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章 楚漢爭鋒—(十五)

就在劉邦四處找人聊天談心探討革命理論的同時,項羽卻正在加快著進攻的步伐。幾個月後,項羽徹底截斷了漢軍的運糧甬道,把劉邦圍困在滎陽城內。

日子一天比天難過,劉邦一天比一天焦慮,毫無辦法的劉邦準備和項羽進行一次對話,因此派使者求見項羽,請求割據滎陽以西來與項羽講和。這無疑是次割肉,劉邦處世哲學很簡單——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可這一次,他真的很無奈,準備把到嘴邊的肥肉吐出來和項羽分享。然而項羽不是傻子,更重要的是身邊還有范增那個比較厲害的角色,因此毫不猶豫地拒絕了劉邦的示好,一門心思要和他一較高下。

當使者返回滎陽,把項羽的原話複述給劉邦後,劉邦很失望,看了站在身邊的陳平一眼,自言自語地感慨了一句:“天下紛紛,何時定乎?”

陳平向前邁出了兩步,講了一段早已思慮已久的話,從此也正式登上了舞臺,開始了讓人眼花繚亂的表演。

陳平是一個實用主義者,“實用”兩個字可以做爲其一生的評語。無論他所出的計謀,講的話,甚至辦出來的事,全部圍繞著這兩個字進行。和蕭何比,他少了些和睦;和張良比,他少了些大氣。但事實證明,他的“實用”理論,無論在戰爭時期還是在和平年代,都能讓他能遊刃有餘。功成名就之後,蕭何絞盡腦汁地敗壞自己的名聲來降低危險係數,張良費氣淘力地淡出老大視線,而陳平卻能自由自在地在劉邦身邊暢遊,過的還比較滋潤。我不認爲陳平的處世方式好,而只是想說他的方式真的很有用。

當初,項羽要殺他,一口氣跑到漢軍大營,在魏無知的引薦下,見到了劉邦。應該說陳平跳槽是有資本的,因爲在項羽手下時,已經是個高級幹部,最起碼是個中層領導。劉邦對他的到來還是比較認可的,並且還親自請他吃了頓飯,聊了幾個小時的天,相談甚歡,最終給了他一個職務——都尉,主管軍中人事。對陳平來說,這一次只是換了個公司,崗位相同,職務相同,級別相同,但不同的是在老大心中的地位不同。僅此一項不同,註定了他一生的走向。

無論在哪個公司,有兩個部門通常比較牛氣。一個是財務部,管著財政大權,無論是誰,再厲害都要花錢,想花錢就得來說好話,要不然餓死你。所以,要進財務部的門,先把臉上表情擺好,笑臉進門、點頭哈腰,半天好話之後,能笑著出來算你運氣,只要別哭鼻灑淚就行。另一個就是人事部,管著人事考覈權。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在這裡要敢放肆,隨時都可能完蛋。因此要進人事部的門,先的表情嚴肅,莊重進門、謹慎應承,絞盡心機之後,能順利出來算你走運,只要別揮汗如雨就好。

陳平很幸運,趕上了個好日子。這次平級調動,讓他掌握了人事考覈權,也讓他發現了個一本萬利的生財之道。陳平的考覈方式很簡單:衙門大開,有錢進來,沒錢滾蛋。誰送的錢多,派給誰好差事,輕鬆便捷還能撈點實惠,贏點彩頭;要不然就給你個苦差事,活多難幹好還窮的叮噹響,費力不討好。

他這麼一搞,有很多人不滿了。一個楚國逃兵,跑來沒幾天就有資格考覈這些老將,還明目張膽地收受賄賂,要是沒人提意見那纔有鬼呢。

最終,周勃、灌嬰等一些將領忍不住了,在劉邦面前述說他們的不滿,“陳平只是長的好,未必有真本事,中看不中用。”

劉邦聽了這些話,微微一笑,毫無表示。劉邦很相信自己辨別人才的能力,有沒有本事自己會有衡量,別人的亂叫,連一點參考價值都沒有。

周勃等人見劉邦沒有反應,準備下劑猛藥,實實在在噁心陳平一把,“我們聽說陳平在他家裡時,與嫂子私通(盜其嫂);後來侍奉魏咎,待不下去,投奔到楚;投楚不合,又投漢。並且我們聽說陳平還肆意受賄,送錢多得好去處,送錢少得壞去處。”

