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二)

在劉邦動手之前,我覺得還需要說些廢話,把王黃、曼丘臣這兩個人簡單做一下介紹。因爲這兩個人此時在這裡出現,似乎有些突兀,如果不對他倆解釋一番的話,會讓人鬧不明白。

這兩個人我們在前邊介紹過的,他們都屬於韓王信的部下,後來一起投降匈奴。由於冒頓對韓王信不怎麼感冒,這倆仁兄很有眼色地推薦趙利爲王,然後奪走了韓王信的兵權。

他倆的行爲,把韓王信噁心的要死。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碰到這兩個勢利小人,韓王信也只能打掉門牙往肚裡吞了。至此,這位韓仁兄過上了白眼受盡、魂不守舍的日子。

這段時間,這位姓韓的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罪,他開始懷念當初在劉邦手下的日子了??勺约寒敵踝黥[的太狠,還有回頭的機會嗎?連他自己都不敢想象。

後來就是“白登之圍”。王黃、曼丘臣陪著趙利帶兵在樓煩悠轉一圈後,被突如其來地周勃打的屁滾尿流,一退八十里,跑的沒了人影,甚至連冒頓曾和他們約定合擊劉邦的計劃也拋到了腦後。

冒頓放走劉邦後,急急忙忙找到了趙利、王黃還有曼丘臣,獰視他們一陣後,狠狠地吼道:“漢人,奸佞之徒!”然後把他們趕出了大帳。而到此時,韓王信又一次進入了冒頓的眼簾,他覺得這羣漢人還的讓那個姓韓的來管。

韓王信出頭的日子似乎要出現了,但這只是似乎而已。

但不管怎麼說,韓王信現在又能接觸到兵權了,雖然帶的兵不是太多,但最起碼能領著幾個人悠轉悠轉了。

而與此同時,王黃、曼丘臣也同樣有自己的勢力範圍。說白了,冒頓雖然不信任王黃他們,但也不怎麼信任韓王信,畢竟上過姓韓的大當。

此時的韓王信很討厭王黃、曼丘臣這兩個人;而與此相反,這兩個人也對韓王信並不怎麼感冒?,F在,這幾個不管怎麼努力,是再也尿不到一個壺裡了。縱然如此,雙方誰也奈何不了誰,因爲現在真正的老大是冒頓,哪一方弄的過火,在老大面前都不好看。

然而,冒頓很個性,偏偏要把他們往一起攪,讓韓王信爲主將,王、曼二人爲副將,讓你們幾個老熟人領著一羣漢匈雜牌軍,駐紮邊界的最前沿,成了一支名副其實的炮灰部隊。

也正是炮灰部隊,硬是和陳豨在代地拉了三年多據。當然,雙方拉鋸的過程並不怎麼激烈,這中間有很多水份,原因很簡單:他們都是老熟人。

自從陳豨駐軍代地後,韓王信和王黃這一次難得的達成了一直意見——遊說陳豨。

具體負責這件事情的就是王黃、曼丘臣。遊說的道理說的頭頭是道,但一直沒能打動那個姓陳的,因爲陳豨沒準備陪著他們去大荒原上喝風。但陳豨也沒徹底拒絕他們在自己面前的鼓吹,他也在打著自己的小算盤。

既然你們來遊說,那就不會撕破臉和自己較真,若如此,自己就無需抖那麼大精神和你對砍,安全係數自然會高一點。再說,離京前韓信的那番言語對他的刺激還是蠻大的,多個朋友多條路,既然你們要交朋友,何樂而不爲?

談判嘛,當初你韓王信不就用這招數忽悠過冒頓?以其人之道反至其人之身,絕對不能算過分。

因此,陳豨和王、曼等人又再續前緣,該吃飯的吃飯,該喝酒的喝酒,關係比較融洽。當然,這些事情都是偷偷摸摸的行爲,陳豨沒傻到光明正大地這麼搞。

就在大家暗地裡握手言歡之時,韓王信的一個舉動打破這個和諧的局面。韓王信的舉動是進軍參和(今山西陽高南)。此時,正好是漢十一年春,也就是陳豨鬧騰的幾個月前。

要說韓王信的舉動是可以理解的。自從投奔匈奴後,就再也沒種過地、也沒紡過紗,整天待在那荒草胡地,除了能養幾頭牲口外,其他日常用品全部靠搶??伤麐屪詮暮完愗g交朋友以來,能搶的地方逐漸縮小,生活也日益拮據,因此他看中了這個地方。這個地方要說也沒什麼特點,主要是相對匈奴而言比較靠南。

在這裡韓王信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韓王信來了,在這裡搶了一陣後,竟然住了下來??磥硭€是比較喜歡住房子,那種搬家方便的帳篷生活還是有些不習慣。

