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十二章 守城(二)

可惜,韓元的反應還是遲了一步。

馬二憨趕到府城時,府城已經被叛軍重重包圍了。馬二憨試了幾次,不但沒有辦法將韓元的信帶進去,手下的十幾名騎兵反而損失過半。餘下衆人,九死一生方纔逃回臨武。

“爵爺,標下無能,沒有完成爵爺的交代。”城頭,馬二憨灰頭土臉,狼狽不堪地向韓元道。

“不怪你,不怪你。”韓元深深地嘆了口氣,又道:“薑還是老的辣,這越王周宣,果真不是尋常之輩。那府城下的兵馬,想必就是叛軍的主力了。”

馬二憨不解:“怎麼可能?那叛軍是怎麼悄無聲息地渡江的?怎麼我們一點風聲都聽不到?”

韓元苦笑一聲,道:“叛軍必定是從商玄渡江的。也是我一時疏忽,如今是秋末,大凌江是枯水期,叛軍自商玄渡江也不是不可能。”

“那商玄城的劉棟呢?叛軍自商玄渡江,他不可能一點都不知道,怎麼不向我們報信?”馬二憨還是不解。

“還能如何,想必此人早已被周宣收買,做了內鬼。呵,這劉棟也不簡單,先前大家在府城商議軍情,整整數日他都不發一言,我幾乎忽略了這個人。”

馬二憨一拳捶在城牆上,口中大罵:“這個老雜毛,原來是他出賣了我們。”

韓元轉頭看了看城下,如今的形勢已經很清楚了。臨武城、景興城外的叛軍,都只是一羣疑兵,爲的就是把官兵的目光吸引住,真正的主力則趁機從商玄渡江,直撲府城。

“馬二憨,吩咐和你回來的那幾個弟兄,這件事不能讓城裡的其他人知道,尤其是張壯陽和吳吉耳。”韓元神色凝重道。

“是!”

馬二憨領命,正要退下,韓元忽又把他叫住。

“等等,你去把李馗找來,我有話要和他說。”

……

因爲事關機密,韓元特地約李馗在官邸見面。

“領軍,不知喚某前來,所爲何事?”李馗疑道。

韓元定了定神,將府城被圍的事毫無保留地向他講了一遍。

“李旅將,我韓元對你可謂推心置腹了。這件事我瞞了其他人,卻沒有瞞你,只希望你能和我一條心。”韓元沉聲道。

李馗聞言,眉頭緊皺,心中吃驚不已,試探道:“領軍,這種事可開不得玩笑。”

“廢話,本領軍又不是三歲小孩,怎會拿這種事騙你。劉棟已叛,現下府城已被包圍!情況萬分危急!”

李馗信了韓元的話,問道:“那領軍有什麼打算?我們要聯合景興城的人馬回援麼?”

“不不不,我們絕不能回援,倘若回援,那就真的中了叛軍之計了。叛軍包圍府城,就是爲了圍點打援,將我們通通殲滅。就算我們回援,景興城那邊也未必會出兵。濟不了事。”韓元面色沉重,聲音乾澀。

李馗思索了許久,心中沒有一點答案,只好又問道:“照領軍這麼說,我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府城被叛軍奪下來麼?要是古將軍被叛軍俘虜,或者直接降了反王周宣,那這一仗,我們豈不是輸定了?”

“沒錯,我們是輸定了。我從來就不認爲官兵會贏。”韓元吐了口氣,緩緩道。

李馗更加疑惑了,悄聲道:“領軍,你的意思,莫非是讓大夥投了叛軍?”

