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章 亂世紛爭—(五)

由於這個時期的人物太多,很難理清事件的脈絡,我曾試圖按事件發生的先後順序理清各個環節的前因後果,可後來發現,這個真的很難。因此,爲了給讀者展現每個人的全貌,在很多時候我沒有按事件發生的先後順序來介紹。

可就在一件大事即將發生之前,我猶豫了一天,覺得應該給大家做一個整體的背景展現。因此還是補充了這一節,如果這個環節不弄明白,讀者也很難了解那件大事發生的背景。

大秦帝國從來不缺少武將,從白起到王翦,再到蒙恬,代代精英輩出,將星雲集。而章邯只是個文官出身,前邊我們介紹過的。但自從陳勝發難到諸侯兵起,幾十萬大軍兵臨函谷關時,承擔起大秦命運的卻是我們這個文官。靠組織犯人起家,一戰挫敗周章幾十萬大軍,滅吳廣、殺陳勝,然後追的各路諸侯無處藏身,雖被項梁趕著跑了一段,最終也順利拿走了項梁的腦袋。至此,章邯無疑是最爲牛逼的人物,可謂功績顯著、戰果累累,似乎有章邯的存在,重振大秦軍威已無可爭議。

在最初的幾個月裡,章邯基本是誰鬧騰的狠就打誰,沒有制訂個幾步走戰略規劃。周章折騰打周章,周巿鬧騰打周巿,項梁硬氣打項梁,就這樣一路打來,殺了三個王,滅了一堆將。可就這樣四處救火,攻城略地之時,全國造反形勢仍轟轟烈烈、熱鬧非凡。滅了項梁,周章準備制訂個戰略規劃。

就在項梁死時,關外之地的造反環境並不怎麼輕鬆,因爲此時的胡亥已清楚知道各地局勢已經亂的是個什麼樣子,因此調集各路人馬,甚至將在長城上站崗的兵士都抽調回來對付各路諸侯。

此時關外,黃河南邊佈滿秦軍勢力,只有少許魏國的殘餘力量。就在章邯敲打項梁之時,胡亥命令守長城的王離帶領十幾萬邊軍南下,進攻趙國和燕國。齊國由於剛被秦國打敗(田儋戰死那次),更重要的是後繼的田榮痛恨楚國不殺田假,趙國不殺田角(擁立田假稱王,當時逃跑到趙國),因此擁兵自守,龜縮齊國。

在此背景下,做了一個大的戰略調整——北合王離攻取趙國。

也許你會問,楚國已經被他打的稀裡糊塗,爲什麼不一舉滅掉。事實上我告訴你,章邯也不是不想滅掉楚國。章邯雖然殺了項梁,威震楚國,但其有生力量仍然比較可觀,並且項羽、劉邦等各路人馬已退到彭城,而且進退兼備。雖然楚國正在內訌,楚懷王在此時到處發飆,架空項羽,但整體實力還是有的。如果章邯逼的太急,難免會攜起手來,同仇敵愾,那也不好收拾。更重要的是章邯也沒有一舉滅掉楚國的信心,如果再吃敗仗,那將萬劫不復。

也許你可能會問,如果失敗怎麼就萬劫不復了呢?

因素一:此時的秦朝內部也正在權力傾軋,爲了座位擺放問題生死相搏,馮去疾、馮劫自殺,李斯腰斬,嬴政留下來的能臣武將徹底清洗,沒牽扯到章邯是因爲他正在當救火隊長,秦廷內部是顧不上和各路諸侯叫板的。因此消滅諸侯的任務就交給他這個救火隊長來幹。

更重要的是,胡亥和趙高的殺人功夫已經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那真是隨心所欲、見血封喉。一旦自己兵敗,那將喪失最後的底牌,失去工作的章邯將會是案板上的魚肉。

因素二:彭城遠離關中,對秦國威脅稍小,而趙國卻很近。不幸的是王離和趙國拉了幾個月鋸,沒弄出一個結果來。如果不先結束了趙國,而攻打彭城的話,那將是孤軍深入,糧道很難維持,也難免會被了包餃子。分兵不如合兵,北上和王離一起攻趙,滅掉趙國,以解後顧之憂。

