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百一十章 交心

當太后回到清寧宮時,就得知了皇帝在慈慶宮枯坐大半天,太子回宮之後又盤桓了許久,最後人直接把太子帶回了乾清宮的事。至於箇中詳情,因爲楚寬臨時有事離開,三皇子這個太子又不願意用其他人,平日雜事也就是那些侍讀幫著做了,所以竟是沒法打聽出來。

畢竟,據說小小的太子回宮的時候,其他的侍讀早早就被皇帝給遣退了,只留下了張壽和陸三郎,如今人都已經出宮,沒法召來問。陳永壽倒是知道,但人是乾清宮的。

當然,太后也不會爲了這事大張旗鼓召見兩個外臣,從留守的女官那兒得知之後,她就姑且去沐浴更衣,竟是爲此推遲了晚飯。然而,等到她從浴室出來,守在門口的玉泉爲她更換上宮中常服時,卻低聲說道:“太后娘娘,太子殿下來了。”

“就只有三郎一個?”太后有些意外地眉頭一揚,見玉泉微微頷首,她就不禁笑了起來,“我還當皇帝肯定會來興師問罪,現在看來,他這次倒是很能沉得住氣……不過也未必,賭氣不來,這比親自來和我吵一架興許更糟糕一點。”

面對太后這自嘲,玉泉不知道該說什麼,只能默然無語地跟在後頭。來到了清寧宮東暖閣,她就看到三皇子雙目微微紅腫,彷彿剛剛曾經哭過,但表情舒展,一點都不像是被皇帝痛責過,迎上前來行禮之後,竟是非常順手地攙扶住了太后的胳膊。

而玉泉都能看得出來的事,太后又怎會看不出來?她笑著拍了拍三皇子的手:“怎麼,看你這樣子,難不成是和你父皇抱頭痛哭了一場?”

三皇子頓時瞪大了眼睛:“祖母你怎麼知道?”

太后不過是隨口調侃一句,此時聽到這麼一個完全意外的回答,她頓時一下子愣住了,腳下也不知不覺爲之一頓。她側頭看著三皇子,滿臉不可思議地說:“真的和你父皇抱頭痛哭了一場?你可不是那種愛哭的孩子,倒是特別善解人意。”

“老師教我的。”三皇子有些不好意思地揉了揉眼睛,這才小聲把張壽臨走時說的話,以及皇帝的反應都說了說,見太后一臉又好氣又好笑的樣子,他就有些難爲情地說,“我抱著父皇哭了一陣子,父皇就被我哭得心軟了,後來還坦陳說,他小的時候不懂事……”

太后從來就沒奢望過皇帝會反省當時年少輕狂,所以聽到三皇子說皇帝竟然還承認當時年少不懂事,她頓時忍俊不禁:“你確信沒有歪曲你父皇的意思?”

“當然沒有!”三皇子信誓旦旦地保證,隨即卻還小聲說,“其實父皇本來打算和我一塊來的,但因爲不大好意思見您,所以就委託我來和祖母賠個禮……”

聽到三皇子順口就是一大堆賠禮道歉的話,哪怕知道其中真屬於皇帝原話的也許萬中無一,但她至少確信,這確實是她那個兒子的意思。多年母子,雖然也有推心置腹的商量,但更多的時候,兩人都是固執己見,動輒鬧翻,然後許久都抹不開面子,見面了也淡淡的。

現在想想,是不是就因爲她和皇帝之間缺一個知心知意的人做調和?朱瑩雖好,但畢竟又不是真正的公主,不可能天天把皇宮當成家似的呆著,更何況現在她還成了親?

因此,太后笑著對三皇子打趣道:“你父皇是一百年不認錯的性子,這要不是你,我也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等到他的賠禮……以後我這個祖母可就要靠你了。”

說到這裡,太后突然意識到,剛剛三皇子一直都用祖母兩個字來稱呼她,和往日那拘泥恭敬的皇祖母有所不同。而且,不僅僅是稱呼,就如同朱瑩能夠把別人也那樣叫的太后娘娘四個字叫得千迴百轉一樣,三皇子現如今這祖母兩個字,明顯多了幾分真心實意的親近。

而三皇子沒注意到太后的表情變化,聽到太后這麼說,他頓時抿嘴一笑,可那依舊有些紅腫的眼睛卻讓他這笑容顯得有幾分委屈似的,然而,太后當然不會因爲他這表情,就理解錯他說出來的話。

“祖母,父皇說,以後就讓我在清寧宮和乾清宮昭仁殿那邊兩頭住,你可不要嫌我煩!”

