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5章 爲虎作倀(上)

按關(guān)東軍的設(shè)想,在佔領(lǐng)吉林的同時,一鼓作氣,繼續(xù)向北推進,把整個東北拿下來。他們一方面策動駐朝軍向中朝邊境的間琿地區(qū)出兵,一方面要求軍部中央同意關(guān)東軍從長春、吉林北上進攻哈爾濱。企圖對黑龍江形成兩路夾攻之勢,迫使黑龍江舉旗投降。

九月二十二日上午九時,向吉林進發(fā)的部隊還在途中,關(guān)東軍就電報軍部中央:

一、 第二師團主力(步兵四個大隊、炮兵二個大隊、騎兵和工兵各一箇中隊)昨晚到達吉林。今天,當解除妨害治安之中國軍武裝。

二、 駐朝鮮軍增援部隊,昨晚到達奉天。命該部隊負責奉天附近之警備。

三、 鑑於哈爾濱附近形勢日趨嚴重,我軍應(yīng)盡其可能,將第二師團迅速集結(jié)於長春附近。

其後,在一天的時間裡,發(fā)了幾次電報,說情況危急,要求進兵哈爾濱以“保護僑民”。

駐朝軍獨斷越境之事情才解決,關(guān)東軍擅自出兵吉林之事還沒有提,關(guān)東軍緊接著又提出進兵哈爾濱要求,弄得軍部中央十分爲難。當然很希望通過軍事佔領(lǐng),一舉解決全部問題。但就算可以不理睬政府,也要奉天皇敕命才能行事是呀!一時之間,不知怎麼給關(guān)東軍回電纔好。

二十二日傍晚,二宮次長在家中從東京廣播電臺裡,聽到部份日軍已經(jīng)進入了哈爾濱的消息,被嚇了一跳,急忙打電話命令今村發(fā)電查證。

雖然查清了只是訛傳,關(guān)東軍並沒有進入哈爾濱,甚至還沒有進入吉林。但是今村對此還是很有意見,他向二宮報告了情況後,說:“這樣怎麼行呢?由於關(guān)東軍已經(jīng)出兵吉林,並且一再請求進攻哈爾濱,弄得謠言四起。作爲中央部,總不能漠然視之吧?這樣的話,關(guān)東軍就會認爲是默認,再闖出什麼禍事來就更麻煩了。”

“確實如此,” 二宮點頭同意,說,“關(guān)東軍這幫傢伙是天不怕地不怕的闖禍精。混成旅團獨斷越境問題,好不容易纔解決,不能再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了。擴大軍事佔領(lǐng)地區(qū),一定要有充分的理由,並且要完善手續(xù)。”

事實上,駐朝軍在十九日不僅提出向瀋陽出兵,而且還提出了出兵間琿地區(qū)的要求:一是爲了保護僑民,二是爲了策應(yīng)關(guān)東軍。軍部中央對此也同意,但希望奉敕命實施。

二十一日下午,第三十九混成旅團獨斷越境。軍部中央爲了維護名譽,決定繞過內(nèi)閣,由總長帷幄上奏,要求天皇下達駐朝軍出兵瀋陽和間琿地區(qū)的敕命。但第三十九混成旅團越境之事,第二天上午意外地得到了內(nèi)閣同意。爲了避免不必要的意外,駐朝軍出兵間琿地區(qū)的事,金谷在上奏時沒有提。二宮給駐朝軍發(fā)電:“關(guān)於對第二十師團方面越境的善後處理問題,目前正辦理手續(xù)。在敕命下達之前,第十九師團方面不準越境和進入間島。”

九月二十三日上午,陸軍次官杉山、參謀次長二宮、軍務(wù)局長小磯、教育總監(jiān)本部長荒木四人開會討論,研究關(guān)東軍軍事佔領(lǐng)的範圍問題。

“既然已經(jīng)出兵,那就應(yīng)有收穫。無聲無息地收兵,有損於日本皇軍的威信。”這一觀點幾乎是軍部上下全體人員的共識。既然有了這樣的共識,那麼關(guān)東軍的要求也是正確的,應(yīng)該予以支持。會議沒有什麼爭論,很快就形成了草案。

“關(guān)於關(guān)東軍軍事佔領(lǐng)的範圍

一、在東北四省(*包括熱河省)近乎處於無政府狀態(tài),爲了執(zhí)行我軍原來的任務(wù),並保障我軍自身的安全,必須在漫長的滿鐵沿線外圍保持警戒部隊。最低限度要確保:(一)往西約以遼河爲界,即至鄭家屯、新民屯和營口一線。(二)往東至吉林、海龍一帶。

二、根據(jù)中國的軍事行動及其反日行爲的情況,向外擴張我警戒線的據(jù)點,必要時甚至可以軍事佔領(lǐng):(一)往西至洮南、通遼、大虎山一線。(二)往東至敦化及間琿地區(qū)

三、爲保護我哈爾濱及間琿地區(qū)的僑民而出兵的問題,根據(jù)我駐該地區(qū)外交官員的請求,履行必要的手續(xù),並根據(jù)天皇的命令方始行動。萬一此間發(fā)生重大事態(tài),軍部亦不負其責。”

這個草案擴大了軍事佔領(lǐng)的範圍,使關(guān)東軍和駐朝軍的出兵名正言順。而且還表明:進兵哈爾濱和間琿地區(qū),要奉敕命。但如果兩軍採取獨斷行動,軍部不贊同,也不反對!就這樣一個草案,居然得到了金谷的首肯。

