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三節(jié) 查案

ps:想聽到更多你們的聲音,想收到更多你們的建議,現(xiàn)在就搜索微信公衆(zhòng)號“qdread”並加關注,給《兩漢往事》更多支持!

弄死了袁盎,劉武多少解了一些心恨,應該會高興的,但他卻卻高興不起來。因爲接下來的事情,大出他的所料。

袁盎暴死,舉朝震動。三公九卿、府曹司丞,紛紛上書,要求捉拿真兇。活著的時候,沒幾個人待見,可這一死,卻鬧出了不小的動靜。袁盎如果泉下有知,不知道會作何敢想。

當然,大家如此激動,並非完全出於同情。因爲袁盎同志具體辦了什麼事,得罪了什麼人,大家都很清楚。更重要的是,袁盎辦過的事情,大家都曾不同程度地給予了支持。如此一來,大家不得不考慮一下自己生存環(huán)境。

羣臣惴惴不安,皇帝也大爲震驚。劉啓不相信劉武會幹出這等事,但在心裡連自己都說服不了。當即頒佈了道詔令:半月內破案,無論是誰嚴懲不貸。

接受這個任務的人是衛(wèi)綰。前邊提到過這個人。雖然在歷史上的名頭不是太響,但卻是一個可小覷的人物。

這個人行事低調,大智若愚,看似忠厚老實,卻善於機謀權變。行事蜻蜓點水,不露聲色,在不聲不響中把事情辦的妥妥帖帖。簡單點說,這是位高人。

在漢文帝劉恆臨終前,曾給兒子劉啓留下遺言:衛(wèi)綰是長者,好生待之。

然在景帝繼位的初期。並不怎麼待見他。直到七國之亂時。衛(wèi)綰以河間王太傅的身份。輔助十七歲的河間王劉德(劉啓三子,慄姬所生)組織軍隊,參與平叛,功勳卓著。這才讓劉啓對他另眼相看。

由於他話語不多,生活單調,行事謹慎,比較廉潔,也不拉幫結派(看似)。這讓劉啓大爲欣賞。因此,七國之亂後,把他重新調進朝廷,任命爲中尉。

但最近,衛(wèi)綰的日子卻不太好過。原因很簡單——慄姬的親戚。具體是什麼親戚,無從考證,但衛(wèi)綰和慄姬母子的關係,絕對可用“密切”兩個字來形容。

慄家母子被廢,漢景帝一口氣把慄家人清理出了朝廷,衛(wèi)綰也在其列。然而。對這個人,劉啓放了一把。沒把他往死里弄,只罷了他的官,把他趕回老家種地。

同慄家牽扯上了關係,衛(wèi)綰這輩子應該很難翻身。但例外還是發(fā)生了。一個月前,劉徹被立爲太子,竇嬰削尖腦袋爭當太子太傅,而皇帝卻突然下詔,召回衛(wèi)綰,官拜御史大夫,兼任太子太傅。這讓所有人一頭霧水,本準備把慄家人往死裡踩,可皇帝突然來了這麼一手,大家不得不又把擡起的腳慢慢放了回去。

我前邊提到過,劉啓這個人行事往往會出於預料,完全按自己的套路出牌,讓人揣摩不透。其駕馭羣臣、掌控朝局的能力絕不是一般的強。

衛(wèi)綰能夠成爲太子的老師,除了他的能力外,更關鍵的是他的身份——慄家的親戚。

劉啓廢了劉榮,但並不討厭他,只因有更合適的人選而已,沒準備把他往死裡整。慄家人倒了,但絕不能倒的太徹底,若不然,劉榮將來能不能活命就是個未知數(shù)。所以,由慄家人來做新一任的太子太傅,再合適不過了,縱然將來有事,也好留些餘地。

