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節 國喪(二)

就在陳平慌不擇路地趕路時,躺在龍榻上的劉邦長長倒完了最後一口氣,慢慢地合上了雙眼。

守在身邊的宦官們慌了神,一位宦官扭頭就要往外邊跑,邊跑還大喊道:“皇帝駕……”

可他一句話沒喊完,迎面進門的呂雉陰沉著臉怒吼道:“閉嘴!”

滿屋的太監、宮女們傻眼了,連忙跪地。剛纔跑步的宦官爬地哭道:“皇上駕崩了。”

呂雉的臉更加陰沉,走到龍榻前彎腰查看了一番,眼淚奪眶而出。呂雉慢慢地直起了腰,清了清嗓,背對著宦官厲聲說道:“陛下只是昏迷,何以駕崩?誰敢胡言,誅他九族!”

宦官、宮女們徹底傻了,跪在地上瑟瑟發抖,連忙成“喏”。

“你們下去吧!”呂雉依然背對著他們。

就在這些人準備走出屋門時,呂雉突然說話了,“宣周呂侯、建成侯、闢陽侯進宮。”

宦官“喏”了一聲,退了出去。

呂雉說的“周呂侯”就是大哥呂澤,“建成侯”是二哥呂釋之,而那個“薛陽侯”就很有意思了,他就是審食其。也許大家會疑惑,呂雉趙呂澤、呂釋之進宮很好理解,這個時候叫審食其也來幹什麼?

實際上,審食其這個人,我們在前邊是提到過的。他算是呂雉真正的心腹,他在呂雉心中的地位,是沒有幾個人能攀比的。

當然。他之所以能成爲呂雉的心腹,還得讓我們從頭說起。

審食其是劉邦的老鄉,早在劉邦搞黑社會那陣,他就緊跟劉邦。

這個人英俊瀟灑、腦子活泛,還比較有眼色。總之一句話,讓人見一面都會覺得他很靠譜,很靠得住。

劉邦走上革命道路後,由於工作性質的原因,沒時間照顧自己的全家老小,因此決定安排個靠得住的人替自己幹這件事情。劉邦按排的人就是審食其。

彭城大敗後,劉家老小全被項羽一股腦給逮了去,審食其也在其列。在那幾年悲催的日子裡,審食其爲劉家做了很多事,更爲呂雉盡了不少心。再後來,那個叫侯成的人跑去忽悠了一把項羽,撈出了劉家老小,同樣包括審食其。

審食其的確不辱沒他的那個好長相,他伺候的很盡心、也很負責,不光把劉邦的爹孃伺候的很不錯,甚至把呂雉也伺候的很到位。在呂雉身上,劉邦沒顧得上忙活的事情,審食其替他代勞了。

當然,這種事情,劉邦是不知道的。一則是知道的人並不多,二則是就算知道也沒人敢給他說。若那個愣頭青敢跑去劉邦面前說這種事,他一定不會得到劉邦的感謝,卻可能和審食其手拉著手走上刑場,說不定還能比審食其死的更早些。因此,劉邦直到死都被矇在鼓裡。他這頂綠帽,戴的時間比較長。

劉邦稱帝后,審食其被封爲闢陽侯,當然他進宮的機會並不多,隱秘工作也做的比較好。就這樣,一直耗了八年,現在他終於要露頭了。

呂澤、呂釋之、審食其站到了呂雉的面前。

呂雉緊握扶手,冷峻的臉上沒流露任何表情。她靜靜地說道:“皇帝駕崩了!”

呂澤、呂釋之大吃一驚,愣在了當場。審食其微微一顫,連忙說道:“那大喪……”

呂雉伸手擋住了他的話頭,用命令的口氣說道:“不能發喪!”

呂澤等人迷惑了,劉邦都死了,現在不發喪還等什麼時候啊?難道還能指定死期嗎?再說早點發喪,也好讓太子劉盈登基呀?要說期盼這個日子已經不是一兩年了,可怎麼事到臨頭卻又不慌了?

就在幾個人迷茫之時,呂雉說出了自己的想法:“諸將與皇帝同爲平民出身,今皆北面稱臣,皇帝在時且常怏怏不樂;現將侍奉新帝,定不安分,非盡誅之,天下難得安定。”

呂澤等人面色如土,一絲涼意直灌脊樑。誅殺羣臣,這不是一件小事,弄不好將是天下大亂,這幾個人還頭一次見到這種大手筆。

審食其舔了舔乾澀的嘴皮,然後又把到嘴邊的話咽回了肚裡。

呂雉冷冷地掃視著幾個人,突然高聲說道:“傳召!周呂侯、建成侯分管京城南北大營,擅動兵者,格殺勿論!闢陽侯監管羽林,值守宮內!”

