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六節(jié)竇漪房的身世(一)

同年三月,劉恆下詔天下,冊立竇漪房爲(wèi)皇后。

縱觀整個封建王朝。影響國家命運走向的女人不算太多,但也不在少數(shù)。在這些女人中有很多遺臭千古,但也有許多流芳百世。竇漪房無疑屬於後一種。

她是封建王朝繼呂雉之後的第二位女性政治家。對西漢王朝來說,她所做出的貢獻(xiàn)要遠(yuǎn)在呂雉之上。

她,出身貧寒,而備受命運垂青,由民女到宮女,由宮女到王妃,由王妃到皇后,歷經(jīng)六朝,輔佐三帝,爲(wèi)西漢王朝巔峰時刻的到來,做足了準(zhǔn)備。

有人曾這樣評價過這個女人:略承沛公,謀傳膠東(漢武帝劉徹曾是膠東王),芳流觀津,名留漢青,助夫扶子,上承高祖?zhèn)I(yè)下啓漢武雄風(fēng),成就了文景之治。

應(yīng)該說,她是配得上這段評語的。

既然這個女人如此厲害,那就讓我們回過頭來,對她以往的經(jīng)歷,作一個簡單的瞭解吧。

公元前205年,也就是劉邦與項羽撕破臉,揮師關(guān)東,準(zhǔn)備彭城大戰(zhàn)之時,清河郡觀津(今河北武邑縣)一農(nóng)家小院,伴隨著產(chǎn)婦的嚎叫和產(chǎn)婆們的忙碌,一女嬰呱呱墜地。此女,就是我們本節(jié)要講的主角——竇漪房。

任誰都不會想到,這個降生貧苦人家的女嬰,會有一天登上歷史舞臺的中央,譜寫屬於她自己那濃墨重彩的篇章。

隨著楚漢爭鋒愈演愈烈,其父爲(wèi)躲戰(zhàn)亂,避於觀津,以捕魚爲(wèi)生。

然而不幸還是降臨了。

在竇漪房十來歲時,其父墜河身亡,留下老孃艱難地?fù)狃B(yǎng)她們兄妹三人。

日子是艱辛的。這一家四口有上頓沒下頓地艱難維持著。

這是一段痛苦的經(jīng)歷,爲(wèi)有一口飯吃,聽遍了嘲諷,受盡了白眼。此時的竇漪房是不敢有任何奢望的。

正因爲(wèi)幼小時的這段經(jīng)歷,讓她學(xué)會了隱忍,學(xué)會了堅持,懂的瞭如何討好別人,也曉得了如何保護(hù)自己,嬌弱文靜的軀體內(nèi),流淌著頑強不屈的血液。不得不說,這些東西,對她的一生幫助很大。

竇漪房的機遇還是到來了。

在他13歲那年,也就是公元前193年(惠帝二年),朝廷在民間招募宮女,清河鎮(zhèn)也不例外。

宮女,不是一件好差事,是伺候人的角色,通常情況下,入了此行後,這一輩子就難翻身了。一入宮門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這是一條不歸路,只要邁出這一步,就和孃家再也沒有什麼關(guān)係了,別說見面,連書信往來的機會都不會再有。

後世還曾發(fā)生過一個奇觀。皇帝下詔選妃,民間就開始滿大街搶男人。不管老少,無論美醜,也不計較有沒有老婆,只要是個男人,先搶回去再說。按著他的腦袋和女兒一拜堂,就不用再擔(dān)心“選妃”這件事了。

如此一來,男人成了搶手貨,甚至個別仁兄這家拜完那家拜,娶了幾個連老婆自己都不清楚,誇張的是自己還不情願。這種老光棍們千年一遇的幸福日子,雖然不常有,但也並不是發(fā)生那一兩次。

“妃子”都沒幾個人願意幹,何況是“宮女”?

