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十二章 放風箏

梁實秋

偶見街上小兒放風箏,拖著一根綿線滿街跑,嬉戲爲歡,狀乃至樂。那所謂風箏,不過是竹蔑架上糊一點紙,一尺見方,頂多底下綴著一些紙穗,其結果往往是繞掛在街旁的電線上。

常因此想起我小時候在北平放風箏的情形。我對放風箏有特殊的癖好,從孩提時起直到三四十歲,遇有機會從沒有放棄過這一有趣的遊戲。在北平,放風箏有一定的季節,大約總是在新年過後開春的時候爲宜。這時節,風勁而穩。嚴冬時風很大,過於兇猛,春季過後則風又嫌微弱了。開春的時候,蔚藍的天,風不斷地吹,最好放風箏。

北平的風箏最考究。這是因爲北平的有閒階級的人多,如八旗子弟,凡屬耳目聲色之娛的事物都特別發展。我家住在東城,東四南大街,在內務部街與史家衚衕之間有一個二郎廟,廟帝邊有一爿風箏鋪,鋪主姓於,人稱“風箏於”。他做的風箏在城裡頗有小名。我家離他近,買風箏特別方便。他做的風箏,種類繁多,如肥沙雁、瘦沙雁、龍井魚、蝴蝶、蜻蜓、鮎魚、燈籠、白菜、蜈蚣、美人兒、八卦、*、以及其他形形色色。魚的眼睛是活動的,放起來滴溜溜地轉,尾巴拖得很長,臨風波動。蝴蝶蜻蜓的翅膀也有軟的,波動起來也很好看。風箏的架子是竹製的,上面繃起高麗紙面,講究的要用絹綢,繪製很是精緻,彩色繽紛。風箏於的出品,最精采的“提線”拴得角度準確,放起來不“折筋斗”,平平穩穩。風箏小者三尺,大者一丈以上,通常在家裡玩玩由三尺到七尺就很夠了。新年廠甸開放,風箏攤販也很多,品質也還可以。

放風箏的線,小風箏用綿線即可,三尺以上就要用綿線數綹捻成的“小線”,小線也有精細之分,視需要而定。考究的要用“老弦”:取其堅牢,而且分量較輕,放起來可以扭成直線,不似小線這動輒出一圓兜。線通常繞在竹製的可旋轉的“線桄子”上。講究的是硬木製的線桄子,旋轉起來特別靈活迅速。用食指打一下,桄子即轉十幾轉,自然的把線繞上去了。

有人放風箏,尤其是較大的風箏,常到城根或其它空曠的地方去,因爲那裡風大,一抖就起來了。尤其是那一種特製的巨型風箏,名爲“拍子”,長方形的,方方正正沒有一點花樣,最大的沒有超過九尺。北平的住宅都有個院子,放風箏時先測定風向,要有人帶起一根大竹竿,竿頂置有鐵叉頭或銅叉頭(即掛畫所用的那種叉子),把風爭挑起,高高舉起到房檐之上,等著風一來,一抖,風箏就飛上天去,竹竿就可以撤了,有時候風不夠大,舉竹竿的人還要爬上房去踞坐在房脊上面。有時候,費了不少手腳,而風姨不至,只好廢然作罷,不過這種掃興的機會並不太多。

風箏和飛機一樣,在起飛的時候和著陸的時候最易失事。電線和樹都是最礙事的,須善爲躲避。風箏一上天,就沒有事,有時候*罡風境界,直不需用手牽著,大可以把線拴在屋柱上面,自己進屋休息,甚至拴一夜,明天再去收回,春寒料峭,在院子裡久了會凍得涕泗交流,線弦有時也會把手指勒得青疼,甚至出血,是需要到屋裡去休息取暖的。

風箏之“箏”字,原是一種樂器,似瑟而十三絃。所以顧名思義,風箏也是要有聲響的,《詢芻錄》雲:“五代李鄴於宮中作紙鳶,引線乘風爲戲,後於鳶首,以竹爲笛,使風入竹,聲如箏鳴。”這記載是對的。不過我們在北平所放的風箏,倒不是“以竹爲笛”,帶響的風箏有兩種,一種是帶鑼鼓的,一種是帶弦弓的,二者兼備的當然也不是沒有。所謂鑼鼓,即是利用風車的原理捶打紙製的小鼓,清脆可聽。弦弓的聲音比較更爲悅耳。有高駢風箏詩爲證:

