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章 楚漢爭鋒—(八)

就在項羽東掠齊地之時,劉邦也悄悄地打開函谷關的大門,向東進發了。雖然章邯還沒有繳械,但申陽的投降,已解開了對關中的封鎖,劉邦帶著自己的手下,風風光光地開到了洛陽。然而,劉邦的胃口很大,飢餓感很強,洛陽雖然不小,但填不飽他的肚子。

就在項羽肆虐齊地之時,劉邦很成功地幹成了三見事,降鄭昌、收魏豹、俘司馬卬。

這一次劉邦的目標是彭城,項羽的老巢,然而洛陽和彭城之間隔著還站了一個人——鄭昌。應該說鄭昌是幫了劉邦不少忙的,正是這位仁兄的幫忙,才把項羽忽悠到了齊地,可劉邦卻不承他這個情,這讓鄭昌很無奈。

劉邦進入洛陽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派了一個人跑去了韓國,這個人就是韓信二號,也就是前邊提到過的韓王信。

劉邦派他過來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那時候人們比較注重出身和名分,尤其要幹“王”這個很有前途的工作時,人們尤其重視這些方面。雖然有兵就能當老大,可沒有出身和名分通常當的不踏實。而韓王信既有顯赫的出身,又有相應的名分,派他過來簡直是不二人選。更爲重要的是,這個人得到了張良的支持。張良的選人宗旨充分顯示著他對韓地的執著。

韓王信是老韓國韓襄王的庶出孫子,身高八尺五寸,英俊瀟灑,一表人才。早在項梁擁立熊心當楚懷王時,燕國、齊國、趙國、魏國都紛紛復國,只有韓國沒人幹這份工作。後來在張良的忽悠下,項梁封韓成當上了韓王,並派張良去當上了丞相。在韓國故地,張良碰到了韓王信,並且任命他爲韓國將軍。後來張良跟劉邦進入關中,這個韓王信也一起西遊了一趟。他是張良的嫡系,當然也成了劉邦的嫡系。在劉邦的面前他還說了一段很有見地的話。

劉邦剛到四川,韓信一號提出作戰方略之前,韓信二號(韓王信)就向劉邦建議,“項羽把自己的部下都封在中原附近地區,只把您封到這偏遠的地方,這是一種貶職啊!您部下士兵都是崤山以東的人,他們都急切地盼望返回故鄉,趁著他們銳氣強盛向東進發,可以爭奪天下。”他的這次發言,深得劉邦之心,就在他剛講完話後,劉邦很爽快地承諾:定韓以後,封韓王信爲韓王。因此,他是這次攻打鄭昌的不二人選。

鄭昌聽說劉邦進入洛陽後,自己也心驚膽戰,可項羽已去了山東,縱然求救也鞭長莫及,因此他開始整軍備戰,希望以一己之力搞出點成績,做出點政績。

就在鄭昌撥弄自己手上那點極爲有限的部隊時,韓王信跑到了過來。二話不說平定韓地十餘座城池,然後包圍陽城,不幸的是鄭昌這次就住在城裡邊。幾經掙扎過後,少兵缺糧,孤立無援的鄭昌無奈的舉起了雙手。鄭昌的投降,徹底撬開了彭城的屏障,讓項羽的老巢清晰的展現在劉邦的面前。

滅掉鄭昌後,劉邦兌現了自己的承諾,封韓王信爲韓王。

鄭昌投降後,山西軍閥魏豹帶著小弟跑了過來,他的到來不是和劉邦打架,而是來投奔。魏豹是魏咎的弟弟,當初魏咎一把火燒死自己,魏豹卻提著兩條腿跑去求見項梁。後來項梁分給他一些兵,讓他重回魏國鬧騰,在這裡他實現了東山再起,趕走秦軍自立爲王。自己的魏王當的好好的,項羽來了,並且還整出了個分封天下,十八王名單下來後,魏豹雖然還是王,卻把名稱給改了——西魏王。名稱改了,地盤也得跟著改,並且縮小一大半。被迫搬家的魏豹很憤怒也很無奈,在憤怒和無奈之餘也沒忘記熱烈的招呼項羽的全家,但不管怎麼著,這位仁兄還是很規矩的也很準時地搬了一次家。但這次搬家徹底傷了魏豹的心,這個人時刻在關注著項羽的動向,但由於實力不濟,一直沒敢跳出來鬧騰,只是鑽在小黑屋裡罵項羽,背地裡使刀子。