“妃子”還可能見到皇帝,若一不小心懷上個龍種,那收益可就大了去了。雖然這只是“可能”,但畢竟是有一些概率的。

然而“宮女”似乎沒多少概率可言。有很多這種人,一輩子生活在皇宮,青絲熬成白頭,連皇帝的人影都沒見過。就算見到皇帝,發(fā)生愛情故事的機率也少的可憐。

總而言之一句話,多少有點能耐的人,是不願意讓女兒從事這份工作的。

然而,竇漪房的老孃看中了這份工作。她沒想過女兒能夠出人頭地,只希望她能有口飯吃,別把餓死。

幸運的是,在竇漪房嬌弱文靜之中,隱存著幾份姿色。就這樣,她被順利錄取。

哭別父親孤墳,淚辭孃親膝前。竇漪房踏上了這條不歸路。至此,所有的一切都再不屬於自己。宮門似海,生死茫茫,所有思念,所有牽掛,所有的一切都隨著那兩行清淚揉進(jìn)了滄桑之中。

然而,令竇漪房以及所有人不曾想到的是,這恰恰是她一生的轉(zhuǎn)折。

由於他性格溫順文靜,還極會察言觀色,進(jìn)宮沒多久就被分到了呂雉的身邊。要說呂雉也算不上多麼喜歡她,但至少沒討厭過她。應(yīng)該說,竇漪房這段日子還是比較安寧的,最起碼溫飽問題解決了,這對她來說足矣。

但事實上,這段時間對竇漪房的影響是深遠(yuǎn)的。

因爲(wèi)在這裡,呂雉的一笑一顰、一舉一動,竇漪房都暗記於心。漸漸地,她開始瞭解了朝堂,明白了事理,打開了視野;更重要的是,在呂雉的言傳身教下,她弄明白了什麼是政治,更學(xué)會了如何掌控羣臣,這爲(wèi)其以後的作爲(wèi)做足了鋪墊。說竇漪房是呂雉的徒弟,一點也不算過分。

我這麼說,也許會有人不高興,因爲(wèi)很多人討厭呂雉而喜歡竇漪房。但事實上,對竇漪房影響最深的卻非呂雉莫屬,因爲(wèi)竇漪房身上的很多東西,都得益於呂雉的言傳身教。世事就這麼可笑。

我從來不喜歡刻意吹捧某個人,也不會故意打壓某個人。對呂雉和竇漪房,我依然如此。

呂雉和竇漪房的名聲雖然迥異,但她們是有很多相同之處的。

這倆人都很念舊,都心機頗深,都胸懷天下,都搞“無爲(wèi)而治”,都雷厲風(fēng)行,也常發(fā)雷霆之怒……但最終的名聲卻大相徑庭。

應(yīng)該說,一是竇漪房的命好,她的兒子要比呂雉兒子有能耐的多,活的時間也更長一些;二是竇漪房更懂的剋制**,她沒有呂雉那麼囂張,那麼瘋狂;三是竇漪房要更寬容,她雖然也排斥異己,但畢竟沒有呂雉那麼明目張膽,那麼肆無忌憚;四是竇漪房的私心沒那麼重,在保障既得利益同時,還會兼顧一些別人的心裡感受。

總的來說,竇漪房要更節(jié)制一些。但在某種意義上講,竇漪房的這些優(yōu)點,莫不與呂雉的前車之鑑有著極大的關(guān)係。負(fù)面教材一樣有正面意義。

