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一節走上前臺(一)

我在前邊講到過,劉盈的死,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老孃的刺激。

但事實上,呂雉並沒有刻意刁難兒子的意思,她只是做了些自己認爲需要做、應該做的事情,並沒有考慮到兒子的感受,更沒準備把兒子推上絕路。

客觀點講,呂雉雖然行事有些過火,但並不爲錯。爲了弄明白這一點,就讓我們重回過頭來,簡單分析她所做過的幾件大事。

首先是戚姬母子的死。

我們看過很多關於帝王將相、造反起義爲主題內容的電視劇,雖然大部分都是在胡編亂造,但它們驚人一致地告訴我們:“皇帝”那把椅子是不好坐的,時不時都會有人跑過來搶的。

呂雉肯定沒有看過這些肥皂劇,這一點我敢和任何人打賭。

呂雉雖然沒有看過,但她卻很清楚這一點。爲能讓兒子坐的安穩,就必須滅掉潛在的對手。

劉如意無疑是劉盈的對手,因爲這個結論早在劉邦在世時就已經爭辯了好多年。

由此可見,問題還是出在劉邦的身上。劉邦在世時,圍繞“太子”那個位置,動了好幾年心思,也把戚姬和劉如意的位置擡的很高,明顯蓋過了呂雉和劉盈的勢頭。

有點社會經驗的人都清楚,這個世界上從來不缺少“牆頭草”。這種人,有沒有本事不重要,重要的是對“風向”把握的很準。

既然戚姬和劉如意的勢頭很足,自然就有人前來投靠。雖然這些人在朝堂上不佔主流,但請相信,當時參與那場博弈的任何一方,都不是在單打獨鬥。既然如此,就有各自的小團體。

簡單點說,經過劉邦幾年的挑撥,分別形成了以呂雉母子爲旗幟的呂氏集團和戚姬母子爲旗幟的戚氏集團。

當然,博弈的結果我們很清楚——呂氏集團勝出。

政治鬥爭是複雜的,勝利和失敗之間往往是一線之隔,只要旗幟還在,就容易滋生不安定因素。甚至有的時候連旗幟都沒有,依然鬧騰的熱火朝天。

有鑑於此,在呂雉的心中,戚姬母子根本就沒有活著的必要。這不能完全怪呂雉殘忍,只能說是形勢的需要。

然而在戚姬母子身上,呂雉做的文章卻有些過火。沒必要讓劉如意死在自己兒子的牀上,當然也無需搞那個“人彘”事件。只是要她們的命而已,搞的太觸目驚心必然會滋生一些副作用。

最大的“副作用”,莫過於劉盈受到的刺激,這大出呂雉的意外。

第二件事就是立外孫女爲皇后。

呂雉這一做法的原由,我在前邊是介紹過的,在此就不再複述。簡單點說,呂雉這麼搞無非是爲了確保自己的位置。雖不怎麼地道,但也算不上十惡不赦。

只不過,這種有悖人倫的事情,做將起來,臉皮還是需要一些厚度的。呂雉無疑符合要求。然而劉盈就很不夠格了,直到死,他都沒能在這件事上釋懷。

第三件事是呂雉和審食其搞曖昧。

這個生活作風問題,說實話我是不願意多言的。經年備受冷落、空虛寂寞,搞出這等事,雖然拿不上臺面,但也不值得千夫所指。

因爲別指望讓所有人,爲了貞節牌坊而泯滅*。道德上的譴責就足夠了,如果上綱上線,我認爲沒那個必要。雖然這件事把劉盈刺激的不輕,但說回來,還是他心理承受力太差。

我在上邊主要介紹了三個方面,當然並不全面,比如給劉肥下藥那一次,也可以歸到這一類。呂雉所做的這一切,只是在按自己的意願辦事而已,並沒有刻意刺激劉盈的意思。歸根結底還是劉盈太老實,他只是個找錯了工作的**絲青年而已。

但不管怎麼說,劉盈還是死了。逝者以往矣。那我們就不再在劉盈身上找話題了,還是讓呂雉登臺表演吧。

劉盈的死,對呂雉的打擊還是蠻大的,畢竟這是她唯一的兒子。

發喪時,呂雉“大哭”。這是史書裡的記載,實際上,此時的她是不該用這個詞的。

相信大家都“哭”過。在做這件事時,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應該是有兩個要素的:一是有聲音,具體發聲方式就沒必要在此演繹了;二是有眼淚,這是傷心痛苦的副產品,具體形態和產生原因我覺得也沒必要介紹。

當然,如果兩個要素不全的話,就應該用另外兩個字來表示:如果只有聲音而沒有眼淚,我們通稱爲“嚎”;如果只有眼淚而沒有聲音,我們通稱爲“泣”。

這三個字,因各自要素不同,表達出來的含義自然有些區別。“哭”是痛苦;“嚎”是無奈;“泣”則是傷心。

呂雉“哭”的方式卻另有一番景象。

呂雉此時的“哭”沒有眼淚,嚴格意義上她是在“嚎”。如果只是“嚎”也就罷了,關鍵是此時的她張著大嘴、瞪著兩眼、掃視羣臣。

大家可以想象,她這是要幹什麼?

