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章 紅霞萬里—(十三)

在廷議現場,劉邦向羣臣肆無忌憚地掄起了棒槌。羣臣心裡都清楚,皇帝這次是要東真格了。

然而,現場絕大部分人都是劉家的老人,當然也和呂家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劉盈這些年來的表現雖然不搶眼,但也沒犯錯,並且人還比較老實,劉邦這次大刀闊斧地惡整,讓這些人心中多少有些不爽。

當然,如果劉邦這次不打呂澤他們屁股的話,雖然反對聲一片,但還不至於讓羣臣這麼激動。而此時,卻不得不激動。因爲羣衆的眼睛是雪亮的,劉邦的行爲明顯是要向呂家開刀了。如果此時不再努力爭一把,太子肯定被廢,呂家也跟著玩完。

羣臣這一次算是豁了出去,爭先恐後地發言,唯恐輪不著自己說話。要說也沒什麼大不了,不就是打屁股嘛,大家都捱打也不算很丟人。

按照這一理論,樊噲、夏侯嬰等人就痛痛快快地鬧騰了一番,這讓劉邦咬牙切齒地準備送給他們些禮物,而就在此時,周昌站了起來。

平時大家都怕這個周結巴,見到他都想跑,而此時卻有一種救命稻草的感覺,紛紛閉上了嘴,給他騰出了場地,靜待他的表演。

周昌來到了殿中央,準備說話了。

周昌已經憋了好長時間,由於自己口吃,一直輪不著自己發言,所以很生氣,用史書裡的一個詞——“盛怒”。司馬遷老爺子真是高手,這一個詞就頂我說了半天話。

由於周昌“盛怒”,所以結巴的更爲嚴重,張嘴就直奔核心思想,很有總結概括的意思。好了,不再廢話了,讓周昌表演吧。

周昌扭著頭,費了半天勁,說道:“臣、臣……臣以爲,絕、絕……絕不能換太子。”

劉邦費力地聽完他的話,憤怒地問道:“爲何?”

實際上劉邦這是在爲難周昌,就周昌的說話水平,想讓他說清楚所以然,那得準備下午飯。

不過周昌有自己的解決方式,沒有兩把刷不可能在這個崗位上混這麼長時間。

周昌的解決方式很簡單,瞪著兩眼說道:“臣、臣……臣口不能言,然、然……然臣期、期……期知其不可。陛、陛……陛下欲、欲……欲廢太子,臣、臣……臣期、期……期不奉召。”

周昌兩句話,我用的標點符號有些多,如果大家看的費勁,也敬請見諒,由於這位仁兄說話就是這種方式。

周昌費勁的表達完自己的意思,劉邦不怒反樂了。對付這個姓周的,劉邦有經驗,絕對不能和他對著幹,要不然還不知道啥難聽話在等著他呢,更爲關鍵的是劉邦在心裡比較喜歡這個人。

周昌說話不利索,但愛較真,他一旦認準個理,八匹大馬都拉不回來。更重要的是,這位仁兄不怕死,不管你是誰,我說不行就不行,要麼你殺了我,要麼就聽我的。現在他明著說“不奉詔”,這個愣頭青可真敢來這一手,還不用打這賭。劉邦讓他當御史大夫,真算是用對了人。能用到這麼個人,也讓後世很多有爲的皇帝很是豔羨,包括漢武帝。

劉邦笑了,擺了擺手說了聲:“今天廷議就到此吧!”然後率先離開了大殿。

這次論戰,以羣臣的勝利而告終。

大家都鬆了一口氣,終於度過了難熬的一天。

大臣們陸陸續續地離開大殿,當週昌走到門口時,呂雉攔住了他。

實際上這次廷議,呂雉一直在現場。當然,她沒有收到劉邦的邀請函,也沒有機會站到前臺進行表演,而是躲在側房偷聽。因爲這次廷議將會影響自己和兒子隨後的生存方式,這不能不引起她的重視。

在周昌的面前,呂雉下跪了。

這個高傲的女人,帝國的皇后,流下了痛心和感激的眼淚:“沒有你,太子幾被廢矣。”

的確,這次皇帝和羣臣間的拔河,因周昌的諍諫使羣臣稍佔優勢。呂雉的下跪,在某種意義上說是應該的。而令她沒有想到的是,她這次下跪也是很值得的,因爲以弱者的姿態亮相於羣臣,也引來更多的同情,也得到了更多的支持。劉盈在這次風波中能夠化險爲夷,應該感謝很多人,感謝很多事。其中,最應感謝周昌這次的諍諫,張良隨後的奇謀,還有他老孃呂雉的這一跪。

