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4章 僞滿建國(下)

初次見阪垣,溥儀不免仔細地打量他一番;阪垣個頭不高,腦袋剃得光禿禿的,一張臉颳得青白色,因此眉毛和鼻子下面的小鬍子顯得特別黑。衣著整潔,袖口露出雪白的襯衣,褲子畢挺。他一邊說話一邊習慣地輕輕搓手,頗給人以斯文瀟灑的印象。

“謝謝宣統(tǒng)帝送的禮物,我十分喜歡?!壁嬖⑿χf,“我奉本莊司令官的命令,向您報告關於建立滿洲新國家的問題。

滿洲地域遼闊,物產(chǎn)豐富,可是多年來人民生活卻極其貧困,這是張氏父子虐政的結果。而且張氏父子不顧國際道義,不講一點信用,日本在滿洲的合法權益也絲毫得不到保障。因此,如果繼續(xù)在張氏的統(tǒng)治下,滿洲人民將來也是沒有希望的。我們關東軍是正義之師,不忍看到這種情況繼續(xù)下去,也爲了保護日本在滿洲的合法權益,所以面對挑釁毅然採取了果斷行動。我們關東軍並無政治野心,只是一心想幫助滿洲人民建立王道樂土……”

全是廢話!但溥儀必須耐著性子聽下去,一邊還得面帶微笑,不斷地點頭表示贊同。好不容易纔聽到阪垣談到正題:“這個新國家名號是‘滿洲國’,國都設在長春。這個國家由五個主要民族組成,即滿族、漢族、蒙古族、大和族和朝鮮族。日本人在滿洲花了幾十年的心血,法律地位和政治地位自然和別的民族相同,比如同樣可以充當新國家的官吏……”

不等翻譯把他的話譯完,他便從皮包裡拿出《滿蒙人民宣言書》和五色的“滿洲共和國國旗”放在溥儀面前。

“這,這是什麼國家!”溥儀氣恨到了極點,用顫抖的手把這些東西推開,變了調的聲音在問,“難道這是大清帝國嗎?”

阪垣用平靜的語氣回答道:“自然,這不是大清帝國的復辟,這是一個新國家。東北行政委員會通過決議,一致推戴閣下爲新國家的元首,也就是‘執(zhí)政’。”

“閣下!”一直日本人都是稱他宣統(tǒng)帝或皇帝陛下,現(xiàn)在阪垣一下把這稱謂也取消了,改稱閣下。多年來夢寐以求、眼看就要到手的皇位,怎麼一下就煙消雲(yún)散了!溥儀激動得渾身發(fā)抖,大聲爭辯道:“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滿洲人心所向,不是我個人,而是大清的皇帝。若是取消了這個稱謂,滿洲人心必失。這個問題必須請關東軍重新考慮?!?

“狗屁人心所向,真是個長不大的孩子?!壁嬖闹袠O度蔑視,但仍輕輕搓著手,笑容滿面地說:“滿洲人民推戴閣下爲新國家的元首,這就是人心所歸,也是關東軍同意的?!?

“可是日本也是天皇制的帝國,爲什麼關東軍同意建立共和制呢?”

“好,好,好?!壁嬖荛_這個話題,用哄孩子的口吻說,“如果閣下認爲共和制不妥,那我們就不用這個字眼。這不是共和制,是執(zhí)政制。”

“我很感謝貴國的熱誠幫助,但是別的都好說,唯有這個執(zhí)政制卻不能接受?!变邇x此時幾乎要哭出聲來了,“皇帝的稱謂是我的祖宗所留下的,我若是把它取消了,即是不忠不孝?!?

“嗯,所謂執(zhí)政,不過是過渡而已。”阪垣表示非常同情,說道,“宣統(tǒng)帝是大清帝國的第十二代皇帝陛下,這是很明白的事。將來在議會成立之後,我相信必定會通過恢復帝制的憲法。因此目前的執(zhí)政,不過是過渡時期的辦法而已。”

聽到議會這兩個字,溥儀象捱了火燙一樣,連忙擺手搖頭說:“議會沒有好的,再說大清皇帝當初也不是什麼議會封的?!?

“怎麼能這麼說呢?”阪垣不樂意了,“大日本帝國也有議會?!?

“我是說大清皇帝與議會沒有關係,如今必須走正道挽回劫運。”溥儀不厭其煩地講他的那十二條“正統(tǒng)系”的理由,反反覆覆表示絕不放棄皇帝的身分。

阪垣則一面搓著手,不斷地進行解釋和勸說。倆人爭來爭去,三個小時過去了仍沒有結果。最後阪垣終於不耐煩了,他收起了笑容,拿起皮包,立身冷冷地說:“既然是這樣,那閣下再考慮考慮,我們明天再談吧。”

“明天再談我也是這個態(tài)度。”溥儀心想,“正如老師們所說,東北目前已經(jīng)形成了這樣的局面,沒有我出來就無法收拾。日本人需要我,因此一定要堅持到底。”

第二天一早,鄭孝胥、羅振玉、鄭垂等人被叫旅順大和旅館。阪垣板著臉對他們說:“你們回去向宣統(tǒng)帝轉達,軍部的要求再不能有所更改。如果不接受,只能被看作敵對的態(tài)度,只有用對待敵人的手段作答覆。這就是軍部最後的話!”

