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六)

陳豨的鬧騰我們翻過去了,但其所引發的一系列事情還在繼續,他牽扯到的一些人物我們還沒有交代。對於這些人和事,我們需要著筆了。而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陳豨牽扯出來的幾個人都比他牛氣,看來陳豨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臭棍,粘上他就沒什麼好結果。

第一個牽扯出來的人是韓信。這位仁兄終於爲自己爭取了一次上臺的機會,那我們只好爲他騰出場地,讓他表演吧。

韓信最近一段時間還是比較忙活的,他的主要精力用在攛掇陳豨造反這個很有意義的工作上來,一有機會就給陳豨上上課,鼓勵兩句。

不過陳豨本就不是個安生的主,一天到晚想著發財和出名,他的這兩個愛好,成功地讓自己站到了懸崖邊。在周昌並不費力地推了一把後,他就一頭栽了下去。

就在栽下懸崖的過程中,韓信又不失時機地送來一封信,狠狠地照他的屁股上跺了一腳,加快了陳豨自由落體的速度。最終的結果是——陳豨反了。

對於這個結果,韓信是滿意的。因爲此時的他,唯恐天下不亂

陳豨反了,韓信坐不住了,他準備做些事情。當然,他準備做的事情,已在寫給陳豨的信中加以了說明。

後來劉邦準備親征代地,叫韓信過來幫忙。然而韓信依然請著他的病假,拒絕了老大的邀請。

韓信的行爲完全在劉邦的預料之中,因爲這個姓韓的自從被逮來長安後,就沒上過班,在家裡混搭了好幾年,一直專心致志地搞他那“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劉邦對此已經習慣了。

最終,劉邦出發了,韓信留了下來。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這次坐鎮京城的依然是太子劉盈,輔佐的依然是丞相蕭何,這種搭配已經有好多年了。

不過這一次還是與以往有所差別的,差別就是現在真正當家的是太子他娘——呂雉。

這一次,是呂雉亮本事的機會,事實證明,她把握住了。

劉邦走後,韓信悶著腦袋搗鼓開了,他把自己的家丁組織起來,進行了一個很是不錯的部署。

他的部署是這樣的。

第一步是假傳詔令,赦免在官府服勞役的罪人和奴隸;

第二步是再假傳個詔令,說“呂氏謀反”,皇帝敕令捉拿;

第三步就是衝進宮去……乘機殺死呂雉、劉盈等等一些人。

隨後的路數就比較好辦了,領著這羣奴隸作鬧長安,定鼎天下,讓劉邦回不了家。

韓信的部署實際並不複雜,關鍵環節就是那些“詔令”。但那東西做起假來似乎也並不難,後世就有不少人吸納了韓信的這個辦法。事實證明這個辦法還真的挺有用,不過通常死的也挺快,在後世有個專業稱謂——“假傳聖旨”。一般情況下,哪位仁兄一旦被叩上這個稱謂後,所取得的效果和“謀反”那條罪名所取得的效果是相同的。

不過韓信這些套路有一個前提,前提就是劉邦和陳豨實實在在地開打。當然證明這件事實的辦法就是陳豨的回信。

韓信這個辦法似乎挺不錯,一旦陳豨牽制住劉邦,自己將在京城胡作非爲。

韓信似乎已經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然而,令韓信不曾想到的是,劉邦跑到邯鄲後,住了下來不再挪窩。劉邦在好兒子劉如意的陪伴下,悠閒地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日子。相信劉邦這次出征還帶了一個人出來,這個人就是戚姬。在邯鄲,劉邦在陰陳豨的過程中,還不失時機地享受了一下天倫之樂,這種感覺挺不錯。

劉邦很愜意,然而陳豨和韓信很著急。

陳豨想寫信,可劉邦不來打,並且時不時還幹一些損人利己的事情。

韓信更著急,“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陳豨不來信,說明劉邦還沒開打,如果此時自己蹦出來作鬧,可能自己剛衝進宮裡,劉邦就跑到自己的屁股後了。

因此,陳豨和韓信都很著急。陳豨著急著讓劉邦來打,韓信著急著讓劉邦去打,兩個人著急的是一回事。

就在兩個人著急的過程中,韓信這邊出事了。

韓信這邊出的事情實際也沒什麼新意。因爲韓信要造反,畢竟刀尖舔血的幹活,自然不會讓百分之百的人都滿意,難免其中有些不地道的傢伙會站出來反對。

反對的這些人有韓信的敵人,當然也有韓信的朋友,甚至是門客。

韓信的一個門客就站出來反對。造反這種事需要穩、準、狠,關鍵點就是乘機不備、突然襲擊。一旦準備停當就立馬動手,把握就會大一些。如果遲遲不動的話,難免會走漏些風聲,讓一些本不該知道的人知道。