劉啓真是精明到了極致。

衛(wèi)綰大落大起,還沒來得及回過神,就領到了任務——查案。

那就查吧,反正閒著也是閒著。可令衛(wèi)綰沒有想到的是,還沒等他動手,就有人已經自動自發(fā)地行動起來。好運來了真是擋都擋不住。

率先行動起來的人,實際上大家也都能想到——黑道。

我前邊講過,袁盎在黑道混的有聲有色,更和一些龍頭老大的關係很鐵。所有官府還沒怎麼著呢,這些人早就炸了鍋,自動自發(fā)、像模像樣地查了起來。

就這樣,在黑白兩道的通力合作下,案件進展迅速,很快就把矛頭對準了樑王劉武。

衛(wèi)綰不敢大意,把這一情況向皇帝做了彙報。劉啓聽完氣的不行,大吼:去樑國查。

衛(wèi)老師沒敢耽擱,當天就動了身。一口氣跑到樑國後,發(fā)現(xiàn)不單在京城有好運,在樑國也不例外。

剛到樑國,還沒坐穩(wěn),就有人急急忙忙求見。並把羊勝、公孫詭最近一段時間的一舉一動講的生動傳神。

之所以會有如此效果,關鍵原因還在羊勝、公孫詭自己身上。由於兩個傢伙得罪人太多,自從韓安國被扔進牢房後,就有人無時無刻盯著這二人,專等他們賣破綻,還不失時機地收集各種違法亂紀的證據(jù)。當然,劉武也被捎帶其中。可見人不能太缺德,既害別人,又害自己。

事情辦的太順利了,連衛(wèi)老師都覺得有些不適應。

弄明白了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後,衛(wèi)綰封了案卷,坐上馬車,掉頭回京。

我講的雖然很輕鬆,但衛(wèi)老師的心裡卻並非如此。

他清楚,這箱東西拉進京裡,不但羊勝、公孫詭玩完,劉武也得跟著報廢。

要說劉武和他既不沾親又不帶故,劉武的死活和他衛(wèi)綰沒多大關係,緊張的毫無道理嘛。

事實上,關係大了去了。因爲衛(wèi)綰很清楚,羊勝、公孫詭這些阿貓阿狗死一個兩半個沒多大關係,死一個少一個,反正漢朝人口衆(zhòng)多。可劉武就大不一樣了。這個人如果有個三長兩短,太后還不撕了他。當然,太后不能把皇帝怎麼樣,可收拾他衛(wèi)老師簡直輕而易舉。

這一路上衛(wèi)老師越想越恐懼,走走停停,冷汗直冒。這哪是審案,顯然是把自己架在柴堆上烤。最終,衛(wèi)老師牙一咬,孃的,橫豎都是死,一不做二不休……

驛站。衛(wèi)綰差人把案卷擡了出來。點上一把火,烤了一會,直至燒成了灰,才拍拍屁股動身。

千里迢迢出了一趟差,怎麼著也得向皇帝做個彙報。

在皇帝面前,衛(wèi)綰開口了。

經臣查實,確是樑王受羊勝、公孫詭蠱惑而爲之。

有案卷嗎?

有!

拿來我看。

臣斗膽,燒了。

燒了?

燒了!

大膽!