廷議結束了,但不代表劉邦就不再換太子了,這是在場所有人的心裡都清楚的。

然而,羣臣們都已經做出了自己所能夠提供的支持,也付出了最大的努力,甚至還有很多人也貢獻出了屁股,但並不代表這就是最終的結果,因爲最後的答案始終握在老大的手上,只要皇帝不放棄“換太子”的想法,羣臣永遠都不可能贏得了這次對抗賽的最終勝利。

讓皇帝放棄自己思慮多年的想法,這似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的確,一般情況下這種事情是不可能完成的,然而這一次出現了“二般情況”。

非常之事必待非常之人,劉邦這一輩子鬧革命,別的本事稀鬆,但用人的本事絕對一流,正因如此,此時的大漢天下臥虎藏龍、高手雲集。

“換太子”這件事情鬧騰到現在,高手終於還是出手了。

這個高手就是張良。

這位仁兄我們已經讓他涼快好長一段時間了,自從劉邦決定遷都長安起,我們就再也沒提到過他。也不是我不願意介紹他,主要是這位仁兄的確在這段時間裡啥也沒幹,更誇張的是什麼活動也不參加,包括上邊講的這次熱熱鬧鬧的廷議。

自從幫助劉邦分析了一下“遷都”的好處後,張兄弟就徹徹底底的把自己掩藏了起來,再也不願意露頭。

並且他掩藏的還比較好,俗話說“小隱於野大隱於市”,而這位仁兄更誇張,覺得隱藏於“市”還不過癮,更上一個臺階——“隱於朝”,可謂化腐朽爲神奇。這位仁兄不光有大奇謀,更有大智慧。翻閱古代史,一生作爲和張良最相似的似乎只有明朝時候的劉伯溫,可不幸的是劉伯溫只有大奇謀,而缺少大智慧,以致最終的結果完全相反。

