也可能會跳出來反對。因爲這種事情,最終結果揭曉之前,任何人都是熱鍋上的螞蟻,誰都不敢確定自己是安全的。

呂雉已經不是“猶豫”兩個字可以概括了,她現在簡直是恐懼,她甚至想象到了羣臣造反的場景。

呂雉不自覺地向審食其投去了一眼。審食其仰著那張煞白的臉,茫然地望著自己。呂雉清楚,眼前這個人已經被嚇破了膽,如果硬著頭皮繼續搞,這個人已派不上大用場了。

呂雉盯著審食其,長長地吐了口氣,冷峻的臉上流出一絲讓人難以捉摸的笑意,然後開口說話了,“傳召!皇帝駕崩,大赦天下!”

劉邦公元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日死,直到四月二十八日才得以大喪天下。在牀上多躺了四天後,呂雉方爲他準備棺材板,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而隨著大喪的詔令下發,籠罩在西漢王朝的陰雲漸漸散開。這場由呂雉挑起來的風波,差點讓劉邦辛辛苦苦開創的帝業毀於一旦。

不過事實證明,呂雉不是一個簡單的人。她不僅僅會玩弄權術,更重要的是她能夠審時度勢,能夠用合適的方式解決遇到的難題。

對羣臣而言,一場滅頂之災隨著大喪的詔令而煙消雲散,從今天開始,他們也真正進入到了一個新的朝代。在這個新的朝代裡,他們面臨的也許是機會,也許是挑戰,但更多的卻是抉擇。

無論他們將面臨些什麼,但有一點可以是肯定的。在過去的日子裡,他們以打仗爲主業,以身體強壯程度和消滅對手的數量來決定自己的身份地位;而從今天開始,他們需要換一種姿態應對眼前的局面。

事實證明,在朝堂的明爭暗奪中,生存的難度係數並不比戰場上小,甚至可以說是更大。這是一場淘汰賽,能笑道最後的,絕不能以身體強壯程度來確定,因爲還需考慮兩個方面,一個是智商,另一個就是關係。

呂雉終於著手劉邦的後事了,就在舉哀天下之時,一位仁兄終於風塵僕僕地趕了回來。這位仁兄就是陳平。

陳平已經在路上跑了很多天,並不是我不想介紹他。關鍵是他出生的年代不是太好,既沒飛機又沒火車,最好的交通工具就是大馬,況且柏油路還沒顧得上修建,以至於讓心急火燎的陳老兄在路上耽擱了不少時間。

不過還好,來的早不如來的巧,如果陳平早幾天回來,可能面臨的困難會更大,因爲劉邦正在裝活著,呂雉也不會讓他進去探望,甚至會讓他早一點歇菜。應該說,陳平回來的挺是時候。

陳平剛到長安,劉邦的靈堂也剛好修繕完畢,不早不晚,正是時候。

他跌跌撞撞地跑進宮中,跪倒在劉邦的靈前,放聲大哭。

不過陳平很清楚,哭是打動不了人的,尤其打動不了坐在一旁的呂雉,因此他準備說些話。陳平的話比較上路,可謂一針見血。

陳平一邊哭一邊說道:“陛下,您讓我就地斬決樊噲,我不敢輕易處置大臣,現已把樊噲押解回京,可您怎麼就走了?”

陳平的智商絕不是白給的,這句話看似說給躺在棺材板裡的劉邦,而事實上卻是在向呂雉表功。

呂家姐妹聽說樊噲沒死,都鬆了一口氣,呂雉甚至還上前寬慰了一句:“君勞,出休矣!”

按理說,陳平這個時候應該磕磕頭,說一句節哀順變,然後拍拍屁股走人。如果陳平真的這麼搞了,那他可能就真的完了。但陳仁兄不是一般人,他做事絕對是滴水不漏,“防患於未然”這句話他理解的還是比較透徹。

陳平規規矩矩地磕了磕頭,然後又說話了,“臣願意值守宮中,服侍太后和新君。”

陳平這句話是很有意思的,他現在跪到這裡實際上算是一次違規行爲,說的專業點就是“抗命”,不要忘了,在他回來之前是先得到一個詔令的,詔令的內容是“戍守滎陽”。

陳平沒敢去滎陽,而馬不停蹄地跑回了長安,這本身就是與人口舌的事情。如果不借著機會得到呂雉的首肯,他這份罪名遲早會被坐實的。

更重要的是,陳平很有自知之明,因爲他有兩個長項,一個是耍陰謀詭計,另一個就是貪污。

他第一個特長很得劉邦的賞識。但畢竟呂雉不同於劉邦,他和呂雉之間並沒有什麼交情。更重要的是,這個特長本身就是招來殺身之禍的油頭。從古至今栽在這一條上的人數不勝數。如果不趁此機會和呂雉套套近乎,那以後就不用再混了。

