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9章 爭儲——第十九節(jié) 對癥下藥(三)

周亞夫識字不多,但這篇文章念得很熟練,畢竟是經(jīng)他手才送進宮裡的。

待大家張著大嘴聽完後,劉啓掃視了一下羣臣,開口了:寫這篇奏章的是大家的老熟人——袁盎,閒居在家尚且思君報主。劉啓頓了一下接著說道:既然大家都不願意表態(tài),那就議議吧!

皇帝的意思已經(jīng)表達的很明顯,如果再打馬虎眼,就是沒事找抽了。大家都在朝廷裡摸爬滾打了幾十年,都不是白混的。很快,風(fēng)向立變,紛紛表示袁盎的奏章有道理。

劉啓微微一笑。不過這還不算完,他組織的這次會議,不僅僅是要統(tǒng)一大家思想,還要找一些說辭,更重要的是找?guī)讉€敢去和太后唱反調(diào)的角色。

然而,討論大半晌,另外兩個議題硬是沒得出個結(jié)論。甚至有人提議,大家一起去拜見太后,頗有點有福同享有難同當(dāng)?shù)囊馑肌?

劉啓皺了皺頭,結(jié)束了這次不成功的會議。實際上他心裡清楚,臺下的這些人不是沒有說辭,而是在明哲保身,誰都不願意站出來當(dāng)出頭鳥,去得罪皇太后。劉啓雖然很不滿,但也沒辦法,這種事情,連自己都不願開口,何況他人?

就在劉啓一籌莫展時,竇嬰回京了。來的早不如來的巧,他的到來簡直太是時候了。

竇嬰的回京看似是一次巧合,事實卻並非如此。因爲(wèi)有個叫高遂的人在他耳邊說了一番話。話的大致內(nèi)容是這樣的:託病賦閒,實爲(wèi)彰顯皇帝的過失,若他日皇帝和太后均遷怒與你。將大禍臨頭。

竇嬰被嚇得出了一身冷汗。

如果僅是這身冷汗。也許竇嬰還不會如此匆忙。更重要的是另外一個人也找到了他。這個人是田蚡。

我前邊提到過這個人,長相雖然很差勁,但腦子極爲(wèi)活泛,什麼時候該說什麼話、該辦什麼事,從不含糊。

田蚡的開場白是這樣的:姐姐託我來拜會太傅。

竇嬰不無好氣地答道:太子被廢,何來太傅?

田蚡神秘地一笑:那要看將來是誰爲(wèi)新任太子。田蚡頓了一下接著說道:若樑王爲(wèi)儲,將軍自然不是太傅,若……

田蚡故意省略了下半句。雖然他沒把話說完。但言外之意卻很清楚。

竇嬰心動了。當(dāng)然,他不可能不心動,因爲(wèi)他還沒到爲(wèi)慄家母子忠心耿耿、死心塌地的地步。他近段時間之所以怒不可遏,只是覺得自己這個太傅有些窩囊而已。王家姐弟的示好,簡直是個天載難逢的機會。

人不爲(wèi)己天誅地滅。爲(wèi)了自己的身家地位、爲(wèi)了將來的仕途前程,竇嬰毫不猶豫地點了點頭。的確,對他來說,根本沒有拒絕的理由。

竇嬰匆匆忙忙地回來了。到京後,家都沒進直接進宮,拜見皇帝。

按竇嬰的原意。這次進宮,肯定會挨頓臭罵。畢竟自己有組織無紀(jì)律地溜了號。曠了幾個月工,不被領(lǐng)導(dǎo)批評幾句,連自己都有點過意不去。

而事實情況卻大出他的所料。進門後,劉啓竟然站起身,快步向前,一把抓住他:你終於回來了,我正有事要找你商量。

竇嬰受寵若驚,連忙跪地:臣有罪!

劉啓笑著一邊扶他一邊寬慰了幾句,很快進入了正題:太后又將立樑王爲(wèi)儲,你可聞得? Wшw?ttκΛ n?Сo

竇嬰規(guī)規(guī)矩矩地答道:臣已知曉!臣以爲(wèi),此舉萬不可行。接著引經(jīng)據(jù)典,一通說辭。

劉啓點了點頭:太后認(rèn)可方行,你是至親,若從旁勸說,或許有用。

但竇嬰明顯沒有背鍋精神,當(dāng)即就提出了反對意見:陛下可否記得當(dāng)年宴席之事?當(dāng)時將臣革出宗門。此時臣若進言,太后定銜恨於心,難以採納。臣保舉一人,定可成功。

誰?