這一次,張良藏不住了,因爲有人親自來找他,找他的人就是呂雉。又讓他進行了一次精彩絕倫的表演。

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節審食其的尷尬(五)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二節新一輪博弈(二)第19章 爭儲——第十八節 對癥下藥(二)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三節 掌控朝局(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三節 明爭暗鬥(三)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四節 不滿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四節 國喪(四)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一節走上前臺(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節 改正朔(七)第4章 軍挺咸陽—(三)第12章 覆滅—第十節 呂氏敗亡(三)第4章 軍挺咸陽—(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七節審食其的尷尬二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二節新一輪博弈(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節 天才隕落(四)第8章 紅霞萬里—(十八)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三節 明爭暗鬥(三)第9章 日落長河—(一)第2章 大澤鄉起義——(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節 最能鬧的人第19章 爭儲——第二十六節 樑王請罪(一)第3章 亂世紛爭—(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節 改正朔(七)第12章 覆滅—第十六節 呂氏敗亡(九)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三節 賈誼論政(三)第19章 爭儲——第二節 慄姬的運氣第9章 日落長河—(十四)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七節 天才隕落(一)第9章 日落長河—(五)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五節 國喪(五)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一節戚姬的結局(五)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七節 密謀(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一節戚姬的結局(五)第9章 日落長河—(十五)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三節 晁錯其人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八節 諸侯興兵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二節蕭規曹隨(三)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一節劉恆進京(二)第12章 覆滅—第五節 陳平的動作(五)第7章 烽煙再起—(八)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一節新一輪博弈(一)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七節 樑王請罪(二)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三節 掌控朝局(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節審食其的尷尬(五)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六節 曹參拜相(三)第5章 楚漢爭鋒—(四)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八節 諸侯興兵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五節 抓人(二)第19章 爭儲——第三節 埋禍第20章 拔刺——第二節 廢太子的結局(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八節 改正朔(五)第19章 爭儲——第十七節 對癥下藥(一)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五)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五節 改正朔(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五節 籌備第6章 旭日東昇—(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五節 曹參拜相(二)第7章 烽煙再起—(八)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九)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一節 明爭暗鬥(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五節 明爭暗鬥(五)第8章 紅霞萬里—(十七)第4章 軍挺咸陽—(六)第5章 楚漢爭鋒—(十九)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五節戲弄佞幸(二)第8章 紅霞萬里—(五)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五節樑王進京(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節 敗亡(二)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三)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八)第5章 楚漢爭鋒—(九)第7章 烽煙再起—(六)第19章 爭儲——第六節 焦急的等待第7章 烽煙再起—(七)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五節戲弄佞幸(二)第3章 亂世紛爭—(二)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三節好一根攪屎棍九第7章 烽煙再起—(十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一節戚姬的結局(五)第3章 亂世紛爭—(九)第4章 軍挺咸陽—(一)第3章 亂世紛爭—(三)第8章 紅霞萬里—(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二節 張釋之的恐慌第4章 軍挺咸陽—(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一節 開始吧第19章 爭儲——第四節 王娡其人第7章 烽煙再起—(十四)第12章 覆滅—第十七節 呂氏敗亡(十)第5章 楚漢爭鋒—(七)第19章 爭儲——第四節 王娡其人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十節 三王殞命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八節 明爭暗鬥(八)第7章 烽煙再起—(八)第5章 楚漢爭鋒—(三十一)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九)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八節 諸侯興兵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六節 傳檄天下
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節審食其的尷尬(五)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二節新一輪博弈(二)第19章 爭儲——第十八節 對癥下藥(二)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三節 掌控朝局(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三節 明爭暗鬥(三)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四節 不滿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四節 國喪(四)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一節走上前臺(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節 改正朔(七)第4章 軍挺咸陽—(三)第12章 覆滅—第十節 呂氏敗亡(三)第4章 軍挺咸陽—(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七節審食其的尷尬二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二節新一輪博弈(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節 天才隕落(四)第8章 紅霞萬里—(十八)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三節 明爭暗鬥(三)第9章 日落長河—(一)第2章 大澤鄉起義——(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節 最能鬧的人第19章 爭儲——第二十六節 樑王請罪(一)第3章 亂世紛爭—(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節 改正朔(七)第12章 覆滅—第十六節 呂氏敗亡(九)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三節 賈誼論政(三)第19章 爭儲——第二節 慄姬的運氣第9章 日落長河—(十四)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七節 天才隕落(一)第9章 日落長河—(五)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五節 國喪(五)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一節戚姬的結局(五)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七節 密謀(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一節戚姬的結局(五)第9章 日落長河—(十五)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三節 晁錯其人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八節 諸侯興兵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二節蕭規曹隨(三)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一節劉恆進京(二)第12章 覆滅—第五節 陳平的動作(五)第7章 烽煙再起—(八)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一節新一輪博弈(一)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七節 樑王請罪(二)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三節 掌控朝局(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節審食其的尷尬(五)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六節 曹參拜相(三)第5章 楚漢爭鋒—(四)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八節 諸侯興兵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五節 抓人(二)第19章 爭儲——第三節 埋禍第20章 拔刺——第二節 廢太子的結局(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八節 改正朔(五)第19章 爭儲——第十七節 對癥下藥(一)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五)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五節 改正朔(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五節 籌備第6章 旭日東昇—(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五節 曹參拜相(二)第7章 烽煙再起—(八)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九)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一節 明爭暗鬥(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五節 明爭暗鬥(五)第8章 紅霞萬里—(十七)第4章 軍挺咸陽—(六)第5章 楚漢爭鋒—(十九)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五節戲弄佞幸(二)第8章 紅霞萬里—(五)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五節樑王進京(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節 敗亡(二)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三)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八)第5章 楚漢爭鋒—(九)第7章 烽煙再起—(六)第19章 爭儲——第六節 焦急的等待第7章 烽煙再起—(七)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五節戲弄佞幸(二)第3章 亂世紛爭—(二)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三節好一根攪屎棍九第7章 烽煙再起—(十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一節戚姬的結局(五)第3章 亂世紛爭—(九)第4章 軍挺咸陽—(一)第3章 亂世紛爭—(三)第8章 紅霞萬里—(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二節 張釋之的恐慌第4章 軍挺咸陽—(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一節 開始吧第19章 爭儲——第四節 王娡其人第7章 烽煙再起—(十四)第12章 覆滅—第十七節 呂氏敗亡(十)第5章 楚漢爭鋒—(七)第19章 爭儲——第四節 王娡其人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十節 三王殞命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八節 明爭暗鬥(八)第7章 烽煙再起—(八)第5章 楚漢爭鋒—(三十一)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九)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八節 諸侯興兵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六節 傳檄天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社会| 宁明县| 黎川县| 邵武市| 金华市| 进贤县| 古田县| 新民市| 酒泉市| 临高县| 嫩江县| 龙胜| 蒙城县| 南通市| 横山县| 公主岭市| 西盟| 乌兰察布市| 林芝县| 岫岩| 红桥区| 迭部县| SHOW| 宣武区| 神农架林区| 叶城县| 北流市| 获嘉县| 屏山县| 双江| 宁波市| 方城县| 手机| 渭南市| 东丽区| 个旧市| 财经| 三都| 乃东县| 蓝山县| 巴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