如果第一個特長比較危險的話,那他第二個特長就更加危險了。好像“貪污”這個詞從來沒被當做褒義詞用過,無論哪個落馬官員,都能很幸運地被扣上這頂帽子。

雖然在古代,貪污也不算是什麼稀奇的事情,但就怕那些別有用心的人拿出來做文章,你還別不信,這個罪名還真得屢試不爽,很多牛人就栽在這條大家心照不宣的罪名上來,的確難能可貴。

陳平很清楚,這些年來自己撈了不少錢,但也得罪不少人,如果自己拍拍屁股走人的話,相信前腳剛走,舉報信一時三刻就會被送到呂雉的案前。

更誇張的是,這次還陰了樊噲一把,並把他捆的給糉子似得給拉了回來,雖然沒砍掉他的腦袋,但那個二百五卻一點也不承情。也就是說,待得樊噲回京,就是與他陳平撕破臉的日子。別人可以不在乎,但樊噲這個人,陳平不得不引起重視,因爲他的老婆叫呂須。

陳平的心機真是太重了。

陳平跪在呂雉的面前,請求一次,呂雉沒答應。那就接著跪,接著求,幾次三番後,呂雉終於鬆口了。還拜他爲郎中令,輔助新皇。

陳平留京,爲他順利躲過以後的明槍暗箭做足了準備。

十幾天後,樊噲也坐著自己的專用囚車回京了。剛進長安,呂雉就下令打開囚籠,放出樊噲,並恢復他的爵位封邑。

樊噲一下車,第一件事就是扯著嗓子把陳平全家問候個遍。還好,陳平已經做了些準備,這個滑頭又一次安然過關。

實際上,在此時還有一些人的命運也發生了轉折,當然這幾個人我們也是做過介紹的。

一個就是前邊介紹過的盧綰,因爲此時的他正勾著腦袋奔向了匈奴。

還有戚姬和劉如意,自從劉邦病重,戚姬就沒能再臨榻前,不是她不願意去,而是沒那個機會,因爲她和劉邦之間隔著呂雉,那個女人成爲她難以逾越的障礙。這對母子走到了命運的轉角。