三個人都被安排了活,磕了頭轉身就要出去準備。就在他們轉身的那一刻,呂雉又一次開口了,“慢著!監視諸臣所爲,若有異舉,殺無赦!”

這三個人突然對眼前的這個女人有些恐懼,在過往的那些日子裡還真沒有這種感受。

幾個人分頭準備去了。劉邦駕崩的消息就這樣被隱秘了起來。

皇帝駕崩,這是地動山搖的大事。按理說,遇到這種事情,應該在第一時間通告天下,舉國大喪。然而,劉邦卻沒享受到這種待遇,連個棺材板也不給他準備,還躺牀上,蓋著被子假活著,真有點難爲這位老大了。

記得嬴政死時,就曾享受過這種待遇。而無巧不成書,同樣很牛氣的劉邦也有這種遭遇。真還有些共同之處。

嬴政能有幸遇到這種事情,應該說是合情合理的,那是他的報應,因爲他並沒有提前訂下繼承人,給那些想入非非的人提供了一些機會。因爲“隱喪不報”,便於某些人暗箱操作。事實情況也的確證明了這一點,胡亥那個二貨就是個暗箱操作的產物。

然而,劉邦竟然能得到這份殊榮,這似乎是很沒道理的。

劉邦這個人雖然說話不好聽,但爲人還可以,他這個遭遇應該算是一種不幸。

按理說劉邦充分吸取了嬴政的教訓,早早地定下了接班人,雖然曾經動過“易儲”這個心思,但畢竟沒有成行。況且,目前朝廷大局完全掌控在呂雉的手裡,作爲未來皇帝的老孃,應該迫不及待才行,完全沒有“隱喪不報”的必要。