直到劉邦收復申陽、鄭昌之後,魏豹坐不住了,懷揣著對項羽的強烈不滿,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劉邦的懷抱,並且親自領兵過來幫忙。

劉邦此次東進成果頗豐,但在進攻彭城之前,還有一個人需要料理,這個人就是河南淇縣軍閥——殷王司馬卬。應該說司馬卬是很有些本事的。當初武臣被殺,秦軍大舉進攻趙國,並把趙國打的四分五裂。這個時期的司馬卬獨自將兵,在重重秦兵之中打游擊、搞偷襲,章邯、王離牛的不行,就是奈何不了這位仁兄。鉅鹿大戰後,司馬卬平定河內,屢立戰功,並跟隨項羽西進咸陽。他的作爲和能力很得項羽賞識和認可。分封天下之時,項羽不失時機地封司馬卬爲殷王(殷商故地),作爲羽翼。

然而這個人並沒有項羽想象的那麼聽話。項羽出征齊國前,大肆徵調諸侯兵力,黥布還做做樣子,而司馬卬卻置若罔聞,比黥布還要囂張,這讓項羽非常惱火。當然,黥布的實力明顯要超出司馬卬很多,因此項羽準備挑個軟柿子捏捏,教訓教訓這個不聽話的東西。因此項羽準備派一個人去幹這件事,挑來揀去後,項羽選定了一個人,這個人叫陳平。一個人精登場了。

陳平少時,父母早亡,家中貧困,跟哥嫂居住。可這位仁兄喜歡讀書,也喜歡交遊,總而言之不喜歡幹活。他不幹活,家裡的農活可就全部由他老哥陳伯承擔。

陳平身材高大,儀容俊美,長的白胖。這麼一來就招人議論,“那麼窮還能吃這麼胖?”他嫂子恨他不關心家計,恨恨地答道,“也是吃些糠裡的粗屑罷了。有這樣的小叔子還不如沒有。”這句話傳到了陳伯的耳朵裡,這位老哥不願意了,生氣地把老婆趕出了家門。

等陳平成人後,雖長的帥,但娶不到媳婦,因爲家裡窮,富有的人家沒人肯把女兒嫁給他,娶窮人家的女兒陳平又不願意。就這樣,高不成低不就的過了好長時間,最終還是碰到了個慧眼識丁的人。

戶牖有個叫張負的富人,這個人有個孫女,長的漂亮,但這個孫女有個不好的名聲——剋夫。因爲她先後嫁了五次,五個丈夫依次嗝屁,以至於沒人敢娶。然而意外總會有的,別人不敢娶而陳平敢。敢娶不代表就能娶,對於他那個家而言這只是一個奢望。

機會還是來了。鄉邑中只要有人死了,陳平就幫著操辦喪事。在替別人家辦喪事的過程中,陳平碰見了張負,最終張負相中了他。回家和兒子商量後,把孫女嫁給了陳平,並還告誡孫女,“事兄如父,事嫂如母。”

娶了富家女,資財日益寬裕,交遊也越來越廣。

後來遊學歸來,正逢社祭,人們推舉陳平爲社廟裡的社宰,主持祭社神,爲大家分肉。陳平把肉一塊塊分得十分均勻。爲此,地方上的父老鄉親們紛紛讚揚他說;“陳平這孩子分祭肉,分得真好,太稱職了!”陳平卻感慨地說:“假使我陳平能有機會治理天下,也能像分肉一樣恰當、稱職。”

如果嬴政再多活幾年,陳平所說的一切也只能停留在理想的層面上了,而胡亥給了他機會。

陳勝吳廣起義之後,周市平定魏地,立魏咎爲魏王,和秦軍在臨濟交鋒。此時的陳平投奔到了魏咎旗下。由於他較會說話,因此魏咎任命他爲太僕,也就是負責管理車輛、馬匹。此時的陳平比較努力,多次向魏咎進言,魏咎不聽,並且還有人說他壞話。才華不能外露太狠,他的鋒芒畢露讓周市也防他三分。秦二世三年十二月,項羽帶兵救趙,這時陳平離開魏國,投奔了項羽。