夜靜絃聲響碧空,

宮商信任往來風,

依稀似曲才堪聽,

又被風吹別調中。

我以爲放風箏是一件頗有情趣的事。人生在世上,侷促在一個小圈圈裡,大根沒有不想偶然遠走高飛一下的。出門旅行,遊山逛水,是一個辦法,然亦不可常得。放風箏時,手牽著一根線,看風箏冉冉上升,然後停在高空,這時節彷彿自己也跟著風箏起飛了,俯瞰塵寰,怡然自得。我想這也許是自己想飛而不可得,一種變相的自我滿足罷。春天的午後,看著天空飄著別人家放起的風箏,雖然也覺得很好玩,究不若自己手裡牽著線的較爲親切,那風箏就好像是載著自己的一片心情上了天。真是的,在把風箏收回來的時候,心裡泛起一種異樣的感覺,好像是遊罷歸來,雖然不是掃興,至少也是盡興之後的那種疲憊狀態,懶洋洋的,無話可話,從天上又回到了人間。從天上翱翔又回到匍匐地上。

放風箏還可以“送幡”(俗呼爲“送飯兒”)。用鐵絲圈套在風箏線上,圈上附一長紙條,在放線的時候鐵絲圈和長紙條便被風吹著慢慢的滑上天去,紙幡在天空飛蕩,直到抵達風箏腳下爲止。在夜間還可以把一盞一盞的小紅燈籠送上去,黑暗中不見風箏,只見紅燈朵朵在天上游來游去。

放風箏有時也需要一點點技巧。最重要的是在放線鬆弛之間要控制得宜。風太勁,風箏陡然向高處躍起,左右搖晃,把線拉得繃緊,這時節一不小心風箏便會倒栽下去。栽下去不要慌,趕快把線一鬆,它立刻又會浮起,有時候風箏已落到視線所不能及的地方,依然可以把它挽救起來,凡事不宜*之過急,放鬆一步,往往可以化險爲夷,放風箏亦一例也。技術差的人,看見風箏要栽筋斗,便急忙往回收,適足以加強其危險性,以至於不可收拾。風箏落在樹梢上也不要緊,這時節也要把線放鬆,乘風勢輕輕一扯便會升起,性急的人用力拉,便愈糾纏不清,直到把風箏扯碎爲止。在風力弱的時候,風箏自然要下降,線成兜形,便要頻頻扯抖,儘量放線,然後再及時收回,一鬆一緊,風箏可以維持於不墜。

好鬥是人的一種本能。放風箏時也可表現出戰鬥精神。發現鄰近有風箏飄起,如果位置方向適宜,便可向鬥爭。法子是設法把自己的風箏放在對方的線兜之下,然後猛然收線,風箏陡的直線上升,勢必與對方的線兜交纏在一起,兩隻風箏都搖搖欲墜,雙方都急於向回扯線,這時候就要看誰的線粗,誰的手快,誰的地勢優了。優勝的一方面可以扯回自己的風箏,外加一隻俘虜,可能還有一段的線。我在一季之中,時常可以俘獲四五隻風箏,把俘獲的風箏放起,心裡特別高興,好像是在炫耀自己的勝利品,可是有時候戰鬥失利,自己的風箏被俘,過一兩天看著自己的風箏在天空飄蕩,那便又是一種滋味了。這種鬥爭並無傷於睦鄰之道,這是一種遊戲,不發生侵犯領空的問題。並且風箏也只好玩一季,沒有人肯玩隔年的風箏。迷信說隔年的風箏不吉利,這也許是賣風箏的人造的謠言。