“不,我不是這個意思。李旅將,我問你,你覺得周宣這次造反有幾分勝算?”韓元看著李馗,反問道。

“李某雖然愚鈍,但還是覺得叛軍最終要失敗。這些年雖然有很多人不知死活,造朝廷的反,但無一例外地都被朝廷平定了。”李馗想了想,回道。

韓元道:“正是如此。現下的形勢,朝廷和昆國暫時沒有摩擦,越王造反,朝廷肯定會派精兵南下鎮壓。你想想,北邊的官兵將士,哪路不是連年征戰、武功赫赫的?越王這幫匆匆起事的反賊,能打過他們?這是其一。”

“其二,越王是無端起事的反賊,朝廷是平叛的,代表著天子,佔盡了大義,人心所向,叛軍想不敗都難。”

“其三,天下九州,朝廷仍佔其八,越王以一隅之地對抗天下,哪裡會成功?我的意思便是,我們絕不能投降,一旦降了,就只能跟著周宣一條路走到黑了。那下場,註定是要陪葬。”

韓元一口氣說完,只覺得心神俱疲。

“領軍既不打算投降,也不救援府城,究竟作何意圖?臨武城就這麼點兵馬,只怕我們不給周宣陪葬,卻要先給朝廷殉節了。”李馗還是不懂。

韓元揉了揉腦袋,頓覺頭疼。過了好一會兒,他才解釋道:

“府城堅固,我相信古將軍他們至少能堅守半個月。等叛軍奪了府城,轉頭便要拿下臨武,那時我們只能死守,拖他個二十幾天。”

“那又如何?”李馗快被搞懵了。

“李旅將,你當朝廷的援軍不存在嗎?屆時朝廷大軍也該到了!”

韓元有些哭笑不得,這李馗的反應也太慢了。他接著道:

“非但如此,再過不久寒冬降臨,叛軍在野,我們在城,情況對我們有利!等朝廷援軍一來,叛軍的的末日便到了。”

李馗沉默了許久,心中暗歎:怕只怕,我們挺不了那麼久啊。

韓元看他臉色,心中已猜到他的擔憂,緩緩道:“李旅將,事不由人。爲朝廷死,還能名垂青史。與反賊謀,註定要身敗名裂。”

李馗聞言,一時怔住了,許久,方纔抱拳向韓元行了一禮,而後退出官邸。

韓元一臉頹然地坐在椅子上。此刻,他想起了高陽城的未婚妻江落月,想起了弟弟韓鹹,甚至想起了一直以來伺候他飲食起居的林妙。這些人的容顏如在眼前,韓元的心中十分不捨。

“我這一生,難道就要到此爲止了麼?上天生我於世,就是爲了讓我這樣毫無意義地死去?”韓元在心中自言自語。

雖然他和李馗談話的時候,仍然給了對方一絲活下去的希望。可是,他比誰都清楚,這次,臨武城的一萬官兵,只怕全都要死在這裡。

“不!我要活下去。我說過,我要回去娶她!”