司馬卬對項羽的命令置若罔聞,讓項羽憤怒異常,因此準備修理他。最終項羽挑中了陳平,讓陳平和項悍(項羽的一個本家)帶兵討伐司馬卬。

一陣連打帶拉的連環拳過後,司馬卬又老實了下來,乖乖就範。留項悍駐守殷國後,陳平搬師回楚。

經此一鬧騰,項悍留在了身邊,所以對劉邦此來,司馬卬還是盡了一些力的。但實力不厚也就沒有叫板的資本,當初分封時,這位仁兄手下只有一萬多人馬,經過後期徵兵,再加上項悍帶著的手下,滿打滿算也就那三五萬人。

而劉邦經過這一段時間的鬧騰和徵兵,總兵力已達到50多萬人,五萬人對付五十萬,司馬卬也只有望洋興嘆的份了。

這次劉邦派過來的主角是灌嬰。這位兄弟造反之前以販賣絲綢爲業,應該說買賣人應該擅長算計,而這位兄弟天生彪悍,不光會算計還很愛惹事,屬於那種見牆砍三刀、見樹踹兩腳的人,他的驍勇甚至在樊噲之上,幾天不砍人都會全身不自在。

在得到劉邦的授意後,驍勇的灌嬰提著傢伙就衝向了司馬卬。幾輪鬧騰之後,司馬卬被他的不要命打法震住了,因此司馬卬準備逃跑,可不行的是灌嬰不僅四肢發達,頭腦也不簡單,在司馬卬逃跑的路上埋下了伏兵。就在司馬卬埋頭趕路時,灌嬰衝了過來,把他按翻在地,捆了起來送給了劉邦。在劉邦面前,萬般無奈的司馬卬乖乖就範,舉手投降。

至此,項羽最初分封的十八王,二王造反(劉邦、趙歇),六王殞命,六王歸漢(如果包含鄭昌的話是七王歸漢),僅剩四王暫時屬於項羽管轄,一個北京的臧荼,一個安徽的黥布,還有湖北的吳芮和共敖。