可是,二十二日內(nèi)閣會議決定“不擴大事態(tài)”的方針,已經(jīng)由若槻首相上奏天皇,不打算對在哈爾濱的僑民實行就地保護。如果哈爾濱的騷亂嚴重,則撤回僑民。

雖然被軍方逼迫下,同意駐朝軍越境,但內(nèi)閣仍然努力想控制局面,不想讓軍部來主導局面,擴大事態(tài)。二十三日下午,若槻得到關(guān)東軍佔領(lǐng)吉林,並準備進軍哈爾濱的消息,把陸相南次郎、外相幣原、藏相井上三人叫到自己的官邸進行討論。由於大多數(shù)內(nèi)閣成員都主張不擴大事態(tài),應(yīng)將軍隊撤回滿鐵附屬地範圍內(nèi)。在這種壓力下,南次郎不得不作出“除吉林外不再派兵”的承諾,以換取內(nèi)閣同意已經(jīng)佔領(lǐng)了吉林的軍隊不撤兵。

內(nèi)閣剛被迫同意駐朝軍越境和關(guān)東軍出兵佔領(lǐng)吉林,現(xiàn)在馬上又要擴大軍事佔領(lǐng)範圍,將內(nèi)閣置於什麼地位!可以想象得出,內(nèi)閣對此會有什麼激烈的反應(yīng)。而且,南次郎剛剛作出承諾,如果同意這個草案,不僅是打內(nèi)閣的臉,同時也是在打自己的臉。因此,無論如何不能立即出爾反爾,他對這個草案表示堅決反對。

一聽陸相反對擴大軍事佔領(lǐng)範圍的草案,今村急忙去找杉山、二宮、小磯三人,鼓動他們對南次郎進行勸說。但三人的勸說也沒有效果,而南次郎反而把本來同意草案的金谷說服了。

且不說如此重大的軍事行動,得不到內(nèi)閣政府的支持難以成事。更重要的是,進軍哈爾濱會涉及到中東鐵路,必然會損害到蘇聯(lián)的利益,很有可能蘇聯(lián)會出兵進行干涉。一旦事態(tài)擴大到那一步,事情就非常嚴重了。要和蘇聯(lián)開戰(zhàn)!不僅陸軍內(nèi)部有分歧,天皇、皇族重臣、執(zhí)政黨、在野黨、海軍,甚至社會輿論都不會贊同。

因此,兩位陸軍首腦取得了一致,不顧部下的反對,也沒有聽從次官、次長、軍務(wù)局長這三個高級將領(lǐng)的一再勸說,堅決不同意這個草案。堅持主張:除了吉林部隊之外,將全部兵力納入滿鐵附屬地內(nèi),由軍部隨意調(diào)遣,以此作爲謀求解決滿蒙問題的基礎(chǔ)。在解決上述問題時,無關(guān)緊要的細節(jié)問題,也可以向內(nèi)閣政府方面作某些讓步。

二十四日近中午時,作戰(zhàn)部部長建川回來上班。二宮見到建川,開口就說:“建川君,叫你去阻止關(guān)東軍那些狂熱的軍官,是作爲消防員去滅火的,現(xiàn)在火勢反倒更大!”

“唉,我簡直像孩子似的被愚弄著。”建川搖著頭說,“到瀋陽後,我就向前來接待的板垣大佐傳達了中央的意圖。當天晚上,在賓館和他一起用餐。剛剛睡下,就聽見一片喧囂聲。我立即想去現(xiàn)場看個究竟,可是在賓館門前他們已經(jīng)佈置了衛(wèi)兵。衛(wèi)兵說外面很危險,堅決不讓我出去。看來是擔心我去幹涉他們,所以把我軟禁起來了,真是毫無道理。”

笑了笑,建川又說,“不過,就這樣讓火勢蔓延開去,這可不能怪消防員不負責任啊。正確地說,中央是應(yīng)該對此負完全責任的。”

“事情既然發(fā)生了,再說這些也沒有用。在政府的壓力下,現(xiàn)在總長和陸相要撤兵。你回來得正好,事關(guān)日本皇軍的威信,就以你所知關(guān)東軍的實際情況,對兩位長官作勸說。”二宮一邊說,一邊拉著建川走向總長辦公室。但是,兩人的工作仍然沒有效果。

兩位陸軍首腦不同意這個方案,那也就只能是服從。下午,建川命令今村起草電報,以參謀本部的名義向關(guān)東軍傳達總長的意圖,要關(guān)東軍從南滿鐵路的外圍佔領(lǐng)地區(qū)撤回。

二十四日當天傍晚,參謀本部發(fā)出第五五號電報:“我們榮幸地際遇三長官決心堅強、協(xié)同一致。爲國家尤爲陸軍不勝同慶。

陸軍大臣在內(nèi)閣會議上的奮鬥,總長亦頗爲感激。大臣認爲,與其讓政府取得諒解,並順利達到根本解決滿蒙問題之一大目的,莫如根據(jù)政府的方針前進有利,總長對此亦表示同意。

因此,如前電所示,在軍事行動告一段落的今天,貴軍應(yīng)逐步合併外圍的小部隊,避免在鄭家屯、新民屯及敦化設(shè)置固定兵力。又,如吉林方面的情況允許,亦儘速撤退,將主力部隊集結(jié)在南滿線上不動,以向中外表明我之公正態(tài)度,使陸軍大臣更易於奮鬥,也有利於全局目的之貫徹。另派橋本少將速赴貴地,令其詳細傳達我部之意向。”