本來還抱有一絲希望的溥儀,聽了此話便怔住了,腿一軟,跌坐在沙發(fā)上,半天說不出話來。其他人在一旁乾著急,可也不敢說話。

過了好一會,鄭孝胥纔開口說:“臣早說過,日本人很小氣,千萬不可傷了日本軍部的感情,傷了感情那是沒有什麼好處的,張作霖的下場就是殷鑑?!?

“不至於吧!”鄭孝胥的話把溥儀嚇了一跳,心想:“張作霖不過是一個土匪出身的梟雄,難道在日本人的眼裡,我這個真龍?zhí)熳右埠退粯???

“難說啊!日本人心眼很小,但行事很果斷?!编嵭Ⅰ爿p輕晃著腦袋。然後又說,“不過現(xiàn)在還來得及,臣已經(jīng)在阪垣面前極力擔承,說皇上必能乾綱獨斷?!?

所謂乾綱獨斷,就是放棄復辟。溥儀低著頭,閉著眼,沒有出聲。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鄭垂走近溥儀說,“識時務者爲俊傑。我們君臣現(xiàn)在是在日本人的掌心裡,不能吃眼前虧。與其跟他們決裂,不如索興將計就計,以通權達變之方,謀來日之宏舉?!?

溥儀心想:“是啊,如果他與日本人決裂,日本人只得另選他人。其實,日本人也並非真的沒有人選,前一陣子不是就把溥偉擡了出來嗎?”

見溥儀仍然不出聲,鄭孝胥說:“皇上啊,日本人說得出做得出,眼前這個虧不能吃。何況日本人原是好意,讓皇上當元首,這和做皇帝是一樣的。臣侍候皇上這些年,還不是爲了今天?若是皇上一定不肯,那臣只有收拾鋪蓋回家了?!?

若是“大臣”們捲鋪蓋不幹了,溥儀孤家寡人能幹什麼,他的復辟也就徹底破滅了,真的只能當寓公了。不,寓公恐怕也當不成,日本人會讓他回去嗎?溥儀不免心裡發(fā)毛,擡起頭望著鄭孝胥。想從鄭孝胥的臉上,看出一點真實的東西。

鄭垂接著他父親的話勸道:“皇上,現(xiàn)在答應了日本軍部,將來把實力培植起來,不愁不有辦法按著我們的意思去辦?!?

“皇上,”羅振玉也垂頭喪氣地說,“事已如此,悔之不及,只有暫定一年爲期,如逾期仍不實行帝制,到時即行退位,看以此爲條件,阪垣還怎麼說。”

嗯,一年爲期,這個主意還不錯。溥儀嘆了一聲,說:“唉,事已如此,也只好這麼辦了。也罷,就按這個條件去和阪垣談吧?!?

這有什麼問題,你上套就行,阪垣笑了。日本的目的是建立一個“新國家”,既不能與中國政府有聯(lián)繫,也不能與滿清政府有什麼瓜葛。至於一年以後嘛,在日本的掌控之下,什麼帝制,共和制,視情況而定,那還不是一句話。如果溥儀這個不懂事的孩子,現(xiàn)在硬要堅持皇帝名稱的話,還真是個難辦的問題。

於是,鄭孝胥就興高采烈地回來了:“皇上,談妥了,阪垣已經(jīng)同意了,他還說今晚要爲未來的執(zhí)政舉行一個小規(guī)模的宴會。”

晚上的宴會規(guī)模不大,只有二三十人,但卻很熱鬧。主要是阪垣召來了一羣濃妝豔抺的日本藝妓,給每個赴宴者都配上一個,侑酒取樂。於是鶯聲燕語,嘰嘰喳喳,熱鬧得很。

阪垣今天是真正的開心了,終於把“滿蒙”從中國分離出來,完成了日本多年的夢想。爲此,他熬過了多少不眠之夜,歷經(jīng)了多少風浪,冒了多大的風險啊!每一步都是如履薄冰,可以說是以自己的生命與榮譽作爲賭注。直到佔領錦州後,天皇下達敇語,嘉獎關東軍,這才把心放了下來。諸事順利,升官晉銜已是指日可待。更重要的是,在日本歷史上,必將濃筆重彩地寫上阪垣徵四郎這個名字。因而此時阪垣絲毫不掩飾他成功的得意心情,他左擁右抱,舉杯豪飲,時而縱聲大笑,還不時向溥儀敬酒,祝溥儀“前途順利,達成宿願。”

而溥儀此時的大腦卻象是一盆麪糊,既紊亂而又矛盾,他不知道是該爲自己的命運高興還是憂愁,並沒有就任前應有的興奮和喜悅,臉上掛著僵硬的笑容,象個提線木偶一樣的在應酬阪垣,相互敬酒,喝著吃著,不著邊際地談著什麼。

但溥儀的“大臣”們卻與不同,,一個個都是興高采烈。特別是那些“老臣”,今天說起話來都顯得中氣十足,平日的老態(tài)龍鍾一掃而光。席間,滿耳是乾杯,米西,要西。中國話、日本話混雜在一起,笑聲、碰杯聲此起彼伏。鄭垂更是活躍,一手摟著日本藝妓,一手持酒杯在人羣中竄來竄去,一下向這個敬酒,一下又與那個碰杯。

濃妝豔抹的日本藝妓面對這一羣有老有少,服裝雜亂、神色不一的中國人,覺得奇怪。在溥儀身邊的藝妓忽然用生硬的中國話向他問道:“你是做買賣的幹活?”

