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三節 醫之聖手(三)

通常情況下,有點本事的人脾氣都不會太好,要麼目空一切,要麼犟驢一個。淳于意屬於後者。

要說他只是一個大夫,有點脾氣也無所謂,脾氣犟不犟好像和看病沒多大關係。而事實上,關係大了去了。

淳于意不依附權貴。雖然他曾政府部門混了好幾年,可出來後就再也不願意回組織裡去,在外邊上躥下跳瞎折騰。趙王、膠西王、濟南王、吳王都曾派人來請,虛席以待讓他當國醫。可淳于意毫不客氣地回絕了,堅持留在齊國。然而,他在齊國也沒主動投靠組織,反而在民間四處流竄。這期間救了很多人的命,當然絕大部分人是老百姓。這也許就是淳于意不回官府的原因吧。

好在一點是他也經常給權貴們治病,沒把自己的關係圈弄的很糟。還爲當時的陽虛侯劉將閭(隨後將被封爲齊王)治過痹病,甚至陪著劉將閭跑到長安轉了一圈,關係處的挺好。所以他在齊國地盤上混的還不錯,雖然沒當御醫,但和御醫也沒什麼兩樣。

如果長此以往,也許淳于意的日子會好過一些,然而其性格讓他滋生了另外一個毛病——孤傲,具體表現爲不給一些人治病。

至於給誰看又不給誰看,淳于意是有選擇的,他選擇的標準不是患者的身份,而根據對方是不是真的有病,對那些沒病找抽的,他通常會嗤之以鼻、置之不理。但事實上,這種情況通常會出現在達官貴人的身上。

當時的齊王劉則就是沒病找抽的一位。

劉則是劉邦的孫子,劉襄的兒子。要說這個人挺老實的,在史料里根本沒正面提到過他,要不是他身份特殊,司馬遷老爺子連看都不想看他一眼。

這個老實人有個很大的毛病——胖。不到二十的劉則是個大胖子,並且胖的出奇,走兩步路都會喘的不停。他的這種身材,最容易得一些富貴病,比如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什麼的,這讓劉則很苦惱。

劉胖子認爲自己病的很嚴重。

的確挺嚴重,生活不能自理,走路都很吃力,絕不能算是個正常人。

既然不正常那肯定有病,既然有病那就得治。劉胖子也是這麼認爲的。所以他叫來很多大夫爲他治病。中藥、鍼灸……所有能用的辦法,都毫不客氣地往劉胖子身上招呼,折騰了好長時間,不但沒一點療效反而越發嚴重了。

最終,一籌莫展的劉胖子想起了四處流竄的淳于意,因此派使者去請。

實際上淳于意對劉胖子的病情早有耳聞。在使者面前,淳于意說了很長一段話,大概意思就是齊王應調節飲食,多做運動。也就是我上節提到的那句話——生命在於運動。

不過淳于意做事很絕,他也許清楚劉胖子不會聽他的。爲了不惹禍上身,淳于意做出了個令人側目的舉動——逃跑。找了個藉口,甩掉使者,一溜煙跑的沒了人影。

最終使者無奈的返回了王宮。

老實的劉胖子出離憤怒了。給你臉不要臉,老子病成這個樣子,**撒腿跑了,太不厚道,治不死你纔是怪事。

淳于意倒黴的日子來臨了。

人要是倒黴喝涼水都能塞牙。淳于意對此就深有體會。

甩掉齊國使者後,他又開始過上了浪跡天涯的日子,雖然辛苦但心情還是挺好的。可很快發生了一件事破壞了他這份好心情。

事情是這樣的。

淳于意在這段四處流竄的日子裡,還不忘替人治病。一次爲一個貴婦人治病,由於其併入膏肓,淳于意回天乏術,病人兩腳一蹬——死了。

現今,醫院如果發生這種事,很快就有人在門口扯個白條幅,不把醫院上下折騰的天翻地覆不算完。可在古代就沒這麼麻煩了,因爲在當時醫院就是大夫,大夫就是醫院,翻來覆去就那個把人,直接把他按翻在地,扭送官府就能了事。

淳于意就攤上了這麼件爛事。

淳于意被扭送官府這件事很快傳到大胖子劉則的耳朵裡。劉胖子咧嘴笑了:“小子,看你能往哪跑。”

