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9章 爭儲——第八節 過招(二)

田蚡的辦法講起來似乎很神秘,操作起來其實很簡單。具體辦法就是給四歲的劉彘讀了篇文章。

文章的名字叫《七發》。當今絕大部分人對這兩個字很陌生,但在文學史上,這兩個字的影響卻比較深遠。甚至有人把這篇文章定性爲“漢大賦”的發端之作,其中連寫七件事的結構方式,在賦中自成一體——“七體”,爲後世所沿襲,如傅毅的《七激》、張衡的《七辯》、王粲的《七釋》、曹植的《七啓》等等。

這篇文章的作者叫枚乘,當時一位很有名的辭賦家。有意思的是,這位老兄初在吳王劉濞手下當差(官拜郎中),後來察覺劉濞有反心,因此屢次上書勸諫,這篇《七發》就寫於這段時間。劉濞早已躁動不安,哪聽得進他的廢話,因此無論枚乘講的再有道理,都一概否決。不得已,枚乘投奔了樑王劉武。

後來吳王果真造反,枚乘又寫信勸阻,可劉濞當場就把他的書信投進了火爐。雖然劉濞對他不屑一顧,可經此一搞,枚乘揚名,甚至漢景帝劉啓也對他讚賞有佳。

“七國之亂”平定後,漢景帝拜他爲弘農都尉。而枚乘說到底是個書生,對朝廷裡的爾虞我詐心有餘悸,因此託病離職,仍歸樑國,整天爲劉武幹一些抄抄寫寫的活。

也許有人會疑惑了,枚乘的這篇《七發》和田蚡的“辦法”有何瓜葛?能有多大效果?事實上。箇中說起大了去了。

有興趣的話可以讀讀這篇文章,三千多字,用不了多長時間。

文章的開頭是這麼寫的——“楚太子有疾。而吳客往問之”。中間內容是“吳客”講的七件事。最終的結尾是這麼一句話——“涊然汗出,霍然病已”。

也就是說,“楚太子”生病,聽“吳客”講了一段故事後,就“霍然”病癒。

醫療史沒留下如此傳奇的記載,只是枚乘的杜撰而已,不外乎是借古諷今。勸誡貴族子弟不要過分沉溺於安逸享樂。當然,枚乘本人不曾想到。會有人那他這篇文章做爲雙方博弈的本錢。

枚乘沒有想到,田蚡卻想到了。因爲這篇文章說事,真是太符合當前形勢需要了。況且皇帝是讀過這篇文章的,並且大爲讚賞。這一點,田蚡有所耳聞。

田蚡把這篇文章生動形象地給外甥讀了幾遍。臨了,別有深意地講到,“若逢人有病,可勸他讀《七發》。”不得不承認,他的針對性太強。

劉彘還是個小屁孩,雖然很聰明,但對《七發》的內容似懂非懂,更不曉得舅舅的話外之意。卻記牢了舅舅最後的一句話。因此深深地點了點頭,單純地回答道:“記住了!”

這,已經足夠。

準備停當後。劉嫖帶上女兒陳嬌,王娡帶上兒子劉彘,結伴進了未央宮。

好戲開始上演。

禮畢後,陪著皇帝拉了一會家常。劉彘爬上御塌,和父皇鬧得不行。

王娡突然開口道:“彘兒,快下來。父皇身體有恙,出去玩吧。”

這對劉彘來說是個信號。當然。這個信號並沒有約定下來,只不過王娡相信,兒子會記得舅舅的教導。

劉彘的確不負所望,仰起小臉望著劉啓,操著稚嫩口氣問道:“父皇生病了?”

劉啓低頭擰了擰他的臉,笑著點頭道:“是啊!”

劉彘天真地講道:“那父皇爲什麼不讀讀《七發》?”

聞得這句話,劉啓一愣。四歲的小娃竟然知道這篇文章,的確大出他的所料。

而王娡的心裡既興奮異常,又暗存一絲緊張。興奮的是,劉彘的確按套路出牌了;緊張的是,恐皇帝有所猜忌。

劉啓逗問道:“你竟然知道《七發》?”

劉彘稚嫩的聲音再次響起,語氣中帶了一絲不屑,“父皇,連《七發》都不知道?讀了病就能好。”

劉啓大樂,驚奇地看了一眼劉彘,然後擡頭看了看王娡和劉嫖,把目光在陳嬌身上停留了一下,大笑道:“不得了、不得了!小小年紀竟然知道《七發》,還要金屋藏嬌,長大那還了得?”

可以說,劉彘的表現幾近完美,完全達到了預期標準。該讓他收場了。

王娡當即上前跪下,替兒子“請罪”,“彘兒口無遮攔,望陛下恕罪。”

劉啓大笑,“童言無忌!何罪之有?”