已經(jīng)喝得臉色發(fā)青的阪垣聽到問話,不由放聲哈哈大笑起來。溥儀的臉色刷地一下變蒼白,不知如何回答纔好,只跟著木然地呆笑。

一回到太陽溝住處,溥儀臉色鐵青,摔杯砸碗地大發(fā)脾氣。想到自己滿懷復國希望來到東北,卻不能做大清帝國的皇帝,而做了“滿洲國執(zhí)政”,如何對得起祖宗!堂堂一國之君,卻被下賤的日本妓女看成是做“買賣的”,有何尊嚴!溥儀越想越氣,越想越覺得委屈,責罵他的“大臣”們不中用。

“大臣”們倒也很理解他此時的心情,但卻沒有“君辱臣死”的高尚情懷,反而便紛紛勸慰:

“唉,皇上忍辱負重,紆尊降貴屈爲執(zhí)政,我們也爲此深感悲憤。但這是爲了祖宗之基業(yè),是爲了復國,爲了得到日本人的幫助,不得已而爲之。創(chuàng)業(yè)的君王每每有暫寄籬下,以求憑藉之必要,歷史上不乏其事……”

“其實,這些日本女人說的話雖然不中聽,但仔細想來也並沒有錯。復國也和做買賣的道理是一樣的,先要下些本錢,然後才能獲利?,F(xiàn)在我們需要日本人的幫助,因而忍辱負重,紆尊降貴屈就等於是下本錢。等我們的力量強大了,那時我們便可以自己作主了,那時就是獲利了?!?

“復國之事有甚於開國,其艱難自然是可想而知的了,皇上切不可氣餒,越是如此,我們越要迎難而上?;噬线€年輕,要以百折不撓的精神,復興我大清帝國。”

“現(xiàn)在皇上是受點委屈,但想到今後大清能復國,爲了祖宗的千年基業(yè),這也是值得的?!?

“古越王勾踐,臥薪嚐膽,終得復國?;噬辖袢杖倘柝撝兀瑺懙氖谴笄鍖砬暄泳d?!?

“皇上爲了復辟大清忍辱負重,將來少不了青史留筆,中興之功直追聖祖,當爲萬世敬仰?!?

商衍瀛的職務聽起來有點古怪,是溥儀的“南書房行走”?!澳蠒俊笔钱斈昕滴踉O置的,相當於皇帝的秘書處?!澳蠒啃凶摺保簿褪腔实鄣摹皺C要秘書”。大家紛紛勸慰溥儀時,商衍瀛倒沒有多說什麼,他燒旺火盆,把手烤暖,擺開了“乩壇”。

扶乩是古代“天人交通”術的一種,是中國道教的一種占卜方法。據(jù)說,人們就是通過這種方式與神靈溝通,以瞭解神靈的意思。扶即扶架,乩即卜以問疑,又稱扶箕、扶鸞、揮鸞、降筆、請仙、卜紫姑、架乩等等。所謂乩壇,也就是扶乩所設的神壇。用通俗的白話來說,就是在一個架(臺)上,放置一個盛有細沙的木盤。扶乩的方法,就是是用乩筆在木盤的細沙上寫字。

扶乩要燒香點燭,唸咒請神下凡。請來的神下凡後,會“附身”於乩人,他手中的乩筆就會不由自主地在木盤的細沙上寫字或畫圖。這些字和圖形,就是神靈的旨意了。當然,神明對器具也不是太講究。如果太講究的話,神明和凡人的往來就困難了,凡人心意纔是最主要的。沒有木盤,可用簸箕什麼的代替;沒有細沙,可用米穀、灰土等代替。至於乩筆,可以是毛筆,也可以是筷子,甚至可以是小木棍。

商衍瀛,字雲(yún)亭,號蘊汀,六十三歲,廣東番禺人,祖籍遼寧鐵嶺,屬漢軍正白旗。是一九○三年考中進士,曾入翰林院,任侍講兼京師大學堂預科監(jiān)督。商衍瀛的弟弟商衍鎏更是了不起,在一九○四年清朝最後一次科舉中,得殿試第一甲第三名,成爲科舉史上最後的一名探花。商家兩兄弟在廣東科舉史上有“禺山雙鳳”的美譽,而且都是書畫大家。

子不語怪、力、亂、神。商衍瀛身爲儒門弟子,卻違背聖訓,經(jīng)常與神“交往”。開了“乩壇”後,也不知商衍瀛請來的是哪路神仙,根據(jù)他的解釋,大仙預示將來一切如意?,F(xiàn)在雖有些小波折,但以後皇上必能重登龍位,復辟大清。

經(jīng)過“大臣”們的一番勸慰,再加上“神示”,溥儀的心情逐漸地穩(wěn)定下來了。他自我安慰地想:“凡事冥冥中自有定數(shù),誰也拗不過天,想來是我命中該有此一劫,過了這一關就好了。”

既然如此,那就準備上任吧。他揮手命令隨侍:“準備香案。”

隨侍們把香案擺好後,溥儀跪在香案前,對祖宗祭告了一番:“二十年來,視民水火,莫由拯救,不勝付託,叢疚滋深。今以東三省人民之擁戴,鄰邦之援助,情勢交迫,不得不出任維持之責。事屬創(chuàng)舉,成敗得純,非所逆睹。惟念自昔創(chuàng)業(yè)之君,若晉文之於秦穆,漢光武之於更始,蜀先主之於劉表、袁紹,明太祖之於韓林兒,當其經(jīng)綸未展,不能不有所憑藉,以圖大舉。茲本思辱負重之心,爲屈蠖求伸之計,降心遷就,志切救民;兢兢業(yè)業(yè),若履虎尾。敢訴愚誠,昭告我列祖列宗之靈,伏祈默佑。”