袁盎!

袁盎?這個人沒人敢惹,他能與太后說上話?

對,袁盎!精通古今典籍,破曉左道旁門,且無官一身輕,此乃最佳人選。

劉啓慢慢地坐回龍椅,似是自言自語地說道:那就讓他試試吧。

幾天後,劉啓領(lǐng)著丞相周亞夫、御史大夫劉舍、大將軍竇嬰去了長樂宮,當(dāng)然袁盎也在其列。

劉啓先開的口:立樑王爲(wèi)儲之事,大臣們多有爭議,朕也拿不定主意,因此攜幾位大臣向太后奏議。

竇漪房眼睛雖然看不見,但心裡很亮堂,她清楚這些人是劉啓找來的說客。因此頗爲(wèi)不滿,冷冷地“哼”了一聲:殷道親親,樑王爲(wèi)儲,有何不可?

劉啓一時語塞,忙向下首諸臣使眼色,尋求資助。

就在大家都暗自盤算如何對答時,袁盎早撩袍上前,跪在地上,亮聲答道:周道尊尊,高祖立朝而循周制,父位子傳,方和天道。接著講了一通周制的種種好處。

也許有人會看不明白,以爲(wèi)二人在打啞謎。事實上,竇漪房和袁盎一張嘴都是引經(jīng)據(jù)典,大有出處。

所謂“殷道親親”和“周道尊尊”均屬於史實。因爲(wèi)商朝的政治與禮制是諸子平等,看重自然關(guān)係,多爲(wèi)兄終弟及;而周朝的政治與禮制則是宗子(嫡長)獨尊,壟斷祭祀祖先的權(quán)力。

如果說,竇漪房和袁盎雖然在“爭儲”,實際上是兩種政治禮制的較量。

當(dāng)然,袁盎清楚自己人微言輕,憑一己之力去和太后叫板,有些不自量力。所以,張嘴就把劉邦給拉了出來。總而言之兩個字——祖制。不管你身份有多高,總高不過劉邦;不管你權(quán)勢有多大,總大不過祖制。

不怕官位小,就怕會借勢。袁盎突然來這一手,的確讓竇漪房有些措手不及。

不過竇漪房什麼大風(fēng)大浪沒經(jīng)過,很快就穩(wěn)住了神,根本不搭理他的那一套,冷冷道:老身聽不出其中有何差別?然後,講了一番立樑王的好處。

還沒等竇漪房講完,袁盎耐不住性子就反問了一句:那樑王百年以後,講由誰繼位呢?

竇漪房氣的夠嗆,強壓怒火道:到那時把皇位還給皇帝(劉啓)的兒子們不就行了?

袁盎突然問到:太后沒聽過宋宣公的事情嗎?

這句話一出口,在場的人心中一驚,連劉啓都替他捏了一把冷汗,連忙擺擺手。好在竇漪房眼睛看不見,若不然,劉啓這個舉動要不挨頓罵纔是怪事。

可袁盎算是徹底豁了出去,侃侃而談,把宋宣公的故事講的頭頭是道。

還沒等他講完,竇漪房早被氣的混身發(fā)抖,一掌拍在案上:閉上你的臭嘴,你瞎講什麼……

一旁竇嬰早察覺形勢不對,說不定太后一激動,下半句話就該是叫人砍掉面前這個刺頭。因此連忙上去:太后息怒,兄弟之間爲(wèi)爭皇位而骨肉相殘的七王之亂,不就是不久前的事嗎?

如此一來,周亞夫、劉舍也連忙上前:請?zhí)笕及。?

竇漪房早怒不可遏:夠了!你們……

一口氣沒上來,直接暈了過去。

一時間,大殿裡亂成了一團,議儲之事,暫時告了個段落。

也許有人會問,“宋宣公”何許人也?爲(wèi)何能讓竇漪房有產(chǎn)生如此大的反應(yīng)?