隨著他們說話的進度,劉邦的臉色越來越難看。“盜其嫂”那件事十足讓人噁心,不過在史料裡另有記錄說陳平偷過嫂子的藏金,到底是“盜其嫂”還是“盜其嫂金”,這實難以考證。不過周勃、灌嬰這羣人既然要抨擊他,也沒必要調查那麼清楚,哪條狠就照哪條來,少一字還是多一字沒關係,只要有用就行。總的來說,這句話真實性是有待考究的,說給劉邦聽聽實際上也起不到多大作用。

但其後的話可就很有深意了。劉邦雖然看重人才,但更看重忠誠。並且隨後的事實證明,對於不夠忠誠的人,縱然有天大的本事,只要有一次放肆,那只有一條路可走——死。而陳平的頻繁跳槽,似乎和忠誠兩字一點也不靠邊。因此,劉邦對陳平產生了懷疑,並且把魏無知叫來痛罵了一頓。

魏無知這個人很聰明,雖然名字叫“無知”,而事實上還是知道很多東西的。等劉邦罵完後,他開口了,“我推薦他,是因爲他的才能,陛下所問的是他的品行。假如一個人有尾生、孝己那樣的品行,但沒有好的謀略,對戰爭的勝負起不了作用,那陛下用他幹什麼呢?”

魏無知見劉邦沒有反應,嚥了口唾沫接著噴,“楚漢相爭,我推薦的奇謀之士,所考慮的只是他的計謀是不是對陛下有用而已。再說,私通、受賄些許小事,這怎麼值得你疑慮呢?”

魏無知的長篇大論發完了,劉邦對陳平的疑慮也打消了。現在我們對人才考覈要求很全面,“德、能、勤、績”,哪一樣都要說出個一二三,而事實證明要按這種選拔方式來幹,最終選出來的只能是個庸才。而劉邦的選人方式很簡單——能。他的這種簡便的選人方式,讓他留住了陳平,而事實證明他的這次決定,是他這一生最爲正確的決定之一。

但劉邦還是招來陳平加以質問,“聽說你原來是幫助魏王的,後來離開魏王去幫助楚霸王,現在又來幫助我,這怎麼不讓別人懷疑你的信義呢?”陳平不緊不慢地回答道:“同樣一件有用的東西,在不同的人手裡作用就不同了。我侍奉魏王,魏王不能用我,我離開他去幫助楚霸王,霸王也不信任我,所以我纔來歸附大王。我雖然還是我,但用我的人可不一樣了。我久慕大王善於用人,所以纔不遠千里來投奔大王。我什麼也沒帶,來到這兒,所以什麼都沒有,才接受了人家的禮物。沒有錢,我就生活不了,也就辦不了事。如果大王聽信讒言,不起用我,那麼,我收下的那些禮物還沒有動用,我可以全部交出來,請大王給我一條生路,讓我辭職回家,老死故鄉。”

一陣大侃,道明瞭各方的政治優劣,還把自己的受賄行爲說的冠冕堂皇。他表演完了,劉邦的疑慮頓消,對陳平倍增好感,還重賞一番,提升他爲護軍中尉,時時留在身邊,專門監督諸將,將領們這纔不敢再說什麼了。

講和的請求遭到項羽的拒絕,在聽完劉邦一陣感慨之後,陳平站了出來,開始了他的第一次表演。

陳平把劉邦和項羽的優略進行了一次長篇大論的分析後,指出了項羽的軟肋——疑心太重;想了一個策略——反間;並且提出了一個辦法——行賄。拿出幾萬斤金,實施反間計,離間楚國君臣,使其內部互相誅罰。陳平這次建議應該是他這一生最爲得意之筆。項狂人的軟肋被他發現,鐵拳無敵的神話也逐漸走向破滅。

劉邦是見過世面的,聽完他的話後,覺得辦法可行,便闊綽地提供黃金四萬斤交陳平任意支配,並且還做的很到位,從來不過問開支情況,足足把這個大貪污犯撐的胃口全無。隨後的日子裡,陳平開始了他的行賄工作,楚軍之中謠言四起。