溥儀已經(jīng)同意出任“執(zhí)政”,於是,二月二十五日,東北行政委員會發(fā)表了“建國”的電文:

奉天省政府、吉林長官公署、黑龍江省政府、熱河省政府、哈爾濱特別區(qū)長官公署、呼倫貝爾都統(tǒng)公署、哲裡木盟盟長公署、昭烏達公署、車索圖公署均鑑。本會成立後,籌議東北各省區(qū)既蒙古區(qū)域建設新國家事項,茲經(jīng)本日議決,新國家之名稱定爲‘滿洲國’,元首稱爲‘執(zhí)政’,年號定爲‘大同’,國旗用新五色旗,首都定在長春。

東北行政委員會

大同元年二月二十五日

二月二十九日上午,“全滿促進建國運動聯(lián)合大會”在瀋陽自治指導部禮堂內召開。七百個“代表”參加會議,通過了《全滿促進建國運動聯(lián)合大會宣言》和《全滿促進建國運動聯(lián)合大會決議》。最後,作爲緊急建議案,大會通過了由溥儀就任“滿洲國執(zhí)政”。

下午會議結束後,接著舉行“新國家成立慶祝遊行大會”。由八十輛汽車組成的車隊,拉著揮舞著“國旗”的一羣人在瀋陽城內巡遊。從此日起,“滿洲國”正式登場。

三月一日,“滿洲國”發(fā)表了建國宣言:

想我滿蒙各地,屬在邊陲,開國綿遠,徵諸往籍,分並可稽,地質膏腴,民風樸茂,迨經(jīng)開放,生聚日繁,特產(chǎn)豐饒,實爲奧府,乃自辛亥革命,共和民國成立以來東省軍閥乘中原變亂之機,攫取政權,據(jù)三省爲己有,貔貅相繼,竟將二十年,很厲貪婪,驕奢淫佚,罔顧民生之休慼,一惟私利之是圖。內則暴斂橫徵,恣竟揮霍,以致弊制紊亂,百業(yè)凋零,且復時逞野心,進兵關內,擾害地方,傷殘民命,一再敗衄,猶不俊悔;外則蔑棄信義,開釁鄰邦,夙味親仁之規(guī),專取排爲事。加以警政不修,盜匪橫行,遍於四境,所至據(jù)掠焚殺,村裡一空,老弱溝壑,餓莩載途,以我滿蒙三千萬之民衆(zhòng)託命於此殘暴無法區(qū)域之內,待死而已,何能自脫。

今者何幸,假手鄰師,驅茲醜類,舉積年軍閥盤踞秕政萃聚之地,一旦廊而清之,此天予我滿蒙之民蘇息之良機,吾人所當奮然興起,邁往無前,以圖更始者耳。惟是內顧中原,自改革以遷,初則羣雄角逐,爭戰(zhàn)頻年;近則一黨專橫,把持國政。何曰民生,實置於死;何曰民權,惟利是專;何曰民族,但知有黨。既曰天下爲公,又曰以黨治國,矛盾乘謬,自欺欺人,種種詐僞,不勝究詰,經(jīng)來哄迭起,疆土分崩,黨且不能自存何能顧。於是**橫行,災祲存告,毒痛海內,民怨沸騰,無不痛心疾首於政體不良,而追思睘昔政治清明之會,直如唐虞三代之遠,不可幾及,此我各友邦共所目睹,而同深感嘆也。夫以二十年試驗所得,其結果一至於此,亦可廢燃返矣,乃獨猶諱疾忌醫(yī),怙其舊惡藉詞民意從新,未可渴抑,然則縱其所之,非浸至於共產(chǎn),以自陷於亡國滅種之地不已。

今我滿蒙民衆(zhòng),以天賦之機緣,而不力求振拔,以自脫於政治萬國惡國家之外,勢必載胥能溺,同歸於盡而已。數(shù)月來幾經(jīng)集合,奉天、吉林、黑龍江、熱河、東省特別區(qū)、蒙古各盟旗、官坤士民詳加研討,意志已趨一致,以爲爲政不取多言,只視實行如何,政體不分何等,只以安集爲主。滿蒙舊時,本另爲一國,今以時局之必要,不能不自謀樹立,應即以三千萬民衆(zhòng)之意向,即日宣告與中華民國脫離關係,創(chuàng)立滿洲國。茲特將建設綱要,昭布中外,鹹使聞知。

竊維政本於道,道本於天,新國家建設之旨,一以順天安民爲主,施政必徇趨真正之民意,不容私見之或存,凡在新國家領土之內居住者,皆無種族之歧視,尊卑之分別,除原有之漢族、滿族、蒙族及日本、朝鮮各族外,即其他國人,願長久居留者,亦得享平等之待遇,保障其應得之權利,不使其有絲毫之侵損。及竭力剷除往日黑暗之政治,求法律之改良,勵行地方自治,廣收人材,登用賢俊,獎勵實業(yè),統(tǒng)一金融,開闢富源,維持生計,調練警兵,肅清匪禍。更進而言教育之普及,則當惟禮教之是崇,實行王道主義,必使境內一切民族,熙熙皞皞,如登春臺,保東亞永久之光榮,爲爲世界政治之模型。其對外政策,則尊重信義,力求新睦,凡國際間舊有之通例,無不敬謹遵守,其中華民國以前,與各國所定條約之屬於滿蒙新國家領土以內者,皆照國際慣例,繼續(xù)承認,其有自願投資於我新國境內創(chuàng)興商業(yè),開拓利源,無論何國,一律歡迎,以達門戶開放機會均等之實際。以上宣佈各節(jié),爲新國家立國主要之大綱,自新國家成立之日記,即當由新組之政府,負其責任,以及誠懇之表示,向三千萬民衆(zhòng)之前宣誓實行。天地昭鑑,無渝此言。