然而,這種事情還是發生了。

呂雉雖然作出了和李斯、趙高相同舉動,然而其出發點是完全相反。趙高和李斯這麼搞,是想“定皇帝”,而呂雉卻是想“誅羣臣”。

雖然出發點完全不同,但乾的都是超乎常人想象的事情,難度係數都比較大。不過最終的目標卻很相似——掌控天下。

呂雉這次抖得精神還是蠻大的。

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四節 羣臣定主(一)第8章 紅霞萬里—(十八)第8章 紅霞萬里—(十)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九節 廷爭(二)第2章 大澤鄉起義—(五)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四節 曹參拜相(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節 國喪(三)第8章 紅霞萬里—(六)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七節最後的日子二第3章 亂世紛爭—(七)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四節 廢除“連坐”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五節劉興居的抉擇(一)第8章 紅霞萬里—(十五)第19章 爭儲——第五節 劉啓的那些女人們第9章 日落長河—(一)第8章 紅霞萬里—(四十一)第9章 日落長河—(十六)第3章 亂世紛爭—(四)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五節 明爭暗鬥(五)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一節新一輪博弈(一)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一節周勃的短板(三)第8章 紅霞萬里—(五)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九節好一根攪屎棍(五)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九節最後的日子四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二節 削藩策第12章 覆滅—第九節 呂氏敗亡(二)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一節 敗亡(三)第12章 覆滅—第九節 呂氏敗亡(二)第8章 紅霞萬里—(一)第8章 紅霞萬里—(五)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三)第3章 亂世紛爭—(四)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一節 賈誼論政(一)第7章 烽煙再起—(七)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五)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六節 諸呂封王(三)第9章 日落長河—(七)第12章 覆滅—第十七節 呂氏敗亡(十)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八節 羣臣定主(五)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九節最後的日子四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九節 羣臣定主(六)第19章 爭儲——第一節 洗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一節 劉盈收場(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四節 國喪(四)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二節 劉盈收場(二)第19章 爭儲——第六節 焦急的等待第9章 日落長河—(一)第8章 紅霞萬里—(十九)第7章 烽煙再起—(九)第19章 爭儲——第十七節 對癥下藥(一)第8章 紅霞萬里—(十二)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七)第8章 紅霞萬里—(六)第2章 大澤鄉起義——(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四節 曹參拜相(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八節 戚姬的結局(二)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一節走上前臺(一)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九節 周勃的短板(一)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三節新一輪博弈(三)第5章 楚漢爭鋒—(十五)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六)第7章 烽煙再起—(十五)第5章 楚漢爭鋒—(一)第19章 爭儲——第十四節 設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七節 斷糧(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七節 斷糧(二)第5章 楚漢爭鋒—(四)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四節 國喪(四)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一節 暗鬥(二)第7章 烽煙再起—(五)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二節荒唐的謀反(三)第9章 日落長河—(七)第7章 烽煙再起—(十四)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一節 掌控朝局(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三節 賈誼論政(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四節戲弄佞幸(一)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六節 諸呂封王(三)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四節樑王進京(二)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六節 羣臣定主(三)第1章 起點——(四)第9章 日落長河—(九)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八節 改正朔(五)第7章 烽煙再起—(九)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節 國喪(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八節 諸侯興兵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一節 賈誼論政(一)第12章 覆滅—第一節陳平的動作(一)第5章 楚漢爭鋒—(八)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二節荒唐的謀反(三)第9章 日落長河—(十一)第3章 亂世紛爭—(八)第4章 軍挺咸陽—(四)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節 串謀(一)第12章 覆滅—第四節 陳平的動作(四)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八節 諸呂封王(五)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三節大婚(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五節大婚(三)第19章 爭儲——第三節 埋禍
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四節 羣臣定主(一)第8章 紅霞萬里—(十八)第8章 紅霞萬里—(十)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九節 廷爭(二)第2章 大澤鄉起義—(五)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四節 曹參拜相(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節 國喪(三)第8章 紅霞萬里—(六)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七節最後的日子二第3章 亂世紛爭—(七)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四節 廢除“連坐”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五節劉興居的抉擇(一)第8章 紅霞萬里—(十五)第19章 爭儲——第五節 劉啓的那些女人們第9章 日落長河—(一)第8章 紅霞萬里—(四十一)第9章 日落長河—(十六)第3章 亂世紛爭—(四)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五節 明爭暗鬥(五)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一節新一輪博弈(一)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一節周勃的短板(三)第8章 紅霞萬里—(五)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九節好一根攪屎棍(五)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九節最後的日子四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二節 削藩策第12章 覆滅—第九節 呂氏敗亡(二)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一節 敗亡(三)第12章 覆滅—第九節 呂氏敗亡(二)第8章 紅霞萬里—(一)第8章 紅霞萬里—(五)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三)第3章 亂世紛爭—(四)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一節 賈誼論政(一)第7章 烽煙再起—(七)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五)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六節 諸呂封王(三)第9章 日落長河—(七)第12章 覆滅—第十七節 呂氏敗亡(十)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八節 羣臣定主(五)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九節最後的日子四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九節 羣臣定主(六)第19章 爭儲——第一節 洗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一節 劉盈收場(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四節 國喪(四)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二節 劉盈收場(二)第19章 爭儲——第六節 焦急的等待第9章 日落長河—(一)第8章 紅霞萬里—(十九)第7章 烽煙再起—(九)第19章 爭儲——第十七節 對癥下藥(一)第8章 紅霞萬里—(十二)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七)第8章 紅霞萬里—(六)第2章 大澤鄉起義——(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四節 曹參拜相(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八節 戚姬的結局(二)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一節走上前臺(一)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九節 周勃的短板(一)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三節新一輪博弈(三)第5章 楚漢爭鋒—(十五)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六)第7章 烽煙再起—(十五)第5章 楚漢爭鋒—(一)第19章 爭儲——第十四節 設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七節 斷糧(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七節 斷糧(二)第5章 楚漢爭鋒—(四)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四節 國喪(四)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一節 暗鬥(二)第7章 烽煙再起—(五)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二節荒唐的謀反(三)第9章 日落長河—(七)第7章 烽煙再起—(十四)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一節 掌控朝局(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三節 賈誼論政(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四節戲弄佞幸(一)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六節 諸呂封王(三)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四節樑王進京(二)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六節 羣臣定主(三)第1章 起點——(四)第9章 日落長河—(九)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八節 改正朔(五)第7章 烽煙再起—(九)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節 國喪(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八節 諸侯興兵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一節 賈誼論政(一)第12章 覆滅—第一節陳平的動作(一)第5章 楚漢爭鋒—(八)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二節荒唐的謀反(三)第9章 日落長河—(十一)第3章 亂世紛爭—(八)第4章 軍挺咸陽—(四)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節 串謀(一)第12章 覆滅—第四節 陳平的動作(四)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八節 諸呂封王(五)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三節大婚(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五節大婚(三)第19章 爭儲——第三節 埋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呼伦贝尔市| 金坛市| 淅川县| 弥渡县| 南澳县| 正蓝旗| 澄迈县| 磴口县| 武宁县| 黄平县| 榆社县| 柳江县| 富民县| 伽师县| 花莲市| 宁阳县| 陵水| 泽普县| 吉隆县| 隆德县| 玉龙| 时尚| 长治县| 陵川县| 峨山| 会理县| 淮滨县| 镇赉县| 宁武县| 巫山县| 新邵县| 宁都县| 苏州市| 古浪县| 颍上县| 香港 | 车致| 武邑县| 鄂尔多斯市| 山阴县| 宾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