這又是一個先前沒料到的要求。太后之前就知道,自己不可能一直留著三皇子在身邊,皇帝的忍耐應該也已經到了極限,可是,如今皇帝卻願意讓三皇子過來陪著她,她頓時眉頭舒展,顧盼之間,又流露出了年輕時那種動人的風韻。

“是你父皇答應的,還是你要求的?還有,你就不顧著你母妃嗎?她現如今見你這個兒子的次數都有限,你只顧著我和你父皇,就不怕忽略了她?總不能就因爲她絕不會說你不孝,就把她丟在一邊。”

面對太后這責備,三皇子不禁有些心虛,隨即小聲說道:“我向父皇提了要求,每旬休假一日,這一日我會去多陪陪母妃。不過,母妃素來恬淡,常年在宮裡呆著不出門,祖母您不是答應了瑩瑩姐姐,常去女學看看嗎?到時候能不能帶上她一起?純當散散心也好。”

如果是別人提出這樣的要求,那麼太后一定會當成是有所圖謀,然而,見三皇子說出這話的時候,眉眼間恰恰滿是期冀和請求,太后就一下子心軟了。

畢竟,如今的三皇子根本不用操心自己的地位,曾經的和妃亦然——一個已經是太子,一個是皇貴妃,哪怕裕妃眼下也已經是貴妃,腹中還懷著胎兒,但先不提是男是女,可那至少在十年之內都是不會動搖東宮的。

想到這裡,她就欣然應允道:“我要是不答應你,你豈不是又要去你父皇那抱著他哭訴?如此小事,我答應你了。”

三皇子頓時喜形於色。畢竟,生母和妃就是那樣一個小心謹慎的性子,哪怕如今號稱皇貴妃,人卻依舊不改舊日脾氣,甚至爲了少給他惹麻煩,大多數時候乾脆連自己的宮苑都不出了,平日也只和裕妃以及蔣妃往來。

於是,皇貴妃傲氣凌人這種非常不靠譜的流言,宮裡宮外遍地都是。

此時竟然真的解決了這樣一個難題,三皇子頓時喜出望外。接下來,他如同之前和自己的父皇交流時一樣,詳詳細細說了自己到白家村見到四皇子的經過,說了自己對未來的暢想,甚至連從張壽那兒聽說的軌道馬車以及蒸汽鐵船這種東西也沒有遺漏……

曾經靦腆羞澀的孩子,就那樣津津有味地從自己那想當然的角度說著未來,沒有小心謹慎,沒有溫文面具,更沒有佯裝成熟……可就是這樣的態度,太后反而覺得很有趣。

皇帝當年也是這樣的真性情,只不過那真性情是飛揚跋扈,唯我獨尊,所以動輒和她爭執就是火星四射,不歡而散,相形之下,廬王就非常會討她的歡心,什麼都順著她,就連提出要求的時候,也彷彿都事先猜準了她的喜好和底線。

而她也樂得對先帝留下的這另外一個兒子好一點,更何況皇帝對這個兄弟非常偏袒,那麼她大度一些,朝中宮中也能省點事。可這並不意味著她就看不出那個乖巧的孩子在背後的張狂和狠毒,也不意味著她不知道人一直都在她面前假裝扮演一個乖兒子。

正因爲如此,當初在業王之亂後,她先下手爲強,斬草除根地賜死了廬王,哪怕皇帝因此幾個月都不願意和她說一句話。

可是,她永遠都記得,廬王在面對那一杯毒酒時的瘋狂叫囂:“我是一直都在討你歡喜,討皇兄歡喜,可你也不是一樣,你一直都在假裝偏袒我,假裝喜歡我這個庶子!我娘怎麼會這麼早死,難道不是你下的手?”

“我就是要把你們掀翻,我就是不自量力,貪得無厭!陳勝一個泥腿子都知道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我是正兒八經的王孫貴胄,我憑什麼就想不得!”