韓信的這個門客就是個不該知道的人,可不幸的是他知道了,因此他準備去告密。

因此,韓信抓了他,並準備殺了他。

事實證明,事物都是相互聯繫著的,當然人與人也是相互聯繫的,每個人都有很龐大的關係圈,對待每一個人,對待每一件事,都要關注其中相互關係,注重之間的聯繫。如果獨立的看待問題,吃虧的只能是自己。如果弄明白了這一點,就不難理解,爲什麼古代帝王尤爲熱衷於“夷族”這種事。一個人犯了事,他爹他娘跑不了,他爺爺他奶奶跑不了,所有沾點邊的人都跑不了。

韓信這次就是吃了“不用聯繫的眼光看問題”的虧,百密一疏,讓他徹底玩完。

韓信很牛氣,戰場上佈局挖坑打埋伏,讓對手摸不著大小頭,可在耍陰謀詭計方面,他卻是個半吊子。在這方面,別說和劉邦比,就是和呂雉比起來,他都算是個輕量級人物。這種水平還要鬧騰,他要不死纔是怪事。他用自己的行動,充分證明他在犯賤。

對於這個人,很多人頂禮膜拜,也包括我本人。尤其在我幼小的時候,更是佩服的五體投地。

可隨著年齡的增長,隨著對這段歷史的逐漸瞭解後,再逢看到這個人物,我都會覺得他挺可憐。

他爲自己的名聲所累,爲自己的功績所累。他在功成名就後迷失了自我,也喪失了全部。如果他有蕭何的隱忍,有張良豁達,就不會走到那一步。

他真的很可憐。

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七)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七節 斷糧(二)第12章 覆滅—第八節 呂氏敗亡(一)第8章 紅霞萬里—(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四節 劉濞其人(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三節好一根攪屎棍九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三節蕭何辭世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四節 曹參拜相(一)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六節 羣臣定主(三)第19章 爭儲——第八節 過招(一)第6章 旭日東昇—(六)第8章 紅霞萬里—(二)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一節劉恆進京(二)第3章 亂世紛爭—(六)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三節 賈誼論政(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節 醫之聖手(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二節戚姬的結局(六)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一節 醫之聖手(一)第8章 紅霞萬里—(十九)第3章 亂世紛爭—(六)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一節 賈誼論政(一)第8章 紅霞萬里—(六)第12章 覆滅—第十四節 呂氏敗亡(七)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七節 明爭暗鬥(七)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四節 國喪(四)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節 改正朔(七)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二節 敗亡(四)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一)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八節 諸呂封王(五)第7章 烽煙再起—(十五)第19章 爭儲——第十四節 設局第5章 楚漢爭鋒—(三)第5章 楚漢爭鋒—(十九)第12章 覆滅—第十二節 呂氏敗亡(五)第7章 烽煙再起—(十三)第8章 紅霞萬里—(五)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八節好一根攪屎棍(四)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四節荒唐的謀反(五)第7章 烽煙再起—(一)第19章 爭儲——第十九節 對癥下藥(三)第5章 楚漢爭鋒—(十九)第19章 爭儲——第十六節 廢黜太子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五)第4章 軍挺咸陽—(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四節 明爭暗鬥(四)第9章 日落長河—(四)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三節劉恆進京(四)第19章 爭儲——第二十六節 樑王請罪(一)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三節 劉盈收場(三)第4章 軍挺咸陽—(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節 最能鬧的人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三節 串謀(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九節 劉肥避險(二)第8章 紅霞萬里—(四)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節荒唐的謀反(一)第12章 覆滅—第十節 呂氏敗亡(三)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一節 暗鬥(二)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六)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節 國喪(二)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八)第7章 烽煙再起—(十五)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九節審食其的尷尬四第12章 覆滅—第五節 陳平的動作(五)第12章 覆滅—第八節 呂氏敗亡(一)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十節 三王殞命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七節 明爭暗鬥(七)第7章 烽煙再起—(十一)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八節 劉濞收場(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節 醫之聖手(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四節薄昭的結局一第19章 爭儲——第三節 埋禍第7章 烽煙再起—(十一)第6章 旭日東昇—(五)第6章 旭日東昇—(四)第19章 爭儲——第二十六節 樑王請罪(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九節 劉濞的敗筆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五節 曹參拜相(二)第19章 爭儲——第六節 焦急的等待第4章 軍挺咸陽—(一)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二節 走上前臺(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三節 晁錯其人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一節走上前臺(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九節 廷爭(二)第5章 楚漢爭鋒—(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五節劉興居的抉擇(一)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八)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三節荒唐的謀反(四)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四節戲弄佞幸(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四節 明爭暗鬥(四)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二節 劉盈收場(二)第4章 軍挺咸陽—(四)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五節薄昭的結局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八節好一根攪屎棍(四)第2章 大澤鄉起義——(一)第8章 紅霞萬里—(四)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八節 劉濞收場(一)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二)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四節 廢除“連坐”