若留案卷,樑王將坐實此罪。不責樑王,有違朝制;若責樑王,恐傷太后之心。依臣之見,此案皆羊勝、公孫詭所爲,與樑王無關。

劉啓把他凝視良久,咧了咧嘴:去長樂宮,把事情的經過稟報太后……相信太后會欣賞你這位太子太傅的。

衛(wèi)綰如釋重負,連忙躬身告退。

第9章 日落長河—(九)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五)第8章 紅霞萬里—(四十)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九)第4章 軍挺咸陽—(一)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三節(jié) 查案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四節(jié) 曹參拜相(一)第2章 大澤鄉(xiāng)起義—(五)第3章 亂世紛爭—(五)第4章 軍挺咸陽—(三)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三)第13章 亂中求穩(wěn)—第五節(jié) 羣臣定主(二)第3章 亂世紛爭—(四)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六)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八節(jié) 劉肥避險(一)第5章 楚漢爭鋒—(三十一)第19章 爭儲——第二十六節(jié) 樑王請罪(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六節(jié)劉邦的遺產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一節(jié)戚姬的結局(五)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五)第12章 覆滅—第一節(jié)陳平的動作(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七節(jié) 傳檄天下(二)第13章 亂中求穩(wěn)—第五節(jié) 羣臣定主(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四節(jié) 匈奴叩邊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六節(jié) 諸呂封王(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六節(jié)劉邦的遺產第5章 楚漢爭鋒—(一)第1章 起點——(四)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五節(jié)荒唐的謀反(六)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一節(jié) 鄧通的結局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節(jié) 最能鬧的人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一節(jié)戚姬的結局(五)第5章 楚漢爭鋒—(十二)第7章 烽煙再起—(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節(jié) 串謀(一)第8章 紅霞萬里—(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二節(jié) 張釋之的恐慌第8章 紅霞萬里—(四)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五節(jié)劉興居的抉擇(一)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七)第8章 紅霞萬里—(十五)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九節(jié)審食其的尷尬四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七節(jié) 樑王請罪(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五節(jié) 國喪(五)第19章 爭儲——第十三節(jié) 腦殘的對答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二)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六節(jié) 曹參拜相(三)第9章 日落長河—(十四)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節(jié) 賈誼論政(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一節(jié) 敗亡(三)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第19章 爭儲——第十六節(jié) 廢黜太子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九節(jié) 周勃的短板(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五節(jié)劉興居的抉擇(一)第5章 楚漢爭鋒—(十八)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節(jié) 最能鬧的人第19章 爭儲——第四節(jié) 王娡其人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一節(jié)改正朔(八)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八)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四節(jié) 改正朔(一)第19章 爭儲——第二節(jié) 慄姬的運氣第12章 覆滅—第十四節(jié) 呂氏敗亡(七)第8章 紅霞萬里—(十二)第8章 紅霞萬里—(十四)第5章 楚漢爭鋒—(十四)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四節(jié) 匈奴叩邊第5章 楚漢爭鋒—(二)第19章 爭儲——第六節(jié) 焦急的等待第19章 爭儲——第二十六節(jié) 樑王請罪(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六節(jié)劉興居的抉擇(二)第6章 旭日東昇—(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七節(jié) 斷糧(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六節(jié) 明爭暗鬥(六)第4章 軍挺咸陽—(六)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七)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三)第8章 紅霞萬里—(十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二節(jié)荒唐的謀反(三)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節(jié) 暗鬥(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八節(jié) 戚姬的結局(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八節(jié)最後的日子三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一)第12章 覆滅—第五節(jié) 陳平的動作(五)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六節(jié) 傳檄天下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九節(jié) 無雙國士(二)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一節(jié) 掌控朝局(一)第3章 亂世紛爭—(八)第5章 楚漢爭鋒—(七)第12章 覆滅—第三節(jié)陳平的動作(三)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十節(jié) 三王殞命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六)第3章 亂世紛爭—(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八節(jié) 戚姬的結局(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六節(jié)最後的日子一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節(jié)周勃的短板(二)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六節(jié)竇漪房的身世(一)第13章 亂中求穩(wěn)—第十節(jié) 劉恆進京(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五節(jié) 改正朔(二)