那時候,面對那樣一個又哭又笑,整個人就像是個瘋子似的廬王,她沒有多說一句話,只是在靜靜地看著人被灌下鴆酒一命嗚呼之後,悄然轉身離開。她不像皇帝那樣,錯付了一番真心,於是自怨自艾,久久不能釋懷,她從來都沒有付出真情,所以也就不怎麼在乎背叛。

那又不是她生的兒子,她給他挑選了最好的老師,給了他最好的華屋美宅,吃穿用度,甚至王爵都是她親自求來的,平日在人前也如同對親生兒子一般對他,還要她如何?

如同對自己的親生兒子一般,爲他的一舉一動或悲或喜?

想著這些陳年舊事,太后不禁有些神情恍惚,直到三皇子禁不住連叫了她幾聲,她這才猛然間回過神,卻是低頭看了一眼自己的嫡親孫子,因笑道:“你是個好孩子,你父皇是天大的運氣纔有你這樣一個好兒子,你四弟也是天大的運氣,纔有你這樣一個好哥哥。”

“那也是父皇和四弟一向都對我好。”

三皇子搖了搖頭,繼而就眼神閃閃發亮地說:“祖母,我真的很好奇,那些異域小國到底是什麼樣子的……不過,我連京城都未必能出去,就只能寄希望於四弟了。”

“天子出行,地動山搖,所以歷朝歷代,除卻開國天子之外,後來的一代代天子往往困於深宮,更出不去京城,於是再也看不到真正的民間,更看不到那逐漸燎原的星星之火。”

太后說到這,也不禁深有感觸,旋即就莞爾一笑道:“這是太祖皇帝說的,從前的人常常以爲他說的是元末天下大亂,可後來才知道,他說的話不止適用於亂世,也適用於治世。王朝開國,往往風虎雲龍,豪傑滿朝,百廢俱興,什麼政令都好推行,但越是往後走……”

“越是容易沉痾累累,弊病纏身,因爲舊時元勳已經成了世家,累世官宦也成了地方上的縉紳豪族,要改變什麼都會動他們的利益。即便你四弟在異國他鄉增廣見識之後回來,你覺得那些有益的東西能推行開來嗎?你父皇何等強硬的脾氣,如今也只能強耐性子慢慢來。”

她說著就笑瞇瞇地看向了三皇子:“你說是不是?”

“祖母,父皇不能做的事情,我知道日後我來做自然更難,畢竟,我沒有父皇那樣強力的手腕,但是,”他輕輕吸了一口氣,隨即小聲說道,“古今通集庫裡有很多太祖皇帝的文稿,誰也看不懂,但也有人能看懂的。比方說……”

“比方說,太祖皇帝認爲海船往東面,越過高麗和日本繼續東行,那麼就能夠抵達一塊富饒的土地,那邊幅員遼闊,土地肥美,非常適合農耕。歷朝歷代常常是開國時能夠按戶授田,但日久天長人口漸多,那就漸漸土地不夠了,於是土地兼併愈演愈烈,有很多失地之人。”

“這些人雖說能去做工,但做工需要的人手也是有限的,那麼剩下的人無地又無業,怎麼辦?如若有土地能夠安置這些人,那麼是不是所謂的沉痾就能夠稍微緩解一點?”

太后靜靜地聽著三皇子明顯字斟句酌的話,突然開口打斷道:“我記得你之前是說,想讓你四弟去西邊那些小國看看,怎麼又變成東邊那塊葬送了太祖皇帝的大陸了?”

三皇子此時沉浸在自己的話語當中,沒注意到太后的語氣突然有些冷冽,卻是不假思索地說:“西邊那些國家據說也是土地豐饒,老師說很多地方的河流,其本名甚至都是諸如流淌著牛奶和蜂蜜之類的。我想讓四弟去看看,那邊的風土人情究竟如何……”

“如果那邊的百姓日子過得艱難困苦,還要被什麼王侯和教會壓榨,讀過書的人也沒有用武之地,那麼……是不是可以招攬過來?他們不懂禮法經史,但他們也許懂技術和機械?”

太后還以爲三皇子會說,如果西方那些小國民不聊生,那麼大明作爲天朝上國,可不可以藉此出兵,開疆拓土,可是當三皇子有些靦腆地笑笑,然後說出了招攬人才的話,她不禁啞然失笑。

這是太子,又不是皇帝,不是動不動就想用強硬手段的狂人!想到這裡,她就打趣道:“這麼說,你想讓你那四弟學一學諸多番語,也是爲了和人交流便利,到時候可以招攬更多的人才?”