沒多長時間,楚軍之中一個小道消息逐漸傳播開來:範亞父、龍且、鍾離昧等大將在項王手下,功勞很多,但始終不能封王,他們想和漢王聯合,滅掉項羽,各自爲王。此時的楚國,逢人見面第一句問話,不是“吃了沒有”,而是“反了沒有”。一傳十,十傳百,隨著消息逐漸蔓延,項羽也開始對這些人心存猜忌,而這些人更是膽顫心驚。不幸的是,這些人都是項羽手下的能人、能將。不過再能,也不能再用了,這是項羽的想法。

雖然項羽猜忌了很多人,但有一個人一直沒被猜忌,這個人就是范增。因爲項羽和范增的關係簡直太好了,“亞父”,這個稱呼那可不是白給的。爹都當這麼多年了,說反就反了?能給項羽當爹,到劉邦面前能當個啥?說范增造反,任誰都不會相信,反正現在的項羽絕對不會相信。

但陳平的搞法還是收到不少成效的。項羽對手下將領起疑心後,對劉邦進攻的節奏放慢了,並且還派了個使者來見劉邦,想穩定穩定劉邦,然後整頓整頓後院。可如果他要知道這次行爲會帶來什麼後果的話,就算弄十頭牛來拉也不會派人去和劉邦談判的。

使者進了滎陽。在這裡坐了半天冷板凳,劉邦沒見到,連個像樣的角色都沒露過頭,簡直無視他的存在,這讓使者很生氣。就在使者獨自生悶氣的時候,時間也已到飯點。既然人家來了,總的管頓飯吃吧?好戲開始上演了。

有小卒過來有請,說陳都尉訂了個雅間,等他過去吃飯。再生氣,飯總要吃吧?因此使者跟著小卒向飯局走去。還沒進屋,陳平就迎了出來,“哎呀,失禮!失禮!俗事羈絆,讓先生久等。”

使者和陳平都是老熟人,多年同事,相互瞭解。但這是使者自己認爲的,事實上陳平了解他,而他一點也不瞭解陳平。因爲陳平說的話,那叫哄死人不償命。

剛一進屋,傳菜員就把好酒好菜端了過來,往桌上擺。傳菜員擺酒席期間,陳平也沒閒著,他再三問起范增的起居近況,大讚范增,並附耳低聲、神秘兮兮地問:“亞父范增有什麼吩咐?”使者不解地問道:“我們是霸王派來的,不是亞父派來的。”陳平一聽,故作吃驚地說:“我們以爲是亞父派來的人呢!”轉頭對傳菜員吼道:“拿走!拿走!”然後起身就走。

使者看著豐盛大餐,整裝待吃,口水都流了多長,卻只在他的面前晃了一晃又端了出去。

端出去就端出去吧,到了飯點,總的管點飯吃吧。兩國交戰不斬來使,再有深仇大恨也得讓吃頓飯呀,總不能空著肚子搞談判吧。

一會功夫,傳菜員又來送飯了,往桌子上一方,使者差點沒吐出來,黴糧腐肉一大鍋,熱騰騰端來,滿屋臭氣。

使者終於被激怒了,拂袖而起,憤然離去。在拐角的深處,陳平冷冷地看著使者的背影,森森地笑了。

使者真的沒辜負陳平的良苦用心,回到楚軍第一時間就去見了項羽,把自己的所見所聞一五一十、形象生動地向項羽加以了展現。項羽惱怒了,也被矇蔽了。他的性格,他的智商,如果能不背矇蔽那纔會出怪呢。最終結果是,項羽對范增大起疑心。

而此時的范增卻茫然不知,匆匆忙忙跑到項羽面前,說道:“快攻滎陽,不可久拖不決。”

等范增說完,項羽懷疑的眼神,緊緊的盯著他。在經范增一陣催促後,項羽終於開口了:“我進軍滎陽,亞夫可後方起事?”

范增住口了,他突然覺得有些莫名其妙,但聯想起楚軍現在的各種傳言,他明白了,項羽在懷疑自己。

這是對自己人格的侮辱,七十多歲的老頭,和項家兩代人的交情,沒想到會能被懷疑,倔強的老頭憤然起身,悲憤地說道:“天下大事定矣,君王自爲之!願請骸骨歸!”