問題就在“王位”繼承問題上。簡單點說,宋宣公的繼位模式是這樣的:弟弟繼承哥哥的王位,死後哥哥的兒子繼位;而弟弟的兒子不願意,就幹掉了哥哥的兒子……就這樣搞來搞去幾十年,一連五代沒消停,結(jié)果折騰來折騰去,玩完。

不得不承認(rèn),袁盎夠損,把宋宣公撈出來說事,的確挺刺耳的。

不巧的是,這番對話剛好讓一個最不應(yīng)該聽到的人聽到了。這個人就是樑王劉武。

按理說,當(dāng)時通訊落後,傳句話全靠騎馬跑路,消息不應(yīng)該有這麼靈通。

然而,巧合的是,劉武剛好就在殿外。

事實上,他早在月餘前就進了京。進京的藉口很堂皇:思念母親。雖然這算是實情,但其真實目的並非如此簡單。

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七節(jié) 明爭暗鬥(七)第7章 烽煙再起—(二)第12章 覆滅—第十節(jié) 呂氏敗亡(三)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節(jié) 暗鬥(一)第4章 軍挺咸陽—(一)第7章 烽煙再起—(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六節(jié)荒唐的謀反(七)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九節(jié) 劉肥避險(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五節(jié)荒唐的謀反(六)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二節(jié)荒唐的謀反(三)第8章 紅霞萬里—(十六)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三節(jié)改正朔(十)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四)第13章 亂中求穩(wěn)—第二節(jié)新一輪博弈(二)第19章 爭儲——第十七節(jié) 對癥下藥(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七節(jié) 傳檄天下(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七節(jié) 戚姬的結(jié)局(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三節(jié)樑王進京(一)第4章 軍挺咸陽—(四)第2章 大澤鄉(xiāng)起義—(五)第12章 覆滅—第七節(jié) 呂雉駕崩第13章 亂中求穩(wěn)—第六節(jié) 羣臣定主(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二節(jié)好一根攪屎棍八第12章 覆滅—第十節(jié) 呂氏敗亡(三)第12章 覆滅—第四節(jié) 陳平的動作(四)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五節(jié)劉興居的抉擇(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五節(jié) 明爭暗鬥(五)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一節(jié) 國喪(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九節(jié) 天才隕落(三)第5章 楚漢爭鋒—(一)第5章 楚漢爭鋒—(七)第3章 亂世紛爭—(九)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二節(jié)改正朔(九)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二)第3章 亂世紛爭—(六)第7章 烽煙再起—(十四)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六節(jié) 曹參拜相(三)第8章 紅霞萬里—(四)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七)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節(jié) 串謀(一)第8章 紅霞萬里—(十八)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七)第12章 覆滅—第一節(jié)陳平的動作(一)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六)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七節(jié) 天才隕落(一)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九)第19章 爭儲——第十五節(jié) 開會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三節(jié) 賈誼論政(三)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二節(jié) 走上前臺(二)第3章 亂世紛爭—(二)第19章 爭儲——第五節(jié) 劉啓的那些女人們第2章 大澤鄉(xiāng)起義——(一)第6章 旭日東昇—(三)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四節(jié) 不滿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四)第9章 日落長河—十九 劉邦爲(wèi)何能成功(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六節(jié)劉邦的遺產(chǎn)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二節(jié) 敗亡(四)第12章 覆滅—第六節(jié) 陳平的動作(六)第19章 爭儲——第三節(jié) 埋禍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六節(jié) 改正朔(三)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三節(jié)好一根攪屎棍九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九)第19章 爭儲——第四節(jié) 王娡其人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七)第7章 烽煙再起—(十六)第8章 紅霞萬里—(六)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九)第4章 軍挺咸陽—(七)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一節(jié) 劉盈收場(一)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八)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七節(jié)審食其的尷尬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一節(jié) 開始吧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三節(jié) 明爭暗鬥(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八節(jié) 諸侯興兵第7章 烽煙再起—(九)第9章 日落長河—(五)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節(jié) 戚姬的結(jié)局(四)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七節(jié) 斷糧(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五節(jié)好一根攪屎棍(二)第12章 覆滅—第三節(jié)陳平的動作(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八節(jié) 劉濞收場(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八節(jié)好一根攪屎棍(四)第12章 覆滅—第十六節(jié) 呂氏敗亡(九)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六節(jié)荒唐的謀反(七)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九節(jié) 敗亡(一)第13章 亂中求穩(wěn)—第六節(jié) 羣臣定主(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七節(jié) 曹參拜相(四)第6章 旭日東昇—(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三節(jié)荒唐的謀反(四)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六節(jié) 斷糧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一節(jié)蕭規(guī)曹隨(二)第2章 大澤鄉(xiāng)起義——(一)第19章 爭儲——第二十節(jié) 衝動(一)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二節(jié)荒唐的謀反(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六節(jié)荒唐的謀反(七)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四節(jié) 明爭暗鬥(四)第19章 爭儲——第七節(jié) 定親