金谷還是不太放心,特意總長名義電告本莊:“對哈爾濱的出兵,縱使在形勢劇變的情況下亦不得進行。”

二宮擔心關(guān)東軍不理解,還發(fā)電進一步地作了說明:“我部對哈爾濱的考慮,已如建川少將所詳告。此外政府決定,間島及哈爾濱的形勢即使處於危急狀態(tài),亦不依靠軍部保護僑民,而是使僑民撤回國內(nèi)。二十二日總理大臣已將此意上奏天皇。因此萬一局勢發(fā)生變化,軍部亦不要出兵,由政府負責處理。此乃總長指示不準出兵之原委。”

而這時,駐朝軍不知趣地也來湊熱鬧,發(fā)來電報詢問:“第十九師團整裝待發(fā),髀肉復生之嘆不絕於耳。這種狀態(tài)今後是否還要持續(xù)下去,望告知。”

參謀本部回電:“……特別是關(guān)於間島地方,政府決定,即使萬一發(fā)生不測事件後,也不用武力對僑民實行就地保護 ,而是將其撤回朝鮮境內(nèi)。鑑於此意已上奏,因此,我們認爲目前貴軍不能向該地區(qū)出兵。以上希諒察。”

但是,無論從政治、經(jīng)濟、歷史、地理哪一個角度講,東北三省是一體的。拋開北部的廣大地區(qū),僅遼寧、吉林兩省脫離中國獨立(實際上僅是遼寧、吉林兩省鐵路沿線兩側(cè)),那顯然是行不通的,而且簡直就是個笑話。所以,要想把東北三省從中國分割出來,關(guān)東軍必須佔領(lǐng)黑龍江。

日本軍隊若要進攻黑龍江,佔領(lǐng)省城齊齊哈爾,從北必須經(jīng)過哈爾濱。哈爾濱是個特別行政區(qū),是蘇聯(lián)的利益區(qū),日本政府及陸軍中央擔心會引起蘇聯(lián)的干涉,嚴禁關(guān)東軍出兵哈爾濱。而且即使佔領(lǐng)了哈爾濱,由於通向黑龍江的中東鐵路爲中蘇合營,日軍運輸也困難。如果繞過哈爾濱從西北進攻,則必須控制洮昂(洮南至昂昂溪)鐵路。

洮南,因位於洮兒河南岸而得名。但其原名卻是“沙吉茅頭”。在蒙語中,沙吉意爲喜鵲,茅頭意爲大樹。這一帶本是極爲荒涼的蒙古部落,是哲裡木盟科爾沁右翼前旗札薩克圖郡王的封地。因此處過去有數(shù)株古榆樹,喜鵲常在樹上棲息得名,意爲喜鵲棲息之處。

地處八百里瀚海的洮南,據(jù)說是“千年古城”,遼、金、元、明數(shù)朝相繼在此境內(nèi)設(shè)制。一九○二年,清朝光緒皇帝實行“新政”,頒佈了《解除蒙地封禁令》,準許關(guān)內(nèi)各省移民到東北墾荒種地,將洮兒河流域和那金河流域一帶,東西寬約四十公里,南北長約二百公里的土地全部放墾,並在遼源州設(shè)立了“蒙荒行局”,專門辦理墾荒的各項事務(wù)。一時間,內(nèi)地民衆(zhòng)聞風而來,爭先購荒,廣爲開墾。

一九○三年,年清政府便將“蒙荒行局”遷到此地。並因交流河與洮兒河流經(jīng)此處,改名爲雙流鎮(zhèn)。次年七月,清政府在此建治設(shè)府,改名洮南,隸屬盛京將軍管轄。一九○七年東北行省後,洮南隸屬奉天省(遼寧省)管轄。

洮遼(洮南、遼源*即雙遼縣)鎮(zhèn)守使張海鵬,字仙濤,遼寧盤山縣人,時年六十五歲。張海鵬長得三大五粗,虎背熊腰,一副黑臉膛。因小時候出天花,在臉上留下了一些坑坑窪窪,因此得了個張大麻子的綽號。張海鵬出生於貧寒家庭,沒有正經(jīng)上過學,冬閒之時,在私塾讀過兩年,也算是初識文字。因家貧無產(chǎn)無業(yè),他便四處幫地主、商鋪打零活,經(jīng)常混跡於賭場,輸打贏要,爲鄉(xiāng)里有名的無賴。此時正是清朝末期,社會急劇動盪,土匪四處蜂起。張海鵬不甘於後,也糾集了一、二十個亡命之徒,躲在路邊的蘆葦叢中或高粱地裡,搶劫商旅。後來人多了,便上山落草,正式當上了土匪,常年流竄於海城及附近各縣打家劫舍,報號“大連子”。

據(jù)說張海鵬爲人心狠手辣、六親不認。一天他率人路過姑母家,住了一晚。他姑母害怕受到株連,在他走後便向官府報了案。當知縣率隊趕到時,張海鵬一行已經(jīng)離去,但他的胞弟張連山恰巧來到姑母家,立即被官兵捉住。知縣在盛怒之下,沒有細問便砍了張連山的頭懸掛示衆(zhòng)。張海鵬知道後,夜裡來到姑母家,舉起大鍘刀,把姑母一家七口全部殺死。其後,又把知縣一家十八口人殺絕。