“是啊是啊,祖母您真是明察秋毫!”三皇子笑得眼睛都瞇縫了起來,“四弟若是學識淵博,番語流利,再加上他那身份,走出去可不是無往不利?到時,就是天下英雄入我彀中了!”

第六百七十七章 天驚第一百零九章 問君心意第五百七十章 有其徒必有其師第四百三十五章 琴瑟第七百五十五章 新婚第二百六十六章 三月三日天氣新第八百三十四章 三個臭皮匠,一個諸葛亮第四百八十九章 辦學辦報,出人出錢第三百二十七章 特立獨行第八百三十三章 高麗貢女第六百二十六章 強詞奪理第四百八十二章 蹭住、聲勢和敲竹槓第三百一十四章 公子落難記第五百七十九章 雷霆第六百三十七章 十萬個爲什麼第五百八十七章 好爲人師第八百三十五章 小霸王鬧事第二百七十八章 打人者朱瑩?第一百二十章 不良勸學記第八百五十九章 心大的熊孩子第一百六十九章 賢母孝子惡尚書?第五百零一章 雙去雙來君不見?第八百二十九章 天壤,使團第三百七十五章 吃貨和意外第二百八十四章 送飯和探病第一百二十章 不良勸學記第一百三十八章 不和叛賊探討學術問題第五十七章 不要相信外貌第二百三十四章 看房?造房?第七十三章 誰誤人子弟?第十七章 牛嚼牡丹第八十三章 張博士上京第四百八十一章 浪子回頭今成才第一百八十五章 太祖手札第二百八十九章 不期而遇第八百四十一章 有心計和沒見識第四百五十八章 任是無情也動人第六百九十二章 詰問第六百三十九章 過氣?過火?第二百六十八章 丈人見女婿第八百五十三章 偷懶和猜測第七百零二章 歪打正著第四百八十七章 陪客和眼光第五百零二章 巧言令色第五百七十五章 文華殿裡話異邦第六百一十九章 全都亂了第六百五十章 嫁妝,土木第一百三十六章 趙園本是大觀園第三百三十章 深藏不露第三百二十六章 出人意料的挾持者第四百九十九章 願爲前驅第四百三十九章 學生易哄,孺子易懂第五百九十章 虛驚和捧哏……第八百六十一章 不敢違第八百七十二章 大陣仗第三百六十六章 將死亦可從容第三百八十二章 投名狀,嘆苦經第六百六十六章 放榜第四百四十九章 風波度盡生辰到第八百五十八章 善後第三百零九章 滾出去!第五百一十八章 爲什麼?賠禮呢?第五百零七章 因爲無知,所以弱第四百六十八章 真不是內定的?第六百四十一章 鬧洞房的熊孩子第七百三十二章 激將和打賭第四百五十六章 跌了一地眼珠子第八百三十章 高麗留學生第八百五十九章 心大的熊孩子第三百二十五章 禮賢下士?第八百七十七章 出人意料第六百五十六章 視察公學的大宗正第六百二十八章 好有道理第二百八十一章 郎舅(上)第七百八十三章 好有道理第二百五十三章 別苗頭第七百八十四章 信之不疑第三百四十章 山中迷宮?第六百六十一章 不解風情第四十八章 夜色殺機第六百三十八章 思路清奇第七十二章 八股文大會?第四百五十二章 先嚐後買第三百二十六章 耀武揚威第四百三十六章 廢后大贏家第四百六十七章 九章堂聚賢第二百九十一章 誤打誤撞第兩百章 有我在,怕什麼鬼第六百四十四章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第一百八十六章 你賠我美人!第一百一十九章 差點進司禮監和領袖潛質第二百八十四章 送飯和探病第四百四十八章 帝王心術第四百五十八章 任是無情也動人第三百一十六章 確實有問題!第八十五章 太祖皇帝祖訓多第五百五十四章 初相見第四十章 師徒鬧翻?第七百五十五章 新婚第五百零七章 因爲無知,所以弱