彭城已徹底裸露在劉邦的面前。

項羽我來了,咱們第一輪真正的較量開始吧。

第12章 覆滅—第一節陳平的動作(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節 天才隕落(四)第2章 大澤鄉起義—(六)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節荒唐的謀反(一)第5章 楚漢爭鋒—(三十)第7章 烽煙再起—(九)第8章 紅霞萬里—(十六)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二節 敗亡(四)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四)第9章 日落長河—(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八節 戚姬的結局(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五節 國喪(五)第8章 紅霞萬里—(十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二節荒唐的謀反(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六節劉興居的抉擇(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六節劉興居的抉擇(二)第9章 日落長河—(十二)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六節 羣臣定主(三)第12章 覆滅—第十四節 呂氏敗亡(七)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一節戚姬的結局(五)第8章 紅霞萬里—(十五)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九)第12章 覆滅—第十七節 呂氏敗亡(十)第2章 大澤鄉起義—(四)第7章 烽煙再起—(十三)第7章 烽煙再起—(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三節 賈誼論政(三)第9章 日落長河—(九)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四)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九節 改正朔(六)第8章 紅霞萬里—(十二)第4章 軍挺咸陽—(六)第4章 軍挺咸陽—(七)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九節最後的日子四第5章 楚漢爭鋒—(十二)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一節周勃的短板(三)第5章 楚漢爭鋒—(六)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節 最能鬧的人第19章 爭儲——第七節 定親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四節 廢除“連坐”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五節 抓人(二)第9章 日落長河—二十 劉邦爲何能成功(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八節審食其的尷尬三第5章 楚漢爭鋒—(十四)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六節 諸呂封王(三)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一節周勃的短板(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九節 敗亡(一)第9章 日落長河—十九 劉邦爲何能成功(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一節 暗鬥(二)第5章 楚漢爭鋒—(十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一節改正朔(八)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節好一根攪屎棍(六)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四節荒唐的謀反(五)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節 劉恆進京(一)第8章 紅霞萬里—(十七)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三節 查案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七節 羣臣定主(四)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節 國喪(三)第12章 覆滅—第一節陳平的動作(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五節樑王進京(三)第9章 日落長河—(七)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節周勃的短板(二)第6章 旭日東昇—(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八節 天才隕落(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三節 明爭暗鬥(三)第4章 軍挺咸陽—(四)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五節荒唐的謀反(六)第8章 紅霞萬里—(三)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八節 廷爭(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七節 傳檄天下(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五節 國喪(五)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九節最後的日子四第6章 旭日東昇—(一)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六)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六節 諸呂封王(三)第19章 爭儲——第五節 劉啓的那些女人們第8章 紅霞萬里—(十二)第7章 烽煙再起—(六)第19章 爭儲——第八節 過招(一)第9章 日落長河—(九)第7章 烽煙再起—(十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七節 密謀(三)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九)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二節 衝動(三)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八)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七)第7章 烽煙再起—(十四)第19章 爭儲——第三節 埋禍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七節 明爭暗鬥(七)第1章 起點——(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六節 斷糧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七)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三)第4章 軍挺咸陽—(四)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六節 諸呂封王(三)第4章 軍挺咸陽—(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一節 賈誼論政(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節 戚姬的結局(四)第12章 覆滅—第十三節 呂氏敗亡(六)
第12章 覆滅—第一節陳平的動作(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節 天才隕落(四)第2章 大澤鄉起義—(六)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節荒唐的謀反(一)第5章 楚漢爭鋒—(三十)第7章 烽煙再起—(九)第8章 紅霞萬里—(十六)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二節 敗亡(四)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四)第9章 日落長河—(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八節 戚姬的結局(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五節 國喪(五)第8章 紅霞萬里—(十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二節荒唐的謀反(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六節劉興居的抉擇(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六節劉興居的抉擇(二)第9章 日落長河—(十二)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六節 羣臣定主(三)第12章 覆滅—第十四節 呂氏敗亡(七)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一節戚姬的結局(五)第8章 紅霞萬里—(十五)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九)第12章 覆滅—第十七節 呂氏敗亡(十)第2章 大澤鄉起義—(四)第7章 烽煙再起—(十三)第7章 烽煙再起—(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三節 賈誼論政(三)第9章 日落長河—(九)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四)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九節 改正朔(六)第8章 紅霞萬里—(十二)第4章 軍挺咸陽—(六)第4章 軍挺咸陽—(七)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九節最後的日子四第5章 楚漢爭鋒—(十二)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一節周勃的短板(三)第5章 楚漢爭鋒—(六)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節 最能鬧的人第19章 爭儲——第七節 定親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四節 廢除“連坐”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五節 抓人(二)第9章 日落長河—二十 劉邦爲何能成功(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八節審食其的尷尬三第5章 楚漢爭鋒—(十四)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六節 諸呂封王(三)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一節周勃的短板(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九節 敗亡(一)第9章 日落長河—十九 劉邦爲何能成功(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一節 暗鬥(二)第5章 楚漢爭鋒—(十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一節改正朔(八)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節好一根攪屎棍(六)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四節荒唐的謀反(五)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節 劉恆進京(一)第8章 紅霞萬里—(十七)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三節 查案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七節 羣臣定主(四)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節 國喪(三)第12章 覆滅—第一節陳平的動作(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五節樑王進京(三)第9章 日落長河—(七)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節周勃的短板(二)第6章 旭日東昇—(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八節 天才隕落(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三節 明爭暗鬥(三)第4章 軍挺咸陽—(四)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五節荒唐的謀反(六)第8章 紅霞萬里—(三)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八節 廷爭(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七節 傳檄天下(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五節 國喪(五)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九節最後的日子四第6章 旭日東昇—(一)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六)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六節 諸呂封王(三)第19章 爭儲——第五節 劉啓的那些女人們第8章 紅霞萬里—(十二)第7章 烽煙再起—(六)第19章 爭儲——第八節 過招(一)第9章 日落長河—(九)第7章 烽煙再起—(十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七節 密謀(三)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九)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二節 衝動(三)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八)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七)第7章 烽煙再起—(十四)第19章 爭儲——第三節 埋禍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七節 明爭暗鬥(七)第1章 起點——(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六節 斷糧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七)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三)第4章 軍挺咸陽—(四)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六節 諸呂封王(三)第4章 軍挺咸陽—(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一節 賈誼論政(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節 戚姬的結局(四)第12章 覆滅—第十三節 呂氏敗亡(六)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静宁县| 凌海市| 三河市| 涿州市| 吴川市| 万全县| 宁强县| 临漳县| 元谋县| 徐水县| 黔江区| 五家渠市| 鞍山市| 云安县| 南漳县| 新巴尔虎右旗| 汉川市| 清苑县| 黄大仙区| 临汾市| 衡山县| 灵宝市| 宝坻区| 苏尼特右旗| 宁武县| 托里县| 修水县| 麻栗坡县| 凤山市| 融水| 衡阳市| 金坛市| 平湖市| 萨迦县| 台前县| 布尔津县| 图木舒克市| 岚皋县| 苏州市| 陵川县| 天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