既然你提出來了,那好呀,項羽下邊的工作就有些過火了。毫不挽留,馬上就走,指定路線,專人護送。范增這一路走的,那個氣呀,哪受過這種委屈呀?一路嘆氣,吃不下,睡不著,傷心不已。75歲的老頭,一路顛簸,連氣帶累,癰疽發作,身死半路。

范增死了,劉邦笑了。范增的離去,使項狂人失去了唯一的智囊,失去了臂膀的項羽也只能抓瞎,多年來的努力付諸東流。

就如三國遊戲中的設置,武力超羣,智力超低,分辨能力極爲有限。而項羽很不幸地歸屬到了這一類,這個只有28歲的年輕人,在以往的日子裡有范增陪著,縱然出錯也不會太過要命,而以後的日子則只有靠自己,成功還是失敗,天知道,反正是在碰運氣。

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三節 賈誼論政(三)第19章 爭儲——第一節 洗牌第9章 日落長河—(八)第3章 亂世紛爭—(七)第9章 日落長河—(六)第19章 爭儲——第八節 過招(二)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十節 三王殞命第9章 日落長河—(九)第7章 烽煙再起—(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四節 頑強的人第19章 爭儲——第三節 埋禍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一節蕭規曹隨(二)第19章 爭儲——第八節 過招(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八節 劉肥避險(一)第19章 爭儲——第二十六節 樑王請罪(一)第5章 楚漢爭鋒—(二)第5章 楚漢爭鋒—(九)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節 串謀(一)第8章 紅霞萬里—(十)第19章 爭儲——第二節 慄姬的運氣第19章 爭儲——第十六節 廢黜太子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六節審食其的尷尬一第7章 烽煙再起—(四)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七)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八)第9章 日落長河—(四)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七節 改正朔(四)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八節最後的日子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五節 籌備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七)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六)第9章 日落長河—(十五)第12章 覆滅—第四節 陳平的動作(四)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五節 密謀(一)第6章 旭日東昇—(四)第7章 烽煙再起—(一)第9章 日落長河—(十八)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六節 諸呂封王(三)第19章 爭儲——第二十四節 抓人(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九節 劉濞的敗筆第4章 軍挺咸陽—(四)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一節 開始吧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六節 諸呂封王(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六節劉邦的遺產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六節劉邦的遺產第12章 覆滅—第十五節 呂氏敗亡(八)第19章 爭儲——第五節 劉啓的那些女人們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六)第12章 覆滅—第十節 呂氏敗亡(三)第5章 楚漢爭鋒—(十二)第5章 楚漢爭鋒—(十九)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二節 明爭暗鬥(二)第7章 烽煙再起—(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二節好一根攪屎棍八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七節劉興居的抉擇(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四節 國喪(四)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二節 掌控朝局(二)第5章 楚漢爭鋒—(十)第3章 亂世紛爭—(二)第7章 烽煙再起—(十五)第1章 起點——(四)第5章 楚漢爭鋒—(十)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一節戚姬的結局(五)第12章 覆滅—第十一節 呂氏敗亡(四)第6章 旭日東昇—(四)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八節 劉濞收場(一)第3章 亂世紛爭—(四)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七)第5章 楚漢爭鋒—(十二)第19章 爭儲——第一節 洗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八節好一根攪屎棍(四)第3章 亂世紛爭—(二)第9章 日落長河—(十七)第7章 烽煙再起—(五)第12章 覆滅—第三節陳平的動作(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四節荒唐的謀反(五)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節好一根攪屎棍(六)第9章 日落長河—(四)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二節劉恆進京(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六節薄昭的結局三第19章 爭儲——第十九節 對癥下藥(三)第12章 覆滅—第一節陳平的動作(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九節 天才隕落(三)第9章 日落長河—(四)第2章 大澤鄉起義——(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五節 國喪(五)第7章 烽煙再起—(十三)第7章 烽煙再起—(十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二節蕭規曹隨(三)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節周勃的短板(二)第7章 烽煙再起—(三)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六)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六節竇漪房的身世(一)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二節周勃的短板(四)第12章 覆滅—第十節 呂氏敗亡(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七節審食其的尷尬二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三節 查案第8章 紅霞萬里—(十四)