雖然劉胖子行動遲緩但辦事效率還是有的。他現在也不找淳于意治病了,而授意官府不管三七二十一扒掉淳于意的褲子就是一頓暴打。

有人說官府隨便打好人的屁股,真是太昏庸。事實上,世界上沒那麼多昏庸的人,只是立場不同,出發點不同罷了。

打完之後,劉胖子仍然餘恨未消,咬牙切齒地想要淳于意的命。

淳于意挺悲催的,替人看病竟然落了這麼個下場,早知如此還不如老老實實地去幫劉胖子減肥了。

好在是淳于意曾經當過幾年官,在地方雖然被折騰的體無完膚,但不容易被砍頭。也就是說,劉胖子若想要他的命,且還不往自己臉上抹黑的話,就需要替淳于意定好罪名,連人帶罪狀一併送中央,經廷尉審覈,報皇帝勾決。

當然,這種複雜的處決流程多現於治世,在那些兵荒馬亂的年代就沒這麼麻煩。可不幸劉胖子就生活在治世,因此就不能隨心所欲。不過這對淳于意來說,恰恰是一個幸運。

但淳于意並沒有幸運感覺,因爲他這些年來一直在齊國混,京城什麼情況他根本不曉得,京城裡的人他也沒認識幾個。在齊國落這麼個下場,想到人生地不熟的京城翻案,似乎比登天還難。

此時的淳于意是絕望的,在絕望之餘是太多遺憾,因爲他滿腹的治病良方,可能就此而絕跡。

這,也許就是自己最後的日子。

因此,淳于意向牢頭借來筆硯,開始記錄下自己熟知的藥方,他希望能把這些藥方留下來,留下來救活更多的人。

也在這一刻,他做出了另外一個決定:這一次,如果能夠僥倖活命的話,他將廣收門徒,絕不能讓胸中所學付諸東流。

也許有人認爲這個決定並什麼大不了,只是收徒弟而已,何必如此大驚小怪。事實上,淳于意的這個決定打破了幾千年來中醫密不外傳的習俗,爲後世中醫學說的傳承和推廣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