韓元拔出寶劍,大步邁出官邸,眼神中充斥著濃濃的殺意。

第二十二章 出城第五十章 決戰(三)第三十九章 有驚無險第八章 郡城破第四章 活下去第六十六章 後事第四十五章 博弈第六十一章 博弈雙方第二十一章 封賞第五十五章 拜訪第四十五章 博弈第二十六章 多事之秋第五十四章 求賢第三十四章 冬臨第一章 回鄉第三十八章 陷阱第十二章 婚約第四十三章 決裂第四十三章 決裂第二十二章 出城第六十章 李氏父子第三十三章 守城(三)第五十章 決戰(三)第五十七章 交心第五十章 決戰(三)第五十八章 購鐲第四章 活下去第一章 回鄉第二章 打鬥第四十七章 決戰前夕第四十九章 決戰(二)第四十九章 決戰(二)第九章 休養第四十八章 決戰(一)第三十九章 有驚無險第二十三章 收心第五十二章 雙喜臨門第四十一章 風雲初起第十七章 戰起(二)第二十九章 對策(二)第三十九章 有驚無險第三十七章 陰謀第五十七章 交心第三十七章 陰謀第三十二章 守城(二)第三十三章 守城(三)第五十五章 拜訪第十四章 開春第二十九章 對策(二)第九章 休養第六十七章 幹他孃的第六十一章 博弈雙方第五十二章 雙喜臨門第四十六章 暗流第二十六章 多事之秋第五十六章 下山第二十六章 多事之秋第二十六章 多事之秋第五十一章 落幕第二十七章 出兵第五十七章 交心第一章 回鄉第四十六章 暗流第四十二章 中州之變第三十一章 守城(一)第四十九章 決戰(二)第十三章 新年第三十五章 雲開月明第四十一章 風雲初起第二十章 追擊第十章 孫氏父子第五章 生機第二十二章 出城第五十三章 局勢第五十章 決戰(三)第六章 升官第二十章 追擊第四章 活下去第三十四章 冬臨第一章 回鄉第五十二章 雙喜臨門第二十七章 出兵第九章 休養第八章 郡城破第三十五章 雲開月明第六十五章 撤軍第五十七章 交心第四十二章 中州之變第七章 裂痕第五十三章 局勢第六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六十章 李氏父子第二章 打鬥第五十三章 局勢第三十三章 守城(三)第六十六章 後事第十九章 意外第五十三章 局勢
第二十二章 出城第五十章 決戰(三)第三十九章 有驚無險第八章 郡城破第四章 活下去第六十六章 後事第四十五章 博弈第六十一章 博弈雙方第二十一章 封賞第五十五章 拜訪第四十五章 博弈第二十六章 多事之秋第五十四章 求賢第三十四章 冬臨第一章 回鄉第三十八章 陷阱第十二章 婚約第四十三章 決裂第四十三章 決裂第二十二章 出城第六十章 李氏父子第三十三章 守城(三)第五十章 決戰(三)第五十七章 交心第五十章 決戰(三)第五十八章 購鐲第四章 活下去第一章 回鄉第二章 打鬥第四十七章 決戰前夕第四十九章 決戰(二)第四十九章 決戰(二)第九章 休養第四十八章 決戰(一)第三十九章 有驚無險第二十三章 收心第五十二章 雙喜臨門第四十一章 風雲初起第十七章 戰起(二)第二十九章 對策(二)第三十九章 有驚無險第三十七章 陰謀第五十七章 交心第三十七章 陰謀第三十二章 守城(二)第三十三章 守城(三)第五十五章 拜訪第十四章 開春第二十九章 對策(二)第九章 休養第六十七章 幹他孃的第六十一章 博弈雙方第五十二章 雙喜臨門第四十六章 暗流第二十六章 多事之秋第五十六章 下山第二十六章 多事之秋第二十六章 多事之秋第五十一章 落幕第二十七章 出兵第五十七章 交心第一章 回鄉第四十六章 暗流第四十二章 中州之變第三十一章 守城(一)第四十九章 決戰(二)第十三章 新年第三十五章 雲開月明第四十一章 風雲初起第二十章 追擊第十章 孫氏父子第五章 生機第二十二章 出城第五十三章 局勢第五十章 決戰(三)第六章 升官第二十章 追擊第四章 活下去第三十四章 冬臨第一章 回鄉第五十二章 雙喜臨門第二十七章 出兵第九章 休養第八章 郡城破第三十五章 雲開月明第六十五章 撤軍第五十七章 交心第四十二章 中州之變第七章 裂痕第五十三章 局勢第六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六十章 李氏父子第二章 打鬥第五十三章 局勢第三十三章 守城(三)第六十六章 後事第十九章 意外第五十三章 局勢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贵德县| 郴州市| 长垣县| 安乡县| 东乡族自治县| 哈尔滨市| 武隆县| 玉林市| 平山县| 临猗县| 富蕴县| 长子县| 盐源县| 合阳县| 北票市| 德令哈市| 汝阳县| 广德县| 杨浦区| 浏阳市| 巧家县| 永新县| 织金县| 华亭县| 那曲县| 团风县| 双鸭山市| 桐庐县| 沂南县| 上犹县| 大城县| 南平市| 扎鲁特旗| 饶河县| 牙克石市| 丰都县| 吉隆县| 始兴县| 黎川县| 巴彦淖尔市| 翁牛特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