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一節(jié)周勃的短板(三)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三節(jié) 查案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六節(jié) 密謀(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五節(jié)薄昭的結(jié)局二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九節(jié) 諸呂封王(六)第8章 紅霞萬里—(十七)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節(jié) 賈誼論政(二)第13章 亂中求穩(wěn)—第四節(jié) 羣臣定主(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節(jié)好一根攪屎棍(六)第9章 日落長河—(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八節(jié)好一根攪屎棍(四)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二節(jié)天才隕落(六)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節(jié) 改正朔(七)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四節(jié) 劉濞其人(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八節(jié) 廷爭(一)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六)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二節(jié) 掌控朝局(二)第7章 烽煙再起—(十四)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二節(jié)戚姬的結(jié)局(六)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節(jié) 最能鬧的人第8章 紅霞萬里—(五)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六節(jié) 密謀(二)第6章 旭日東昇—(六)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七節(jié) 改正朔(四)第3章 亂世紛爭—(九)第20章 拔刺——第一節(jié) 廢太子的結(jié)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一節(jié)戚姬的結(jié)局(五)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八節(jié) 諸侯興兵第1章 起點——(二)第2章 大澤鄉(xiāng)起義——(三)第8章 紅霞萬里—(九)第7章 烽煙再起—(十四)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八節(jié) 劉肥避險(一)第19章 爭儲——第十三節(jié) 腦殘的對答第8章 紅霞萬里—(十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節(jié) 改正朔(七)第9章 日落長河—(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五節(jié)薄昭的結(jié)局二第19章 爭儲——第二十節(jié) 衝動(一)第12章 覆滅—第一節(jié)陳平的動作(一)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八)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五節(jié)大婚(三)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一)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八)第19章 爭儲——第十二節(jié) 伏筆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六節(jié) 諸呂封王(三)第13章 亂中求穩(wěn)—第十二節(jié)劉恆進(jìn)京(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六節(jié) 曹參拜相(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八節(jié)審食其的尷尬三第7章 烽煙再起—(十六)第4章 軍挺咸陽—(六)第5章 楚漢爭鋒—(十九)第5章 楚漢爭鋒—(十九)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六節(jié) 諸呂封王(三)第7章 烽煙再起—(二)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七)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節(jié) 敗亡(二)第9章 日落長河—(十八)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六)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一節(jié) 衝動(二)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九)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三節(jié) 劉卬的結(jié)局第13章 亂中求穩(wěn)—第八節(jié) 羣臣定主(五)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六節(jié)荒唐的謀反(七)第7章 烽煙再起—(四)第5章 楚漢爭鋒—(六)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一節(jié)荒唐的謀反(二)第9章 日落長河—(六)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一節(jié) 衝動(二)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節(jié)周勃的短板(二)第7章 烽煙再起—(十五)第12章 覆滅—第七節(jié) 呂雉駕崩第8章 紅霞萬里—(一)第3章 亂世紛爭—(七)第1章 起點——(一)第19章 爭儲——第十一節(jié) 釋疑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六節(jié) 諸呂封王(三)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七)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三節(jié) 串謀(二)第4章 軍挺咸陽—(二)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七)第13章 亂中求穩(wěn)—第十二節(jié)劉恆進(jìn)京(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一節(jié) 敗亡(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五節(jié) 籌備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五節(jié)大婚(三)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二節(jié) 掌控朝局(二)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四)第5章 楚漢爭鋒—(七)第9章 日落長河—(一)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八)第3章 亂世紛爭—(五)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八)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二節(jié) 走上前臺(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二節(jié)荒唐的謀反(三)第3章 亂世紛爭—(四)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二節(jié) 明爭暗鬥(二)第13章 亂中求穩(wěn)—第十三節(jié)劉恆進(jìn)京(四)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二節(jié)周勃的短板(四)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七)