第二十八章 想好就動手第八章 人生論第五十六章 丁在君這個人第二十章 人性談六則第四十九章 傷雙栝老人第十三章 論堅毅第六十四章 三段故事第二十四章 利用零碎時間第二十一章 張潮的警句第二十七章 塵世乃唯一的天堂第二章 家第六十章 小曼日記第十四章 談時間第三章 中年第二十三章 自然與人生第五十二章 志摩日記第十四章 談時間第四章 友誼第九章 男人第五十七章 一九四〇級第四十八章 北大憶舊二題第五十九章 回憶“五四”第二十四章 利用零碎時間第三十九章 愛眉小札第七章 人生第十三章 論堅毅第五十五章 胡適與魯迅第三十九章 愛眉小札第五十九章 回憶“五四”第五十一章 志摩的風趣第四十六章 我的父親第三十六章 關於青年和老年第四十七章 父與羊第十三章 論堅毅第十七章 人生真義第三十七章 人生是偉大的奇蹟第五十五章 胡適與魯迅第四十一章 時鐘第六十章 小曼日記第七章 人生第六十五章 撲蝴蝶第三十四章 我的人生信念第二章 家第四十二章 放風箏第四十四章 八年回想第四十一章 時鐘第五章 自剖第一章 人第七章 人生第三十六章 關於青年和老年第四章 友誼第五十八章 五四那天第八章 人生論第四十章 初戀第十三章 論堅毅第五十六章 丁在君這個人第四十七章 父與羊第十二章 說奢侈第六十四章 三段故事第二十八章 想好就動手第二十四章 利用零碎時間第一章 人第二十二章 三種人生態度第五十二章 志摩日記第五十七章 一九四〇級第六十二章 芝田留夢記第四章 友誼第五十三章 雕刻家劉開渠第二十一章 張潮的警句第二十二章 三種人生態度第四十四章 八年回想第四十二章 放風箏第五十八章 五四那天第五十三章 雕刻家劉開渠第十章 談立志第五十七章 一九四〇級第五十九章 回憶“五四”第三十六章 關於青年和老年第六十一章 她走了第五十三章 雕刻家劉開渠第三十四章 我的人生信念第二章 家第五十七章 一九四〇級第十九章 酷愛人生第二十一章 張潮的警句第三十八章 愛神、財神、榮譽第十五章 了生死第三十九章 愛眉小札第三十四章 我的人生信念第五十八章 五四那天第三十八章 愛神、財神、榮譽第五十一章 志摩的風趣第四十三章 五年以來第二十一章 張潮的警句第一章 人第二十一章 張潮的警句第五十五章 胡適與魯迅
第二十八章 想好就動手第八章 人生論第五十六章 丁在君這個人第二十章 人性談六則第四十九章 傷雙栝老人第十三章 論堅毅第六十四章 三段故事第二十四章 利用零碎時間第二十一章 張潮的警句第二十七章 塵世乃唯一的天堂第二章 家第六十章 小曼日記第十四章 談時間第三章 中年第二十三章 自然與人生第五十二章 志摩日記第十四章 談時間第四章 友誼第九章 男人第五十七章 一九四〇級第四十八章 北大憶舊二題第五十九章 回憶“五四”第二十四章 利用零碎時間第三十九章 愛眉小札第七章 人生第十三章 論堅毅第五十五章 胡適與魯迅第三十九章 愛眉小札第五十九章 回憶“五四”第五十一章 志摩的風趣第四十六章 我的父親第三十六章 關於青年和老年第四十七章 父與羊第十三章 論堅毅第十七章 人生真義第三十七章 人生是偉大的奇蹟第五十五章 胡適與魯迅第四十一章 時鐘第六十章 小曼日記第七章 人生第六十五章 撲蝴蝶第三十四章 我的人生信念第二章 家第四十二章 放風箏第四十四章 八年回想第四十一章 時鐘第五章 自剖第一章 人第七章 人生第三十六章 關於青年和老年第四章 友誼第五十八章 五四那天第八章 人生論第四十章 初戀第十三章 論堅毅第五十六章 丁在君這個人第四十七章 父與羊第十二章 說奢侈第六十四章 三段故事第二十八章 想好就動手第二十四章 利用零碎時間第一章 人第二十二章 三種人生態度第五十二章 志摩日記第五十七章 一九四〇級第六十二章 芝田留夢記第四章 友誼第五十三章 雕刻家劉開渠第二十一章 張潮的警句第二十二章 三種人生態度第四十四章 八年回想第四十二章 放風箏第五十八章 五四那天第五十三章 雕刻家劉開渠第十章 談立志第五十七章 一九四〇級第五十九章 回憶“五四”第三十六章 關於青年和老年第六十一章 她走了第五十三章 雕刻家劉開渠第三十四章 我的人生信念第二章 家第五十七章 一九四〇級第十九章 酷愛人生第二十一章 張潮的警句第三十八章 愛神、財神、榮譽第十五章 了生死第三十九章 愛眉小札第三十四章 我的人生信念第五十八章 五四那天第三十八章 愛神、財神、榮譽第五十一章 志摩的風趣第四十三章 五年以來第二十一章 張潮的警句第一章 人第二十一章 張潮的警句第五十五章 胡適與魯迅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承德市| 湘乡市| 祁东县| 莱阳市| 平湖市| 武强县| 蓝山县| 蒲城县| 滨州市| 洞头县| 大名县| 宁乡县| 平阳县| 大丰市| 澄迈县| 奇台县| 南投市| 汾阳市| 来宾市| 罗山县| 甘孜县| 苏尼特左旗| 甘肃省| 云梦县| 南通市| 安平县| 云阳县| 墨玉县| 陆丰市| 德令哈市| 余姚市| 平和县| 临沂市| 晋城| 宜章县| 枣强县| 龙州县| 哈密市| 邵东县| 武冈市| 名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