這是要吃人!

也許有人會疑惑,老寡婦死了兒子,傷心欲絕都可以理解,如此搞法有些無厘頭了吧?

事實上,她的舉動也完全在情理之中的。

呂雉這些年來雖然比較難纏,但畢竟只是“太后”,是在幕後操縱朝堂,並沒有站到前臺。況且,在呂澤、呂釋之先後歸西后,劉盈又從呂家的手中收回了京城南北兩軍的軍權。

呂雉這七年來,之所以能有如此大的影響力,一是在朝堂內有自己呂家的勢力,二是因爲皇帝是自己的兒子。“太后”這個身份,影響力自然不會太小。

而現在呢?劉盈死了,也就是說自己的身份就相應該有些變化了,至於是變的更好,還是變的特壞,有很多未知數在裡邊。

通常情況下,新一屆政府成立後,往往會進行重新洗牌。至於如何洗,如何能撈到更多的實惠,這是一門很深的學問。

也許有人會提出異議。現在劉盈死了,而那個叫劉恭的小娃是太子,自然會繼承老爹的衣鉢,繼續革命下去。

而劉恭是張嫣的兒子(現在是),張嫣又是呂雉的外孫女,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呂雉都是最大的受益者。

當然,在理論上的確如此。但如果你真的這麼認爲,說明你太不瞭解政治。

“皇帝”那把椅子,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盯著。新老皇帝交替之時,最容易爆發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這些事情的操縱者,就是一直陪在皇帝身邊的近臣們。天曉得下邊跪著的這些人,會不會和一些不地道的諸侯來個裡應外合,倒騰出來一些令人猝不及防的事情?更何況,現在京城的軍權,並不完全掌握在呂家的手裡。