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七)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七節 斷糧(二)第12章 覆滅—第八節 呂氏敗亡(一)第8章 紅霞萬里—(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四節 劉濞其人(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三節好一根攪屎棍九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三節蕭何辭世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四節 曹參拜相(一)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六節 羣臣定主(三)第19章 爭儲——第八節 過招(一)第6章 旭日東昇—(六)第8章 紅霞萬里—(二)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一節劉恆進京(二)第3章 亂世紛爭—(六)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三節 賈誼論政(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節 醫之聖手(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二節戚姬的結局(六)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一節 醫之聖手(一)第8章 紅霞萬里—(十九)第3章 亂世紛爭—(六)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一節 賈誼論政(一)第8章 紅霞萬里—(六)第12章 覆滅—第十四節 呂氏敗亡(七)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七節 明爭暗鬥(七)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四節 國喪(四)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節 改正朔(七)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二節 敗亡(四)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一)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八節 諸呂封王(五)第7章 烽煙再起—(十五)第19章 爭儲——第十四節 設局第5章 楚漢爭鋒—(三)第5章 楚漢爭鋒—(十九)第12章 覆滅—第十二節 呂氏敗亡(五)第7章 烽煙再起—(十三)第8章 紅霞萬里—(五)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八節好一根攪屎棍(四)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四節荒唐的謀反(五)第7章 烽煙再起—(一)第19章 爭儲——第十九節 對癥下藥(三)第5章 楚漢爭鋒—(十九)第19章 爭儲——第十六節 廢黜太子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五)第4章 軍挺咸陽—(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四節 明爭暗鬥(四)第9章 日落長河—(四)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三節劉恆進京(四)第19章 爭儲——第二十六節 樑王請罪(一)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三節 劉盈收場(三)第4章 軍挺咸陽—(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節 最能鬧的人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三節 串謀(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九節 劉肥避險(二)第8章 紅霞萬里—(四)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節荒唐的謀反(一)第12章 覆滅—第十節 呂氏敗亡(三)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一節 暗鬥(二)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六)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節 國喪(二)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八)第7章 烽煙再起—(十五)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九節審食其的尷尬四第12章 覆滅—第五節 陳平的動作(五)第12章 覆滅—第八節 呂氏敗亡(一)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十節 三王殞命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七節 明爭暗鬥(七)第7章 烽煙再起—(十一)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八節 劉濞收場(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節 醫之聖手(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四節薄昭的結局一第19章 爭儲——第三節 埋禍第7章 烽煙再起—(十一)第6章 旭日東昇—(五)第6章 旭日東昇—(四)第19章 爭儲——第二十六節 樑王請罪(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九節 劉濞的敗筆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五節 曹參拜相(二)第19章 爭儲——第六節 焦急的等待第4章 軍挺咸陽—(一)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二節 走上前臺(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三節 晁錯其人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一節走上前臺(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九節 廷爭(二)第5章 楚漢爭鋒—(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五節劉興居的抉擇(一)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八)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三節荒唐的謀反(四)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四節戲弄佞幸(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四節 明爭暗鬥(四)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二節 劉盈收場(二)第4章 軍挺咸陽—(四)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五節薄昭的結局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八節好一根攪屎棍(四)第2章 大澤鄉起義——(一)第8章 紅霞萬里—(四)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八節 劉濞收場(一)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二)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四節 廢除“連坐”
主站蜘蛛池模板: 衡阳市| 桃源县| 罗源县| 化德县| 普兰店市| 江北区| 平果县| 抚州市| 于都县| 忻州市| 陵水| 柳林县| 修水县| 南郑县| 渭源县| 项城市| 盐山县| 治多县| 南汇区| 怀化市| 渝中区| 沙田区| 遂昌县| 福清市| 建宁县| 定陶县| 开远市| 彝良县| 元氏县| 繁昌县| 兰考县| 福海县| 阿拉善左旗| 贵南县| 济源市| 青海省| 德江县| 资溪县| 东乡县| 松潘县| 布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