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七節(jié) 明爭暗鬥(七)第7章 烽煙再起—(二)第12章 覆滅—第十節(jié) 呂氏敗亡(三)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節(jié) 暗鬥(一)第4章 軍挺咸陽—(一)第7章 烽煙再起—(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六節(jié)荒唐的謀反(七)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九節(jié) 劉肥避險(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五節(jié)荒唐的謀反(六)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二節(jié)荒唐的謀反(三)第8章 紅霞萬里—(十六)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三節(jié)改正朔(十)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四)第13章 亂中求穩(wěn)—第二節(jié)新一輪博弈(二)第19章 爭儲——第十七節(jié) 對癥下藥(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七節(jié) 傳檄天下(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七節(jié) 戚姬的結(jié)局(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三節(jié)樑王進京(一)第4章 軍挺咸陽—(四)第2章 大澤鄉(xiāng)起義—(五)第12章 覆滅—第七節(jié) 呂雉駕崩第13章 亂中求穩(wěn)—第六節(jié) 羣臣定主(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二節(jié)好一根攪屎棍八第12章 覆滅—第十節(jié) 呂氏敗亡(三)第12章 覆滅—第四節(jié) 陳平的動作(四)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五節(jié)劉興居的抉擇(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五節(jié) 明爭暗鬥(五)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一節(jié) 國喪(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九節(jié) 天才隕落(三)第5章 楚漢爭鋒—(一)第5章 楚漢爭鋒—(七)第3章 亂世紛爭—(九)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二節(jié)改正朔(九)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二)第3章 亂世紛爭—(六)第7章 烽煙再起—(十四)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六節(jié) 曹參拜相(三)第8章 紅霞萬里—(四)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七)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節(jié) 串謀(一)第8章 紅霞萬里—(十八)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七)第12章 覆滅—第一節(jié)陳平的動作(一)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六)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七節(jié) 天才隕落(一)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九)第19章 爭儲——第十五節(jié) 開會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三節(jié) 賈誼論政(三)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二節(jié) 走上前臺(二)第3章 亂世紛爭—(二)第19章 爭儲——第五節(jié) 劉啓的那些女人們第2章 大澤鄉(xiāng)起義——(一)第6章 旭日東昇—(三)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四節(jié) 不滿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四)第9章 日落長河—十九 劉邦爲(wèi)何能成功(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六節(jié)劉邦的遺產(chǎn)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二節(jié) 敗亡(四)第12章 覆滅—第六節(jié) 陳平的動作(六)第19章 爭儲——第三節(jié) 埋禍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六節(jié) 改正朔(三)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三節(jié)好一根攪屎棍九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九)第19章 爭儲——第四節(jié) 王娡其人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七)第7章 烽煙再起—(十六)第8章 紅霞萬里—(六)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九)第4章 軍挺咸陽—(七)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一節(jié) 劉盈收場(一)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八)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七節(jié)審食其的尷尬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一節(jié) 開始吧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三節(jié) 明爭暗鬥(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八節(jié) 諸侯興兵第7章 烽煙再起—(九)第9章 日落長河—(五)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節(jié) 戚姬的結(jié)局(四)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七節(jié) 斷糧(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五節(jié)好一根攪屎棍(二)第12章 覆滅—第三節(jié)陳平的動作(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八節(jié) 劉濞收場(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八節(jié)好一根攪屎棍(四)第12章 覆滅—第十六節(jié) 呂氏敗亡(九)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六節(jié)荒唐的謀反(七)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九節(jié) 敗亡(一)第13章 亂中求穩(wěn)—第六節(jié) 羣臣定主(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七節(jié) 曹參拜相(四)第6章 旭日東昇—(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三節(jié)荒唐的謀反(四)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六節(jié) 斷糧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一節(jié)蕭規(guī)曹隨(二)第2章 大澤鄉(xiāng)起義——(一)第19章 爭儲——第二十節(jié) 衝動(一)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二節(jié)荒唐的謀反(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六節(jié)荒唐的謀反(七)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四節(jié) 明爭暗鬥(四)第19章 爭儲——第七節(jié) 定親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克拉玛依市| 聂荣县| 梧州市| 绥棱县| 孝昌县| 徐水县| 汨罗市| 安康市| 临猗县| 从化市| 正阳县| 太白县| 东山县| 邻水| 黔西| 甘肃省| 双流县| 洛阳市| 甘南县| 德安县| 凯里市| 凤凰县| 乐至县| 宁乡县| 蒙城县| 蒙自县| 灵川县| 宁河县| 温州市| 临沧市| 沈丘县| 房山区| 湖州市| 金乡县| 宣恩县| 康定县| 五莲县| 马山县| 中卫市| 安宁市| 金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