這一年,他只有三十九歲。

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節 國喪(三)第8章 紅霞萬里—(十四)第7章 烽煙再起—(七)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八)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九節 天才隕落(三)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一節 鄧通的結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節 蕭規曹隨(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節 串謀(一)第19章 爭儲——第十七節 對癥下藥(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節審食其的尷尬(五)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四)第8章 紅霞萬里—(十一)第8章 紅霞萬里—(十二)第7章 烽煙再起—(六)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三)第2章 大澤鄉起義——(三)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九)第19章 爭儲——第二節 慄姬的運氣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二節戚姬的結局(六)第3章 亂世紛爭—(七)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六節 改正朔(三)第5章 楚漢爭鋒—(四)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五節 改正朔(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五節薄昭的結局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四節荒唐的謀反(五)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六節 改正朔(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六節薄昭的結局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五節 國喪(五)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二)第5章 楚漢爭鋒—(十六)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五節 改正朔(二)第5章 楚漢爭鋒—(三十一)第7章 烽煙再起—(九)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四節 改正朔(一)第9章 日落長河—十九 劉邦爲何能成功(一)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六)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七節 諸呂封王(四)第8章 紅霞萬里—(九)第12章 覆滅—第二節陳平的動作(二)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六)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一節 開始吧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二節新一輪博弈(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六節好一根攪屎棍(三)第3章 亂世紛爭—(九)第5章 楚漢爭鋒—(十九)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節 蕭規曹隨(一)第19章 爭儲——第七節 定親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七節 諸呂封王(四)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九節 改正朔(六)第2章 大澤鄉起義—(六)第9章 日落長河—(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九節 無雙國士(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八節 劉濞收場(一)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二節 敗亡(四)第12章 覆滅—第六節 陳平的動作(六)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七節 樑王請罪(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一節 醫之聖手(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四節 國喪(四)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三節新一輪博弈(三)第3章 亂世紛爭—(二)第1章 起點——(一)第12章 覆滅—第三節陳平的動作(三)第12章 覆滅—第十五節 呂氏敗亡(八)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四節 諸呂封王(一)第3章 亂世紛爭—(一)第19章 爭儲——第十三節 腦殘的對答第5章 楚漢爭鋒—(三十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二節好一根攪屎棍八第3章 亂世紛爭—(八)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節 串謀(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五節大婚(三)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四節樑王進京(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九節好一根攪屎棍(五)第5章 楚漢爭鋒—(八)第19章 爭儲——第二節 慄姬的運氣第5章 楚漢爭鋒—(三十一)第5章 楚漢爭鋒—(十)第5章 楚漢爭鋒—(二)第9章 日落長河—(十五)第8章 紅霞萬里—(十六)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二節天才隕落(六)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六節 曹參拜相(三)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三節 晁錯其人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節 賈誼論政(二)第12章 覆滅—第十三節 呂氏敗亡(六)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六節 羣臣定主(三)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二節 衝動(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五節 曹參拜相(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二節改正朔(九)第4章 軍挺咸陽—(四)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六節審食其的尷尬一第9章 日落長河—(十四)第4章 軍挺咸陽—(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八節 廷爭(一)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四)第1章 起點——(三)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五節 抓人(二)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節 暗鬥(一)
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節 國喪(三)第8章 紅霞萬里—(十四)第7章 烽煙再起—(七)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八)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九節 天才隕落(三)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一節 鄧通的結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節 蕭規曹隨(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節 串謀(一)第19章 爭儲——第十七節 對癥下藥(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節審食其的尷尬(五)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四)第8章 紅霞萬里—(十一)第8章 紅霞萬里—(十二)第7章 烽煙再起—(六)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三)第2章 大澤鄉起義——(三)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九)第19章 爭儲——第二節 慄姬的運氣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二節戚姬的結局(六)第3章 亂世紛爭—(七)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六節 改正朔(三)第5章 楚漢爭鋒—(四)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五節 改正朔(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五節薄昭的結局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四節荒唐的謀反(五)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六節 改正朔(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六節薄昭的結局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五節 國喪(五)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二)第5章 楚漢爭鋒—(十六)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五節 改正朔(二)第5章 楚漢爭鋒—(三十一)第7章 烽煙再起—(九)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四節 改正朔(一)第9章 日落長河—十九 劉邦爲何能成功(一)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六)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七節 諸呂封王(四)第8章 紅霞萬里—(九)第12章 覆滅—第二節陳平的動作(二)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六)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一節 開始吧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二節新一輪博弈(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六節好一根攪屎棍(三)第3章 亂世紛爭—(九)第5章 楚漢爭鋒—(十九)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節 蕭規曹隨(一)第19章 爭儲——第七節 定親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七節 諸呂封王(四)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九節 改正朔(六)第2章 大澤鄉起義—(六)第9章 日落長河—(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九節 無雙國士(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八節 劉濞收場(一)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二節 敗亡(四)第12章 覆滅—第六節 陳平的動作(六)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七節 樑王請罪(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一節 醫之聖手(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四節 國喪(四)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三節新一輪博弈(三)第3章 亂世紛爭—(二)第1章 起點——(一)第12章 覆滅—第三節陳平的動作(三)第12章 覆滅—第十五節 呂氏敗亡(八)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四節 諸呂封王(一)第3章 亂世紛爭—(一)第19章 爭儲——第十三節 腦殘的對答第5章 楚漢爭鋒—(三十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二節好一根攪屎棍八第3章 亂世紛爭—(八)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節 串謀(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五節大婚(三)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四節樑王進京(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九節好一根攪屎棍(五)第5章 楚漢爭鋒—(八)第19章 爭儲——第二節 慄姬的運氣第5章 楚漢爭鋒—(三十一)第5章 楚漢爭鋒—(十)第5章 楚漢爭鋒—(二)第9章 日落長河—(十五)第8章 紅霞萬里—(十六)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二節天才隕落(六)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六節 曹參拜相(三)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三節 晁錯其人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節 賈誼論政(二)第12章 覆滅—第十三節 呂氏敗亡(六)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六節 羣臣定主(三)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二節 衝動(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五節 曹參拜相(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二節改正朔(九)第4章 軍挺咸陽—(四)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六節審食其的尷尬一第9章 日落長河—(十四)第4章 軍挺咸陽—(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八節 廷爭(一)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四)第1章 起點——(三)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五節 抓人(二)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節 暗鬥(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岱山县| 新郑市| 内丘县| 金昌市| 诸城市| 根河市| 福贡县| 北票市| 宜城市| 崇明县| 衡山县| 澄城县| 应城市| 普定县| 淮北市| 金沙县| 会理县| 海原县| 胶州市| 册亨县| 修文县| 唐山市| 临安市| 蓝山县| 卫辉市| 拉孜县| 筠连县| 大埔县| 罗甸县| 溆浦县| 南昌县| 东台市| 木里| 绥芬河市| 侯马市| 花莲县| 始兴县| 光山县| 达拉特旗| 奎屯市| 九龙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