第六百七十七章 天驚第一百零九章 問君心意第五百七十章 有其徒必有其師第四百三十五章 琴瑟第七百五十五章 新婚第二百六十六章 三月三日天氣新第八百三十四章 三個臭皮匠,一個諸葛亮第四百八十九章 辦學辦報,出人出錢第三百二十七章 特立獨行第八百三十三章 高麗貢女第六百二十六章 強詞奪理第四百八十二章 蹭住、聲勢和敲竹槓第三百一十四章 公子落難記第五百七十九章 雷霆第六百三十七章 十萬個爲什麼第五百八十七章 好爲人師第八百三十五章 小霸王鬧事第二百七十八章 打人者朱瑩?第一百二十章 不良勸學記第八百五十九章 心大的熊孩子第一百六十九章 賢母孝子惡尚書?第五百零一章 雙去雙來君不見?第八百二十九章 天壤,使團第三百七十五章 吃貨和意外第二百八十四章 送飯和探病第一百二十章 不良勸學記第一百三十八章 不和叛賊探討學術問題第五十七章 不要相信外貌第二百三十四章 看房?造房?第七十三章 誰誤人子弟?第十七章 牛嚼牡丹第八十三章 張博士上京第四百八十一章 浪子回頭今成才第一百八十五章 太祖手札第二百八十九章 不期而遇第八百四十一章 有心計和沒見識第四百五十八章 任是無情也動人第六百九十二章 詰問第六百三十九章 過氣?過火?第二百六十八章 丈人見女婿第八百五十三章 偷懶和猜測第七百零二章 歪打正著第四百八十七章 陪客和眼光第五百零二章 巧言令色第五百七十五章 文華殿裡話異邦第六百一十九章 全都亂了第六百五十章 嫁妝,土木第一百三十六章 趙園本是大觀園第三百三十章 深藏不露第三百二十六章 出人意料的挾持者第四百九十九章 願爲前驅第四百三十九章 學生易哄,孺子易懂第五百九十章 虛驚和捧哏……第八百六十一章 不敢違第八百七十二章 大陣仗第三百六十六章 將死亦可從容第三百八十二章 投名狀,嘆苦經第六百六十六章 放榜第四百四十九章 風波度盡生辰到第八百五十八章 善後第三百零九章 滾出去!第五百一十八章 爲什麼?賠禮呢?第五百零七章 因爲無知,所以弱第四百六十八章 真不是內定的?第六百四十一章 鬧洞房的熊孩子第七百三十二章 激將和打賭第四百五十六章 跌了一地眼珠子第八百三十章 高麗留學生第八百五十九章 心大的熊孩子第三百二十五章 禮賢下士?第八百七十七章 出人意料第六百五十六章 視察公學的大宗正第六百二十八章 好有道理第二百八十一章 郎舅(上)第七百八十三章 好有道理第二百五十三章 別苗頭第七百八十四章 信之不疑第三百四十章 山中迷宮?第六百六十一章 不解風情第四十八章 夜色殺機第六百三十八章 思路清奇第七十二章 八股文大會?第四百五十二章 先嚐後買第三百二十六章 耀武揚威第四百三十六章 廢后大贏家第四百六十七章 九章堂聚賢第二百九十一章 誤打誤撞第兩百章 有我在,怕什麼鬼第六百四十四章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第一百八十六章 你賠我美人!第一百一十九章 差點進司禮監和領袖潛質第二百八十四章 送飯和探病第四百四十八章 帝王心術第四百五十八章 任是無情也動人第三百一十六章 確實有問題!第八十五章 太祖皇帝祖訓多第五百五十四章 初相見第四十章 師徒鬧翻?第七百五十五章 新婚第五百零七章 因爲無知,所以弱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浦区| 安化县| 双城市| 子长县| 芜湖县| 泸西县| 肇庆市| 武威市| 杭锦后旗| 安西县| 集安市| 凤台县| 思茅市| 灵武市| 台安县| 阳信县| 盐源县| 皮山县| 西充县| 桑日县| 通道| 乌审旗| 三河市| 凤城市| 甘谷县| 隆安县| 来宾市| 柏乡县| 津南区| 庄浪县| 嘉善县| 东乌珠穆沁旗| 连云港市| 大田县| 育儿| 浦城县| 洛浦县| 青州市| 扎兰屯市| 大关县| 舒城县|