大魚吃小魚,小吃蝦米,土匪之間搶地盤的火拼經(jīng)常發(fā)生。張海鵬感到自己勢力單薄,有被吃掉的危險,便率部投奔了當時東北最大的土匪馮麟閣。日俄戰(zhàn)爭期間,張海鵬隨馮麟閣被日本人編爲“東亞義勇軍”,在新民、遼陽、法庫一帶炸橋樑、扒鐵路、襲擊俄軍兵站,爲日本帝國立了戰(zhàn)功。

日俄戰(zhàn)爭結(jié)束後,日本逼迫清朝政府將“東亞義勇軍”收編。接受朝廷招安後,這夥土匪被編入奉天巡防營,馮麟閣當上了巡防營統(tǒng)領(lǐng),張海鵬也當上了管帶。清王朝被推翻以後,奉天巡防營改編爲二十七師和二十八師,馮德麟被委任爲二十八師師長,張海鵬也被授予少將軍銜,任二十八師五十五旅旅長。

一九一六年七月,張海鵬率五十五旅追擊土匪,進駐在遼源縣一帶。八月中旬的一天,正是香瓜上市的時候。鄭家屯街市一個小孩在吃香瓜的時候,不小心把瓜籽甩到了一個日本商人吉本喜代吉的身上。吉本大怒,扭住小孩痛打。這時,五十五旅二十八團(騎兵團)的一個士兵路過,看到這場面甚爲不平,便上前進行阻止。兩人爭吵發(fā)生了口角,隨後又動了手。被激怒了士兵,操起扁擔,三兩下就把吉本打倒在地,然後揚長而去。吉本爬起來後,跑到日本駐鄭家屯警察派出所告狀。派出所巡查河賴鬆太郎,帶著受了傷的吉本來到二十八團團部認人,被被門崗阻止不得入內(nèi)。日本駐鄭家屯有一個五十多人的守備小隊,河賴便向他們求援。

日本人被中國士兵打,那還得了!井上鬆尾中尉帶著二十名全副武裝的士兵,氣勢洶洶地直奔二十八團團部而來。門口站崗的士兵進行阻攔,日本士兵強行進入,結(jié)果發(fā)生槍戰(zhàn)。當時團長外出不在,團部裡沒有多少人,雙方相持有兩個小時。團長聞迅趕回來,率人從後院越牆而入,襲擊日軍後背。日軍見勢不利,急忙奪門而逃,受到中國士兵的追殺。事後一查點,中國士兵死了四人,負傷五人(其中一個是路人);日軍士兵死七人,重傷五人(後死亡),跟著進來的河賴也被打死。

日本士兵竟敢闖進院子開槍傷人,二十八團的官兵火冒三丈,立即將日軍駐地團團圍住。日軍只有在鄭家屯一個小隊,要是真打起來,那只有全部完蛋。遼源縣縣知事靖兆鳳聞訊嚇得半死,立郎趕來對官兵進行勸說,還要二十八師師長馮麟閣予以制止。同時還召集商務(wù)會長和當?shù)赝良澝鳎胰哲姷纳霞壾姽僬勁小?

日本人不依不饒,要把事情鬧大,派來了大批軍隊。日軍在郊外架起五門大炮,揚言要炸平鄭家屯。事情上升到兩國外交,迫於壓力,中國方面屈從日本人的要求,同意申飭二十八師師長,懲辦有關(guān)軍官。奉天督軍張作霖親赴日本駐奉天總領(lǐng)事館道賠禮道歉,接受了日本的許多無理要求。

但是中國軍隊敢於圍攻日軍,還這打死打傷了日本兵,打下了日軍的囂張氣焰,爲中國老百姓出了一口惡氣。張海鵬性情暴烈,脾氣發(fā)作時,誰也不買帳。二十八團是張海鵬的部下,敢於圍攻日本軍隊也有他撐腰。因此,後來他也常拿此事來吹噓,說他天不怕地不怕。

一九一七年六月,辨子大帥張勳借調(diào)解府院之爭,率兵入京拉出小皇帝溥儀復辟帝制。在之前張勳打電報叫馮麟閣進京商議復辟大計。馮麟閣和張海鵬喜出望外,認爲如果復辟成功,他們將會青雲(yún)直上,倆人帶著二百多士兵進京參與復辟。但復辟受到了討逆軍的討伐,張勳的“辨子軍”一敗塗地。

復辟失敗後,馮麟閣的師長也幹不成了,被監(jiān)禁北京。張作霖讓五十六旅旅長汲金純當上了二十八師師長,張海鵬氣恨不過,便設(shè)法調(diào)到與他有交情的黑龍江督軍孫烈臣手下,當上了吉林第四旅旅長、哈滿護路軍司令。一九二一年孫烈臣調(diào)到吉林當督軍,他也隨調(diào)到吉林,任吉林第七旅旅長、哈綏護路軍司令。一九二四年底,張海鵬升任洮遼鎮(zhèn)守使,陸軍中將軍銜,“陸軍上將待遇”,擁有四個團的兵力,管轄周圍十三個縣。

在皇姑屯事件中,黑龍江督軍吳俊升陪同張作霖被炸死。張海鵬想當然地認爲,論資格,講能力,吳俊升留下的位子非他莫屬。不料張學良子承父業(yè)後,對老土匪們敬而遠之,多用受過系統(tǒng)軍事教育的年輕軍官。更擔心張海鵬資格老,性情驕縱暴橫,遇事不聽指揮,便選用第八軍軍長萬福麟爲黑龍江督軍。