第9章 日落長河—(九)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五)第8章 紅霞萬里—(四十)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九)第4章 軍挺咸陽—(一)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三節(jié) 查案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四節(jié) 曹參拜相(一)第2章 大澤鄉(xiāng)起義—(五)第3章 亂世紛爭—(五)第4章 軍挺咸陽—(三)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三)第13章 亂中求穩(wěn)—第五節(jié) 羣臣定主(二)第3章 亂世紛爭—(四)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六)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八節(jié) 劉肥避險(一)第5章 楚漢爭鋒—(三十一)第19章 爭儲——第二十六節(jié) 樑王請罪(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六節(jié)劉邦的遺產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一節(jié)戚姬的結局(五)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五)第12章 覆滅—第一節(jié)陳平的動作(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七節(jié) 傳檄天下(二)第13章 亂中求穩(wěn)—第五節(jié) 羣臣定主(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四節(jié) 匈奴叩邊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六節(jié) 諸呂封王(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六節(jié)劉邦的遺產第5章 楚漢爭鋒—(一)第1章 起點——(四)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五節(jié)荒唐的謀反(六)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一節(jié) 鄧通的結局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節(jié) 最能鬧的人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一節(jié)戚姬的結局(五)第5章 楚漢爭鋒—(十二)第7章 烽煙再起—(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節(jié) 串謀(一)第8章 紅霞萬里—(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二節(jié) 張釋之的恐慌第8章 紅霞萬里—(四)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五節(jié)劉興居的抉擇(一)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七)第8章 紅霞萬里—(十五)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九節(jié)審食其的尷尬四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七節(jié) 樑王請罪(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五節(jié) 國喪(五)第19章 爭儲——第十三節(jié) 腦殘的對答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二)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六節(jié) 曹參拜相(三)第9章 日落長河—(十四)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節(jié) 賈誼論政(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一節(jié) 敗亡(三)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第19章 爭儲——第十六節(jié) 廢黜太子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九節(jié) 周勃的短板(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五節(jié)劉興居的抉擇(一)第5章 楚漢爭鋒—(十八)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節(jié) 最能鬧的人第19章 爭儲——第四節(jié) 王娡其人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一節(jié)改正朔(八)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八)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四節(jié) 改正朔(一)第19章 爭儲——第二節(jié) 慄姬的運氣第12章 覆滅—第十四節(jié) 呂氏敗亡(七)第8章 紅霞萬里—(十二)第8章 紅霞萬里—(十四)第5章 楚漢爭鋒—(十四)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四節(jié) 匈奴叩邊第5章 楚漢爭鋒—(二)第19章 爭儲——第六節(jié) 焦急的等待第19章 爭儲——第二十六節(jié) 樑王請罪(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六節(jié)劉興居的抉擇(二)第6章 旭日東昇—(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七節(jié) 斷糧(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六節(jié) 明爭暗鬥(六)第4章 軍挺咸陽—(六)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七)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三)第8章 紅霞萬里—(十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二節(jié)荒唐的謀反(三)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節(jié) 暗鬥(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八節(jié) 戚姬的結局(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八節(jié)最後的日子三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一)第12章 覆滅—第五節(jié) 陳平的動作(五)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六節(jié) 傳檄天下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九節(jié) 無雙國士(二)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一節(jié) 掌控朝局(一)第3章 亂世紛爭—(八)第5章 楚漢爭鋒—(七)第12章 覆滅—第三節(jié)陳平的動作(三)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十節(jié) 三王殞命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六)第3章 亂世紛爭—(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八節(jié) 戚姬的結局(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六節(jié)最後的日子一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節(jié)周勃的短板(二)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六節(jié)竇漪房的身世(一)第13章 亂中求穩(wěn)—第十節(jié) 劉恆進京(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五節(jié) 改正朔(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房产| 峡江县| 临潭县| 楚雄市| 青岛市| 师宗县| 汉寿县| 乡宁县| 枞阳县| 木兰县| 洛隆县| 农安县| 平远县| 安新县| 桃园市| 娱乐| 图木舒克市| 肥东县| 咸丰县| 株洲市| 都江堰市| 兴海县| 大竹县| 山阳县| 迁安市| 庆阳市| 遵义市| 崇阳县| 乌拉特前旗| 阜南县| 龙口市| 陵水| 广昌县| 商都县| 琼结县| 五原县| 湘阴县| 诸暨市| 荔波县| 宁海县| 三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