滿洲國政府

大同元年三月一日

三月一日下午,呼倫貝爾的凌升、吉林的張燕卿、遼寧的馮涵清、黑龍江的趙仲仁、哈爾濱的葆康、蒙古的蘇寶麟六人作爲特使,“代表”東北三千萬民衆(zhòng),來到旅順“懇請”溥儀就任執(zhí)政。

懇請書雲(yún):“伏維有清聖賢遞作,垂三百年,深仁厚澤,浹於民心,辛亥遜位,以不忍塗炭生靈而爭一家一姓之私,遽以政權公諸天下,讓德光昭,尤爲中外國人同所頂仰。詎自共和成立以來,紀綱日墮,爭戰(zhàn)頻仍,軍閥黨徒,迭爲消長,禍國殃民,於今彌烈,而我滿蒙各地,既爲殘暴所憑,更受論胥之苦,水深火熱,呼籲無門。今幸一旦廓清,亟丞與民更始,爰建新國,名曰滿洲,惟是天生烝民,必立之長,謳歌獄訟,民意是歸,事經(jīng)行政委員博徵輿論,密察羣情,研慮再三,久而後定。僉以前清宣統(tǒng)皇帝衝令遜政,功德在民,念載潛居,聲聞益懋,謹以我三千萬民衆(zhòng)一致之推戴,懇請權領滿洲新國執(zhí)政。想當年救民爲志,不惜敝屣尊榮,今者所以救國爲懷,紆尊屈任,正無悖夫初心。況遼瀋爲豐鎬舊幫,誼同桑梓,痌瘝在念,何能恝然,伏乞俯徇民意,即日就任,以慰來蘇之望。謹答詞籲請,派遣代表凌升等齎呈淵鑑,不勝迫切待命之至?!?

儘管內心已恨不得一步馬上就上任,但形式還要做,不能顯出急切的樣子,失了身份。因而當凌升等人“代表東北三千萬民衆(zhòng)懇請執(zhí)政上任”的時候,溥儀避開,先讓鄭孝胥代他接見,並致答詞:

“予自經(jīng)播越,退處民間,閉戶讀書,罕聞外事。雖宗國之玷危,時軫於私念,而拯救之方略未講。平時憂患餘生,才微德鮮。今爾等前來,猥以藐藐之躬,當茲重任,五中驚震,倍切慚惶。事未更則閱歷之途淺,學未裕則經(jīng)國之術疏,加以世變日新,多逾常軌,際遇艱屯,百倍疇昔。人民之疾苦已臻其極,風俗之邪詖未知所屆。既不可以陳方醫(yī)變癥,又不可以推助徇末流。所謂危急存亡之秋,一髮千鈞之會,茍非通達中外,融貫古今,天生聖哲,殆難宏濟,斷非薄德所能勝任。所望另舉賢能,造福桑梓,勿以負疚之身,更滋罪戾。”

鄭孝胥的閩腔京語不太好懂,不過也不要緊,程序大家都知道。等鄭孝胥吱呀吱呀地念完,溥儀纔出來接見凌升等人。於是一方“懇請”,一方“婉辭”。雙方裝模作樣地做完了戲,各自退場。

過了四天,三月五日,“代表”的人數(shù)增加到三十二人,第二次出場到旅順“懇請”。懇請書雲(yún):“前以羣情推戴,合詞籲請,俯徇民意,暫領滿洲新國執(zhí)政事務。伏承溫諭,益見沖懷。此次皇帝矜念滿蒙黎庶,屈志救民,盛德謙光,同深感戴,至日後政體,設有違忤不適之處,去就自當敬尊聖意,決不敢絲毫相強。特再聲明,仍懇星言夙駕,以慰三千萬民衆(zhòng)喁喁之望。”

本來應該按“老臣”們的意見,要三請纔出來,體現(xiàn)出他的尊貴。但阪垣等人不耐其煩,催促他們快一些。於是溥儀在二請時便由鄭孝胥出面答道:“前表愚衷,未蒙矜諒,更辱推戴感惕交深,慨自三省變興,久失統(tǒng)治,承以大義相責,豈敢以暇逸自寬,審度再三,重違羣望,今本憲法尚未成立,國體尚待決定,竊以爲天下無弊之法,所當兩權其重輕,才力有不及之時,要貴自知其長短,固不敢強人而從己,亦未敢違道以趨時,今與國人預約,勉竭愚昧,暫任執(zhí)政一年,一年之後,爲多隕越,敬避賢路。倘一年之內,憲法成立,國體決定,若與素老相合,再當審慎,度德量力,以定去就。若其未合,即當辭退,此約必得國人公認,然後敢承,期有出言可踐之實,庶免爲德不卒之譏。蓋天下有明知其法之善,盡心而爲之,或有不如初老者矣;未有明知其法之不善,違心而爲之,而或收善果者也。覆轍未可重跡,徇人必至失己,願得一言,以爲息埌,此心皦日,幸垂諒焉。”