這個萬福麟,年紀比張海鵬小了十多歲不說,和他一樣是半文盲。論當土匪的資格沒有他長,當旅長也比他晚了八年。不讓他當黑龍江督軍也就算了,但不久又因安置編余的炮兵,設(shè)立了屯墾區(qū)進行屯墾殖邊,任命炮兵軍長鄒作華爲屯墾公署督辦,反而削弱了他的勢力。更氣人的是,張學良還將步兵第二十旅駐紮在洮南附近一帶,直至今年七月,爲了討伐石友三才離開入關(guān)。張海鵬認爲張學良這樣做,明擺著是不信任他,想擠掉他,因而一直暗恨在心。

“九·一八”事變,瀋陽、長春被日軍佔領(lǐng)的消息一傳到洮南。張海鵬便叫來他的參謀長李盛唐,問道:“現(xiàn)在張漢卿與日本人鬧翻了,瀋陽、長春已被日軍所佔領(lǐng),但根據(jù)北平行營的來電,南京中央政府要我們?nèi)倘柝撝兀苊馀c日軍衝突。可是日本人這次來勢很兇,野心不小,如果他們打到洮南,我們應(yīng)該怎麼辦呢?”

李盛唐四十剛出頭,骨瘦如柴,光長腦子不長肉,鬼點子特別多。不清楚張海鵬的意圖,他試探地問道:“鎮(zhèn)帥不是打算是和日本人碰硬吧?”

“碰硬!”張海鵬撇撇嘴說,“三角眼王以哲是張漢卿的親信,帶的是王牌勁旅,他都不願打,把瀋陽丟給了日本人,以我們洮遼軍的這點力量,能和日本人打嗎?”

“那是,”李盛唐點頭贊同道,“以我們洮遼軍的力量與日軍相抗,無疑是雞蛋碰石頭。”

“就算我們洮遼軍有力量也不能打,因爲那違背中央的命令。”張海鵬說,“這一打不要緊,可到頭來兩邊不是人,我會這麼蠢去幹這樣的事嗎?”

李盛唐又問:“那如果張副司令命令你打呢?”

“什麼狗屁副司令,一個小白臉而已。”張海鵬粗魯?shù)亓R道,“我是跟閣帥起家的,不是從八角臺保險隊起家的。所以當年他老子就不信任我,不讓我當師長。他掌權(quán)後,不僅不讓我當黑龍江督軍,而且還派二十旅監(jiān)視我。他奶奶的,我憑什麼替他賣命!”

“既然是這樣,那麼就得想法子應(yīng)付了。”李盛唐搓搓手,想了想,說:“鎮(zhèn)帥平日與滿鐵駐洮南公所所長河野正直交情一向很不錯,就請他出面爲我們說說情。”

“不錯,請河野爲我們說說情,日本軍隊就不要來了。媽拉個巴子,如果有什麼事,需要什麼,他們儘管說,我們盡力辦就是了。”

“如果能使日軍不到洮南來那是最好,如果日軍一定要來,那也要給我們一塊站腳的地方。我想,滿鐵公司是個有背景的大企業(yè),在日本政府和軍隊裡都是很有力量的,他們肯定能幫得上這個忙。”

“嗯,你小子說得對。這些年來,我們一直小心翼翼地應(yīng)付和日本人,關(guān)係一直還算不錯。滿鐵新任總裁內(nèi)田康哉上次來洮南,我親自招待他,他表示很滿意,還說以後還要借重我。”張海鵬點頭說,“既然是這樣,你就辛苦跑一趟,請河野所長出面幫幫忙。”

李盛唐剛走,興安屯墾區(qū)公署代理督辦高仁紱和軍務(wù)處長金鏡清,來到洮南來見張海鵬。

“鎮(zhèn)帥,”落座上茶,客套幾句後,金處長說,“日軍已佔領(lǐng)了瀋陽、長春及滿鐵沿線一些城鎮(zhèn),目前形勢十分危急。我區(qū)官兵上下一致認爲,如果日軍趁勢北犯,或者要攻擊黑龍江,奪取省城齊齊哈爾,那麼洮遼軍和屯墾軍必將首當其衝會受到日軍的攻擊。鎮(zhèn)帥德高望衆(zhòng),中外共矚,屯墾軍全體官兵渴望鎮(zhèn)帥臨難負重,舉旗禦敵,遠近各地軍民必將揭竿而起,紛紛響應(yīng)。屯墾軍願在鎮(zhèn)帥的指揮下開赴一線,抗擊日本侵略軍。”

“我們兩軍共有八個團,一萬三千餘人,可推進到鄭家屯,沿遼河設(shè)防”高仁紱分析道,“屯墾軍在正面迎敵,洮遼軍的四個騎兵團佈署在兩翼。一可掩護正面陣地,二可發(fā)揮騎兵的速度和衝刺優(yōu)勢,威脅四平的日軍,使他們不敢貿(mào)然北犯。”

金處長又說:“我們掌握著鄭家屯到大虎山,洮南到昂昂溪兩條鐵路,往北可聯(lián)絡(luò)黑龍江,往西可聯(lián)絡(luò)錦州、關(guān)內(nèi)。可說是進可戰(zhàn),退可守,無後顧之憂。望鎮(zhèn)帥及早定奪,調(diào)動部隊,進入陣地,搶修工事。一旦日軍來犯,定能克敵制勝。”

的確,兩軍八個團,如果再一擴軍,兵力可近兩萬。沿遼河設(shè)防,步騎兵相互配合,又無後顧之憂,擋住日軍進犯,應(yīng)該是沒有問題的。

張海鵬一聲不吭,咕嚕咕嚕地抽著水煙。待金、高二人說完了,他纔開口說:“兩位老弟呀,你們說的都是實話,憑咱們兩軍的力量,阻擊日軍的一時進犯倒也是可以。可這令從何出呢?張副司令的電令你們不是不知道,要力避與日軍的衝突,若是我們違令而行,進行抗擊,那麼打起來必有傷亡,到頭來豈不鬧了個既違抗命令,又損兵折將,成了王八鑽竈坑,裡外不夠人了嗎?”