可他這麼一搞,劉邦不幹了。不辦綠卡就想搞遺民,有些過分了吧?因此劉邦準備把他驅逐出境。

就這樣,一個叫柴武的人來了。這個人我不想再做什麼介紹了,原因只有一個——關於他的史料太少。不過就有限的史料看,他也是個猛人,並且常隨劉邦,和靳歙那個角色有點相像。

韓王信這些年混的不是太好,可有一點他一直以來做的很不錯,這一點就是他熟人多、人緣廣。只要劉邦派來的人,他都認,並且關係還很要好。不能不歎服這位仁兄的交際能力。

柴武來了。韓王信準備拿對付陳豨的辦法來招呼這位仁兄。

說客來了,並攜帶著韓王信的親筆信。

然而令說客沒有想到的是,柴武一口回絕了他的說辭,並當場爲韓王信寫了一封很有水平的信,把劉邦吹噓一番,然後竟勸韓王信重新倒戈。

韓王信猶豫了。但只是猶豫了一下而已,因爲他想起了自己曾投降項羽,再後來投奔匈奴,現在又攻佔漢城……無論是哪一條,都能砍掉他的腦袋。

最終,他又給柴武寫了一封回信,信的最後寫了這麼一句話,我準備抄下來,展現一下當漢奸的下場。

他的話是這樣說的,“今僕匿山谷間,乞貸蠻夷,僕之思歸,如痿人不忘起,盲者不忘視也,然勢不可?!?