因素三:就在此時趙國發生了一件事情,這件事情的發生堅定了章邯北上的決心。具體事件是趙國有個叫李良的殺了武臣,並投靠了王離。武臣死了但趙國沒有投降,經過一陣混亂過後,一個叫趙歇的當上了大王。但趙國經此一亂,國力大幅下降,此時滅趙可謂是良佳時機。

因素四:還有第四個因素,應該說這一條不應該是因素,而是此次戰略規劃的最終意圖。會合王離軍團圍城打援,以趙國爲誘餌釣天下諸侯來爭食,諸侯不救則滅趙國,諸侯來救則定天下。如果這個規劃實現,應該能爲搖搖欲墜,滿目瘡痍的大秦王朝迎來了一線勝利的曙光。

因此章邯北上了。而領章邯想不到的是,他制訂的這個天才的戰略規劃,直接宣判了秦朝的死刑。因爲你的賭注投的太大了,章邯和王離兩個軍團幾乎是秦國現在能拿出手的最後的本錢,一旦賭輸了,則再無翻身的機會。

但就當時來看,這個戰略規劃是完美的。直到那個狂人的真正亮相,才知道這個規劃到底有多麼蹩腳。

第4章 軍挺咸陽—(四)第8章 紅霞萬里—(十九)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七節 戚姬的結局(一)第12章 覆滅—第一節陳平的動作(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節荒唐的謀反(一)第8章 紅霞萬里—(十八)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七節劉興居的抉擇(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節審食其的尷尬(五)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六節 曹參拜相(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節 國喪(三)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一)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一)第19章 爭儲——第六節 焦急的等待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九節 劉濞收場(二)第5章 楚漢爭鋒—(三十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五節 改正朔(二)第12章 覆滅—第十三節 呂氏敗亡(六)第5章 楚漢爭鋒—(十六)第5章 楚漢爭鋒—(十九)第8章 紅霞萬里—(九)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六節審食其的尷尬一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二節 掌控朝局(二)第19章 爭儲——第十五節 開會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五節 國喪(五)第9章 日落長河—(四)第5章 楚漢爭鋒—(二)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五)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五節 諸呂封王(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六節 明爭暗鬥(六)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二節荒唐的謀反(三)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七)第7章 烽煙再起—(六)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七節 戚姬的結局(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六節最後的日子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三節天才隕落(七)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七節 密謀(三)第9章 日落長河—(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七節 改正朔(四)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五節薄昭的結局二第9章 日落長河—(十五)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節 改正朔(七)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四節 改正朔(一)第5章 楚漢爭鋒—(十六)第8章 紅霞萬里—(四十)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四節 國喪(四)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一節好一根攪屎棍七第19章 爭儲——第五節 劉啓的那些女人們第9章 日落長河—(十五)第7章 烽煙再起—(十一)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六)第19章 爭儲——第十八節 對癥下藥(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六節荒唐的謀反(七)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五節 密謀(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八節審食其的尷尬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節 醫之聖手(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五節薄昭的結局二第9章 日落長河—(十七)第19章 爭儲——第四節 王娡其人第3章 亂世紛爭—(七)第12章 覆滅—第十七節 呂氏敗亡(十)第6章 旭日東昇—(五)第7章 烽煙再起—(四)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六節 密謀(二)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八節竇漪房的身世(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八節最後的日子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五節劉興居的抉擇(一)第7章 烽煙再起—(九)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三節樑王進京(一)第12章 覆滅—第十六節 呂氏敗亡(九)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六節 斷糧第8章 紅霞萬里—(四十)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節 串謀(一)第5章 楚漢爭鋒—(十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三節 賈誼論政(三)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五節 早立太子第7章 烽煙再起—(十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八節 劉肥避險(一)第4章 軍挺咸陽—(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四節 不滿第5章 楚漢爭鋒—(三)第4章 軍挺咸陽—(六)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七節 改正朔(四)第5章 楚漢爭鋒—(二)第9章 日落長河—(八)第19章 爭儲——第二十節 衝動(一)第9章 日落長河—(十四)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六節薄昭的結局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七節 傳檄天下(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二節戚姬的結局(六)第9章 日落長河—(一)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一節戚姬的結局(五)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四節 羣臣定主(一)第2章 大澤鄉起義——(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節 改正朔(七)第4章 軍挺咸陽—(三)第8章 紅霞萬里—(十六)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六節劉興居的抉擇(二)第19章 爭儲——第二十六節 樑王請罪(一)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一節 掌控朝局(一)