王娡起身,忙上前把劉彘抱下御塌,“跟阿嬌出去玩。”

陳嬌早站不住了,樂得有人放行,當即上前拉起劉彘出了寢宮。

望著兒子的背影,劉啓自言自語道:“此子將來不可限量。”

劉嫖忍了半天終於開口了。這個女人一開口,一般人都受不了。她話裡帶話地說道:“有什麼限量不限量的,不就是個膠東王嘛!我不求別的,能順順利利、安安全全就好,不然就苦了我家阿嬌。”

這句話一出口,把劉啓剛有的好心情一掃而光,臉立馬拉了下來。

劉嫖不管不顧,接著說道:“我說了你可別不高興,哪家兄弟能一直心無芥蒂、和睦相處?你和老三(劉武)不也常鬧彆扭?一母同胞尚且如此,更別提他人。”

劉啓的臉色愈來愈陰沉。

應該說,劉嫖突然說出這種話,也大出王娡所料。她沒想到劉嫖能在皇帝面前如此隨意。

但話已越說越明,若讓劉嫖再接著往下講,那就鋒芒畢露了。這是王娡不願意看到的。她清楚,這種事情若火候不到,絕不能太過張揚,否則會適得其反。

王娡連忙接話道:“姐姐別說了,彘兒小小年紀就被封王,我已然知足。且太子仁德,姐姐萬不可杞人憂天。”

劉啓擡頭看了看她兩人,“還是愛妃識禮。”然後扭頭問劉嫖,“你是來問安的,還是來給我添堵的?”

劉嫖咧嘴一笑,“好、好、好!我不說了還不行嘛?你又不是不瞭解我,心直口快,話到我嘴裡都能變味。”