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三節 賈誼論政(三)第19章 爭儲——第一節 洗牌第9章 日落長河—(八)第3章 亂世紛爭—(七)第9章 日落長河—(六)第19章 爭儲——第八節 過招(二)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十節 三王殞命第9章 日落長河—(九)第7章 烽煙再起—(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四節 頑強的人第19章 爭儲——第三節 埋禍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一節蕭規曹隨(二)第19章 爭儲——第八節 過招(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八節 劉肥避險(一)第19章 爭儲——第二十六節 樑王請罪(一)第5章 楚漢爭鋒—(二)第5章 楚漢爭鋒—(九)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節 串謀(一)第8章 紅霞萬里—(十)第19章 爭儲——第二節 慄姬的運氣第19章 爭儲——第十六節 廢黜太子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六節審食其的尷尬一第7章 烽煙再起—(四)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七)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八)第9章 日落長河—(四)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七節 改正朔(四)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八節最後的日子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五節 籌備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七)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六)第9章 日落長河—(十五)第12章 覆滅—第四節 陳平的動作(四)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五節 密謀(一)第6章 旭日東昇—(四)第7章 烽煙再起—(一)第9章 日落長河—(十八)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六節 諸呂封王(三)第19章 爭儲——第二十四節 抓人(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九節 劉濞的敗筆第4章 軍挺咸陽—(四)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一節 開始吧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六節 諸呂封王(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六節劉邦的遺產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六節劉邦的遺產第12章 覆滅—第十五節 呂氏敗亡(八)第19章 爭儲——第五節 劉啓的那些女人們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六)第12章 覆滅—第十節 呂氏敗亡(三)第5章 楚漢爭鋒—(十二)第5章 楚漢爭鋒—(十九)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二節 明爭暗鬥(二)第7章 烽煙再起—(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二節好一根攪屎棍八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七節劉興居的抉擇(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四節 國喪(四)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二節 掌控朝局(二)第5章 楚漢爭鋒—(十)第3章 亂世紛爭—(二)第7章 烽煙再起—(十五)第1章 起點——(四)第5章 楚漢爭鋒—(十)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一節戚姬的結局(五)第12章 覆滅—第十一節 呂氏敗亡(四)第6章 旭日東昇—(四)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八節 劉濞收場(一)第3章 亂世紛爭—(四)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七)第5章 楚漢爭鋒—(十二)第19章 爭儲——第一節 洗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八節好一根攪屎棍(四)第3章 亂世紛爭—(二)第9章 日落長河—(十七)第7章 烽煙再起—(五)第12章 覆滅—第三節陳平的動作(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四節荒唐的謀反(五)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節好一根攪屎棍(六)第9章 日落長河—(四)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二節劉恆進京(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六節薄昭的結局三第19章 爭儲——第十九節 對癥下藥(三)第12章 覆滅—第一節陳平的動作(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九節 天才隕落(三)第9章 日落長河—(四)第2章 大澤鄉起義——(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五節 國喪(五)第7章 烽煙再起—(十三)第7章 烽煙再起—(十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二節蕭規曹隨(三)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節周勃的短板(二)第7章 烽煙再起—(三)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六)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六節竇漪房的身世(一)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二節周勃的短板(四)第12章 覆滅—第十節 呂氏敗亡(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七節審食其的尷尬二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三節 查案第8章 紅霞萬里—(十四)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沁阳市| 册亨县| 寿宁县| 瓮安县| 玉林市| 白山市| 中卫市| 伊川县| 邢台县| 义马市| 桑日县| 玉环县| 巴塘县| 邛崃市| 景东| 清流县| 延津县| 湛江市| 博乐市| 顺平县| 新民市| 金寨县| 绩溪县| 台州市| 静安区| 延津县| 铁力市| 长泰县| 静乐县| 绥宁县| 泸定县| 凌云县| 三明市| 卢龙县| 晴隆县| 徐汇区| 股票| 瑞丽市| 休宁县| 阜城县| 合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