“這……”

張海鵬攔住金、高二人要說的話,說:“二位所言雖說有道理,但目前局勢不明,上面又有命令不準抵抗,我們身爲軍人,應(yīng)以服從爲天職。所以我想再觀看觀看,待局勢明朗時,只要中央下令抵抗,我張海鵬決不是狗熊,什麼都能豁出來。”

“鎮(zhèn)帥此言差矣,”高仁紱說,“保家衛(wèi)國乃軍人天職,看日軍佔我國土,殺我同胞,未能解救,本已是軍人的恥辱,若再讓敵人北犯,不作抵抗,如何面對國人!”

“上峰可是命令儘量避免衝突?”

金處長說:“不錯,上峰命令是說盡量避免衝突。但若日軍北犯,這就不是可以避免的衝突了。如果我們不作抵抗,難道伸著頭讓他們來砍,任憑他們來燒殺擄掠嗎?”

“兩位老弟呀,我張某是什麼樣的人,你們不會不知道吧?我張海鵬是貪生怕死的人嗎?當年有誰敢打日本人,可我老張就敢。可是結(jié)果呢,上面卻向日本人賠禮道歉,閣帥受到申飭,官兵受到處罰!罷了,沒有上峰的命令,我可不敢擅自作主了。”

高仁紱還想把他說服:“鎮(zhèn)帥,此刻是非常時期……”

“這樣吧,”張海鵬不想多談,便說,“既然你們二位到了我這裡,就是我的客人,不妨多住幾天,以盡我交友待客之心。同時呢,也容我考慮考慮,和部下商議商議。”

當晚,李盛唐回來報告張海鵬說:“河野這個人夠朋友,講交情。他說上次內(nèi)田總裁來洮南,對於鎮(zhèn)帥的招待十分滿意,這對他河野本人也是莫大的支持,使得他很有面子。關(guān)於我們商量的事,他是滿口答應(yīng),說一定竭盡全力去辦。而且據(jù)他估計,這應(yīng)該沒有什麼大問題,因爲日本方面對鎮(zhèn)帥的態(tài)度一向都是友好的。”

“好,好,是這樣的話,那就好辦了。”張海鵬點點頭,說,“興安區(qū)今天來人,說要和我們聯(lián)合抗擊日軍,阻止日軍北犯。”

“您老千萬不能答應(yīng),”李盛唐說,“如果讓日本人知道了,事情就不好辦了。”

“這還用你說!”張海鵬瞪了他一眼。

李盛唐忙點頭:“那是,那是,鎮(zhèn)帥當然不會答應(yīng)。”

“可是,現(xiàn)在怎麼回答他們呢?””

李盛唐撓著腦袋想了想,然後說:“那就一口咬定,說是上面不讓打,我們不能違背命令。如果日軍來了,我們只能退。”

“對,就拿忍辱負重,避免衝突來搪塞他們。”

九月二十四日晨,整個洮南城一片混亂,張海鵬率他的司令部和駐洮南部隊出了城,順著西去的大路,向突泉縣方向撤退。午後,日本鐵路守備隊第六大隊隊附羽山少佐,率領(lǐng)著一箇中隊乘火車到達洮南。進城後,這隊人馬並沒有驚擾百姓,在河野的引導下,當晚住宿在滿鐵公所裡。第二天早上,這個中隊日軍又乘原車走了。

由於張海鵬堅持沒有命令不出兵,屯墾軍獨木難支。最後大家商定,遵照上級的命令,若日軍來了,不與交鋒,兩軍退至突泉縣,然後看情況再作他圖,或是往熱河,或是往黑龍江。但張海鵬率部隊還沒有走出百里,得知日軍已走,便不再到突泉縣與屯墾軍會合,馬上轉(zhuǎn)頭回到洮南。

“這全靠河野所長的幫忙,”一見面,李盛唐便表功道,“我對羽山少佐說,有什麼事可以商量,爲了不使雙方發(fā)生意外的軍事衝突,鎮(zhèn)帥帶部隊避開,以表示誠意。鎮(zhèn)帥還說,如果日軍有什麼需要,我們一定盡力去辦。”

張海鵬急切地問道:“那他怎麼說?”