三月六日,溥儀在他的“大臣”們和日本人的陪同下,到達湯崗子溫泉,仍然在對翠閣下榻。第二天,張景惠、趙欣伯等十人作爲“迎接使”來到湯崗子溫泉。禮不可廢!在“大臣”們的堅決要求之下,張景惠等人再次作了“懇請”,總算完成了三請的程序。

三月八日上午,溥儀在啓程前往長春赴任。當掛著五色旗的專列經(jīng)過瀋陽的時候,溥儀恭恭敬敬地站了起來,面向北陵,向祖先致遙拜之禮。

下午三時,溥儀在張景惠、趙欣伯、以及到公主嶺迎接的熙洽、張海鵬等人的陪同下,乘火車到達了長春。車尚未停穩(wěn),就聽到站臺上響起了軍樂聲和人們的歡呼聲。溥儀在一羣人的簇擁下走上站臺,只見到處是日本憲兵隊和各色服裝的隊列。在隊列裡,有長袍馬褂,有西服革履,也有日本和服。人人的手中都有一面小旗子,一邊搖晃,一邊在喊著什麼。看到這場面,溥儀不禁激動起來了。幾個月以前,從天津到東北時,在營口碼頭上岸沒有盼到的場面,今天到底盼來了!

“皇上你看,”正在隊列前走著,在他身邊的熙洽指著一隊夾在五色旗和太陽旗之間的黃龍旗對他說,“這些都是我們旗人,他們盼皇上盼了二十年了!”

這四十多個清朝的遺老遺少,是熙洽特意安排的“吉林舊人迎鑾團”。其他的人見到溥儀,只是立正躹躬。而這一幫人則是穿著長袍馬褂跪伏在地,有的人還淚流滿面地不停地伏首叩拜,因而在人羣中顯得十分突出。不僅如此,在他們後面有一面寫著“吉林八旗舊臣迎大清宣統(tǒng)陛下”大字的大旗。

看到這場面,溥儀越發(fā)激動,不禁眼淚盈眶,嘴裡喃喃地說道:“滿洲人民是懷念舊朝的、是愛戴我的,我是皇帝,我是真龍?zhí)熳??!?

“是的,”熙洽點頭迎合說,“我們都盼望著皇上能恢復舊朝,重振我大清的龍威?!?

坐上汽車,溥儀此時滿腦子只顧想他的紫禁城,想當年被馮玉祥的國民軍趕出城的情形,想到“東陵事件”後他曾發(fā)過的誓言,想今後如何“中興”清朝……。

長春地處東北腹地核心,是東北地區(qū)天然地理中心。長春地名的歷史由來,衆(zhòng)說紛紜。在公元前兩千年,曾是古肅慎王國的第二個王都,稱爲喜都。在遼金時代,長春一度是中國北方的軍事、政治、文化中心。不過,長春古城近千年之前就毀於戰(zhàn)火,不復存在了。

蒙古日益強大後,攻遼滅宋,長春地區(qū)成了蒙古人的遊牧區(qū)域。清朝前期,屬於蒙古王公的封地。一八○○年,由於內地受災的漢民大量“闖關東”,清王朝阻止無效,設“長春廳”管理流民。一八六五年,長春纔開始修築城垣。因此,長春說起來應該還是個“新”城市。

一八**年,長春廳升爲長春府。民國後,廢府改縣,長春府也就改爲長春縣。一九二五年,長春設立市政公所,籌備建市。一九二九年,長春縣人口超過五十萬,正式設立“長春市政籌備處”,長春縣向長春市過渡。

長春市政籌備處距離火車站並不遠,還沒等溥儀想出個名堂,汽車就在一座青灰色建築前停下了。

這座灰色的庭院位於商埠地北端,是一座中西結合的建築羣,房舍是洋式的,而對稱的佈局及其大堂、起居住房的安排又是中國傳統(tǒng)式的。它的歷史並不長,一九○八年開始建設,一九○九年五月竣工。整個庭院佔地十萬五千平方米,建築佔地二萬五千平方米,據(jù)說造價爲白銀九萬多兩。

這裡原是“吉林西路兵備道”的衙署,民國之後,它改爲“西南道觀察使署”,後來又改爲“吉長道尹公署”。吉長道撤銷後,它又成了“長春市政籌備處”。爲了與日本人打交道,南京政府在此還設了一個“外交部駐長春交涉員辦事處”。

這裡曾經(jīng)是長春的最高官府,是長春最宏偉的建築羣。即使是在此時,不僅對於一般人,就是對於許多官員來說,這已經(jīng)是很好的房子了。但是,興奮的溥儀下車一看,火熱的心頓時涼了許多:沒有紅牆碧瓦,又是二十多年的舊房子。既沒有帝王的威嚴和奢豪,也沒有顯示出新“國家”的新氣象,顯得淒涼而寒酸?!拔业奶炷?,哪裡有半點紫禁城的味道!連靜園也不如!”