此時的韓王信已無雄心壯志,只是在茍延殘喘而已,讓自己淪落到如此地步,實爲可憐。然而,令他沒有想到的是,還有人將會步他的後塵。

深夜,就在韓王信痛苦地反思著自己波瀾起伏的一生時,柴武行動了。漢軍悄悄地逼近了城牆,叩開了這個參和的大門。

韓王信這一次沒跑,不是他不準備跑,而是實實在在沒有跑掉。在亂軍之中,他結束了自己恥辱的一生。

韓王信死了,而王黃和曼丘臣還活著。之所以活著,是因爲他們並不在這裡,而在陳豨那個方向,正交流感情。

韓王信的死,讓他倆人多少有些失落。無論他倆怎麼無視韓王信的存在,但姓韓的畢竟是他們的領導,沒有了他的存在,這兩個人也沒有了方向。

就在漫無目的的流竄幾個月後,他們的好朋友陳豨終於要起來鬧騰了。

這一次,是陳豨主動找的他們,並通過他們和冒頓掛上了鉤。他們終於順利地走到了一起。

而事實證明,他們並沒比韓王信多活幾天,因爲劉邦真的要出手了。

第2章 大澤鄉起義—(六)第8章 紅霞萬里—(四)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六節好一根攪屎棍(三)第3章 亂世紛爭—(二)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第2章 大澤鄉起義——(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五節 改正朔(二)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七節 諸呂封王(四)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五節 早立太子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三節劉恆進京(四)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一節好一根攪屎棍七第7章 烽煙再起—(十一)第9章 日落長河—(十五)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四節薄昭的結局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節 戚姬的結局(四)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一節 醫之聖手(一)第19章 爭儲——第十八節 對癥下藥(二)第12章 覆滅—第十四節 呂氏敗亡(七)第6章 旭日東昇—(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一節天才隕落(五)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三)第7章 烽煙再起—(七)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五節大婚(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八節 戚姬的結局(二)第8章 紅霞萬里—(十五)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四節 改正朔(一)第12章 覆滅—第十四節 呂氏敗亡(七)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一)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五)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一)第8章 紅霞萬里—(七)第4章 軍挺咸陽—(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九節 敗亡(一)第7章 烽煙再起—(十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節 醫之聖手(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八節 劉肥避險(一)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三節劉恆進京(四)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八節 戚姬的結局(二)第9章 日落長河—(十一)第1章 起點——(四)第8章 紅霞萬里—(八)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三節新一輪博弈(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三節改正朔(十)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二節 掌控朝局(二)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九)第4章 軍挺咸陽—(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二節天才隕落(六)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節 戚姬的結局(四)第12章 覆滅—第七節 呂雉駕崩第2章 大澤鄉起義——(三)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七節 諸呂封王(四)第8章 紅霞萬里—(一)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節 劉恆進京(一)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三節 掌控朝局(三)第9章 日落長河—(四)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一節 賈誼論政(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七節 改正朔(四)第9章 日落長河—(十三)第2章 大澤鄉起義——(二)第12章 覆滅—第十七節 呂氏敗亡(十)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七)第8章 紅霞萬里—(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節 最能鬧的人第19章 爭儲——第二節 慄姬的運氣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一)第4章 軍挺咸陽—(六)第9章 日落長河—(十三)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一節 暗鬥(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一節 鄧通的結局第19章 爭儲——第八節 過招(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節 最能鬧的人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一節 醫之聖手(一)第12章 覆滅—第十五節 呂氏敗亡(八)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八節竇漪房的身世(三)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九節 廷爭(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節好一根攪屎棍(六)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七節最後的日子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八節審食其的尷尬三第12章 覆滅—第五節 陳平的動作(五)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五)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節周勃的短板(二)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六)第20章 拔刺——第二節 廢太子的結局(二)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七)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六節 斷糧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六節最後的日子一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七)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三節 晁錯其人第7章 烽煙再起—(四)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九節 改正朔(六)第7章 烽煙再起—(十五)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六節竇漪房的身世(一)第5章 楚漢爭鋒—(十二)第12章 覆滅—第十七節 呂氏敗亡(十)第9章 日落長河—(八)第5章 楚漢爭鋒—(十)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四節 不滿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一)
第2章 大澤鄉起義—(六)第8章 紅霞萬里—(四)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六節好一根攪屎棍(三)第3章 亂世紛爭—(二)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第2章 大澤鄉起義——(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五節 改正朔(二)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七節 諸呂封王(四)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五節 早立太子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三節劉恆進京(四)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一節好一根攪屎棍七第7章 烽煙再起—(十一)第9章 日落長河—(十五)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四節薄昭的結局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節 戚姬的結局(四)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一節 醫之聖手(一)第19章 爭儲——第十八節 對癥下藥(二)第12章 覆滅—第十四節 呂氏敗亡(七)第6章 旭日東昇—(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一節天才隕落(五)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三)第7章 烽煙再起—(七)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五節大婚(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八節 戚姬的結局(二)第8章 紅霞萬里—(十五)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四節 改正朔(一)第12章 覆滅—第十四節 呂氏敗亡(七)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一)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五)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一)第8章 紅霞萬里—(七)第4章 軍挺咸陽—(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九節 敗亡(一)第7章 烽煙再起—(十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節 醫之聖手(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八節 劉肥避險(一)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三節劉恆進京(四)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八節 戚姬的結局(二)第9章 日落長河—(十一)第1章 起點——(四)第8章 紅霞萬里—(八)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三節新一輪博弈(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三節改正朔(十)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二節 掌控朝局(二)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九)第4章 軍挺咸陽—(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二節天才隕落(六)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節 戚姬的結局(四)第12章 覆滅—第七節 呂雉駕崩第2章 大澤鄉起義——(三)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七節 諸呂封王(四)第8章 紅霞萬里—(一)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節 劉恆進京(一)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三節 掌控朝局(三)第9章 日落長河—(四)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一節 賈誼論政(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七節 改正朔(四)第9章 日落長河—(十三)第2章 大澤鄉起義——(二)第12章 覆滅—第十七節 呂氏敗亡(十)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七)第8章 紅霞萬里—(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節 最能鬧的人第19章 爭儲——第二節 慄姬的運氣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一)第4章 軍挺咸陽—(六)第9章 日落長河—(十三)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一節 暗鬥(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一節 鄧通的結局第19章 爭儲——第八節 過招(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節 最能鬧的人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一節 醫之聖手(一)第12章 覆滅—第十五節 呂氏敗亡(八)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八節竇漪房的身世(三)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九節 廷爭(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節好一根攪屎棍(六)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七節最後的日子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八節審食其的尷尬三第12章 覆滅—第五節 陳平的動作(五)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五)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節周勃的短板(二)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六)第20章 拔刺——第二節 廢太子的結局(二)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七)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六節 斷糧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六節最後的日子一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七)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三節 晁錯其人第7章 烽煙再起—(四)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九節 改正朔(六)第7章 烽煙再起—(十五)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六節竇漪房的身世(一)第5章 楚漢爭鋒—(十二)第12章 覆滅—第十七節 呂氏敗亡(十)第9章 日落長河—(八)第5章 楚漢爭鋒—(十)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四節 不滿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二连浩特市| 盖州市| 宁南县| 临汾市| 偃师市| 古蔺县| 广丰县| 盐亭县| 灵山县| 鹤山市| 错那县| 九寨沟县| 敦煌市| 精河县| 苗栗县| 准格尔旗| 怀宁县| 靖宇县| 盈江县| 梅州市| 库伦旗| 阳东县| 资中县| 永善县| 祁连县| 湖北省| 泰安市| 马尔康县| 海城市| 尚志市| 余姚市| 中超| 万全县| 利辛县| 航空| 昭通市| 东山县| 本溪市| 边坝县| 鹤壁市| 密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