又接著拉了會家常後,王娡、劉嫖起身告退。

憑藉這次會面,劉彘很輕鬆地打下了太子劉榮的風頭。更重要的是劉嫖點破了將來的“隱憂”,這纔是至關重要的。

應該說,劉啓心裡也明白,博弈已然開始,只不過博弈的雙方好像是慄姬和劉嫖,王娡似乎並沒熱衷於此。

這個女人是厚道的。當然,這只是劉啓此時的想法。

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八節 羣臣定主(五)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二節 張釋之的恐慌第7章 烽煙再起—(四)第19章 爭儲——第五節 劉啓的那些女人們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四節 不滿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四節荒唐的謀反(五)第5章 楚漢爭鋒—(五)第19章 爭儲——第二十六節 樑王請罪(一)第5章 楚漢爭鋒—(九)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節 國喪(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七節 明爭暗鬥(七)第9章 日落長河—(五)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九節 敗亡(一)第8章 紅霞萬里—(四十)第8章 紅霞萬里—(十四)第9章 日落長河—(十六)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八節 戚姬的結局(二)第9章 日落長河—(十五)第8章 紅霞萬里—(四十)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一節改正朔(八)第6章 旭日東昇—(五)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一節 醫之聖手(一)第19章 爭儲——第十二節 伏筆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一節走上前臺(一)第12章 覆滅—第十四節 呂氏敗亡(七)第7章 烽煙再起—(十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七節最後的日子二第1章 起點——(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二節蕭規曹隨(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九節 改正朔(六)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四節 醫之聖手(四)第8章 紅霞萬里—(十八)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一節 國喪(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六節 曹參拜相(三)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七節 樑王請罪(二)第9章 日落長河—(一)第5章 楚漢爭鋒—(十四)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十節 三王殞命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二節新一輪博弈(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四節 醫之聖手(四)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二節 劉盈收場(二)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六)第9章 日落長河—(二)第5章 楚漢爭鋒—(七)第19章 爭儲——第二十四節 抓人(一)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八)第5章 楚漢爭鋒—(十四)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節 串謀(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三節荒唐的謀反(四)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九節審食其的尷尬四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九節最後的日子四第8章 紅霞萬里—(十七)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三節 醫之聖手(三)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一)第1章 起點——(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六節薄昭的結局三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六)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八節 劉肥避險(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七節 改正朔(四)第5章 楚漢爭鋒—(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五節荒唐的謀反(六)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節 劉恆進京(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五節 改正朔(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節荒唐的謀反(一)第9章 日落長河—(十)第7章 烽煙再起—(五)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五節 曹參拜相(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九節 劉濞的敗筆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三節樑王進京(一)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六節 斷糧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八節 明爭暗鬥(八)第8章 紅霞萬里—(九)第12章 覆滅—第九節 呂氏敗亡(二)第9章 日落長河—(十三)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二節新一輪博弈(二)第9章 日落長河—(九)第9章 日落長河—(五)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八節 諸侯興兵第12章 覆滅—第十一節 呂氏敗亡(四)第9章 日落長河—(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七節 改正朔(四)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四節大婚(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七節 曹參拜相(四)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六節 傳檄天下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七節好一根攪屎棍(三)第4章 軍挺咸陽—(六)第5章 楚漢爭鋒—(九)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九)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一節 暗鬥(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四節 改正朔(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二節蕭規曹隨(三)第9章 日落長河—(三)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一節周勃的短板(三)第20章 拔刺——第二節 廢太子的結局(二)第2章 大澤鄉起義——(一)第5章 楚漢爭鋒—(十五)第8章 紅霞萬里—(四十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一節 賈誼論政(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六節 明爭暗鬥(六)
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八節 羣臣定主(五)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二節 張釋之的恐慌第7章 烽煙再起—(四)第19章 爭儲——第五節 劉啓的那些女人們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四節 不滿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四節荒唐的謀反(五)第5章 楚漢爭鋒—(五)第19章 爭儲——第二十六節 樑王請罪(一)第5章 楚漢爭鋒—(九)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節 國喪(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七節 明爭暗鬥(七)第9章 日落長河—(五)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九節 敗亡(一)第8章 紅霞萬里—(四十)第8章 紅霞萬里—(十四)第9章 日落長河—(十六)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八節 戚姬的結局(二)第9章 日落長河—(十五)第8章 紅霞萬里—(四十)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一節改正朔(八)第6章 旭日東昇—(五)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一節 醫之聖手(一)第19章 爭儲——第十二節 伏筆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一節走上前臺(一)第12章 覆滅—第十四節 呂氏敗亡(七)第7章 烽煙再起—(十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七節最後的日子二第1章 起點——(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二節蕭規曹隨(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九節 改正朔(六)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四節 醫之聖手(四)第8章 紅霞萬里—(十八)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一節 國喪(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六節 曹參拜相(三)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七節 樑王請罪(二)第9章 日落長河—(一)第5章 楚漢爭鋒—(十四)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十節 三王殞命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二節新一輪博弈(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四節 醫之聖手(四)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二節 劉盈收場(二)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六)第9章 日落長河—(二)第5章 楚漢爭鋒—(七)第19章 爭儲——第二十四節 抓人(一)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八)第5章 楚漢爭鋒—(十四)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節 串謀(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三節荒唐的謀反(四)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九節審食其的尷尬四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九節最後的日子四第8章 紅霞萬里—(十七)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三節 醫之聖手(三)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一)第1章 起點——(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六節薄昭的結局三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六)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八節 劉肥避險(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七節 改正朔(四)第5章 楚漢爭鋒—(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五節荒唐的謀反(六)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節 劉恆進京(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五節 改正朔(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節荒唐的謀反(一)第9章 日落長河—(十)第7章 烽煙再起—(五)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五節 曹參拜相(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九節 劉濞的敗筆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三節樑王進京(一)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六節 斷糧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八節 明爭暗鬥(八)第8章 紅霞萬里—(九)第12章 覆滅—第九節 呂氏敗亡(二)第9章 日落長河—(十三)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二節新一輪博弈(二)第9章 日落長河—(九)第9章 日落長河—(五)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八節 諸侯興兵第12章 覆滅—第十一節 呂氏敗亡(四)第9章 日落長河—(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七節 改正朔(四)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四節大婚(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七節 曹參拜相(四)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六節 傳檄天下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七節好一根攪屎棍(三)第4章 軍挺咸陽—(六)第5章 楚漢爭鋒—(九)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九)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一節 暗鬥(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四節 改正朔(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二節蕭規曹隨(三)第9章 日落長河—(三)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一節周勃的短板(三)第20章 拔刺——第二節 廢太子的結局(二)第2章 大澤鄉起義——(一)第5章 楚漢爭鋒—(十五)第8章 紅霞萬里—(四十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一節 賈誼論政(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六節 明爭暗鬥(六)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谷县| 阿尔山市| 嘉定区| 台中市| 天水市| 铜鼓县| 贞丰县| 军事| 通海县| 扎兰屯市| 韩城市| 湖北省| 庆元县| 大英县| 威宁| 当涂县| 子洲县| 蛟河市| 三都| 金秀| 鄂温| 榆林市| 马关县| 富蕴县| 思南县| 文登市| 承德县| 林芝县| 施秉县| 竹山县| 湖南省| 嵊州市| 石林| 固阳县| 伊宁县| 岳阳市| 涞源县| 尼木县| 繁峙县| 平利县| 汪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