“羽山少佐說,既然是這樣,那日軍就沒有必要佔領(lǐng)洮南,洮遼的軍政秩序保持原狀,仍請鎮(zhèn)帥回來負責。雙方合作的事,由關(guān)東軍過兩天派人到洮南來談。”

“不錯,辦得不錯,你小子有頭腦。”張海鵬誇讚了一句,然後說,“不知關(guān)東軍會派誰來,但你可得給我搞好保密,現(xiàn)在還不能讓外面知道,傳出去就不太好了。我還打算派人到錦州去一趟,看看張漢卿他們有什麼對策。”

關(guān)東軍派來的是今田新太郎,雖然年輕,但他曾擔任過張學良日本顧問柴山的輔助官,對東北官場比較瞭解,對東北的軍政大員也作過研究。寒喧幾句後,今田說:“鎮(zhèn)帥是東北軍的元老,戰(zhàn)功赫赫,我本人及關(guān)東軍同僚都久仰鎮(zhèn)帥大名。”

好話誰聽了都舒服,張海鵬臉上的笑容幾乎把坑坑窪窪都擠平了。他故作謙虛地擺擺手,說:“哪裡,哪裡,我不過是一介武夫而已。”

“我們也深知閣下有宰相之才,但久不得志,屈身此地。”今田直截了當?shù)卣f,“現(xiàn)在是鎮(zhèn)帥出頭的時候了,如果錯過這個機會,那就太可惜了,你會爲此而終身後悔。”

一張報紙都讀不通的人,居然還有宰相之才!不過張海鵬並不覺得刺耳:“嗯,此話怎講?”

“鎮(zhèn)帥與大日本帝國友好相處的心願,河野君已向本莊司令官轉(zhuǎn)達了。本莊司令官十分欣賞,認爲以鎮(zhèn)帥之才,決不應(yīng)只屈位於區(qū)區(qū)一個鎮(zhèn)守使。現(xiàn)在黑龍江羣龍無首,一片混亂,關(guān)東軍願意趁此幫助鎮(zhèn)帥取得黑龍江。”

張海鵬心頭一震,不由喜上眉梢:“太好了!”但他畢竟是在官場上摸爬打滖了幾十年的人了,知道此事關(guān)係重大,非同小可,便沉住氣,沒有出聲。

“只要鎮(zhèn)帥能一如既往地與我大日本友好合作,我們願爲閣下提供經(jīng)濟上和軍事上的援助,幫助閣下擴編洮遼軍,壯大實力。”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張海鵬問道:“怎麼合作,日本方面有什麼要求呢?”

“鎮(zhèn)帥千萬不要有什麼顧慮,”今田說,“我們大日本帝國的援助是無私的,鎮(zhèn)帥要理解大日本帝國的善意。”

援助無私,天底下哪有這樣的好事情!張海鵬闖蕩江湖幾十年,不用想就知道,日本人絕對不會白白送給他金錢和武器,肯定是會有要求的。他笑笑說:“中國有一句古話,叫作‘無功不受祿’,如果是這樣的話,日本的這番好意,我就不敢接受了。”

今田忙搖著手說:“鎮(zhèn)帥不要誤會,大日本帝國確實沒有什麼特殊的要求,是真心誠意地幫助你。”

“好說,好說,我也是真心誠意。”

今田微笑著說:“我們的意見是;一、雙方真誠合作,共同剷除張學良的勢力。爲此,洮遼地方應(yīng)與南京國民政府脫離關(guān)係,宣佈獨立。二、關(guān)東軍全力支持閣下取得黑龍江,就任黑龍江省主席和黑龍江軍隊司令。三、關(guān)東軍援助洮遼軍槍械三千枝、子彈二十萬發(fā)、金票二十萬元、軍服三千套,以壯大洮遼軍實力。以後若是需要,我們還會繼續(xù)援助。”

“他奶奶的無私援助,這不是條件是什麼!”不過人家給了這麼多東西,提出這些條件並不爲過,而且也是早就想象到了的,張海鵬點點頭,說:“嗯,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個人沒有什麼意見,但此事我一個人不能作主,還得和部下商量商量。”