三月九日下午三時,在匆忙收拾起的大廳裡,這裡奏起了“國歌”,爲溥儀舉行就職典禮?!笆锥肌?、“國號”、“國旗”等等都好定,但“國歌”卻不是一下就能定的。當然,這突然冒出來的“國歌”,究竟是以《小寡婦上墳》還是《蘇三起解》的曲子爲基調就沒有人去理睬了,反正只要熱鬧就行了。

在樂聲中,日本人、前清舊臣代表、東北行政委員會的委員,各省主要官員和“民衆(zhòng)代表”魚貫而入。

張海鵬現(xiàn)在是侍從武官長,賓客入座後,他首先出場。侍從武官長伴在皇帝、國王、總統(tǒng)等這類國家元首身邊,通常是個的形象人物,在人們的印象中應該是身材魁武、相貌堂堂的青壯年。張海鵬雖然身材魁武,但已經(jīng)年過花甲,鬚髮皆白,而且一臉的麻子,他的出場使人們大跌眼鏡。

在張海鵬的引導下,身穿西式燕尾服、頭戴高禮帽、鼻子上掛黑眼鏡的溥儀,帶著八名文武官員入場,登上大堂正中座北朝南、背靠著明黃色屏風的“執(zhí)政”位上。本來溥儀是準備穿龍袍就職,但阪垣再次強調,“滿洲國”是新建國家。既然不是清朝復辟,當然也就不能穿龍袍。不過,穿著西式服裝也就罷了, 大典之時,他還戴著一副墨鏡,有點不倫不類了。

溥儀登上大堂正中座北朝南、背靠著明黃色屏風的“執(zhí)政”位上。衆(zhòng)人向溥儀行了三鞠躬,溥儀以一躬作答。鄭孝胥、羅振玉等前清舊臣,特行跪拜禮。

“參議府議長”張景惠,“民政部總長兼奉天省省長”臧式毅分別“代表”全東北的三千萬民衆(zhòng),捧著用黃綢緞包裹的“國璽”和“執(zhí)政印”來到主席臺,將其呈交給溥儀。

接印後,由“國務總理”鄭孝胥代溥儀宣讀《執(zhí)政宣言》:

“人類必重道德,然有種族之見,則抑人揚己,而道德薄矣。人類必重仁愛,然有國際之爭,則損人利已,而仁愛薄矣。今立吾國,以道德仁愛爲主,除去種族之見,國際之爭,王道樂土,當可見諸實事。凡我國人,望其勉之。”

鄭孝胥搖頭晃腦把《執(zhí)政宣言》讀完後,衆(zhòng)人起立向著溥儀三呼“萬歲!萬歲!萬萬歲!”

在衆(zhòng)人的高呼之中,溥儀起身,沿著人羣中的的通道走到院中,衆(zhòng)人跟隨其後?!白鄻罚 彼径Y官大喊一聲,於是再次響起了“國歌”。

趙欣伯在衆(zhòng)人的注視下,升起了紅、藍、白、黑、滿地黃的“國旗”,“滿洲國”正式成立。

此時,冰凍的大江尚未開化,三月的長春依然春寒料峭,人們似乎感覺不到一點春天的氣息。淒厲的寒風夾雜著乾燥的泥沙打在窗戶上啪啪作響,令人產(chǎn)生房子搖搖欲墜的錯覺。