還有一個人就是審食其,這個並不算聰明的人,站到了舞臺的中央,不過他的表演不能算出彩。

要說還有很多人的命運都發生了一些轉變,不過在此時,這些人是顧不上考慮這些的。因爲現在的重點工作是劉邦的大喪,還有新皇的登基。

事情進展比較順利,劉邦駕崩兩個月後,也就是公元前195年6月26日,劉盈繼皇帝位,呂雉榮升皇太后。

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九節好一根攪屎棍(五)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六節劉邦的遺產第19章 爭儲——第八節 過招(二)第8章 紅霞萬里—(六)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九節 無雙國士(二)第9章 日落長河—(七)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二節新一輪博弈(二)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七節 諸呂封王(四)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七)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一節 暗鬥(二)第19章 爭儲——第十一節 釋疑第3章 亂世紛爭—(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七節 明爭暗鬥(七)第6章 旭日東昇—(一)第9章 日落長河—(十二)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一)第2章 大澤鄉起義—(五)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節 醫之聖手(二)第9章 日落長河—(二)第19章 爭儲——第十七節 對癥下藥(一)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五節 抓人(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五節好一根攪屎棍(一)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四節 諸呂封王(一)第12章 覆滅—第三節陳平的動作(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七節 戚姬的結局(一)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二)第8章 紅霞萬里—(四)第6章 旭日東昇—(六)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九)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六節好一根攪屎棍(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七節 戚姬的結局(一)第7章 烽煙再起—(七)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六)第8章 紅霞萬里—(十二)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八)第9章 日落長河—(十七)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五節 國喪(五)第5章 楚漢爭鋒—(四)第19章 爭儲——第十七節 對癥下藥(一)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八節 諸呂封王(五)第7章 烽煙再起—(七)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三節 查案第19章 爭儲——第二十六節 樑王請罪(一)第5章 楚漢爭鋒—(十二)第19章 爭儲——第八節 過招(二)第9章 日落長河—(五)第6章 旭日東昇—(四)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八)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二節 明爭暗鬥(二)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六節薄昭的結局三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一)第9章 日落長河—(十四)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五節 改正朔(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四節戲弄佞幸(一)第19章 爭儲——第五節 劉啓的那些女人們第9章 日落長河—(九)第2章 大澤鄉起義——(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二節天才隕落(六)第9章 日落長河—十九 劉邦爲何能成功(一)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八節最後的日子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七節 明爭暗鬥(七)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八節 廷爭(一)第12章 覆滅—第二節陳平的動作(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一節天才隕落(五)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七節 傳檄天下(二)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七)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九)第7章 烽煙再起—(六)第12章 覆滅—第三節陳平的動作(三)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三節 查案第8章 紅霞萬里—(十六)第8章 紅霞萬里—(十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六節 曹參拜相(三)第5章 楚漢爭鋒—(三十)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節周勃的短板(二)第4章 軍挺咸陽—(四)第6章 旭日東昇—(三)第7章 烽煙再起—(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三節荒唐的謀反(四)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二)第3章 亂世紛爭—(八)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六節審食其的尷尬一第9章 日落長河—(六)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十節 三王殞命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九)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節 敗亡(二)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三)第9章 日落長河—(十)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四節 諸呂封王(一)第6章 旭日東昇—(五)第1章 起點——(一)第8章 紅霞萬里—(八)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二節劉恆進京(三)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八節 羣臣定主(五)第9章 日落長河—(七)第19章 爭儲——第二十節 衝動(一)第9章 日落長河—(二)
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九節好一根攪屎棍(五)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六節劉邦的遺產第19章 爭儲——第八節 過招(二)第8章 紅霞萬里—(六)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九節 無雙國士(二)第9章 日落長河—(七)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二節新一輪博弈(二)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七節 諸呂封王(四)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七)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一節 暗鬥(二)第19章 爭儲——第十一節 釋疑第3章 亂世紛爭—(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七節 明爭暗鬥(七)第6章 旭日東昇—(一)第9章 日落長河—(十二)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一)第2章 大澤鄉起義—(五)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節 醫之聖手(二)第9章 日落長河—(二)第19章 爭儲——第十七節 對癥下藥(一)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五節 抓人(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五節好一根攪屎棍(一)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四節 諸呂封王(一)第12章 覆滅—第三節陳平的動作(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七節 戚姬的結局(一)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二)第8章 紅霞萬里—(四)第6章 旭日東昇—(六)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九)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六節好一根攪屎棍(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七節 戚姬的結局(一)第7章 烽煙再起—(七)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六)第8章 紅霞萬里—(十二)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八)第9章 日落長河—(十七)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五節 國喪(五)第5章 楚漢爭鋒—(四)第19章 爭儲——第十七節 對癥下藥(一)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八節 諸呂封王(五)第7章 烽煙再起—(七)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三節 查案第19章 爭儲——第二十六節 樑王請罪(一)第5章 楚漢爭鋒—(十二)第19章 爭儲——第八節 過招(二)第9章 日落長河—(五)第6章 旭日東昇—(四)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八)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二節 明爭暗鬥(二)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六節薄昭的結局三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一)第9章 日落長河—(十四)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五節 改正朔(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四節戲弄佞幸(一)第19章 爭儲——第五節 劉啓的那些女人們第9章 日落長河—(九)第2章 大澤鄉起義——(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二節天才隕落(六)第9章 日落長河—十九 劉邦爲何能成功(一)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八節最後的日子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七節 明爭暗鬥(七)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八節 廷爭(一)第12章 覆滅—第二節陳平的動作(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一節天才隕落(五)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七節 傳檄天下(二)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七)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九)第7章 烽煙再起—(六)第12章 覆滅—第三節陳平的動作(三)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三節 查案第8章 紅霞萬里—(十六)第8章 紅霞萬里—(十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六節 曹參拜相(三)第5章 楚漢爭鋒—(三十)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節周勃的短板(二)第4章 軍挺咸陽—(四)第6章 旭日東昇—(三)第7章 烽煙再起—(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三節荒唐的謀反(四)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二)第3章 亂世紛爭—(八)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六節審食其的尷尬一第9章 日落長河—(六)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十節 三王殞命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九)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節 敗亡(二)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三)第9章 日落長河—(十)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四節 諸呂封王(一)第6章 旭日東昇—(五)第1章 起點——(一)第8章 紅霞萬里—(八)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二節劉恆進京(三)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八節 羣臣定主(五)第9章 日落長河—(七)第19章 爭儲——第二十節 衝動(一)第9章 日落長河—(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离岛区| 理塘县| 信宜市| 通化县| 青冈县| 法库县| 淳化县| 化州市| 镇平县| 定兴县| 兰坪| 潜山县| 酒泉市| 嘉善县| 新津县| 铜梁县| 罗源县| 龙陵县| 玉山县| 交城县| 临清市| 荔波县| 建瓯市| 弥渡县| 精河县| 望谟县| 呼玛县| 宣化县| 林周县| 嘉禾县| 韶关市| 博爱县| 林州市| 富锦市| 塔城市| 塘沽区| 赫章县| 长丰县| 清原| 宝鸡市| 本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