第4章 狼心險計(下)第2章 迷夢久遠(下)第15章 爲虎作倀(上)第2章 迷夢久遠(下)第21章 哈埠淪陷(下)第17章 江橋阻敵(上)第15章 爲虎作倀(下)第7章 濁浪翻滾(上)第12章 軍政之間(下)第18章 孤軍苦戰(zhàn)(下)第22章 魑魅魍魎(上)第6章 中堅顯威(下)第18章 孤軍苦戰(zhàn)(下)第4章 狼心險計(下)第22章 魑魅魍魎(上)第5章 參謀雙英(下)第7章 濁浪翻滾(上)第15章 爲虎作倀(下)第1章 瀋陽驚變(下)第3章 暗潮涌動第7章 濁浪翻滾(上)第21章 哈埠淪陷(上)第21章 哈埠淪陷(上)第16章 赴任救危(下)第21章 哈埠淪陷(上)第21章 哈埠淪陷(上)第12章 軍政之間(上)第8章 諜梟造勢(上)第21章 哈埠淪陷(上)第17章 江橋阻敵(上)第1章 瀋陽驚變(上)第23章 溥儀出逃(下)第7章 濁浪翻滾(上)第14章 宋家父子(上)第10章 孤注一擲(下)第8章 諜梟造勢(下)第5章 參謀雙英(上)第22章 魑魅魍魎(上)第10章 孤注一擲(上)第6章 中堅顯威(上)第12章 軍政之間(上)第15章 爲虎作倀(上)第20章 棄守錦州(下)第2章 迷夢久遠(下)第8章 諜梟造勢(下)第10章 孤注一擲(下)第23章 溥儀出逃(上)第22章 魑魅魍魎(上)第18章 孤軍苦戰(zhàn)(上)第7章 濁浪翻滾(上)第22章 魑魅魍魎(下)第14章 宋家父子(上)第2章 迷夢久遠(下)第7章 濁浪翻滾(下)第22章 魑魅魍魎(下)第8章 諜梟造勢(上)第4章 狼心險計(下)第21章 哈埠淪陷(上)第14章 宋家父子(下)第14章 宋家父子(下)第14章 宋家父子(上)第11章 百人百態(tài)(下)第6章 中堅顯威(上)第20章 棄守錦州(下)第11章 百人百態(tài)(下)第17章 江橋阻敵(上)第22章 魑魅魍魎(上)第3章 暗潮涌動第2章 迷夢久遠(上)第2章 迷夢久遠(上)第2章 迷夢久遠(上)第1章 瀋陽驚變(下)第5章 參謀雙英(上)第16章 赴任救危(下)第18章 孤軍苦戰(zhàn)(下)第11章 百人百態(tài)(下)第23章 溥儀出逃(下)第14章 宋家父子(上)第2章 迷夢久遠(下)第13章 權(quán)慾薰心第20章 棄守錦州(上)第18章 孤軍苦戰(zhàn)(上)第11章 百人百態(tài)(下)第7章 濁浪翻滾(上)第10章 孤注一擲(下)第22章 魑魅魍魎(下)第12章 軍政之間(上)第11章 百人百態(tài)(下)第8章 諜梟造勢(上)第15章 爲虎作倀(上)第23章 溥儀出逃(上)第20章 棄守錦州(下)第15章 爲虎作倀(上)第8章 諜梟造勢(下)第11章 百人百態(tài)(下)第2章 迷夢久遠(上)第4章 狼心險計(上)第16章 赴任救危(下)第10章 孤注一擲(上)
第4章 狼心險計(下)第2章 迷夢久遠(下)第15章 爲虎作倀(上)第2章 迷夢久遠(下)第21章 哈埠淪陷(下)第17章 江橋阻敵(上)第15章 爲虎作倀(下)第7章 濁浪翻滾(上)第12章 軍政之間(下)第18章 孤軍苦戰(zhàn)(下)第22章 魑魅魍魎(上)第6章 中堅顯威(下)第18章 孤軍苦戰(zhàn)(下)第4章 狼心險計(下)第22章 魑魅魍魎(上)第5章 參謀雙英(下)第7章 濁浪翻滾(上)第15章 爲虎作倀(下)第1章 瀋陽驚變(下)第3章 暗潮涌動第7章 濁浪翻滾(上)第21章 哈埠淪陷(上)第21章 哈埠淪陷(上)第16章 赴任救危(下)第21章 哈埠淪陷(上)第21章 哈埠淪陷(上)第12章 軍政之間(上)第8章 諜梟造勢(上)第21章 哈埠淪陷(上)第17章 江橋阻敵(上)第1章 瀋陽驚變(上)第23章 溥儀出逃(下)第7章 濁浪翻滾(上)第14章 宋家父子(上)第10章 孤注一擲(下)第8章 諜梟造勢(下)第5章 參謀雙英(上)第22章 魑魅魍魎(上)第10章 孤注一擲(上)第6章 中堅顯威(上)第12章 軍政之間(上)第15章 爲虎作倀(上)第20章 棄守錦州(下)第2章 迷夢久遠(下)第8章 諜梟造勢(下)第10章 孤注一擲(下)第23章 溥儀出逃(上)第22章 魑魅魍魎(上)第18章 孤軍苦戰(zhàn)(上)第7章 濁浪翻滾(上)第22章 魑魅魍魎(下)第14章 宋家父子(上)第2章 迷夢久遠(下)第7章 濁浪翻滾(下)第22章 魑魅魍魎(下)第8章 諜梟造勢(上)第4章 狼心險計(下)第21章 哈埠淪陷(上)第14章 宋家父子(下)第14章 宋家父子(下)第14章 宋家父子(上)第11章 百人百態(tài)(下)第6章 中堅顯威(上)第20章 棄守錦州(下)第11章 百人百態(tài)(下)第17章 江橋阻敵(上)第22章 魑魅魍魎(上)第3章 暗潮涌動第2章 迷夢久遠(上)第2章 迷夢久遠(上)第2章 迷夢久遠(上)第1章 瀋陽驚變(下)第5章 參謀雙英(上)第16章 赴任救危(下)第18章 孤軍苦戰(zhàn)(下)第11章 百人百態(tài)(下)第23章 溥儀出逃(下)第14章 宋家父子(上)第2章 迷夢久遠(下)第13章 權(quán)慾薰心第20章 棄守錦州(上)第18章 孤軍苦戰(zhàn)(上)第11章 百人百態(tài)(下)第7章 濁浪翻滾(上)第10章 孤注一擲(下)第22章 魑魅魍魎(下)第12章 軍政之間(上)第11章 百人百態(tài)(下)第8章 諜梟造勢(上)第15章 爲虎作倀(上)第23章 溥儀出逃(上)第20章 棄守錦州(下)第15章 爲虎作倀(上)第8章 諜梟造勢(下)第11章 百人百態(tài)(下)第2章 迷夢久遠(上)第4章 狼心險計(上)第16章 赴任救危(下)第10章 孤注一擲(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保山市| 仪征市| 巨野县| 五莲县| 铁岭市| 抚顺市| 永靖县| 灵川县| 曲周县| 千阳县| 江阴市| 宁夏| 日喀则市| 岑巩县| 慈利县| 沧源| 凉城县| 思南县| 北票市| 郧西县| 石泉县| 乌什县| 通化县| 巴东县| 历史| 开鲁县| 灌云县| 和林格尔县| 改则县| 余江县| 横峰县| 阜城县| 洞头县| 南京市| 集贤县| 焦作市| 南康市| 游戏| 剑阁县| 三台县| 高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