第4章 軍挺咸陽—(四)第8章 紅霞萬里—(十九)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七節 戚姬的結局(一)第12章 覆滅—第一節陳平的動作(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節荒唐的謀反(一)第8章 紅霞萬里—(十八)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七節劉興居的抉擇(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節審食其的尷尬(五)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六節 曹參拜相(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節 國喪(三)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一)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一)第19章 爭儲——第六節 焦急的等待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九節 劉濞收場(二)第5章 楚漢爭鋒—(三十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五節 改正朔(二)第12章 覆滅—第十三節 呂氏敗亡(六)第5章 楚漢爭鋒—(十六)第5章 楚漢爭鋒—(十九)第8章 紅霞萬里—(九)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六節審食其的尷尬一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二節 掌控朝局(二)第19章 爭儲——第十五節 開會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五節 國喪(五)第9章 日落長河—(四)第5章 楚漢爭鋒—(二)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五)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五節 諸呂封王(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六節 明爭暗鬥(六)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二節荒唐的謀反(三)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七)第7章 烽煙再起—(六)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七節 戚姬的結局(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六節最後的日子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三節天才隕落(七)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七節 密謀(三)第9章 日落長河—(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七節 改正朔(四)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五節薄昭的結局二第9章 日落長河—(十五)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節 改正朔(七)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四節 改正朔(一)第5章 楚漢爭鋒—(十六)第8章 紅霞萬里—(四十)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四節 國喪(四)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一節好一根攪屎棍七第19章 爭儲——第五節 劉啓的那些女人們第9章 日落長河—(十五)第7章 烽煙再起—(十一)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六)第19章 爭儲——第十八節 對癥下藥(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六節荒唐的謀反(七)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五節 密謀(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八節審食其的尷尬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節 醫之聖手(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五節薄昭的結局二第9章 日落長河—(十七)第19章 爭儲——第四節 王娡其人第3章 亂世紛爭—(七)第12章 覆滅—第十七節 呂氏敗亡(十)第6章 旭日東昇—(五)第7章 烽煙再起—(四)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六節 密謀(二)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八節竇漪房的身世(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八節最後的日子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五節劉興居的抉擇(一)第7章 烽煙再起—(九)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三節樑王進京(一)第12章 覆滅—第十六節 呂氏敗亡(九)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六節 斷糧第8章 紅霞萬里—(四十)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節 串謀(一)第5章 楚漢爭鋒—(十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三節 賈誼論政(三)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五節 早立太子第7章 烽煙再起—(十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八節 劉肥避險(一)第4章 軍挺咸陽—(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四節 不滿第5章 楚漢爭鋒—(三)第4章 軍挺咸陽—(六)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七節 改正朔(四)第5章 楚漢爭鋒—(二)第9章 日落長河—(八)第19章 爭儲——第二十節 衝動(一)第9章 日落長河—(十四)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六節薄昭的結局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七節 傳檄天下(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二節戚姬的結局(六)第9章 日落長河—(一)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一節戚姬的結局(五)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四節 羣臣定主(一)第2章 大澤鄉起義——(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節 改正朔(七)第4章 軍挺咸陽—(三)第8章 紅霞萬里—(十六)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六節劉興居的抉擇(二)第19章 爭儲——第二十六節 樑王請罪(一)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一節 掌控朝局(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梅州市| 宜州市| 宁化县| 白山市| 铜梁县| 宁蒗| 阳谷县| 襄垣县| 深圳市| 平潭县| 电白县| 兴隆县| 仁布县| 巢湖市| 凤翔县| 厦门市| 博爱县| 若羌县| 清水县| 开原市| 松原市| 车险| 东阿县| 铜鼓县| 莆田市| 和顺县| 扶余县| 奎屯市| 丰都县| 峡江县| 曲阜市| 静安区| 砀山县| 奎屯市| 太原市| 抚宁县| 武清区| 宜章县| 瓦房店市| 高邑县| 潮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