在朝廷大局明朗之前,呂雉自然是不敢掉以輕心的。

呂雉此時的表現,是一個危險的信號。與其說她是在爲兒子哭喪,不如說是在琢磨陪兒子西遊的人選。

簡單點說,她真的準備吃人。。.。

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六節 斷糧第19章 爭儲——第一節 洗牌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第7章 烽煙再起—(九)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九節 劉濞的敗筆第8章 紅霞萬里—(十九)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六節好一根攪屎棍(三)第19章 爭儲——第八節 過招(二)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九)第3章 亂世紛爭—(八)第7章 烽煙再起—(三)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五節樑王進京(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五節大婚(三)第19章 爭儲——第七節 定親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七節最後的日子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二節天才隕落(六)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節周勃的短板(二)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一)第19章 爭儲——第十八節 對癥下藥(二)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二節新一輪博弈(二)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五節 明爭暗鬥(五)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五節劉興居的抉擇(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二節戚姬的結局(六)第12章 覆滅—第七節 呂雉駕崩第8章 紅霞萬里—(十六)第7章 烽煙再起—(四)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八節最後的日子三第4章 軍挺咸陽—(五)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五)第8章 紅霞萬里—(十八)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七)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六節劉興居的抉擇(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節好一根攪屎棍(六)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七節 曹參拜相(四)第1章 起點——(一)第4章 軍挺咸陽—(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節荒唐的謀反(一)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七)第7章 烽煙再起—(八)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五節大婚(三)第3章 亂世紛爭—(一)第8章 紅霞萬里—(四十)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三)第3章 亂世紛爭—(六)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一節戚姬的結局(五)第9章 日落長河—(一)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五節 羣臣定主(二)第8章 紅霞萬里—(十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六節 曹參拜相(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九節 敗亡(一)第9章 日落長河—(六)第19章 爭儲——第三節 埋禍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一節周勃的短板(三)第3章 亂世紛爭—(四)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四節荒唐的謀反(五)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一)第12章 覆滅—第五節 陳平的動作(五)第5章 楚漢爭鋒—(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節 串謀(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四節樑王進京(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四節荒唐的謀反(五)第12章 覆滅—第十五節 呂氏敗亡(八)第9章 日落長河—(九)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節 國喪(三)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五節 密謀(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七節 改正朔(四)第9章 日落長河—(八)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八節審食其的尷尬三第9章 日落長河—(八)第9章 日落長河—(八)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九節 劉濞的敗筆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七節 戚姬的結局(一)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八節 諸侯興兵第5章 楚漢爭鋒—(十九)第19章 爭儲——第二十四節 抓人(一)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二節 衝動(三)第9章 日落長河—(十六)第8章 紅霞萬里—(四十一)第9章 日落長河—二十 劉邦爲何能成功(二)第5章 楚漢爭鋒—(三十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一節 劉盈收場(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七節 天才隕落(一)第19章 爭儲——第十六節 廢黜太子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五節 抓人(二)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五節 諸呂封王(二)第8章 紅霞萬里—(九)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一節 醫之聖手(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四節樑王進京(二)第19章 爭儲——第十節 過招(三)第4章 軍挺咸陽—(四)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二節劉恆進京(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三節 賈誼論政(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三節 串謀(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節 戚姬的結局(四)第5章 楚漢爭鋒—(十四)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三)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六)
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六節 斷糧第19章 爭儲——第一節 洗牌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第7章 烽煙再起—(九)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九節 劉濞的敗筆第8章 紅霞萬里—(十九)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六節好一根攪屎棍(三)第19章 爭儲——第八節 過招(二)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九)第3章 亂世紛爭—(八)第7章 烽煙再起—(三)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五節樑王進京(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五節大婚(三)第19章 爭儲——第七節 定親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七節最後的日子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二節天才隕落(六)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節周勃的短板(二)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一)第19章 爭儲——第十八節 對癥下藥(二)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二節新一輪博弈(二)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五節 明爭暗鬥(五)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五節劉興居的抉擇(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二節戚姬的結局(六)第12章 覆滅—第七節 呂雉駕崩第8章 紅霞萬里—(十六)第7章 烽煙再起—(四)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八節最後的日子三第4章 軍挺咸陽—(五)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五)第8章 紅霞萬里—(十八)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七)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六節劉興居的抉擇(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節好一根攪屎棍(六)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七節 曹參拜相(四)第1章 起點——(一)第4章 軍挺咸陽—(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節荒唐的謀反(一)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七)第7章 烽煙再起—(八)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五節大婚(三)第3章 亂世紛爭—(一)第8章 紅霞萬里—(四十)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三)第3章 亂世紛爭—(六)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一節戚姬的結局(五)第9章 日落長河—(一)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五節 羣臣定主(二)第8章 紅霞萬里—(十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六節 曹參拜相(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九節 敗亡(一)第9章 日落長河—(六)第19章 爭儲——第三節 埋禍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一節周勃的短板(三)第3章 亂世紛爭—(四)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四節荒唐的謀反(五)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一)第12章 覆滅—第五節 陳平的動作(五)第5章 楚漢爭鋒—(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節 串謀(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四節樑王進京(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四節荒唐的謀反(五)第12章 覆滅—第十五節 呂氏敗亡(八)第9章 日落長河—(九)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節 國喪(三)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五節 密謀(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七節 改正朔(四)第9章 日落長河—(八)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八節審食其的尷尬三第9章 日落長河—(八)第9章 日落長河—(八)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九節 劉濞的敗筆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七節 戚姬的結局(一)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八節 諸侯興兵第5章 楚漢爭鋒—(十九)第19章 爭儲——第二十四節 抓人(一)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二節 衝動(三)第9章 日落長河—(十六)第8章 紅霞萬里—(四十一)第9章 日落長河—二十 劉邦爲何能成功(二)第5章 楚漢爭鋒—(三十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一節 劉盈收場(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七節 天才隕落(一)第19章 爭儲——第十六節 廢黜太子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五節 抓人(二)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五節 諸呂封王(二)第8章 紅霞萬里—(九)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一節 醫之聖手(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四節樑王進京(二)第19章 爭儲——第十節 過招(三)第4章 軍挺咸陽—(四)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二節劉恆進京(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三節 賈誼論政(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三節 串謀(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節 戚姬的結局(四)第5章 楚漢爭鋒—(十四)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三)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当涂县| 呼伦贝尔市| 保康县| 平舆县| 景东| 乐业县| 铁岭市| 哈巴河县| 景洪市| 东安县| 江都市| 蕉岭县| 改则县| 建德市| 平顺县| 文成县| 师宗县| 青铜峡市| 林甸县| 三门峡市| 剑河县| 沁源县| 苏尼特右旗| 荃湾区| 沛县| 株洲市| 兴文县| 瓮安县| 波密县| 陆丰市| 长宁区| 南木林县| 屏边| 吉木萨尔县| 大同市| 米泉市| 察雅县| 鄯善县| 浦县| 贵阳市| 炎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