草合離宮轉夕輝,孤雲(yún)飄泊復何依?山河風景原無異,城郭人民半已非。滿地蘆花和我老,舊家燕子傍誰飛?從今別卻江南路,化作杜鵑帶血歸。

白山黑水在悲嗆地哭泣:今日屈作倭寇奴,何時重回中華園……

(完)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8章 諜梟造勢(下)第8章 諜梟造勢(下)第18章 孤軍苦戰(zhàn)(下)第2章 迷夢久遠(上)第17章 江橋阻敵(下)第22章 魑魅魍魎(下)第1章 瀋陽驚變(下)第19章 闖營誘降(上)第7章 濁浪翻滾(下)第20章 棄守錦州(上)第8章 諜梟造勢(下)第11章 百人百態(tài)(上)第4章 狼心險計(下)第8章 諜梟造勢(上)第10章 孤注一擲(下)第13章 權慾薰心第7章 濁浪翻滾(下)第24章 僞滿建國(上)第7章 濁浪翻滾(上)第17章 江橋阻敵(上)第9章 烏雲(yún)密佈(下)第11章 百人百態(tài)(下)第18章 孤軍苦戰(zhàn)(下)第5章 參謀雙英(上)第2章 迷夢久遠(上)第2章 迷夢久遠(下)第23章 溥儀出逃(下)第18章 孤軍苦戰(zhàn)(上)第8章 諜梟造勢(下)第19章 闖營誘降(上)第10章 孤注一擲(上)第7章 濁浪翻滾(上)第6章 中堅顯威(上)第5章 參謀雙英(上)第8章 諜梟造勢(下)第10章 孤注一擲(上)第7章 濁浪翻滾(下)第13章 權慾薰心第8章 諜梟造勢(下)第18章 孤軍苦戰(zhàn)(下)第10章 孤注一擲(下)第1章 瀋陽驚變(下)第18章 孤軍苦戰(zhàn)(下)第4章 狼心險計(下)第22章 魑魅魍魎(下)第19章 闖營誘降(上)第8章 諜梟造勢(下)第13章 權慾薰心第16章 赴任救危(下)第7章 濁浪翻滾(上)第9章 烏雲(yún)密佈(下)第1章 瀋陽驚變(上)第1章 瀋陽驚變(上)第2章 迷夢久遠(下)第22章 魑魅魍魎(上)第6章 中堅顯威(上)第21章 哈埠淪陷(下)第19章 闖營誘降(下)第12章 軍政之間(上)第15章 爲虎作倀(下)第13章 權慾薰心第16章 赴任救危(上)第14章 宋家父子(下)第15章 爲虎作倀(上)第8章 諜梟造勢(上)第4章 狼心險計(上)第10章 孤注一擲(下)第5章 參謀雙英(下)第11章 百人百態(tài)(上)第17章 江橋阻敵(下)第4章 狼心險計(上)第2章 迷夢久遠(下)第8章 諜梟造勢(上)第9章 烏雲(yún)密佈(上)第21章 哈埠淪陷(下)第6章 中堅顯威(上)第21章 哈埠淪陷(上)第18章 孤軍苦戰(zhàn)(下)第5章 參謀雙英(下)第19章 闖營誘降(上)第6章 中堅顯威(上)第23章 溥儀出逃(下)第17章 江橋阻敵(下)第21章 哈埠淪陷(下)第15章 爲虎作倀(上)第11章 百人百態(tài)(下)第13章 權慾薰心第20章 棄守錦州(上)第8章 諜梟造勢(下)第19章 闖營誘降(上)第19章 闖營誘降(下)第21章 哈埠淪陷(上)第9章 烏雲(yún)密佈(下)第6章 中堅顯威(上)第17章 江橋阻敵(下)第5章 參謀雙英(上)第21章 哈埠淪陷(下)第6章 中堅顯威(下)第24章 僞滿建國(上)
第8章 諜梟造勢(下)第8章 諜梟造勢(下)第18章 孤軍苦戰(zhàn)(下)第2章 迷夢久遠(上)第17章 江橋阻敵(下)第22章 魑魅魍魎(下)第1章 瀋陽驚變(下)第19章 闖營誘降(上)第7章 濁浪翻滾(下)第20章 棄守錦州(上)第8章 諜梟造勢(下)第11章 百人百態(tài)(上)第4章 狼心險計(下)第8章 諜梟造勢(上)第10章 孤注一擲(下)第13章 權慾薰心第7章 濁浪翻滾(下)第24章 僞滿建國(上)第7章 濁浪翻滾(上)第17章 江橋阻敵(上)第9章 烏雲(yún)密佈(下)第11章 百人百態(tài)(下)第18章 孤軍苦戰(zhàn)(下)第5章 參謀雙英(上)第2章 迷夢久遠(上)第2章 迷夢久遠(下)第23章 溥儀出逃(下)第18章 孤軍苦戰(zhàn)(上)第8章 諜梟造勢(下)第19章 闖營誘降(上)第10章 孤注一擲(上)第7章 濁浪翻滾(上)第6章 中堅顯威(上)第5章 參謀雙英(上)第8章 諜梟造勢(下)第10章 孤注一擲(上)第7章 濁浪翻滾(下)第13章 權慾薰心第8章 諜梟造勢(下)第18章 孤軍苦戰(zhàn)(下)第10章 孤注一擲(下)第1章 瀋陽驚變(下)第18章 孤軍苦戰(zhàn)(下)第4章 狼心險計(下)第22章 魑魅魍魎(下)第19章 闖營誘降(上)第8章 諜梟造勢(下)第13章 權慾薰心第16章 赴任救危(下)第7章 濁浪翻滾(上)第9章 烏雲(yún)密佈(下)第1章 瀋陽驚變(上)第1章 瀋陽驚變(上)第2章 迷夢久遠(下)第22章 魑魅魍魎(上)第6章 中堅顯威(上)第21章 哈埠淪陷(下)第19章 闖營誘降(下)第12章 軍政之間(上)第15章 爲虎作倀(下)第13章 權慾薰心第16章 赴任救危(上)第14章 宋家父子(下)第15章 爲虎作倀(上)第8章 諜梟造勢(上)第4章 狼心險計(上)第10章 孤注一擲(下)第5章 參謀雙英(下)第11章 百人百態(tài)(上)第17章 江橋阻敵(下)第4章 狼心險計(上)第2章 迷夢久遠(下)第8章 諜梟造勢(上)第9章 烏雲(yún)密佈(上)第21章 哈埠淪陷(下)第6章 中堅顯威(上)第21章 哈埠淪陷(上)第18章 孤軍苦戰(zhàn)(下)第5章 參謀雙英(下)第19章 闖營誘降(上)第6章 中堅顯威(上)第23章 溥儀出逃(下)第17章 江橋阻敵(下)第21章 哈埠淪陷(下)第15章 爲虎作倀(上)第11章 百人百態(tài)(下)第13章 權慾薰心第20章 棄守錦州(上)第8章 諜梟造勢(下)第19章 闖營誘降(上)第19章 闖營誘降(下)第21章 哈埠淪陷(上)第9章 烏雲(yún)密佈(下)第6章 中堅顯威(上)第17章 江橋阻敵(下)第5章 參謀雙英(上)第21章 哈埠淪陷(下)第6章 中堅顯威(下)第24章 僞滿建國(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龙市| 蕉岭县| 读书| 成都市| 丹寨县| 上高县| 福海县| 巴中市| 鞍山市| 全南县| 伊宁市| 榆中县| 西城区| 靖西县| 加查县| 中阳县| 晋中市| 孟村| 东光县| 油尖旺区| 镇远县| 时尚| 苏州市| 石嘴山市| 昌吉市| 衡阳县| 寿阳县| 淅川县| 河北区| 尼木县| 山阴县| 竹山县| 囊谦县| 铁岭市| 东港市| 同仁县| 宝山区| 双辽市| 齐齐哈尔市| 许昌县| 辽宁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