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一節(jié)周勃的短板(三)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三節(jié) 查案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六節(jié) 密謀(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五節(jié)薄昭的結(jié)局二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九節(jié) 諸呂封王(六)第8章 紅霞萬里—(十七)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節(jié) 賈誼論政(二)第13章 亂中求穩(wěn)—第四節(jié) 羣臣定主(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節(jié)好一根攪屎棍(六)第9章 日落長河—(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八節(jié)好一根攪屎棍(四)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二節(jié)天才隕落(六)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節(jié) 改正朔(七)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四節(jié) 劉濞其人(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八節(jié) 廷爭(一)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六)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二節(jié) 掌控朝局(二)第7章 烽煙再起—(十四)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二節(jié)戚姬的結(jié)局(六)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節(jié) 最能鬧的人第8章 紅霞萬里—(五)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六節(jié) 密謀(二)第6章 旭日東昇—(六)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七節(jié) 改正朔(四)第3章 亂世紛爭—(九)第20章 拔刺——第一節(jié) 廢太子的結(jié)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一節(jié)戚姬的結(jié)局(五)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八節(jié) 諸侯興兵第1章 起點——(二)第2章 大澤鄉(xiāng)起義——(三)第8章 紅霞萬里—(九)第7章 烽煙再起—(十四)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八節(jié) 劉肥避險(一)第19章 爭儲——第十三節(jié) 腦殘的對答第8章 紅霞萬里—(十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節(jié) 改正朔(七)第9章 日落長河—(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五節(jié)薄昭的結(jié)局二第19章 爭儲——第二十節(jié) 衝動(一)第12章 覆滅—第一節(jié)陳平的動作(一)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八)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五節(jié)大婚(三)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一)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八)第19章 爭儲——第十二節(jié) 伏筆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六節(jié) 諸呂封王(三)第13章 亂中求穩(wěn)—第十二節(jié)劉恆進(jìn)京(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六節(jié) 曹參拜相(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八節(jié)審食其的尷尬三第7章 烽煙再起—(十六)第4章 軍挺咸陽—(六)第5章 楚漢爭鋒—(十九)第5章 楚漢爭鋒—(十九)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六節(jié) 諸呂封王(三)第7章 烽煙再起—(二)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七)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節(jié) 敗亡(二)第9章 日落長河—(十八)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六)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一節(jié) 衝動(二)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九)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三節(jié) 劉卬的結(jié)局第13章 亂中求穩(wěn)—第八節(jié) 羣臣定主(五)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六節(jié)荒唐的謀反(七)第7章 烽煙再起—(四)第5章 楚漢爭鋒—(六)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一節(jié)荒唐的謀反(二)第9章 日落長河—(六)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一節(jié) 衝動(二)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節(jié)周勃的短板(二)第7章 烽煙再起—(十五)第12章 覆滅—第七節(jié) 呂雉駕崩第8章 紅霞萬里—(一)第3章 亂世紛爭—(七)第1章 起點——(一)第19章 爭儲——第十一節(jié) 釋疑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六節(jié) 諸呂封王(三)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七)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三節(jié) 串謀(二)第4章 軍挺咸陽—(二)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七)第13章 亂中求穩(wěn)—第十二節(jié)劉恆進(jìn)京(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一節(jié) 敗亡(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五節(jié) 籌備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五節(jié)大婚(三)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二節(jié) 掌控朝局(二)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四)第5章 楚漢爭鋒—(七)第9章 日落長河—(一)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八)第3章 亂世紛爭—(五)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八)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二節(jié) 走上前臺(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二節(jié)荒唐的謀反(三)第3章 亂世紛爭—(四)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二節(jié) 明爭暗鬥(二)第13章 亂中求穩(wěn)—第十三節(jié)劉恆進(jìn)京(四)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二節(jié)周勃的短板(四)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七)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鹿邑县| 中方县| 花莲市| 屯昌县| 东台市| 乌鲁木齐县| 西青区| 永寿县| 厦门市| 毕节市| 广平县| 平原县| 永清县| 永泰县| 肥东县| 新丰县| 米林县| 高雄县| 泽州县| 澜沧| 砀山县| 松溪县| 浮梁县| 肥东县| 武乡县| 拉萨市| 江口县| 大新县| 台江县| 蓬溪县| 永福县| 公安县| 鱼台县| 龙海市| 江口县| 旌德县| 维西| 古蔺县| 瑞昌市| 佛坪县| 福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